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重和葬儀的檢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言

家父和家母病重期間,我還在職—在花蓮—,事實上無暇顧及如何處理的細節,父親從發現胃癌末期到過世僅九個月,雇了一個外籍看護照顧母親。白天順便看護父親(父親一直到過世前都行動自如,頭腦清晰,只是吃完東西必定嘔吐,吐出一堆青綠的黏稠物,必須準備臉盆讓他吐。)我們三兄弟晚上輪班回家照顧他。母親則是膝開刀後,慢慢的無法自己行動,後來發現失智,漸漸的成了植物人,雇請外籍看護照顧了整整十年。外籍看護很用心,因此沒有褥瘡什麼的,只是經常會泌尿道感染,需要送醫治療,甚至住院。每次送醫都是一大工程,必須要有一人開著車,然後用把她先抱到輪椅上把她推到車邊—因為她是躺在床上不動,需人定時翻身、拍背、灌食—,然後將輪椅固定住,打開車門後,另一人趕快打開對面車門,進入車內,等待看護把她抱到車裡屁股碰到座位邊後,幫忙把她輕輕拉到座位上,然後看護進入車裡,保護著她。開車者再把輪椅放在後車廂。然後開車到醫院,再把整個流程反過來走一遍。抱她上下車需特別小心,必須防止碰到車門。抱到輪椅上後,開車的還必須趕快去辦理急診手續。如需住院,則再加上住院手續。醫生巡房時必須有家人在,兄弟輪班前往探視並聽取病況。有醫生會定期來家裡看診,順便換鼻胃管,平常你叫或輕拍她都沒反應,只有換鼻胃管時,你會察覺到她臉上有輕微抗拒和掙扎的神情,看完每每心情波動好一陣,經常問自己:讓她這樣活著是愛她還是在害她……可是又不知道還能怎麼做?

過早請看護

丈母娘的狀況略有不同,行動似乎有些不便之時,還是照常煮三餐,拜神明,念佛經,然後拖著身體與附近親友互動。家人為減輕她負擔,因此帶她去檢查,通過巴斯量表,幫她找了一個外籍看護,有了看護後,她除了坐等吃飯外,一切都不需她了—我有時跟內人打趣說,家人過早幫她找看護,可能是促使她身體快速惡化的主因,因為對她來說做家事是證明自己價值的方式,也都由看護代勞了。

病重送醫

住院前,她還能勉強行走,但大部份時間都在輪椅上,家人叫她或問她這是那個兒女?她還勉強能回應,但越來越無力也無能反應。平常還可以勉強餵食流質食物。住院後,就沒再醒過或者說過話,整天閉著眼睛,偶而還能睜眼,定定的看著某個方向……,觀察醫生的診斷和建議,你會很明顯的發現,醫生都是朝主動醫療方面去說明和建議的,例如腎功能衰竭,他會建議考慮洗腎,然後又告訴你洗腎功效不大,但可以考慮最少試試;知道家人因年齡和身體狀況不考慮時,他建議轉到安寧病房,並請安寧病房的主任來說服我們,之所以建議到安寧病房最重要的是有狀況,可以立即處治—問題是你還要延長病人的痛苦幹嗎?醫生的訓練顯然就是以醫病為主,而且一直到最後都沒有放棄醫病的想法。換句話說鼻胃管繼續餵食、餵藥,即令最後發現血便,仍然如此;甚至最後還用上抽痰,你看過抽痰嗎?抽時病人臉孔驟紅,全身抽動……事後檢討:可以不送醫院,最好不送。除非你還想要病人繼續受罪。

不要找熟人

關於葬儀社,丈母娘住院,里長就來家裡關心,並提及有熟識的葬儀社,後來請其來家裡說明時,提的問題都無法精確回答,兩位舅子都不滿意,因此努力說明丈人換人。換的則是大舅子曾經打過交道的廠商。後來我上網查看流程時發現有許多葬儀社可以選擇,而且都有不錯的風評,流程、費用等也都一清二楚。因此我的看法是:不要亂了手腳,事先查找葬儀社及流程,找熟人介紹欠了人情,又不好要求。找不熟悉的才是對的。(之後的罐頭塔和花圈,也都是同樣的情形,不必懷疑,一定會有熟人告訴你他有認識的,很不錯,你千萬不要接受。熟人介紹,不滿意,又不好嚴格要求。花了錢,欠了人情,還受了氣,幹嗎?)

