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死亡,豁達告別──讀吳晟〈告別式〉

更新於 2024/12/1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05年4月,吳晟於《聯合文學》246期發表「晚年冥想」系列詩作,〈告別式〉、〈生平報告〉、〈晚年〉、〈在鄉間老去〉、〈趁還有些微光〉、〈落葉〉、〈學習告別〉、〈不要責備他〉、〈火葬場〉、〈墓園〉十首作品一次刊出,展現詩人對生命的探索、面對死亡議題的自然與豁達。
第一首〈告別式〉包含了樹葬回歸自然、詩作當墓誌銘、一切從簡、安安靜靜告別等想法,可視為吳晟「晚年冥想」核心思想的代表,前兩段寫道:
一副棺木
一株珍貴百年大樹
軀體既已喪失性命
何忍再糟蹋任何生靈
請直接火化
骨灰埋在自家樹園裡
我親手種植的樟樹下
也許化身為葉、化身為花
偶爾有誰想念
來到樹下靜坐、漫步
可以聽見我的問候
生態永續、友善環境一直是吳晟關注的課題,因此對於砍伐大樹來製作棺木,他感到相當不捨,不願大樹成為個人的陪葬品,詩中表明身後事要直接火化,再將骨灰埋葬於家中的樹園「純園」,落葉歸根,與他過去親手種植的樟樹常相左右,化作春泥,成為大地的一部分。死後與自然共生的想法,其實早在1975年發表於《幼獅文藝》的詩作〈土〉,即可窺知一二,〈土〉的最末三行如是說:「有一天,被迫停下來/也願躺成一大片/寬厚的土地」,顯見土地之於詩人的意義,是生命的起點也是終點。
〈告別式〉第三段進一步討論到墓誌銘,詩人認為:「我終生心血凝結的詩作/幸而留存三二行/還有人吟誦/不妨當做墓誌銘」,選擇以詩做為自己的生平註解;第四段、第五段提醒晚輩們「千萬勿焚燒紙錢/徒然耗費大地資源」,亦不要輓聯、花圈、悼辭、獻果等制式禮俗來充場面,比起未知的幽冥世界,他更重視「在生之時善意相待」的那份情意;第六段則是婉謝訃聞與勞師動眾,只願能「靜靜離去,悄悄告別」。
對照吳晟1972年發表在《南風》的〈意外〉,可以發現,詩人面對死亡始終這般坦然,〈意外〉一詩最後提及:「在一張小小的訃聞上/有人風聞我已消失的消息/啊!那也只是一件非常偶然的/小小、小小的意外」,生離死別是多數人眼中的大事,對詩人而言,卻只是極小且偶然的意外。
詩作〈告別式〉在一連串的交代後,最末一段不忘安慰家人、友人,娓娓道出他的真情:
如果臨走時不禁流了淚
啊!請勿受感染
那是我不知如何割捨
綿綿密密的牽掛
那是我不知如何表達
償還不盡的恩情
詩人相信,生死本是自然的循環,不需要畏懼,面對生命的告別與無常,悲傷在所難免,如果還有什麼無法割捨的牽掛,全是因為對於人生的點點滴滴,始終保持感謝之情。
──發表於《吹鼓吹詩論壇》第41期(2020年6月)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會員
43內容數
愛詩人曾發表的書評、詩評、文學評論與其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桂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早在民國六十六年,二十幾歲的吳東興就出版《搖滾季》,字裡行間展現了記者的敏銳觀察與詩人的浪漫情愫。吳東興自言:「我喜歡世上的一切,我也憎厭世上的一切」,愛與恨本是一體兩面,正因為對世界充滿感情,才能在日復一日的生活裡,看見細微的變化,發掘謬思的存在。
林煥彰老師的童詩觀是要有「兒童觀、教育觀和藝術觀」,一系列從猴子的角度出發,透過猴子行為反思生活的作品正是最好的例證,寫猴子其實就是在寫自己,以猴的口吻來傾訴個人的價值觀,不僅反映了詩人耕耘一甲子的詩心,更蘊含了最真摯的童心。
符號與意義一直是流動的,「觀音」終究只是一個符徵,名稱與意指之間的連結,往往受限於大腦知識及既有想法,讀者所感知到的「觀音」,未必就是創作者心中的「觀音」,很多時候,詩人書寫的訊息越少,讀者能夠延伸的意義反而會越多。
當詩人以詩書寫風景,往往不只有空間的描摹,更結合了個人的美感經驗與社會關懷,賦予地理景觀多層次的想像。林柏維的詩集《水沙連》以地理區域「水沙連」為名,整本詩集亦從風景出發......
