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田與農園經緯出的新天地——讀《都耕佃農:莫渝田園詩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莫渝身兼教師、詩人、翻譯者、評論家等多重身分,2019年6月出版的《都耕佃農:莫渝田園詩集》,向世人宣告他從2011年開始新增的「農夫」身分。早在2005年出版的詩集《第一道曙光》,莫渝就寫下〈我們只過單純的生活〉,末段寫道:「一點點微小的驚奇/夠我們喜悅一整天/田,我們望了一輩子/一輩子就像一整天的喜悅」,這首詩彷彿預言般,揭示了日後莫渝化身都市農夫,每一回面對菜園收成的幸福感,《都耕佃農:莫渝田園詩集》即以此詩作為序詩。


全書分作四輯,輯一「土壤篇」是莫渝從事農耕過程,與土地、動植物的對話,紀錄下田園百態,詩作〈挖掘〉透過鋤頭、鐵鍬的整地和翻土,「翻出沒被陽光曬過的暗色土壤」,讓土壤養分能更充分利用,同時期盼「從黑暗的地底/覓尋新生的景色和氣象」,是辛勞耕作的描摹,也是努力就會有成果的暗示。


輯二「蔬果篇」聚焦於菜園種植的農作物,看似詠物,其實寫的正是詩人對生活的思索,〈絲瓜棚〉、〈絲瓜1〉、〈絲瓜2〉、〈絲瓜3〉、〈瓜藤〉都與絲瓜有關,「一株小苗無限延展/成就一座棚架」,「小小枝枒/承接倒懸的碩大果實」,既是絲瓜生長的自然狀態,更是詩人以自然為師的人生哲學。


輯三「24節氣」從與耕作息息相關的二十四節氣出發,從〈立春〉到〈大寒〉,刻畫菜園的四季流轉,可見詩人細膩的觀察。輯四「乾河道遐思」屬於散文詩,以詩人的歷史關懷、藝文涵養為底蘊,展現他對土地的愛。


誠如莫渝〈播種〉一詩所闡述:


平凡的手勢

認真的神情


一粒小種籽 一份大期望


撒播的是 小品文

條播的是 小說

點播的是 詩


讓土地歡迎新生命的加入

願土地給予種籽的成長機會

盼土地接納撒種人的祝福


請土地聽聽撒種人的心聲


現實生活的菜園也是心靈的詩園,親近土地一直是莫渝創作的核心價值,近年來,莫渝陸續出版了《光之穹頂:莫渝台語詩集》、《畫廊:莫渝美術詩集》、《貓眼,或者黑眼珠:莫渝情詩集》、《都耕佃農:莫渝田園詩集》等主題式作品,可見詩人不斷突破自我的信念。管見以為,《都耕佃農:莫渝田園詩集》可視為莫渝的新里程碑,一方面集結了詩人社會關懷、生活省思、文化藝術等寫作特色,另一方面,不論情詩、台語詩,或是莫渝長期關注的散文詩,都能從這冊詩集找到例證,歡迎你透過《都耕佃農:莫渝田園詩集》,認識莫渝如何以農園為經、以繆思為緯,開展出詩的新天地。

