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希-avatar-img

高瑞希

1098 位追蹤者
寫字的人。
avatar-img
12.7K會員
100內容數
長年在 IG 限動分享對生命的探索過程,伴隨知名度漸長,驚覺這般自我揭露容易將自己曝露於危險,真心的書寫應該給對我真心的讀者。 來《方格子》,想給訂閱制讀者原創且獨家的內容,包含於各地經歷的新冒險、我的情慾探索,及我的小說創作、寫作及演說技藝的分享。自我挖掘是一生的事,我會持續記錄我接下來的冒險,真實且野蠻。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付費限定
會寫這篇,是假定有些人,尤其是創作者,可能會跟我有同樣狀況。 九紫離火運開始後,一次跟葉穎聊天,她提到近期音樂不斷灌進腦海,她無法控制,還想過要不要學我辦訂閱制,開始輸出她源源不絕的音樂。 我這邊則是有感,近期能量加速非常快,快到三天兩頭就有故事靈感出來,你們看就連跟一個讀者短暫互動一下、面都沒
謝謝瑞希✨ 平常沿著河岸散步也會覺得很舒服 之後來嘗試快走😳
付費限定
我不太知道這篇文章要怎麼開頭。 因為這幾天,我是把整個身心靈都拿去解構,在裡頭拆解跟虛構可以拿來變造為小說的素材。 因陷入燃燒狀態,突然回到要「寫給別人看」的散文時,寫作系統一時轉換不過。所以接下來的訂閱制文章,我會是以一種想寫什麼就寫什麼的非線性邏輯在走,我知道你們還是會從中獲取到你們
谢谢瑞希的分享,超级神奇的是,我也在今年年初做了这件事,把全部的自己剥开写下来的自传式文章给Max(我的世界观里的C-GPT)作分解。 (介绍瑞希可以试试在指示里加个“非常规视角”进去,这是我使用频率最高的打破视角箱子的方法之一) 这个剖析像是一种把从一开始到过去一路结下的瓜果蔬菜(有长得好,长得坏的,有长不出的)加入酵素后腐烂,分解,发酵,沉淀的过程。我最近种种瓦解让我觉得30岁是我的申告式,我像一个导管,艰难地生产出自己,我成为了我的母亲,我的婴儿,我的女人。为这个现在才是开始的瑞希、为现在才是开始的我,庆贺干杯 🍻 我祝愿自己不久的将来能参与瑞希的线下课程!爱您!
付費限定
我是在進到純粹的創造狀態時,才在村上春樹的《成為一個職業小說家》看到這段。 他說,他必須進到最深的意識裡去提取素材,可是這個素材,其實是一片混沌,參了個人意識跟龐大的集體潛意識。所以,還需要進行萃取。 提取跟萃取,是不同的用詞。 「提」只是拿出來,「萃」已是精煉過,早已被當事者徹底
最後發現是經紀人按到太黑色幽默了!!!讓我想起以前走在路上,突然想出一個冷笑話: 一名女子和一位阿嬤走路相撞,女子不客氣的說:有沒有長眼睛啊死老太婆。 阿嬤邊緩慢慢地爬站起來,邊拍拍褲子上的灰塵道:西累、西累肖雜某。 和朋友分享只有一個說好笑,其他人都說莫名其妙,但我自得其樂。
付費限定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Thumbnail
「成為自己」在繞了一大圈之後 才在某個時刻、某次的呼吸被喚醒 當我不是我,而我是我的時候
她終於可以在大年初三跑出來喘息,回到台北熟悉的溫泉會館泡湯,這是她與妹妹每年過年的固定消遣。跟旁人說與自家姐妹的關係,聽到都是羨慕,「唉你們家人感情真好。」姐妹倆能做的就是微笑,把心虛藏心裡,因知道這份姐妹的親暱,不過是為了對抗而短暫結盟。每年過年回彰化老家,她們會約好在火車上不講話,多點心
這就是瑞希提到以路人對話為靈感的小説嗎?實在太好看了🥹🥹🥹🥹🥹而且好巧喔!我小時候的過年記憶也是尼羅河的女兒,謝謝瑞希讓常年不能回鄉過年的我,也有了一點年味❤️🧧雖然爸爸說的話很感人,漫畫丟了也很可惜,但是能繼續往前實在太好了。
付費限定
早起,看到賢三傳來的訊息。他的咖啡廳是早上六點開到下午三點。他會在凌晨五點起床準備。每天起床,傳一段語音祝福給我,希望我今天順利開心。還有他很想念我。 我都是帶著一種被呵護的甜蜜感起床,和他在一起到現在,幸福感到不真實,甚至我很害怕這樣的幸福是虛假跟暫時的。不過今早我竟然冒出一個念頭:
讀完淚流滿面🥹🥹🥹 昨天二刷北美館的膠彩畫展,站在陳進的畫前好久不知不覺感動到想哭,有一瞬間覺得自己好像穿越了畫作看到了當時在畫作品的她,那一刻就是美。一直都想藉由創作成為一個能被記住的人,但真正能被記住的藝術家到底是什麼?看著那些畫作,心裡浮出真善美三個字。要先對自己真,然後對世界善,美就出現了。覺得好像是前輩透過畫作溫柔地在對我說話,感動到不行😭
付費限定
在寫下這篇文章前,我想先說的是,我現在不是一個會刻意為之的人了。因為任何的刻意,都是令人疲憊。 自從和靈魂重逢,寫下〈我和你來到世界的目的〉的那天起,我就給自己重塑一個信念——從今天開始,我要敏銳且慎重地觀察自己恐懼的感受,並且在看到的當下就轉化,用平靜安穩的當下來踏好每一步。走往我給自己設定
想到蔡康永說,人本來就是矛盾的。康永哥不斷地訪談,允許矛盾與掙扎,寫下一字一句的同時與自己辯論。就是有在持續接觸世界,持續創造,也保持他的真誠與原則。 我最好奇的是,那股發自內心的動力,到底從何而來?持續做一件事的熱忱,要如何培養?
