獨我論

含有「獨我論」共 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這種噁心的虛假性甚至會回過頭來腐蝕我們對他者的素樸信任,一切「像是語言」的東西都變得不像語言,人開始不得不懷疑,世界上是否根本不存在可以共享的對象,彷彿所有可觸及的語言與聲音都如同AI、如同演算法篩選過的社群貼文一樣,只是以我們為中心的回聲室中的一部分,而不是真正的--如同我一般的人類。
  沙特從「羞恥」這一情感出發。他指出,這一情感是具有意向性的。在一些情況中,我們做出笨拙或粗俗的動作,這一動作緊黏著我,我僅僅是經歷與實現它,而沒有判斷或指責它。然而,當我抬起頭:有人正在那裏看著我。這一動作一下子被我實現為庸俗且令我感到羞恥的。當我不僅僅能遭遇到我自身的意識時,我得以感受到羞恥。
  記憶使得我們在過去與未來必須是同一個人,我們同時得到了某些保障與某些囚禁。但我們終究還是知道未定的事情就是未定的事情,之所以人需要信守承諾、需要向他人展現自己一定程度的可預測性,恰恰是因為種種不可預測的行為都屬人之能力可達的範圍,並且使得人作為「我之外的人」這件是在意識之中醒目了起來。
  透過這種「身體性的心靈」的思路,我們會意識到傳統的「他心問題」建立在一種心靈與行為的二元上面。而實際的情況中,我們不僅僅可以直接經驗到他人的心靈,我們自己的心靈也以同樣的方式直接表達於行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