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luencer:影響人的人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前圖紙2024(施工中)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Influencer/影響人的人〉2024-03-07


  國中的時候,偶然得知一名同學從小就是基督徒。一次聊天之中,我問他為什麼上帝要讓耶穌在這個世界上。我其實不太確定當初為什麼產生這個疑問,我猜一方面是因為,既然上帝是全能的,如果是為了完成某件事,似乎沒有非得需要讓自己的兒子以人的身分進到世界、死去、復活又離開;另一方面,或許我潛在地希望,我能從這個答案裡面找到人之所以需要活在這個世界的理由。



  “Cogito, ergo sum”。這是笛卡兒廣為人知的一句話,在中文世界一般被翻譯為「我思故我在」。但這樣的翻譯其實容易讓我們產生很多誤解,其一:「因為我思考,所以我才存在」。這不是笛卡兒的意思,但卻是很多沒有讀過哲學但覺得這句話很酷的人想要使用的意思。


  這麼用的人可能想要宣揚一種「人要思考才對」的價值判斷,所以拉了大哲學家笛卡兒作為權威,來讓自己不用思考。雖然笛卡兒不是這個意思,但按照他們的這種用法,他們自己說不定不太能算是存在,因為他們沒有好好思考。



  另一種誤解是「(因為)我在思考,(所以)證明了我存在」。說這是誤解,可能有些人會不同意,因為有一些哲學愛好者、甚至有哲學學位的人都有可能認為這樣的說法沒錯。但至少從笛卡兒的思想脈絡而言,這種說法很可能是有問題的。


  作為當事者,「我」的確從「我思考」這個事實發現到「我不可能不存在」、「至少存在著思考著的我」。但這並不是一個推論,而是一種直觀(或我更願意稱之為一種體驗)。這一方面是因為,你要使這個推論成立,還需要加入一個類似「凡思考者皆存在」的前提,那麼,這很可能就不能作為他所要尋找的「知識大廈的地基」。


  另一方面,在他所要設想的那種最極端的懷疑裡,甚至數學規則與邏輯規則這些我們難以想像其錯誤的基本法則,都有可能是「全能的惡魔」對我們的欺騙。如果我需要透過「推論」才知道我存在,那「我存在」的可信度也就沒辦法高到通過這個層級的徹底懷疑了。



  初聽到"influencer"這個詞的時候,有種如獲至寶的感覺。「有影響力的人」或「發揮影響力的人」,一定程度上,我會覺得這足以成為很多人一生努力的目標。如果人與人之間是能夠互相影響的,如果一個人有可能去影響到更多的人,我們或許就能夠擺脫某種因為缺乏「絕對意義」所感受到的空虛與無力感。


  雖然有可能「說到底」沒什麼意義,但至少你的存在與某些行為影響了其他人,於是你們可以共同以你們覺得更好的方式去塑造這個世界。同時,這種價值、行為與它們的產物還可能世世代代進一步延續下去。


  那麼,我們便有可能最終創造出一種足以讓我們滿足的此岸意義。它如磐石、大地般堅硬、具廣延;又在時間上,久到對你生命中所會遭遇到所有的人而言相當於永恆。



  所以當我很快發現到原來這個詞的意思接近於中文的「網紅」時,有點受打擊。雖然其實我談論的那種「影響力」還是被包含在其中,但作為整個大的注意力經濟中的一個環節,那種影響力往往被連結到一種更加短視、更加利益導向或目的導向的準洗腦。即便不是「帶貨」,常常也是「帶風向」。


  在「網紅」與「流量」的這組關係中,influencer所influence的不再是每一個活生生的人,而是一些數字、一些標籤的集合體--就像我們能在我們帳號的後台裡面,控制著「你適合被推送什麼廣告」的那些地方所看到的那樣。


  於是我們又回到了那個笛卡兒不小心創造出來的「獨我論」困境。「我存在」,我向外一點一點搭建整個世界。但在這個世界裡,我們沒辦法像認識到「我有心靈」那樣認識到其他人有心靈。他們可能是一些表現得很像是人的精密機器,裡面只是一些「齒輪」,譬如GPT、譬如Claude 3。



  這有點惱人。但好像又不太能夠避免。你可以跟三五好友一起討論、可以帶領數十人的團隊、可以對上百個人發表演說、對成千上萬的人開演唱會。但如果你要發揮更大的影響力,你就要掌握「流量密碼」,才能透過網路,抵達「無遠弗屆」。