——發表《吹鼓吹詩論壇》第42期(2020年9月),頁45-4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桂媚的沙龍
18會員
43內容數
愛詩人曾發表的書評、詩評、文學評論與其他。
李桂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03
深耕囡仔歌的創作者康原一口氣推出《逗陣來唱囡仔歌》第6冊、第7冊, 囡仔歌藉由押韻、疊字等形式,讓作品易記、易讀,除了音韻節奏的表現,仔細觀察《逗陣來唱囡仔歌》6、7的文字風格,可以發現,雖然每首詩都僅有三行,但詩人巧妙透過鏡頭的推移,帶來場景的變化、由遠而近的聚焦,以及外在環境到內在世界的轉換。
Thumbnail
2023/02/03
深耕囡仔歌的創作者康原一口氣推出《逗陣來唱囡仔歌》第6冊、第7冊, 囡仔歌藉由押韻、疊字等形式,讓作品易記、易讀,除了音韻節奏的表現,仔細觀察《逗陣來唱囡仔歌》6、7的文字風格,可以發現,雖然每首詩都僅有三行,但詩人巧妙透過鏡頭的推移,帶來場景的變化、由遠而近的聚焦,以及外在環境到內在世界的轉換。
Thumbnail
2023/01/27
陳謙的散文詩〈水族箱〉名為「水族箱」,內容也由無數個水族箱構成,詩作一開始寫道:「馬路是條壯闊的江河,鎮日,車輛魚貫游著。」詩人將馬路形容為江河,將穿梭其間的車輛比擬為游動的魚,一條馬路就像一個大型水族箱......
Thumbnail
2023/01/27
陳謙的散文詩〈水族箱〉名為「水族箱」,內容也由無數個水族箱構成,詩作一開始寫道:「馬路是條壯闊的江河,鎮日,車輛魚貫游著。」詩人將馬路形容為江河,將穿梭其間的車輛比擬為游動的魚,一條馬路就像一個大型水族箱......
Thumbnail
2023/01/20
孟樊2020年7月8日在聯合副刊發表散文詩〈在蒙馬特──用楊澤韻〉,副標題「用楊澤韻」,揭示了詩作致敬對象為楊澤,其實早在詩集《我的音樂盒》,就可見到「用商禽韻」、「用蘇紹連《隱形或者變形》韻」的散文詩作品,可見詩人系列經營之企圖。
Thumbnail
2023/01/20
孟樊2020年7月8日在聯合副刊發表散文詩〈在蒙馬特──用楊澤韻〉,副標題「用楊澤韻」,揭示了詩作致敬對象為楊澤,其實早在詩集《我的音樂盒》,就可見到「用商禽韻」、「用蘇紹連《隱形或者變形》韻」的散文詩作品,可見詩人系列經營之企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豐收有餘還要擴展田地,這點目前就先放在我心中就好,這次回歸寫作練習,就是想重新思考自己到底要收穫什麼?要栽種什麼?
Thumbnail
豐收有餘還要擴展田地,這點目前就先放在我心中就好,這次回歸寫作練習,就是想重新思考自己到底要收穫什麼?要栽種什麼?
Thumbnail
曾與孟樊合著《台灣新詩史》的學者楊宗翰(1976-)以第一本詩集《隱於詩》為身分證,「晉升」為「學者型詩人」。新書有羅智成、白靈、余欣捐的推薦語,可說是累積已久的一次詩藝展示;白靈稱擅寫評論的楊宗翰「人早識其論,卻少觸其詩」、羅智成所言「像一個深藏不露的樂手」均可謂非常貼切。
Thumbnail
曾與孟樊合著《台灣新詩史》的學者楊宗翰(1976-)以第一本詩集《隱於詩》為身分證,「晉升」為「學者型詩人」。新書有羅智成、白靈、余欣捐的推薦語,可說是累積已久的一次詩藝展示;白靈稱擅寫評論的楊宗翰「人早識其論,卻少觸其詩」、羅智成所言「像一個深藏不露的樂手」均可謂非常貼切。
Thumbnail
近期最值得注意的詩集,非謝旭昇(1987-)的《詩人手記》莫屬──雖然稱其為「詩集」似乎有些突兀,畢竟在國藝會的創作補助中,《詩人手記》的名稱是「小說創作計畫」,作品也是「非分行」的敘事為主。若按作者的說法來理解,《詩人手記》「既是真實,亦是虛擬」、「既是小說,亦是詩歌」、「既是社會之所需,亦是社會
