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感的悲歌:台灣名稱邁向國家認同背後的歷史與現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或許很多人都不懂,為什麼台灣這邊越來越多人認同[台灣]等同[中華民國]的概念,其實最初的問題很簡單,大多數人都不願被共產黨領導跟統治,所以民意上開始希望做一個區分。 

[雖然我們都叫中國,中華民國其實跟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不一樣的國家。] 

raw-image



而[台灣人與中國]兩詞,就是在中華民國無法在國際上搶占[中國人跟中國]稱呼,所以我們只好被迫換成[台灣人﹑台灣]的用詞,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這邊做一個很明顯的區隔。 


70年前,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與內部認同與今日相比,有著相當大的落差。在當時,「中華民國」是正式的國家名稱,而「台灣」則多被視為這個國家的一部分、一個地區。無論是在官方文件、教育體系,甚至一般民眾的語言使用中,都習慣將「中華民國」視為國家,「台灣」則是地理區域的代稱。 


然後隨著中華民國被打退來台後,我們失去了大量的領土以及國際話語權,加上按照漢人文化思維,凡是得位不當的國家﹑家族,都一定要滅掉上一個國家或其家族成員,才認為自己取得政權是合法的。 


這只要回顧大陸這塊土地上的皇朝變更﹑皇位爭權奪利的歷史,幾乎都是這個情況。 

這也是為什麼中華人民共和國至今都想要滅掉[中華民國]的更深層次原因,那就是漢人文化思維導致的[得位不當性症候群]。 


raw-image


不然按照時間跟歷史來說,中華民國才是中共國人的祖國,而中國代表的是大陸地區的地域名稱而已,而非國家名稱。 

中華民國人的祖國是大清帝國,而台灣這邊的祖國,有大清﹑日本﹑大明﹑大宋,就是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 

請別把國家名跟地區混在一起看,這也是共產黨一直在誤導兩國人民。 


然而,隨著國際環境變遷與台灣內部社會意識的演變,如今多數台灣人已經不自覺地將「台灣」與「中華民國」畫上等號,甚至在對外表達時,直接使用「台灣」來代表整個國家。 


raw-image
raw-image



這樣的轉變並非一蹴可幾,而是經過數十年的政治變遷、民主化發展與國際處境改變所形成的結果。自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後,國際社會逐步以「台灣」來指稱這片土地,而不是「中華民國」。 


同時,在台灣內部,1980、90年代的民主化浪潮讓台灣人的自我認同逐漸與「台灣」這個詞緊密連結,並且與「中華民國」的傳統國族敘事產生重疊。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國家與地區的名稱變遷,往往與其領土範圍和主權認同有關。許多人習慣將一個地區名稱當作一個國家的概念,尤其當這個地區的領土相對單一、固定時,這種習慣就更加明顯。例如,新加坡作為一個城市國家,其名稱既代表國家,也代表其領土,摩洛哥也是一個很典型的代表。 


台灣之所以逐漸成為國家概念,某種程度上與新加坡﹑摩洛哥的情況類似,因為台灣是中華民國現有的主要領土,因此人們自然將台灣視為國家的代名詞。 


如果今日中華民國的領土仍包含福建、廣東等地,那麼我們的稱呼方式可能會有所不同,台灣與中華民國之間的關係也會更加明確區分,而不會習慣性地將兩者畫上等號。 

因為國名的使用,往往也與國家領土範圍有密切關聯,而當國家的實際控制範圍縮小時,人們就容易以最大的領土來稱呼整個國家,如以色列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進入21世紀後,台灣的年輕世代在成長過程中接觸到的政治與社會氛圍,已經與過去有極大不同。他們生於一個民主的台灣,習慣於選舉與自由社會的運作,也習慣於將「台灣」當作自己國家的名稱,而不特別強調「中華民國」。這點在日常對話、媒體報導,甚至國際賽事中都能觀察到。例如,當台灣參與奧運時,雖然官方名稱仍是「中華台北」,但絕大多數民眾和媒體仍會直接稱之為「台灣代表隊」。 


此外,政府單位在近年來的國際溝通與內部政策上,也逐步強化「台灣」的概念要在國際上讓各國的人很清楚區分出[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差異性。例如,台灣護照封面上的「TAIWAN」字樣被放大,並且官方文件中「台灣」的使用頻率增加,這些都顯示出台灣與「中華民國」的概念已經逐漸融合,甚至在某些場合中,「台灣」已成為主要的國家識別。 


