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被統一,必然會發生兩大狀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台灣這個環境,每一個人針對統一後台灣人會有甚麼遭遇都有不同的猜想,不管是親中﹑反共﹑保持現狀各種立場的人,都很難有一個共同的答案,而我以下所說的絕對是三個立場的人都無法否認且最少會默認的必然結果。 

 

***請問你是中國國家主席,你針對一個對共產黨認同感不深的地區,你會怎麼做?*** 

答案只會是,『會移民一定比例且認同共產黨的中國人,而這人口數會影響到台灣人人所想所行』。 

請清楚的認知到,這是共產黨是已經在中國各省,利用漢人的人口數洗刷各省的少數民族慣用的手段,甚至在『反送中』之前的香港有1/7人口數都其實是中國人遷移過去的。 

 

既然我們有這個很明確的事實依據,那麼我們就該知道當統一後絕對會發生兩大因素是甚麼!! 

 

首先要清楚知道,按照台灣人口數來說,中國最少會遷移150~230萬人口數,這點就算親中派的人也絕對無法阻止的,那麼這些人口數會對台灣產生哪兩大因素? 

 

1﹑房價絕對會『飆升』。 

 

請注意,我用的是飆升,而不是增長。 

因為就算統一了,共產黨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土地都收回國有,因為那成本太大了。一般來說只有剛開始建國時,挾帶各種因素才有可能收回國有。 

 

***所以請問中國有錢人們會不會想來台灣置產?*** 

 

所謂的房價是有人花大錢競爭,絕對房東不可能賣給出價低的,而在這因素之下,台灣人有多少人出價出得贏中國人? 

 

所以台灣的房價飆升是沒有人有爭議吧﹖要知道當年馬英九時期,陸客來台觀光風潮,帶動太多中國人觀光產業一條龍模式,直接花大錢在台灣購買不知多少的房產,那個時候是台灣房價起飛的飛的時期。 

 

而且這還是有限制中國人在台灣置產階段,雖然架不住中國商人利用各種台灣法律漏洞,合法的購買台灣房產,但至少還是有限制。 

但統一了,脽還能限制這些中國有錢人們在台灣置產? 

 

2﹑薪資絕對會降低。 

 

要知道台灣的『最低薪資』已經是落在人民幣6050左右,這數字已經是中國691座城市當中,『薪資中位數』,排第四還是第五。 

那麼請問這些中國人移民來台灣,台灣人捲得過中國人嘛? 

 

中國高質量的人才難道就比台灣人少?所以不管各行各業基本上,薪資絕對都會被拉低,這是一個很必然發生的事實。 

不管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們,你們是不是支持統一,或者心向祖國?你們覺得自己的薪資水平不會受到影響?你們覺得你們競爭得過長久以來薪資就是比台灣還要低下的中國人? 

 

當然其他的『言論自由』肯定會被剝奪,這點大家也都是有共識的。 

 

所以我是這樣子建議整天批評民進黨這也不好,那也不好的台灣人們,為了早點習慣言論不自由,不如從不批評民進黨來做起? 

