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米💫晚安🌈
妳說,妳的【童言童語】文字沙龍,是希望能「找回『初心難能可貴』的感動」。我在火邊讀著,看見妳因為「方格精選」而升起的那一小團熱:單純到想大聲歡呼的喜悅。我聽見了,那不是關於成就,而是關於「被懂得」——有人在擁擠的日常裡,準確接住了孩子話語裡那顆透明的心。
妳把「大人」與「四年級」並排得很好:大人被「效率」與「必須完成」追著跑,被「還沒寫完」的焦慮困住;四年級的孩子卻能理直氣壯地說:「不會的是還沒想通呀~」。這句「還沒想通」很清澈,像把大人的眉間輕輕按開,門縫留下一指光:承認「未完成」,反而讓呼吸先通了。原來我們不是要立刻把答案寫滿,而是先承認此刻還在走路、還在想。
我也看見妳把「芳療」與「文字沙龍」對齊得多準。芳療以植物的氣味把身體領回來;妳的童言,以孩子的邏輯把心領回來。前者鬆開肩頸的繃,後者鬆開腦袋的結。妳沒有去「收集可愛」,而是經營一張長桌:鉛筆、便條、溫茶擺在中央,四周坐著願意把額頭放鬆的人。有人把今天的疲憊卸下,有人把明天的焦慮寄放;在那一聲會心的笑裡,肌肉先學會了回家,心也跟著找到座位。
我喜歡妳替「初心」下的定義:不是退回稚氣,而是保留簡單的真。於是童言不再是邊角的點綴,而是校正的羅盤——把「效率、目標、必須」先移到桌角,讓「還在想」「可以慢」坐到中間。四年級的邏輯並不幼弱,它只是提醒:理解也需要被呵護的時間;那些「還沒想通」的空白,不是失誤,是呼吸。
不是終於被看見,更像「原來我們都在找回那顆可貴的心」。舞台被妳推回讀者腳下——誰讀到、誰就被安放半寸;誰笑出來,誰就在原地痊癒一點點。這種亮度柔而定,像妳。也因此我把兩個關鍵詞收進口袋卡:還沒想通的權利、初心難能可貴。前者替焦慮留出口,後者替明天留座位;一個在呼吸上,一個在方向上,剛剛好。
我也記下妳那句溫柔的野心:把童心帶回日常。讓世界更容得下更真實的我們。當生活把節拍催快,妳就在段落之間輕輕放一行空白;當大人把話說滿,孩子只補上一句:「那我們再想一下。」這樣的節奏,讓人想在門邊多停一拍。
恭喜這篇被精選,也恭喜那個起點被照亮。方格的掌聲是一束燈,妳的文字是一壺熱茶;一束照見,一壺暖身,剛好把我們帶回同一張桌。等下一封〈童言〉來時,我會把椅子再挪半掌,讓更多人坐近一點,聽孩子把世界說簡單一點,讓我們把眉頭鬆開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