流程可免則免

至於流程部份,能簡單儘量簡單,提供你選擇增加的,一律拒絶。原因很簡單,儀式繁複程度超乎你的想像,例如葬儀社問我們要腳尾經嗎?小舅子說要,然後呢?所有在場親人全部被拉入其中,站了四十分鐘,念了八十分鐘。所有同輩的,什麼舅子,姨子等全部都已超過六十歲(甚至有七十多的),站個十來分就已經受不了的,也得勉強站著表示敬意和誠意,其中叫你跪你就跪(像我勉強一跪就爬不起來了)。叫你鞠躬就鞠躬,叫你念你就念,至於為什麼?則沒人知道(這也是我認為要找時間上網了解一下流程和其用意的原因)。

我認為喪葬儀式很像是透過親友身體的痛楚來表達對逝者的哀悼,可是我不了解這是什麼用心?以往年壽不長,子孫或許尚可承受—例如六十多過世,子孫四十左右—現在則因年壽老耄,內容實在應該與時俱進。什麼守夜、助念、守喪等,都可以儘量減省,心誠最重要。複雜又冗長的儀式中,強忍著身體的痛苦,只希望儀式早早結束,那來的懷思?那來的哀戚?

親友死後才出現

逝者已矣,守喪期間,所有以往很少來往的親戚、朋友,一個個出現在眼前,嘴上說著安慰的話語,眼裡露出哀傷的神情,問題是如果真的有情誼,為什麼不在還在世時就多來往,多互動呢?為什麼要在死者已看不到,聽不了時,才默默的出現在靈堂上呢?

