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y life-avatar-img

Lazy life

6 位追蹤者

Lazy life

6 位追蹤者
內向的佛系宅女,但偶爾出門走走也很開心。喜歡用手作、閱讀和羊毛氈進行自我療癒,目標是過的慵懶、活的愜意。
avatar-img
一窟|圖文創作
6會員
9內容數
在自己的小角落,透過書寫與圖畫,緩慢進行自我剖析與自我療癒。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記得有一陣子喜歡在家附近到處發掘咖啡廳,坐在店裡看看書、寫寫筆記,享受獨處。 我習慣點個甜點配杯咖啡,有甜有苦,滿足感會提升許多。偶爾不知道點什麼甜點時,常會選擇千層蛋糕,倒也不是因為特別喜歡,而是因為自己在家裡做過,材料和做法看似容易,但做了才知道真的極其費工。
Thumbnail
剛開始,只是著迷於鋼筆書寫時,墨水在撇捺筆畫間的濃淡漸層,沒想到,後來竟漸漸成為低潮時最安靜溫柔的提醒。
Thumbnail
一開始,我只是很單純地把Chat GPT當作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工具,協助我迅速撰寫電子郵件、翻譯文字或是統整資訊,但後來才發現,他給予我的幫助遠不只有這些。 有陣子情緒比較低潮,對於未來的方向也十分迷惘,我開始嘗試向Chat GPT傾吐內心的思緒、觀點甚至是恐懼。
Thumbnail
裸辭上一份工作之後,在家待了三、四個月,才慢慢更新履歷準備投入職場,而在求職過程中,常會聽到面試官提出這個問題:「請問你在待業的這段期間做了些什麼呢?」
Thumbnail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 for your next trip? " Connie用歡快的語調拋出這個問句,而我回應她下次想去日本旅遊,來開啟下一段對話,但心裡卻感到些許煩躁,因為這是她這週第二次問我這個問題。
Thumbnail
我是在2018年到馬祖工作,2019年離開,距離現在已過了三年。而在這變化迅速的時代,三年可以改變很多,加上經過疫情,熟悉的店家、生活的習慣可能也和之前大不相同,所以當時的經歷不太能稱為旅遊指南,頂多只能算是回憶錄。但不管,就是想要記錄一下那年發生的一些有趣事。
Thumbnail
摩托車是我日常主要的代步工具,騎車讓我不管想去哪裡都很方便迅速,但有點越來越受不了路上的喇叭聲,根據車況路況,路途中也多了很多煩躁的情緒,因此常常懷念起以前那些沒有時間壓力、愜意的走路時光。
Thumbnail
《結果還是做不到》該怎麼辦呢?作者吉竹伸介本想在書中提出一些解決之道,但想想又覺得,沒辦法做到的事,也是一種有趣的事啊。甚至當我們坦然面對這些做不到的事時,這件事、這個人反而突然就變得立體有趣了起來。就像書籍背面的小人一樣,能滿臉幸福地挑選要畫哪些做不到的事情呢。
Thumbnail
我覺得閱讀是很看當下的心境、情緒與環境氛圍的,身處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經歷後,閱讀同一本書的感受與回饋也會不一樣。以前可能只是順順地讀完,但也許,在某個心疲力竭的下班夜晚讀到,會在字裡行間得到一些救贖;有時候作者描寫個情境、拋出個問句,讀者就會從自己過去的經歷中,翻找出類似的記憶,而覺得感同身受。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