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媚

李桂媚

19 位追蹤者
李桂媚,中國文化大學印刷傳播學系工學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文學碩士。榮獲106年教育部閩客語文學獎閩南語現代詩社會組第二名,著有報導文學集《詩人本事》、《詩路尋光:詩人本事》,詩集《自然有詩》、《月光情批》,論文集《色彩‧符號‧圖象的詩重奏》等。
18會員
43內容數
愛詩人曾發表的書評、詩評、文學評論與其他。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深耕囡仔歌的創作者康原一口氣推出《逗陣來唱囡仔歌》第6冊、第7冊, 囡仔歌藉由押韻、疊字等形式,讓作品易記、易讀,除了音韻節奏的表現,仔細觀察《逗陣來唱囡仔歌》6、7的文字風格,可以發現,雖然每首詩都僅有三行,但詩人巧妙透過鏡頭的推移,帶來場景的變化、由遠而近的聚焦,以及外在環境到內在世界的轉換。
Thumbnail
avatar
李桂媚
沒問題,請問需要mail電子檔給您嗎?謝謝~
陳謙的散文詩〈水族箱〉名為「水族箱」,內容也由無數個水族箱構成,詩作一開始寫道:「馬路是條壯闊的江河,鎮日,車輛魚貫游著。」詩人將馬路形容為江河,將穿梭其間的車輛比擬為游動的魚,一條馬路就像一個大型水族箱......
Thumbnail
孟樊2020年7月8日在聯合副刊發表散文詩〈在蒙馬特──用楊澤韻〉,副標題「用楊澤韻」,揭示了詩作致敬對象為楊澤,其實早在詩集《我的音樂盒》,就可見到「用商禽韻」、「用蘇紹連《隱形或者變形》韻」的散文詩作品,可見詩人系列經營之企圖。
Thumbnail
翻開吳晟詩集《他還年輕》,卷一前三首詩作〈一座大山〉、〈他還年輕〉、〈大鐵杉〉均以玉山為描摹對象,可見玉山之於詩人有其特殊性,本文嘗試透過三首詩作之析論,一探玉山作為自然景觀,結合了詩人的想像與情感,產生了哪些書寫的可能。
Thumbnail
岩上在《岩上八行詩》序文曾指出:「在不變中求變,在變中求不變,是凝定風格的方法」,第十一本詩集《詩病田園花》同樣延續著「變」與「不變」的特色。過去岩上撰寫八行詩,是受到《易經》啟發,新詩集《詩病田園花》分作八卷,同樣與《易經》八卦相關。
Thumbnail
莫渝身兼教師、詩人、翻譯者、評論家等多重身分,2019年6月出版的《都耕佃農:莫渝田園詩集》,向世人宣告他從2011年開始新增的「農夫」身分。輯一「土壤篇」是莫渝從事農耕過程,與土地、動植物的對話,紀錄下田園百態,輯二「蔬果篇」聚焦於菜園種植的農作物,看似詠物,其實寫的正是詩人對生活的思索。
台灣散文詩常見兩個典型,一是奇想,超現實的跳躍或者魔幻,以商禽為代表,二是驚心,結局的爆發力或咋舌,以蘇紹連為代表。孟樊詩集《我的音樂盒》收錄有散文詩〈溫暖的黑暗──用商禽韻〉、〈撕破臉──用蘇紹連《隱形或者變形》韻〉,這兩首向兩位散文詩詩人致敬的作品,正分別展示了奇想與驚心的特色。
你把網路上的自我介紹改成「其實什麼話你全部聽得懂,只是裝做想不通」,不少朋友都問你怎麼了?你淡淡地說那只是歌詞,沒有別的意思。後來你傳了MP3給我,又告訴我一個故事: 固執的他總以為自己是機器人,可以不需要談感情的,瀟灑的他則堅持人不痴狂惘少年,對待感情漫不經心,然而,上天安排了他們的相遇。 有一回
Thumbnail
吳晟於《聯合文學》246期發表晚年冥想系列詩作,〈告別式〉、〈生平報告〉、〈晚年〉、〈在鄉間老去〉、〈趁還有些微光〉、〈落葉〉、〈學習告別〉、〈不要責備他〉、〈火葬場〉、〈墓園〉十首作品一次刊出,展現詩人對生命的探索、面對死亡議題的自然與豁達,第一首〈告別式〉可視為吳晟「晚年冥想」核心思想的代表。
Thumbnail
早在民國六十六年,二十幾歲的吳東興就出版《搖滾季》,字裡行間展現了記者的敏銳觀察與詩人的浪漫情愫。吳東興自言:「我喜歡世上的一切,我也憎厭世上的一切」,愛與恨本是一體兩面,正因為對世界充滿感情,才能在日復一日的生活裡,看見細微的變化,發掘謬思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