Thumbnail
近期最值得注意的詩集,非謝旭昇(1987-)的《詩人手記》莫屬──雖然稱其為「詩集」似乎有些突兀,畢竟在國藝會的創作補助中,《詩人手記》的名稱是「小說創作計畫」,作品也是「非分行」的敘事為主。若按作者的說法來理解,《詩人手記》「既是真實,亦是虛擬」、「既是小說,亦是詩歌」、「既是社會之所需,亦是社會
Thumbnail
受難日應是聖周中最高潮的部分,但我選擇捨棄參與信仰禮儀,為何如此行,也許之後有機會書寫一篇微心得,暫按下不表。在細雨中抵達新手書店,小小的空間已經坐滿了人,我正好是最後一批能坐下的聽眾,再晚些就必須站立聆聽...
Thumbnail
受難日應是聖周中最高潮的部分,但我選擇捨棄參與信仰禮儀,為何如此行,也許之後有機會書寫一篇微心得,暫按下不表。在細雨中抵達新手書店,小小的空間已經坐滿了人,我正好是最後一批能坐下的聽眾,再晚些就必須站立聆聽...
Thumbnail
對池坊華道而言,一個插花作品不只是型態的展現,也不只是技巧的承傳與發展,更飽含著生命持續流轉的力量,以及人對於世間深入而謙卑的體察。
Thumbnail
對池坊華道而言,一個插花作品不只是型態的展現,也不只是技巧的承傳與發展,更飽含著生命持續流轉的力量,以及人對於世間深入而謙卑的體察。
Thumbnail
同樣以台文寫作的温若喬(1999-)翻譯泰戈爾的《浪鳥集》,詩集中也完整附上了朗讀的QRcode;語言方面以英文、台文、台羅相對照,加上鄭順聰與莊佳穎的台英雙語審定,具有權威性。舉例來說,書中將「The mighty desert is burning for the love of a blade
Thumbnail
同樣以台文寫作的温若喬(1999-)翻譯泰戈爾的《浪鳥集》,詩集中也完整附上了朗讀的QRcode;語言方面以英文、台文、台羅相對照,加上鄭順聰與莊佳穎的台英雙語審定,具有權威性。舉例來說,書中將「The mighty desert is burning for the love of a blade
Thumbnail
註釋: 靈感來自生活經驗,那是沃土,來自思考,那是栽種,靈感也需要時間,因此,往往出現在不斷思考之後的靈光一閃。 創作說明: 靈感和果實很像,在生活中一點一滴累積,每一步都很重要,時機成熟,才能水到渠成。
Thumbnail
註釋: 靈感來自生活經驗,那是沃土,來自思考,那是栽種,靈感也需要時間,因此,往往出現在不斷思考之後的靈光一閃。 創作說明: 靈感和果實很像,在生活中一點一滴累積,每一步都很重要,時機成熟,才能水到渠成。
Thumbnail
這本詩集的作者1994年生,似乎並沒有文學相關經歷,在書中完美演示了何謂「分行散文」。作者並未對於「詩」這個文類有明確的創作意識,甚至稱這是「歌詞」乃至於「散文詩」──散文詩指「分段、不分行」的詩作,以散文的敘事邏輯與視覺結構體現詩意──「散文詩」並非「鬆散的詩」,這點觀念必須特別釐清。
Thumbnail
這本詩集的作者1994年生,似乎並沒有文學相關經歷,在書中完美演示了何謂「分行散文」。作者並未對於「詩」這個文類有明確的創作意識,甚至稱這是「歌詞」乃至於「散文詩」──散文詩指「分段、不分行」的詩作,以散文的敘事邏輯與視覺結構體現詩意──「散文詩」並非「鬆散的詩」,這點觀念必須特別釐清。
Thumbnail
畫家眼中與心中的景物,被重新思考成可以如何經由人的雙手與技術再現,不只在畫面上,也化身新的語彙進入詩歌中,成為了新鮮的描述方法。
Thumbnail
畫家眼中與心中的景物,被重新思考成可以如何經由人的雙手與技術再現,不只在畫面上,也化身新的語彙進入詩歌中,成為了新鮮的描述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