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帶媽媽跟孩子去沖繩玩,休息睡飽後,終於有時間好好閱讀瑞希的新文章,關係、連結,過去我覺得自己為先生和2個小孩付出很多,我離開工作回歸家庭,有時候負能量來的時候,會冒出~同齡都manager,我還是家管,但明明之前的工作,我做的超內耗是硬撐著😅 然後時不時要接住小孩的情緒、親子共讀、安排五感體驗活動、不能接觸過多3C、把家裡維持乾淨
實際上我獲得許多資源,包含先生一個人工作支撐著我們、他每個月初轉帳一筆錢到我的帳戶、他爸媽三不五時來幫忙顧小孩,我也因為先生的支持,得以實現陪小孩長大的夢想💭 他愛屋及烏也很關心我的家人
說起來很好笑,我過去一直努力滿足社會期待,我以為我會快樂,但並沒有🙂反而好好陪伴小孩、給他們資源和愛才是我內心一直想做的事,而且每天可以彈性安排自己的時間,每每看到小孩的成長跟反應都讓我覺得很幸福,也因為陪伴他們幫助我覺察自己,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
過去我真的會用受害者的心態跟先生抱怨,以為都是自己在付出而已,要不是一直有先生的支持,我也不能擁有那麼多資源,謝謝瑞希的文章幫助我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