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儀社

含有「葬儀社」共 3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先生在數字醫院過世,當我跟兒子抵達醫院的時候,醫生已經在加護病房門口等著我,把我跟兒子帶到小房間,說我們放棄急救是對的決定。 再由護理師帶我們到病房,見先生的最後一面,看到先生的時候,嘴巴的管已經移除,身體也已擦拭乾淨,護理師幫先生換上我帶去的衣服。 一進到加護病房,我就已經告知護理師,遺體我要
Thumbnail
林漢清-avatar-img
2025/08/23
嗨,晚安!幸您有堅持,一般醫院都有合作的葬儀社!
只是過客-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23
林漢清 有聽說
葬儀社的黑色轎車緩緩開進家旁邊的巷子,禮儀師要我們上樓拿一個可以摔破的杯子,裝一半冷一半熱的陰陽水,端下來給爸爸奉茶。並解釋奉茶的過程會在車內進行,家屬先說感念的話,謝謝爸爸養育之恩,再以手指沾杯中的水,擦在爸爸的嘴唇上。 接過杯子,我以為自己可以冷靜地進行這個流程,因為稍早才在醫院跟爸爸道別,說
醫院櫃檯印出十張死亡證明書以及遺體移動單,要我們核對姓名、身分證字號等個人資料是否正確,確認無誤就可以帶爸爸出院,完全沒有詢問或要我們出示爸爸的健保卡。 拿著剛印出來的遺體移動單,病房櫃台通知派駐醫院的葬儀工作人員來幫忙。不一會,工作人員來到病房,俐落的將遺體移動到較輕巧帶輪子的床,要推出病房前回
當我們談到人生的最後一段路,殯葬禮儀不只是儀式的安排,更是一份文化的體現,一種情感的承接。而在台灣嘉義這片土地上,這份道別的藝術,顯得更細膩且深情。 為什麼「在地」這麼重要? 你是否曾想過,告別一個人,也需要「因地制宜」? 在嘉義,家族觀念濃厚,許多家庭仍重視「慎終追遠」的傳統。不只是辦一場葬
Thumbnail
當人生走到最後一站,我們多麼希望,那是一段被溫柔安放的旅程。但在現實中,許多家屬在至親離世的悲痛裡,還得面對另一層無聲的壓力——來自收費不明、流程複雜的葬儀安排。 此時,一間葬儀社的費用透明度,便不只是商業誠信,更是對亡者與生者最基本的尊重與承諾。 葬儀社費用透明度,是信任的起點 什麼是
Thumbnail
——寫給那些我們尚未見面的靈魂,也寫給還在路上的我們 有一次,我在台東長濱遇見一位年輕的禮儀師,他開著一輛改裝的小貨車,車廂後方不是載貨的空間,而是一座流動的靈堂。他告訴我:「不是每個人都住得起城市裡的塔位,也不是每場告別,都能等得到標準的流程。」 那天,我第一次意識到,原來在偏遠地區,「死亡」
Thumbnail
阿願傳奇     往事浮雲 春暖花開,氣候涼爽,正是好眠。 朦朧晨光中,一陣陣急促的電話聲劃破了美麗的清晨,阿願揉揉迷濛的雙眼,接通電話,遙遠的那頭依稀傳來表嫂的啜泣聲。 「阿願,表哥昨天清晨睡夢中走了!」 阿願霎時驚醒,呆愣不已,前塵往事一一浮現。 由於家族人數眾多,表哥是第四位出生的
0/5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
一位友人遭遇了一件讓她感到觸霉頭的事。某晚,她想續保汽車保險,卻不小心撥錯了號碼。電話那頭傳來陰森恐怖的語音,客服用緩慢、令人不安的聲音告訴她這是葬儀社。這讓她非常擔心。為了幫助她渡過這段不愉快的經歷,我整理了一些方法,能助她在觸黴頭時安定心情。
Thumbnail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5/01/15
謝謝您的分享❤️
阿公,觀世音菩薩真的聞聲救苦,馬上就來帶你走了。阿公,我很乖,我都有很努力很努力很努力,想要做好爸爸交代的事,可是你可以再罵我一次嗎。
深邃月光-avatar-img
2025/01/14
阿公有這麼多愛他的家人陪在身邊,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