  一個全新量級的爆炸力量在一次試驗中被驗證。從那一刻起,說話的是人、是精神、還是某種超越者(或三者皆是),接收到資訊的人已經逐漸沒有辦法分清。



  「我哪會知道啦!」國中同學說。





到粉絲專頁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PreBluePaper/posts/pfbid0s3MkYJDLcWpDtdvCscvvSPRVi48XtDiXXdDeAvBp6KpvGE7BqUsMR4SiS1qa4ZNr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9會員
963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 ‭‭傳道書‬ ‭7‬:‭14‬ 人面對事物的感覺很敏銳,亨通的時候,我們會開心,患難的時候,會愁苦。但若僅止於此,我們則和動物無異。
Thumbnail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 ‭‭傳道書‬ ‭7‬:‭14‬ 人面對事物的感覺很敏銳,亨通的時候,我們會開心,患難的時候,會愁苦。但若僅止於此,我們則和動物無異。
Thumbnail
記得多年前問過夫君羅馬書十章六到八節 為何心理說有誰能升到天去就是要把耶穌基督從天上領下來? 為何心理說有誰會下地獄就是要把耶穌基督從死裡叫上來? 夫君如此答覆: Since now we live by the faith of Jesus Christ and believe that
Thumbnail
記得多年前問過夫君羅馬書十章六到八節 為何心理說有誰能升到天去就是要把耶穌基督從天上領下來? 為何心理說有誰會下地獄就是要把耶穌基督從死裡叫上來? 夫君如此答覆: Since now we live by the faith of Jesus Christ and believe that
Thumbnail
跟隨母親吃素拜佛二十多年,  總把禪詩當至高, 把人想出來的哲理當至寶.  相信只要苦心修練就能修成正果,永不再來這世界受苦 ; 從沒想過是誰創造了宇宙, 更沒想過  “人是被創造的” . 當困境來時總是告訴自己要逆來順受, 直到2000年的春天, 內心煩燥不安, 身邊的道友各個都不快樂, 耳
Thumbnail
跟隨母親吃素拜佛二十多年,  總把禪詩當至高, 把人想出來的哲理當至寶.  相信只要苦心修練就能修成正果,永不再來這世界受苦 ; 從沒想過是誰創造了宇宙, 更沒想過  “人是被創造的” . 當困境來時總是告訴自己要逆來順受, 直到2000年的春天, 內心煩燥不安, 身邊的道友各個都不快樂, 耳
Thumbnail
耶穌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
Thumbnail
耶穌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
Thumbnail
在非常高的形而上的層面,沒有一個人是「不利的」——這也是真的。因為每個靈魂為了完成它想要完成的,都為它自己創造了正是它所要的人、事、物。 一切都是你們選擇的。你們的父母。你們的出生地。圍繞著你們的「再來」的一切環境。 同樣,你們一生所有的歲月,所有的時辰,你們都不斷的在選擇和創造正是你們所需要的
Thumbnail
在非常高的形而上的層面,沒有一個人是「不利的」——這也是真的。因為每個靈魂為了完成它想要完成的,都為它自己創造了正是它所要的人、事、物。 一切都是你們選擇的。你們的父母。你們的出生地。圍繞著你們的「再來」的一切環境。 同樣,你們一生所有的歲月,所有的時辰,你們都不斷的在選擇和創造正是你們所需要的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Thumbnail
「意識」,生命最基本的核心。如果祂有話跟我們說,祂會說什麼? “意識”自己現身說法,讓我們來聽聽祂是怎麼說的。
Thumbnail
「意識」,生命最基本的核心。如果祂有話跟我們說,祂會說什麼? “意識”自己現身說法,讓我們來聽聽祂是怎麼說的。
Thumbnail
如果你不是屬於感受型的慕道友,你需要許多聖經為基礎的真理初信造就,而正當你開始學習基要真理、立穩根基時,卻時不時聽見有所謂老基督徒常常把一句話掛嘴邊:『我聽到上帝跟我說⋯』
Thumbnail
如果你不是屬於感受型的慕道友,你需要許多聖經為基礎的真理初信造就,而正當你開始學習基要真理、立穩根基時,卻時不時聽見有所謂老基督徒常常把一句話掛嘴邊:『我聽到上帝跟我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