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瘋言瘋語的狼飄-avatar-img

愛瘋言瘋語的狼飄

10 位追蹤者
這是一個無法論述對錯的過程,因為每一個人的立場都不一樣,而我反對專制,所以現階段我會比較偏向我們中華民國這邊。我是一個期待中國民主自由的人、也期待中東、非洲各國人民也能卓越成長起來。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本文分析中共長期以來對待臺獨與華獨的不同策略,指出中共藉由將臺獨定調為分裂行為,而將華獨淡化處理,試圖在國際間塑造「內亂」的敘事,以降低國際社會對其可能採取武力行動的反彈。文章探討此策略的歷史背景、國際影響,以及對臺灣與國際社會的長遠衝擊,呼籲臺灣人必須認清中共的真實意圖
本文探討中國早期拆二代的致富模式,並與臺灣房地產發展經驗作比較,分析其異同。同時,深入探討臺灣社區改造困境與中國高層住宅改建的未來挑戰,指出中國拆二代時代已結束,並預測未來中國高層住宅改建將面臨巨大困境。
統一後臺灣的房價將飆升,薪資將降低,言論自由將受限。這是基於中國過往在其他地區的經驗,以及臺灣與中國在經濟發展水平上的差異。作者建議臺灣民眾習慣言論不自由,為未來做準備。
中國政局可能出現重大轉變,過去依賴愛國主義的群體將面臨嚴峻挑戰,甚至可能成為被清算的對象。新領導人可能淡化民族主義,導致小粉紅群體遭受衝擊,而既得利益者也將面臨挑戰。但權力更迭過程複雜,轉變未必線性發生,最終底層人民可能成為替罪羊。
本文深入探討中國獨特的經濟體制,並論證其為「半個共產主義體制」的理由。文章從共產主義的本質、改革開放後的權貴資本主義,以及財富分配不均等面向,分析中國經濟發展的矛盾現象。作者認為,中國的經濟模式始終未能擺脫共產黨對資源的掌控,導致財富分配嚴重兩極化,多數人民難以累積財富。
臺灣社會普遍關注柯文哲的案件,然而支持者卻出現矛盾現象:不願呼籲關鍵證人「橘子」返臺澄清,反而將矛頭指向檢調。此現象可透過認知失調、確證偏誤、沉沒成本謬誤、群體認同等心理學角度來解釋,支持者潛意識中可能已察覺柯文哲的嫌疑,卻因心理防禦機制而選擇維持既有信仰。柯文哲親友與民眾黨的沉默更印證此推論。
探討臺灣人國家認同從「臺灣是中華民國一部分」轉變為「中華民國等同於臺灣」的歷史演變。文章分析此變遷與國際政治、內部民主化、領土縮減及國際社會認知等因素的關聯性,並點出此轉變的複雜性及挑戰。
Thumbnail
src
src
src
Kazama-avatar-img
2025/03/03
都馬是這樣,之前在NPO工作,來捐贈的老闆都直接開公司名義捐贈,這樣才能抵稅啊!阿呆!
我特地把「美」改成「霉」,純釣「支持疑美論」者,以及對[美國]不滿者。  當然我相信也會有很多綠粉﹑跟中華民國派的人會進來罵我,不過如果看完內容後,就會知道我是一個很現實的人。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早5~6年前就是這個答案,我並沒有變過,不過再過去我不知道談論多少次,由於我分析的狀況太多了,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