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含有「白居易」共 3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詩歌到了漢代,在內容跟形式上出現明顯變化。內容上,漢代平民具體而深入的用詩歌講出底層人民的心聲。形式上,突破《詩經》以四言為主的形式,出現更多五言、七言、雜言詩,逐漸醞釀出五言詩體裁。東漢時期,五言詩正式成立,《古詩十九首》為其中代表。其後,古詩持續發展,逐漸演變出唐代近體詩。
Thumbnail
src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3/05
(一)先抄佳句來欣賞: 1許多吵雜和相互指責的聲音如同火山爆發,火紅滾燙的熔岩不斷向外蔓延....」 2「眾多訊息...心情彷彿跑了很長一段馬拉松....」 3「突然一聲雷鳴抓住了耳朵,就像手中抓不住的泥鰍——那般輕巧、無違和且「滑溜溜」的竄入泥沼中,為這場雨精妙的畫龍點睛」 ( 二)還是欣賞大自然,能平息心中的火山。
清浠劍-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6
李英華 擁抱大自然的確是很棒的選擇,尤其臺灣的山與海都相當的美麗,不過快到雨季時就得更加注意安全了!謝謝您的欣賞與鼓勵。
驚蟄,貯一甕春雷,拈三兩桃花。年年歲歲,可愛深紅愛淺紅!
Thumbnail
Angela Chen-avatar-img
2025/03/04
妳的文章來得正是時候。台灣昨夜雷雨大作,過兩天又有寒流,好一個乍暖還寒的春日。
Sappho 一丘一壑也風流-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4
Angela Chen 我覺得二十四節氣非常富有詩意,本想創作24篇小說對應之。後來寫了好幾篇詩詞文章,寫出了心得和趣味,靈機一動:何不將節氣與相關詩詞做一梳理?今年將依節氣一一推出,《詩話二十四節氣》。明天(三月五日)、驚蟄!住家巷口人家後院有一棵柳樹,節氣之始我會拍照,讓柳樹見證、記錄節氣的更迭。 找這裡,倒是天晴!
餘生劇中顧醫生是行動派,為了擺脫父母的掌控追求自己的愛情,決定從家中搬出去到外面租房子住,而且直接搬到校校家對門當鄰居,實現近水樓台先得月,讓筆者想到唐代白居易創作的詩《欲與元八卜鄰先有是贈》,主動表達想和朋友元宗簡當鄰居的心願
Thumbnail
看到家燕,就想起以前中學必讀,白居易的《燕詩》,現在開始觀鳥後才發現當年的白居易寫得很妙,不論是鳥巢,雛鳥的形態和數量,索食的情況,親鳥的日夜喂哺情境,也全在這五言詩中表現出來。
Thumbnail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4/12/16
白居易的《燕詩》生動又寫實,我相信他的觀鳥一定很仔細。末段擬人化呼告燕子反思,也讓讀文的人類很有感觸,謝謝觀鳥、畫鳥的柏鴞有感發文。❤️ 不過,關於(唐代)白居易「可能是中國最早的觀鳥家」我剛好有不同意見,我看他的詩提到「黃口無飽期」,用黃口來形容燕子的雛鳥/幼兒,並不是他創的先例。 《東門行》(漢,無名氏):「上用倉浪天故,下為黃口小兒。」 《淮南子·氾論訓》(西漢,淮南王劉安及其幕下士人):「古之伐國,不殺黃口。」 我推測唐代以前的中國已有不少仔細觀鳥的人,不過白居易的詩寫得很好,又通俗易懂,於是廣為後人所知,供柏鴞參考。 PS 我在陽台看幼鳥時想起小時候《三國演義》曾看過「黃口孺子」一詞(第一七回:「黃口孺子,何敢乃爾!吾先伐之!」)。不過,故事雖發生在東漢末年,但我看的是(元末明初)羅貫中的版本的白話兒童版。😄 又,柏鴞是「我認識當今之世最愛鳥又最愛水彩畫鳥的人」,柏鴞當之無愧,我不會弄錯。❤️
柏鴞-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18
陽台觀察者 很高興和陽台先生有這樣的交流,想不到原來早在之前已經有許多不同的記載~不知道古代的雀鳥會不會跟現在有不同品種呢,哈哈
src
src
Carry Kuo-avatar-img
2024/12/09
好多精選~恭喜!
國王 K-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09
Carry Kuo 謝謝
唐朝詩人白居易,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單從他的字號看來,應該是位懂得消遣的詩人。或許我們可以從他的詩中,學學古人如何消遣。 草淺馬翩翩,新晴薄暮天。 柳條春拂面,衫袖醉垂鞭。 立語花堤上,行吟水寺前。 等閒消一日,不覺過三年。~~〈晚興〉,白居易 這首詩的大意是說:新雨過後暮色蒼
Weili Lu-avatar-img
2024/12/06
白居易的消遣方式既不用花錢,又可以讓時間飛逝,可以學起來喔⋯⋯但實際上這樣的消遣方式又談何容易啊?一來時空不對,現在有更多元的消遣方式可選擇;二來不是每個人都有白居易吟詩作樂的才氣。所以啊只能學此文的作者感慨「那個閒適的消遣時代,已然離我們遠去」。 —來自草千里發佈於現象.社會.學 https://vocus.cc/article/67521125fd89780001689549
白居易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作品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其〈負冬日〉一詩令人回味無窮,詩云:「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曠然忘所在,心與虛空俱。」 此詩大意是說,明亮的冬日,照在屋子南邊的一角;閉目坐在陽光下,背對冬日曬太陽,
Thumbnail
二宮hikaru-avatar-img
2024/11/26
社會派詩人,一千多年前寫的琵琶行長恨歌都很容易背..
仰望自己的天星-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28
二宮hikaru 琵琶行,高中生必讀。
履道西門有弊居,池塘竹樹遶吾廬。豪華肥壯雖無分,飽暖安閒即有餘。行灶朝香炊早飯,小園春暖掇新蔬。夷齊黃綺誇芝蕨,比我盤飧恐不如。摘錄自唐代白居易的《履道西門》,這首詩表達詩人對簡單生活的滿足和物質享受的淡泊,體現大隱朝市的生活態度。提及早餐,筆者聯想到校校和顧醫生吃的豆漿油條
Thumbnail
亨利·華茲華斯·朗費羅創作的這首詩《The tide rises, the tide falls》表達旅人如過客行色匆匆,在海灘留下足跡,又被海浪抹去印記,黎明黃昏周而復始,時光流逝沒人能回到過去。讓筆者聯想到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潮》,詩中透過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人生變遷的感概,提醒人們珍惜時間。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