不要臨死才後悔

生如春花之燦爛,是啊,人生一世,死後難知。生前還可以走,就多走走,走遍天涯海角;還可以吃,就多吃吃,吃遍山珍海味,可以試,就多試試,試遍千奇百怪……,有本書的書名有意思《不要把錢留到死》。是啊,因為有死,所以才會去想:應如何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74會員
938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大哥,我媽媽跟女兒出車禍了!」 才剛剛辦完了爸爸的喪事而已呀! 弟妹還小,這個愛搞笑的女子再也負載不了哭了。   幾年前因癌症離職的同事,聽說過完年後又復發住院了,丈夫在照顧她, 小兒子畫張加油的卡片送她,卻說媽媽一直都在睡覺。 還都那麼年輕啊! 端午還在一個多月外,這午後卻已燥熱難
Thumbnail
「大哥,我媽媽跟女兒出車禍了!」 才剛剛辦完了爸爸的喪事而已呀! 弟妹還小,這個愛搞笑的女子再也負載不了哭了。   幾年前因癌症離職的同事,聽說過完年後又復發住院了,丈夫在照顧她, 小兒子畫張加油的卡片送她,卻說媽媽一直都在睡覺。 還都那麼年輕啊! 端午還在一個多月外,這午後卻已燥熱難
Thumbnail
從雙十連假後,開始陸續的忙碌。一直不知道自己有多久沒進來部落格了,直到前兩天收到方格子的提醒信件才知道,原來快一個月沒寫文章了。 十月,我的父親經歷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手術,誰也沒想到原本只是因為肺炎住院的他,最後卻變成左腎水腫嚴重到不開刀處理不行的狀態。開完刀後的他,胃口並沒有因此改善,反而更呈現「
Thumbnail
從雙十連假後,開始陸續的忙碌。一直不知道自己有多久沒進來部落格了,直到前兩天收到方格子的提醒信件才知道,原來快一個月沒寫文章了。 十月,我的父親經歷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手術,誰也沒想到原本只是因為肺炎住院的他,最後卻變成左腎水腫嚴重到不開刀處理不行的狀態。開完刀後的他,胃口並沒有因此改善,反而更呈現「
Thumbnail
這次連假回家鄉,有一個很大的任務:照顧受術後的爸爸。 家中爸爸本身脊椎發育就不是太健全,這次才聽他的前妻——媽媽說爸爸本身脊椎天生沒有最後一小節,不曉得是不是這個關係,來來回回脊椎手術了三四次, 而這次相當嚴重,脊椎壓到神經的不良於行已是常態,這次卻是出現了小便失禁的狀況。
Thumbnail
這次連假回家鄉,有一個很大的任務:照顧受術後的爸爸。 家中爸爸本身脊椎發育就不是太健全,這次才聽他的前妻——媽媽說爸爸本身脊椎天生沒有最後一小節,不曉得是不是這個關係,來來回回脊椎手術了三四次, 而這次相當嚴重,脊椎壓到神經的不良於行已是常態,這次卻是出現了小便失禁的狀況。
Thumbnail
張謙睿在二十多歲的時候父親因肝癌去世,死得時候剛過了七十。 在他去世之前大概十三到十四個月,有一天張謙睿和他妹妹就拿著父親的化驗報告,跑到香港一家比較有名氣的醫院,去詢問專科醫生的意見。 因為父親年紀大,而且惡病發現得很晚,醫生說如果要開刀做切除手術的話,之後的生活質素只會越來越差,可能每天都要臥床
Thumbnail
張謙睿在二十多歲的時候父親因肝癌去世,死得時候剛過了七十。 在他去世之前大概十三到十四個月,有一天張謙睿和他妹妹就拿著父親的化驗報告,跑到香港一家比較有名氣的醫院,去詢問專科醫生的意見。 因為父親年紀大,而且惡病發現得很晚,醫生說如果要開刀做切除手術的話,之後的生活質素只會越來越差,可能每天都要臥床
Thumbnail
說起老家的年度聚會,總覺得父輩叔伯逐漸凋零,還在的身子骨也隨著歲月琢磨,以不復往日靈活,父親的聽力視力變差,最近開車還刮花了車尾巴,以前不會發生的事,雖然有點訝異,卻也有種「早知道」事態會如此發展的自覺。 年前幾日,高雄家附近的某氏宗祠支起帳篷,過年期間要守靈,應該是老人家仙逝,看大家雖不算難過,但
Thumbnail
說起老家的年度聚會,總覺得父輩叔伯逐漸凋零,還在的身子骨也隨著歲月琢磨,以不復往日靈活,父親的聽力視力變差,最近開車還刮花了車尾巴,以前不會發生的事,雖然有點訝異,卻也有種「早知道」事態會如此發展的自覺。 年前幾日,高雄家附近的某氏宗祠支起帳篷,過年期間要守靈,應該是老人家仙逝,看大家雖不算難過,但
Thumbnail
父親病了。一開始是說胃怪怪的,去照胃鏡,說是潰瘍,後來又照了大腸鏡,醫生說沒問題。但是父親是有腸胃不適的狀況。後來再照超音波,發現疑似有膽管癌,最後照電腦斷層與切片,證實罹癌。 我們有嘗試免疫療法,但未見起色。 從確診到離開,只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2022年的最後一天凌晨,父親離世。
Thumbnail
父親病了。一開始是說胃怪怪的,去照胃鏡,說是潰瘍,後來又照了大腸鏡,醫生說沒問題。但是父親是有腸胃不適的狀況。後來再照超音波,發現疑似有膽管癌,最後照電腦斷層與切片,證實罹癌。 我們有嘗試免疫療法,但未見起色。 從確診到離開,只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2022年的最後一天凌晨,父親離世。
Thumbnail
  生為徭役,死為安樂 喪禮中為對死者表達感激,要行三跪九叩禮,平常孝順,不必此禮,又有何差異?平常不孝,此時做給人看,對死者又有何意義?而且,看著那些年紀一大把的兒女,跪不太下去,還得勉強跪下,還要掙扎著起身;再跪再起…,我不知道意義何在?再者,為何喪禮一定要悲悽,一定要那麼的形式化呢?
Thumbnail
  生為徭役,死為安樂 喪禮中為對死者表達感激,要行三跪九叩禮,平常孝順,不必此禮,又有何差異?平常不孝,此時做給人看,對死者又有何意義?而且,看著那些年紀一大把的兒女,跪不太下去,還得勉強跪下,還要掙扎著起身;再跪再起…,我不知道意義何在?再者,為何喪禮一定要悲悽,一定要那麼的形式化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