這也如今在國際上讓人很清楚知道[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不一樣的,儘管還是有很多國家都因為想取得中共國的允許的利益,而認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其實大家也很清楚,[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但由於國際是講利益的,正如東南亞﹑亞洲﹑美洲大陸﹑非洲大陸的各國其實都無法為烏克蘭付出甚麼,因為我們的利益跟烏克蘭沒有掛鉤。 


只有歐洲大陸這邊各國因為害怕俄羅斯的侵略,所以才站在烏克蘭這邊。 


然而,這種趨勢也並非沒有挑戰。台灣內部仍存在對於「中華民國」與「台灣」關係的不同詮釋,一些人仍然堅持「中華民國」是正統國名,而「台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甚至在中共國的引導下,我們始終無法認清如果仍然堅持舊有思維,我們在國際上就會被認為是中國的,之後中國做任何侵略滅掉中華民國的行為,都會被視為內戰。 


然而,無論是哪種立場,現實是多數台灣人在對外溝通時,已經習慣直接以「台灣」來代表自己的國家,這反映了社會意識的深刻轉變。 


綜觀來看,台灣人的國家認同已從50年前的「台灣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逐漸轉變為「中華民國等同於台灣」,但這是一種悲哀,正如我前述所言,只要領土不大,我們很容易把一個地區名當成一個國家名來看,這反映了大多數的台灣人早就不覺得我們能取回大陸的領土。 


