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日常
含有「親子日常」共 3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縫日子・暖時光
2025/08/20
別再誤解蒙特梭利!「不陪玩」是育兒神招?打破育兒迷思,找回親子間的平衡
本文探討「不陪玩能提升孩子專注力」的育兒迷思,指出蒙特梭利教育並非放任孩子不管,而是成人應提供支持性環境、觀察孩子需求,在孩子需要時給予協助與引導。文中強調陪伴是長期投資,並非短期操作,分齡與孩子的準備程度是陪伴選擇的根本。作者以自身經驗說明,陪伴的過程需要觀察、理解孩子的需求,選擇適切的陪伴方式。
#
溫柔教養
#
插畫日記
#
親子日常
3
留言
縫日子・暖時光
2025/08/15
妡妡小日子|三歲女兒模仿同學跪地,竟說『我不喜歡芬芬老師了!』老師的反應讓人暖心
3Y1M30D 3歲女兒妡妡愛模仿同學跪地,老師提醒後,妡妡表達不喜歡老師,並與妹妹結盟,隔天又說最喜歡老師。文中探討孩子情緒表達與行為背後的意義,肯定老師接納孩子情緒的態度,並反思教育方式。
#
親子日常
#
育兒日記
#
插畫日記
2
留言
縫日子・暖時光
2025/08/12
《媽媽,我這樣敲會不會沒禮貌?》——孩子不是不乖,而是在學著理解世界
外出用餐時,孩子敲碗發出聲音,常被視為「沒禮貌」。但那真的是孩子「不懂事」嗎?還是大人太急著套上社會化的框架?這篇文章分享我與妡妡之間的一段日常,也從分齡發展與心理動機出發,探討孩子越制止越故意的背後訊號。每個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原因,而我們能做的,是學會溫柔地看見與說明,而不是急著糾正與否定。
#
親子日常
#
溫柔教養
#
育兒日記
2
留言
縫日子・暖時光
2025/08/07
孩子的體貼,是愛的迴響:安全感與信任的培養
孩子的體貼,不是早熟懂事,而是源自於對關係的信任與安全感。當她感受到自己被理解、被接住,就會自然地用她的方式回應愛。那些看似成熟的舉動,其實不是學來的,而是在被溫柔對待的日常中,一點一滴長出來的。
#
溫柔教養
#
親子日常
#
育兒日記
2
留言
與央
2025/08/05
原來講那麼多次都是在「浪費我的口水」😂
今天早上一如既往叫她起床,讓她喝水、吃早餐,我開始幫她梳頭, 突然!呃!怎麼一縷濕濕黏黏😱 才靠近一點點就飄來臭口水味了! 太好了!終於等到這一天 我就說:「你看吧,這就是你昨天晚上刷牙亂刷的後果!嘴巴沒刷乾淨,就有臭口水,還黏到頭髮上~」 她摸了一下自己的頭髮,然後看我, 一
#
母女
#
爆笑親子
#
親子日常
1
留言
縫日子・暖時光
2025/08/01
🍓妡妡小日子|三歲女兒的哲學思考:不是鼻孔親的啦,雷公也不是神仙
3Y14D 妡妡的童言童語展現出純真、直接的邏輯思考,讓父母哭笑不得又深深感動。文中以輕鬆活潑的筆觸,描述了妡妡在一天之中,發生的三個有趣事件:踩背按摩、玉米粒觀察和雷公的哲學討論。每個故事都展現了孩子獨特的思考模式,挑戰大人的既定邏輯,帶領讀者重新審視世界的純真與可愛。
#
親子日常
#
育兒日記
#
育兒紀錄
3
1
鄰家女孩繪本生活
2025/08/04
喜歡
每次與妡妡的日常總是非常的趣味與溫馨~~
喜歡
晚安爸爸的沙龍
2025/07/28
晚安爸爸・夜間自言自語|16:他說,下次還要來
...顯示更多
#
晚安爸爸
#
親子日常
#
情緒修復
3
留言
縫日子・暖時光
2025/07/15
他不是不理孩子,只是不知道怎麼進去—寫給還在學習陪玩的我們
我們常以為「人在旁邊」就是陪伴,但對孩子來說,真正的陪玩,是走進他們的情感世界。許多大人不是不在乎,而是不知道怎麼開始靠近。這篇寫給那些曾因「孩子不黏我」而感到心酸的大人,願我們學著放下手機、慢下腳步,用更柔軟的方式重新敲敲孩子的門——因為那扇門,從來沒有真正關上過。
#
親子日常
#
溫柔教養
#
插畫日記
1
留言
縫日子・暖時光
2025/07/09
溫柔教養:孩子不是天生懂事,而是你教會他什麼是愛
孩子不是天生懂事體貼,而是父母教養方式的影響。文中以自身經驗分享,說明父母的溫柔回應與愛,如何引導孩子學會關愛他人,並強調父母的情緒與行為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
親子日常
#
溫柔教養
#
育兒日記
2
留言
縫日子・暖時光
2025/07/04
妡妡小日子|原來長大,是從「體貼媽媽」的那一刻開始
3Y13D 假日的早晨,她沒有吵醒我,只悄悄地拿娃娃圍住我,還把我最喜歡的朱一娃娃放在臉邊,貼心地說:「這是你最喜歡的喔!」醒來後,我說還想多休息一下,她也體貼地說好。當她說想喝奶,我幫她泡好後,她卻自己走到小沙發床躺下,輕輕說:「我可以躺這裡喝。」那一刻,我知道——她正在長出一種叫做「體貼」的愛。
#
親子日常
#
溫柔教養
#
育兒日記
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