完形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歸納出「相似律(similarity)」、「接近律(proximity)」、「連續律(continuation)」、「封閉律(closure)」等視覺原則,截句書寫其實也蘊藏著類似的規則,例如《孟樊截句》裡的〈夢〉
王厚森在〈詩的鍊金術〉寫道:「在黎明到來以前/每一首詩/都害怕黑」,然而,展讀《讀後:王厚森「論詩詩」集》,可以發現,詩人非但不害怕「黑」,甚至對「黑」情有獨鍾,整本詩集(不含標題)使用了三十九次「黑」,此外,更有三首詩作在標題即可見到「黑」。
早在民國六十六年,二十幾歲的吳東興就出版《搖滾季》,字裡行間展現了記者的敏銳觀察與詩人的浪漫情愫。吳東興自言:「我喜歡世上的一切,我也憎厭世上的一切」,愛與恨本是一體兩面,正因為對世界充滿感情,才能在日復一日的生活裡,看見細微的變化,發掘謬思的存在。
林煥彰老師的童詩觀是要有「兒童觀、教育觀和藝術觀」,一系列從猴子的角度出發,透過猴子行為反思生活的作品正是最好的例證,寫猴子其實就是在寫自己,以猴的口吻來傾訴個人的價值觀,不僅反映了詩人耕耘一甲子的詩心,更蘊含了最真摯的童心。
符號與意義一直是流動的,「觀音」終究只是一個符徵,名稱與意指之間的連結,往往受限於大腦知識及既有想法,讀者所感知到的「觀音」,未必就是創作者心中的「觀音」,很多時候,詩人書寫的訊息越少,讀者能夠延伸的意義反而會越多。
當詩人以詩書寫風景,往往不只有空間的描摹,更結合了個人的美感經驗與社會關懷,賦予地理景觀多層次的想像。林柏維的詩集《水沙連》以地理區域「水沙連」為名,整本詩集亦從風景出發......
完形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歸納出「相似律(similarity)」、「接近律(proximity)」、「連續律(continuation)」、「封閉律(closure)」等視覺原則,截句書寫其實也蘊藏著類似的規則,例如《孟樊截句》裡的〈夢〉
王厚森在〈詩的鍊金術〉寫道:「在黎明到來以前/每一首詩/都害怕黑」,然而,展讀《讀後:王厚森「論詩詩」集》,可以發現,詩人非但不害怕「黑」,甚至對「黑」情有獨鍾,整本詩集(不含標題)使用了三十九次「黑」,此外,更有三首詩作在標題即可見到「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面對生死關頭和性暴力經歷後的心路歷程。作者以寫遺書作為出發點,自我反思過去未交代的事情與情感,並結合對性暴力倖存者的思考,討論社會對倖存者的期望與壓力,以及支持組織「暖暖」在痊癒過程中的重要角色。透過這些經歷,強調理解和支持的重要性,以及倖存者再生的希望。
Thumbnail
小犬來到我們家中時,經獸醫判斷應該已經5-7歲間,狗的年齡以正常而言,也不可能超過人類,所以隨著他年紀越大,伴隨他本身長年的慢性病,即使晚年有看中醫調養,也如中醫所說,當器官都在慢性衰竭時,我們能做的是維持晚年的生活品質。 同時,我持續的在調整與練習,面對離別或關係的結束。 這也是在爸媽都反對繼續
Thumbnail
談論出生與死亡的相關議題不應該被視為禁忌。 忽略這些議題不健康,也反映了個人信念的抗拒心理。要把握機會練習面對死亡,至少讓自己能在最後一刻坦然面對。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大型狗活到16歲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但沒想到經歷這樣的過程是如此的艱難 當毛孩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你不知道實際情況那很焦慮 但當你知道實際情況不是那麼樂觀的時後,心情就不只是焦慮了 因為能做的不多,陪伴、照護牠的身體也照顧牠的情緒 在生死面前,生命就是如此渺小而偉大 除此之外,