不然以後被統治了,天知道簡單說幾句政府做得不好,會不會被扣上甚麼帽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瘋言瘋語的狼飄的沙龍
12會員
225內容數
這是一個無法論述對錯的過程,因為每一個人的立場都不一樣,而我反對專制,所以現階段我會比較偏向我們中華民國這邊。我是一個期待中國民主自由的人、也期待中東、非洲各國人民也能卓越成長起來。
2025/04/27
本文探討臺灣近期死亡聯署事件,說明其法律背景、政治爭議,以及個人資料被盜用後求償的可能性。文章指出,雖然法律賦予個人權益保障,但實際上要追究責任並獲得賠償卻困難重重,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和時間,且未必成功。文章也點出臺灣政治文化中存在的潛規則,以及國民黨在此事件中的責任。
2025/04/27
本文探討臺灣近期死亡聯署事件,說明其法律背景、政治爭議,以及個人資料被盜用後求償的可能性。文章指出,雖然法律賦予個人權益保障,但實際上要追究責任並獲得賠償卻困難重重,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和時間,且未必成功。文章也點出臺灣政治文化中存在的潛規則,以及國民黨在此事件中的責任。
2025/04/22
本文探討臺灣選舉制度如何保障人民權益,並與中國體制進行比較。選舉制度讓民選官員必須重視民意,才能爭取選票,進而提升社會福利與資源分配的效率。相較之下,中國的官員則較無此誘因,導致社會福利制度發展落後。文中並以臺灣地方派系為例,說明媒體監督的重要性,以及選舉制度在約束權力、保障人民權益方面的功能。
2025/04/22
本文探討臺灣選舉制度如何保障人民權益,並與中國體制進行比較。選舉制度讓民選官員必須重視民意,才能爭取選票,進而提升社會福利與資源分配的效率。相較之下,中國的官員則較無此誘因,導致社會福利制度發展落後。文中並以臺灣地方派系為例,說明媒體監督的重要性,以及選舉制度在約束權力、保障人民權益方面的功能。
2025/04/15
分析中美貿易戰的國際層面,點出美國的策略是透過關稅戰迫使其他國家堵住中國洗產地的管道,否則將根據貿易順逆差對該國課徵關稅,並探討此策略對臺灣及其他國家的影響。
2025/04/15
分析中美貿易戰的國際層面,點出美國的策略是透過關稅戰迫使其他國家堵住中國洗產地的管道,否則將根據貿易順逆差對該國課徵關稅,並探討此策略對臺灣及其他國家的影響。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阿牛哥,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討論到現在中華民國的處境,在名詞上可能會看到,中華民國在臺灣、中華民國是臺灣,又或是之前像是前總統蔡英文,現任總統賴清德提的「中華民國臺灣」,但他有什麼差別呢?又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而有這個「在」字的差別,到底大不大呢? 我知道有人可能會說,這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阿牛哥,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討論到現在中華民國的處境,在名詞上可能會看到,中華民國在臺灣、中華民國是臺灣,又或是之前像是前總統蔡英文,現任總統賴清德提的「中華民國臺灣」,但他有什麼差別呢?又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而有這個「在」字的差別,到底大不大呢? 我知道有人可能會說,這
Thumbnail
先來看看以下新聞: 下半年AI需求持績擴大 星展銀行上調台灣今年GDP從3.5%到4.2%
Thumbnail
先來看看以下新聞: 下半年AI需求持績擴大 星展銀行上調台灣今年GDP從3.5%到4.2%
Thumbnail
AI Gemini: 台灣文化面臨的挑戰 台灣與中國在文化上的淵源深厚,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有著共同的文化血脈。然而,近百年來,由於政治和歷史的原因,兩岸文化交流受到阻礙,兩岸文化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近年來,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頻繁,兩岸文化逐漸走向融合。許多台灣民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不斷增
Thumbnail
AI Gemini: 台灣文化面臨的挑戰 台灣與中國在文化上的淵源深厚,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有著共同的文化血脈。然而,近百年來,由於政治和歷史的原因,兩岸文化交流受到阻礙,兩岸文化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近年來,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頻繁,兩岸文化逐漸走向融合。許多台灣民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不斷增
Thumbnail
2024年三月中有一則新聞,透露出臺灣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到中國旅遊後對中國城市建設大為改觀,但事實上,城市保養成本高昂、路徑凹凸不平的事實卻沒人看見。
Thumbnail
2024年三月中有一則新聞,透露出臺灣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到中國旅遊後對中國城市建設大為改觀,但事實上,城市保養成本高昂、路徑凹凸不平的事實卻沒人看見。
Thumbnail
2024年是全世界大選年,大約有七十多國會有大選,包括台,美,印度,印尼,墨西哥,俄,烏,英和歐盟這幾個關鍵選舉。選舉結果攸關世界陣營的走向: 往左或往右? 首場由台灣總統大選拉開序幕。台灣再度站上國際政治舞台的焦點C位。 近年來選舉的主軸政見都離不了「定義與中國大陸的關係」,
Thumbnail
2024年是全世界大選年,大約有七十多國會有大選,包括台,美,印度,印尼,墨西哥,俄,烏,英和歐盟這幾個關鍵選舉。選舉結果攸關世界陣營的走向: 往左或往右? 首場由台灣總統大選拉開序幕。台灣再度站上國際政治舞台的焦點C位。 近年來選舉的主軸政見都離不了「定義與中國大陸的關係」,
Thumbnail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Thumbnail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