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希-avatar-img

高瑞希

1178 位追蹤者
寫字的人。
avatar-img
高瑞希的冒險宇宙
14.8K會員
129內容數
長年在 IG 限動分享對生命的探索過程,伴隨知名度漸長,驚覺這般自我揭露容易將自己曝露於危險,真心的書寫應該給對我真心的讀者。 來《方格子》,想給訂閱制讀者原創且獨家的內容,包含於各地經歷的新冒險、我的情慾探索,及我的小說創作、寫作及演說技藝的分享。自我挖掘是一生的事,我會持續記錄我接下來的冒險,真實且野蠻。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付費限定
讀者提問:Hi 瑞希,想跟你分享感情的狀態,同時想聽聽看你的想法。跟現在的男友感情狀態一直很穩定,他對我非常體貼溫柔。雖然有些想法不太一樣,但都能溝通。 我懷疑自己不愛男友了,我們互動一如往常,我還是喜歡擁抱、聊天、一起看電影打電動,但是我沒有辦法如他期待的和他結婚和做愛。我告訴他我的想法,他
付費限定
讀者提問: 親愛的希希好😊 因為學生時期時,在北部實習一年,從沒見過的花花世界,令來自鄉村的我十分嚮往,加之當時所選專業職業(西點烘焙),在北部的職缺相對來的多,所以一畢業就獨自北漂。 可我在職場上總是不被直屬主管肯定,受到總是批判性/打壓性/貶低性的回饋,久而久之我一直深陷自己很糟糕
「妳的頂嘴不是從價值出發的,而是從壓力出發的。」這句真的好到位喔!我也才剛從受害者情結稍稍走出來,我的魔王是我老公,我在剛當媽媽的幾年總是把自己縮得很小很小,然後又怨懟自己已經做了這麼多怎麼還是沒人看到,我老公直接說我也是有很多力量的,要什麼要自己爭取,不要總等著別人替我安排,目前我算是在承受著之前種下的果,身處在一個離自己滿意程度還差很遠很遠的狀況,但因爲開始為自己負責了,居然減少內耗,也不再怪罪以前的自己。我覺得這個旅程很漫長,但是回頭來看,我們怎能對待自己,外人就會用同等的方式對待我們,所以最重要的還是要自重自愛,ㄧ起加油喔💪🏼
付費限定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CYH-avatar-img
2 天前
大家好像都怕自己做的事小到沒被看到之類的(可能想被肯定等),但做一些讓自己投入到裡面的小事的時候其實好像根本不會覺得我要告訴大家或被肯定,因為舒服的像在一般呼吸一樣自然的概念~應該是這樣😆
付費限定
內耗,是一種沒有和靈魂對齊時,祂在你體內的悲鳴。 這句話聽起來很沉重,因為「內耗」在這個時代並不稀罕,甚至常態到人類已經用社群貼文,或是與朋友們的對話框裡,去為這兩個字撲粉、上腮紅,色號名叫「這是人生必經的一部分」。 坦白說,拿到這款色號,算有救。起碼當事者還知道這「只是一部份」,起碼還
看完新文章忽然意識到自己從某天開始內耗的頻率大幅減少了,關鍵也是在創作與行動。 雖然經常只是些我覺得沒太大意義的創作,做完也不見得會發出來給人家看,但還是有種莫名的暢快感。 最近前往大學演講,演講前還在瘋狂顫抖緊張到不行,暗自抱怨靈魂總拉著我做一堆我怕到要死掉的事情。 但演講結束後直達身體深處的感受卻是「活著真好,這趟旅程沒有白來。」 我的勇敢大概不是初生之犢無所畏懼的那種,而是一邊瑟瑟發抖,還是默默往前走的過程鍛鍊生長出來的勇氣吧。
付費限定
柔依-avatar-img
3 天前
我是埋頭苦幹小讀者本人,謝謝瑞希的回覆!🤍🤍 這封地獄情書真的很溫柔,同時筆直地指向我的內耗根源、以及可能發生的後續,讓我不得不重新聚焦、審視自我狀態。 是的,在職四年期間摸索出的不是「生存法則」,只是一套「不讓自己倒下的生活模式」。我關閉高敏的感官、忽視細緻的內在反應,直到無法再享受沿途風景、品嚐生活點滴。 我以貢獻度和功能性來定義存在的價值,並以外界回饋來餵養這個機制。我試圖說服自己埋頭苦幹就是進入心流狀態,好似這樣就可以產生熱情與成就感、進而補償內心的失衡與空缺。 對於中醫和瑜伽確實深感興趣,但這幾天反覆思索,發現那只是身心渴求被對待的方式而已—溫潤地、循序漸進地、不疾不徐地照料。不需要再搬一些冠冕堂皇的藉口,一心一意地照顧自己,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呀。 (後來我發現,初衷是想要變得自由、健康又美麗,就這麼簡單而已🤣) 在徹底端正心態前,我不會報考學士後中醫。正如瑞希所說,這會落入自我極致要求的備考地獄(學生時期已經歷過)。 現在的我,只要不再過度分析規劃、甚至連休息都列為KPI,就阿彌陀佛了🤣 我會再寫信跟瑞希分享後續的🤍🤍謝謝瑞希!!也邀請和我一樣緊繃的外星人們,多陪陪自己、聽自己說說話,然候,一起大休息吧~~
付費限定
兇兇的 AZAR 本篇內容共 111
zoe cheng-avatar-img
2 天前
我的AI建議可以進行「雙軌模式」,在情緒不好時,優先給拍拍;情緒穩定時,理性分析討論,覺得這個設定蠻適合我的。
付費限定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共時到要看哭了!但我覺得我可以的,再度響起瑞希說的那句,「直面自己的渴望,不要慣性妥協。」
付費限定
Mao -avatar-img
7 天前
但我其實有發現用AI也有某方面會強化自己的信念框架。有好有壞🤣🤣🤣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再跳脫視角,結果是用更隱密的包裝去鞏固視角。
高瑞希-avatar-img
發文者
7 天前
Mao 要讓他成為挑戰你思考的人,而不是拍拍的人。(可以設計一個角色是挑戰你信念的)
付費限定
​我以前的耳機都是幾百塊的雜牌貨,不是我小氣,也不是不想對自己好,是因為:我老搞丟東西。 搞丟東西到一個程度,我媽曾講出一句名言:「妳不值得用好東西,妳根本不會珍惜它。」這話在身心靈圈大概會被當場拖出去燒掉,說什麼原生家庭創傷的。 我沒生氣,我媽說的沒錯。 我確實是那種會讓白襯衫在
鈺琇-avatar-img
2025/04/14
我回顧自己的早起拉筋瑜伽、超慢跑行動已經兩週了,這兩天剛好正在經歷類似瑞希的sony耳機弄丟橋段,也就是對作息開始拖延。 準備不好的失敗、事情中斷了,不是轉移焦點的理由。再一次準備,去行動,每一天都為它們留下位置,練習讓自己配得上「我身心健康」的富裕念頭。 謝謝瑞希,閱讀完文章,不只讓我感受一沙一世界,身體動力也充了電。今天來早睡!
高瑞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4
鈺琇 我也在早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