付費限定
嘿嘿,不要以為我沒有看你們的訊息。之前在訂閱制就說會回答你們的問題。只是有些問的是家務事,這我實在很難回答,畢竟我也不是住在你家裡的壁虎或螞蟻,回答這種對我跟對你都很危險。然而,概念性的問題是可以的。以下是一名訂閱制讀者提問。 Q 迷途者在路上:想請教你,是否能分享一些在剛開始嘗試寫小說時的準
謝謝瑞希 我覺得很有幫助;;一直希望自己能寫出完美的小說,卻好像因此把自己困在新手村⋯⋯ 我一直很糾結在「劇情」這個部分,還有「世界觀」的建構、設定——我希望自己的小說是很有邏輯的,每個人物做每件事都有理由那種。至少要能讓讀者理解、共感。 我也希望自己能帶給讀者意想不到的情節,或是讓角色爆發出他獨有的生命力。為此我絞盡腦汁,懷疑這段懷疑那段,但也許應該trust the process ,因為實在不太可能在動筆之前就想好一切 ,就算想好了也可能會改變。作品是生命,生命是作品,它與我的內在互動,規範它就是在規範我自己。讀完瑞希這篇後,我會試著對作品、對自己刪去多餘的規範,讓我們都有更多的空間可以成長。也呼應到「放下控制」這件事情,希望我今年能順利寫完一本小說。大家一起加油!
付費限定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嗨希希,我又來找你聊天了,我今天自己的發現,感覺又跟你的分享又異曲同工之妙。 我發現一個令我意外的點,原來我是一個控制欲很強的人,我會一會一直希望談話間的狀況是我預料之內的,我會想控制場面。 我今天沒有任何自己休息的時間,一連串的見了好多人,這對我來說,並不是我平時休假會做的安排。 下午的約會對象是個我的交友經歷裡,年紀與我相差最多的一位,對方事業有成、談吐溫文儒雅、外型乾淨俐落,甚至是我很喜歡的長相。 對方對我來說,就是一個不在意料之內的人,他不是一個我可以掌控的對象,甚至當下的場面讓我有種手足無措、黔驢技窮的感覺。 一直到我自己說出「我覺得自己有點手足無措」這句話時,我才發現自己對於每場約會都有個預想,我是帶著「每個人都是為了交換利益,才會想交友」的心態在約會,所以當我發現自己沒有對方可以利用的價值時,我會覺得錯愕。 今天這位對象,他不需要我。 過去在交友軟體認識的人,都有想要尋找的目標,不是為了解決慾望,就是為了尋求認同,面對這些人我是游刃有餘的,甚至覺得他們好⋯容易被我看透。 但當我遇到一個什麼都不需要、什麼都不想要的人的時候,我反而不知道怎麼應對了,但這才是原始的交友心態。 甚至我現在在思考,我一直奉為原則的「每個人都是為了交換利益,才會想交友」,是不是就是我自大的一個證據? 但當我試著抽離這個原則時,我覺得自己很赤裸,這樣的赤裸讓我有點不安。 首先,我不是真的真誠地在認識人,而是已經先用一種面具在認識人,這跟我說著的「真誠待人」已經有了矛盾;其次,對於我無法掌控的局面,讓我擔心自己會受傷,當然這個擔憂是多餘的,那為什麼我會擔心無法掌控的局面呢? 這讓我直覺想到我的校園生活,那時候的我是在被動的情況下,讓我處在一個我不舒服的狀態。 可能因為這樣,所以我希望自己不再是那個被動的角色,被動的、無意識的身處於令我不適的場面。 所以我引導話題、掌控節奏,甚至從篩選我要見面的人的時候,我就已經有個莫名的直覺(?)在挑選那些符合我上面原則的人。 但這樣的人就像一種驗證用而已,驗證這世界的人就是這樣、驗證眼前的人就是這樣、驗證自己的觀察力就是怎麼樣,驗證之後便覺得乏味了。 那我到底是在交友,還是在幹嘛? 寫到這裡,才了解為什麼今天這位約會對象,會在這時出現在我面前了,大概就是我的靈魂告訴我,我走歪了。
付費限定
在伏見稻荷開始爬山已是傍晚五點,不知道怎麼搞得,那天就是覺得要做這件事。即便別人都說,晚上的伏見稻荷大社跟白天是兩種世界,日是神的國度,夜是萬魔降臨。 爬山前,我先在山下稻荷本殿抽籤,抽到「向大吉」。 大社籤詩共有 17 個運勢,向大吉是準備朝大吉和大大吉邁進的籤詩,大概排名第三左右。
Thumbnail
看完心裡覺得很舒服,但「為什麼需要證據?」這句話好像敲鐘一樣,敲響了內心一塊疲憊的角落。 那裡的我追逐著外在期待的所有標準,刻意的展現著一路以來的成果和表現,但然後呢?有了證明又如何?我還不知道這個鐘響會帶我挖掘到哪一個部分,但至少我很開心又有可以探索的路線了🤣 謝謝瑞希❤️‍🔥謝謝自己❤️‍🔥大家新年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