Thumbnail
生命 是靈魂彼此間 用情感 堆疊出的厚度 人們會用「準備」這個動詞 來接「面對死亡」這個受詞(動名詞) 是無能為力的安慰詞 既然生命無常 把握平常 好好對待⋯⋯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生死是人生常態,是最平常不過的事了,所以修行人要看淡生死;修行、度眾但求盡力,其後隨緣,將生死託付給佛菩薩,不執著生死,不懼怕生死,佛菩薩自有妙安排。」   家父自今年初,因心臟無力休克昏倒後,意識到自己離死亡很近,開始對我交代一些他的身後事;我明白家父也在慢慢
"你怎麼來到這個世界, 就怎麼回去....." 很帥氣的一句話, 卻要走一輩子才能理解. 小時候每次考試考不好, 害怕成績單一拿回去就會挨罵, 當下常會覺得乾脆消失算了. 後來家裡養了一隻土狼狗, 每天期待著下課一回到家看到狗狗搖著尾巴朝著你飛奔而來, 一到放假不想出門只想跟狗狗黏在一起, 但畢竟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面對生死關頭和性暴力經歷後的心路歷程。作者以寫遺書作為出發點,自我反思過去未交代的事情與情感,並結合對性暴力倖存者的思考,討論社會對倖存者的期望與壓力,以及支持組織「暖暖」在痊癒過程中的重要角色。透過這些經歷,強調理解和支持的重要性,以及倖存者再生的希望。
Thumbnail
小犬來到我們家中時,經獸醫判斷應該已經5-7歲間,狗的年齡以正常而言,也不可能超過人類,所以隨著他年紀越大,伴隨他本身長年的慢性病,即使晚年有看中醫調養,也如中醫所說,當器官都在慢性衰竭時,我們能做的是維持晚年的生活品質。 同時,我持續的在調整與練習,面對離別或關係的結束。 這也是在爸媽都反對繼續
Thumbnail
談論出生與死亡的相關議題不應該被視為禁忌。 忽略這些議題不健康,也反映了個人信念的抗拒心理。要把握機會練習面對死亡,至少讓自己能在最後一刻坦然面對。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大型狗活到16歲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但沒想到經歷這樣的過程是如此的艱難 當毛孩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你不知道實際情況那很焦慮 但當你知道實際情況不是那麼樂觀的時後,心情就不只是焦慮了 因為能做的不多,陪伴、照護牠的身體也照顧牠的情緒 在生死面前,生命就是如此渺小而偉大 除此之外,
Thumbnail
生命 是靈魂彼此間 用情感 堆疊出的厚度 人們會用「準備」這個動詞 來接「面對死亡」這個受詞(動名詞) 是無能為力的安慰詞 既然生命無常 把握平常 好好對待⋯⋯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生死是人生常態,是最平常不過的事了,所以修行人要看淡生死;修行、度眾但求盡力,其後隨緣,將生死託付給佛菩薩,不執著生死,不懼怕生死,佛菩薩自有妙安排。」   家父自今年初,因心臟無力休克昏倒後,意識到自己離死亡很近,開始對我交代一些他的身後事;我明白家父也在慢慢
"你怎麼來到這個世界, 就怎麼回去....." 很帥氣的一句話, 卻要走一輩子才能理解. 小時候每次考試考不好, 害怕成績單一拿回去就會挨罵, 當下常會覺得乾脆消失算了. 後來家裡養了一隻土狼狗, 每天期待著下課一回到家看到狗狗搖著尾巴朝著你飛奔而來, 一到放假不想出門只想跟狗狗黏在一起, 但畢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