所以衍生在某些語境中,台灣已經取代中華民國成為主要的國家名稱。這種變化不僅影響到台灣內部的政治發展,也影響到台灣如何在國際社會中呈現自己,未來仍將隨著國際局勢與內部政治發展持續演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瘋言瘋語的狼飄的沙龍
12會員
225內容數
這是一個無法論述對錯的過程,因為每一個人的立場都不一樣,而我反對專制,所以現階段我會比較偏向我們中華民國這邊。我是一個期待中國民主自由的人、也期待中東、非洲各國人民也能卓越成長起來。
2025/04/27
本文探討臺灣近期死亡聯署事件,說明其法律背景、政治爭議,以及個人資料被盜用後求償的可能性。文章指出,雖然法律賦予個人權益保障,但實際上要追究責任並獲得賠償卻困難重重,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和時間,且未必成功。文章也點出臺灣政治文化中存在的潛規則,以及國民黨在此事件中的責任。
2025/04/27
本文探討臺灣近期死亡聯署事件,說明其法律背景、政治爭議,以及個人資料被盜用後求償的可能性。文章指出,雖然法律賦予個人權益保障,但實際上要追究責任並獲得賠償卻困難重重,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和時間,且未必成功。文章也點出臺灣政治文化中存在的潛規則,以及國民黨在此事件中的責任。
2025/04/22
本文探討臺灣選舉制度如何保障人民權益,並與中國體制進行比較。選舉制度讓民選官員必須重視民意,才能爭取選票,進而提升社會福利與資源分配的效率。相較之下,中國的官員則較無此誘因,導致社會福利制度發展落後。文中並以臺灣地方派系為例,說明媒體監督的重要性,以及選舉制度在約束權力、保障人民權益方面的功能。
2025/04/22
本文探討臺灣選舉制度如何保障人民權益,並與中國體制進行比較。選舉制度讓民選官員必須重視民意,才能爭取選票,進而提升社會福利與資源分配的效率。相較之下,中國的官員則較無此誘因,導致社會福利制度發展落後。文中並以臺灣地方派系為例,說明媒體監督的重要性,以及選舉制度在約束權力、保障人民權益方面的功能。
2025/04/15
分析中美貿易戰的國際層面,點出美國的策略是透過關稅戰迫使其他國家堵住中國洗產地的管道,否則將根據貿易順逆差對該國課徵關稅,並探討此策略對臺灣及其他國家的影響。
2025/04/15
分析中美貿易戰的國際層面,點出美國的策略是透過關稅戰迫使其他國家堵住中國洗產地的管道,否則將根據貿易順逆差對該國課徵關稅,並探討此策略對臺灣及其他國家的影響。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臺灣歷經多種文化的影響,包括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明鄭時期、清朝文化、日本文化及中華民國文化等,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底蘊。不同文化的交融帶來多元性,未來或許會出現一種新文化,秉持自由、民主、和平與友善的價值,對全球產生正面影響。本文探討這些文化對臺灣的影響及未來的可能發展。
Thumbnail
臺灣歷經多種文化的影響,包括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明鄭時期、清朝文化、日本文化及中華民國文化等,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底蘊。不同文化的交融帶來多元性,未來或許會出現一種新文化,秉持自由、民主、和平與友善的價值,對全球產生正面影響。本文探討這些文化對臺灣的影響及未來的可能發展。
Thumbnail
有些人可能會問,明明隊名上寫的是Chinese Taipei,但是主播卻喊的是臺灣隊。不過類似的情況也不少見,只要選手出國比賽,往往都要考慮,要用是「ROC」、「Chinese Taipei」還是「Taiwan」。 先不論你是支持哪一個,讓我們先從歷史的脈絡來了解一下,到底每個名詞,又是在什麼
Thumbnail
有些人可能會問,明明隊名上寫的是Chinese Taipei,但是主播卻喊的是臺灣隊。不過類似的情況也不少見,只要選手出國比賽,往往都要考慮,要用是「ROC」、「Chinese Taipei」還是「Taiwan」。 先不論你是支持哪一個,讓我們先從歷史的脈絡來了解一下,到底每個名詞,又是在什麼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阿牛哥,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討論到現在中華民國的處境,在名詞上可能會看到,中華民國在臺灣、中華民國是臺灣,又或是之前像是前總統蔡英文,現任總統賴清德提的「中華民國臺灣」,但他有什麼差別呢?又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而有這個「在」字的差別,到底大不大呢? 我知道有人可能會說,這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阿牛哥,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討論到現在中華民國的處境,在名詞上可能會看到,中華民國在臺灣、中華民國是臺灣,又或是之前像是前總統蔡英文,現任總統賴清德提的「中華民國臺灣」,但他有什麼差別呢?又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而有這個「在」字的差別,到底大不大呢? 我知道有人可能會說,這
Thumbnail
新臺灣史運動和臺灣吧 - Taiwan Bar。出現在我的FB上,已感覺台灣獨立運動就差最後那一步了! 可能那將是聯合國出現的一個新國家,名為台灣共和國 ,嚴格的算,台灣歷史的長短可能比美國建國200年歷史還長。 台灣有其真正的歷史嗎? 台灣的歷史從哪時開始?
Thumbnail
新臺灣史運動和臺灣吧 - Taiwan Bar。出現在我的FB上,已感覺台灣獨立運動就差最後那一步了! 可能那將是聯合國出現的一個新國家,名為台灣共和國 ,嚴格的算,台灣歷史的長短可能比美國建國200年歷史還長。 台灣有其真正的歷史嗎? 台灣的歷史從哪時開始?
Thumbnail
AI Gemini: 台灣文化面臨的挑戰 台灣與中國在文化上的淵源深厚,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有著共同的文化血脈。然而,近百年來,由於政治和歷史的原因,兩岸文化交流受到阻礙,兩岸文化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近年來,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頻繁,兩岸文化逐漸走向融合。許多台灣民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不斷增
Thumbnail
AI Gemini: 台灣文化面臨的挑戰 台灣與中國在文化上的淵源深厚,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有著共同的文化血脈。然而,近百年來,由於政治和歷史的原因,兩岸文化交流受到阻礙,兩岸文化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近年來,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頻繁,兩岸文化逐漸走向融合。許多台灣民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不斷增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Thumbnail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Thumbnail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Thumbnail
黃土水〈出生於台灣〉:「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一土地便愛此一土地,這是人之常情。⋯⋯由於我們的台灣是美麗之島,特別令人懷念。」 台灣歷史總有它迷人的地方,就由我這個不專業美術生來用一點零碎的時間認識這本書吧~
Thumbnail
黃土水〈出生於台灣〉:「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一土地便愛此一土地,這是人之常情。⋯⋯由於我們的台灣是美麗之島,特別令人懷念。」 台灣歷史總有它迷人的地方,就由我這個不專業美術生來用一點零碎的時間認識這本書吧~
Thumbnail
能夠在有生之年看到關於台灣國際定位之史料公開與論述整理,真的是太好了!為什麼閱讀這本台灣政治史會比小說還要精彩!可惜已經不是學生了,龜速閱讀,但字字入心,重點劃了好滿,連讀數日終於完食, 2023年書櫃一定要有的一本書。 過去台灣社會對於自身所處的國際處境理解太少,只能被動接受威權政府大肆宣傳有利
Thumbnail
能夠在有生之年看到關於台灣國際定位之史料公開與論述整理,真的是太好了!為什麼閱讀這本台灣政治史會比小說還要精彩!可惜已經不是學生了,龜速閱讀,但字字入心,重點劃了好滿,連讀數日終於完食, 2023年書櫃一定要有的一本書。 過去台灣社會對於自身所處的國際處境理解太少,只能被動接受威權政府大肆宣傳有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