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死亡,豁達告別──讀吳晟〈告別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05年4月,吳晟於《聯合文學》246期發表「晚年冥想」系列詩作,〈告別式〉、〈生平報告〉、〈晚年〉、〈在鄉間老去〉、〈趁還有些微光〉、〈落葉〉、〈學習告別〉、〈不要責備他〉、〈火葬場〉、〈墓園〉十首作品一次刊出,展現詩人對生命的探索、面對死亡議題的自然與豁達。
第一首〈告別式〉包含了樹葬回歸自然、詩作當墓誌銘、一切從簡、安安靜靜告別等想法,可視為吳晟「晚年冥想」核心思想的代表,前兩段寫道:
一副棺木
一株珍貴百年大樹
軀體既已喪失性命
何忍再糟蹋任何生靈
請直接火化
骨灰埋在自家樹園裡
我親手種植的樟樹下
也許化身為葉、化身為花
偶爾有誰想念
來到樹下靜坐、漫步
可以聽見我的問候
生態永續、友善環境一直是吳晟關注的課題,因此對於砍伐大樹來製作棺木,他感到相當不捨,不願大樹成為個人的陪葬品,詩中表明身後事要直接火化,再將骨灰埋葬於家中的樹園「純園」,落葉歸根,與他過去親手種植的樟樹常相左右,化作春泥,成為大地的一部分。死後與自然共生的想法,其實早在1975年發表於《幼獅文藝》的詩作〈土〉,即可窺知一二,〈土〉的最末三行如是說:「有一天,被迫停下來/也願躺成一大片/寬厚的土地」,顯見土地之於詩人的意義,是生命的起點也是終點。
〈告別式〉第三段進一步討論到墓誌銘,詩人認為:「我終生心血凝結的詩作/幸而留存三二行/還有人吟誦/不妨當做墓誌銘」,選擇以詩做為自己的生平註解;第四段、第五段提醒晚輩們「千萬勿焚燒紙錢/徒然耗費大地資源」,亦不要輓聯、花圈、悼辭、獻果等制式禮俗來充場面,比起未知的幽冥世界,他更重視「在生之時善意相待」的那份情意;第六段則是婉謝訃聞與勞師動眾,只願能「靜靜離去,悄悄告別」。
對照吳晟1972年發表在《南風》的〈意外〉,可以發現,詩人面對死亡始終這般坦然,〈意外〉一詩最後提及:「在一張小小的訃聞上/有人風聞我已消失的消息/啊!那也只是一件非常偶然的/小小、小小的意外」,生離死別是多數人眼中的大事,對詩人而言,卻只是極小且偶然的意外。
詩作〈告別式〉在一連串的交代後,最末一段不忘安慰家人、友人,娓娓道出他的真情:
如果臨走時不禁流了淚
啊!請勿受感染
那是我不知如何割捨
綿綿密密的牽掛
那是我不知如何表達
償還不盡的恩情
詩人相信,生死本是自然的循環,不需要畏懼,面對生命的告別與無常,悲傷在所難免,如果還有什麼無法割捨的牽掛,全是因為對於人生的點點滴滴,始終保持感謝之情。
──發表於《吹鼓吹詩論壇》第41期(2020年6月)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會員
43內容數
愛詩人曾發表的書評、詩評、文學評論與其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桂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早在民國六十六年,二十幾歲的吳東興就出版《搖滾季》,字裡行間展現了記者的敏銳觀察與詩人的浪漫情愫。吳東興自言:「我喜歡世上的一切,我也憎厭世上的一切」,愛與恨本是一體兩面,正因為對世界充滿感情,才能在日復一日的生活裡,看見細微的變化,發掘謬思的存在。
林煥彰老師的童詩觀是要有「兒童觀、教育觀和藝術觀」,一系列從猴子的角度出發,透過猴子行為反思生活的作品正是最好的例證,寫猴子其實就是在寫自己,以猴的口吻來傾訴個人的價值觀,不僅反映了詩人耕耘一甲子的詩心,更蘊含了最真摯的童心。
符號與意義一直是流動的,「觀音」終究只是一個符徵,名稱與意指之間的連結,往往受限於大腦知識及既有想法,讀者所感知到的「觀音」,未必就是創作者心中的「觀音」,很多時候,詩人書寫的訊息越少,讀者能夠延伸的意義反而會越多。
當詩人以詩書寫風景,往往不只有空間的描摹,更結合了個人的美感經驗與社會關懷,賦予地理景觀多層次的想像。林柏維的詩集《水沙連》以地理區域「水沙連」為名,整本詩集亦從風景出發......
完形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歸納出「相似律(similarity)」、「接近律(proximity)」、「連續律(continuation)」、「封閉律(closure)」等視覺原則,截句書寫其實也蘊藏著類似的規則,例如《孟樊截句》裡的〈夢〉
王厚森在〈詩的鍊金術〉寫道:「在黎明到來以前/每一首詩/都害怕黑」,然而,展讀《讀後:王厚森「論詩詩」集》,可以發現,詩人非但不害怕「黑」,甚至對「黑」情有獨鍾,整本詩集(不含標題)使用了三十九次「黑」,此外,更有三首詩作在標題即可見到「黑」。
早在民國六十六年,二十幾歲的吳東興就出版《搖滾季》,字裡行間展現了記者的敏銳觀察與詩人的浪漫情愫。吳東興自言:「我喜歡世上的一切,我也憎厭世上的一切」,愛與恨本是一體兩面,正因為對世界充滿感情,才能在日復一日的生活裡,看見細微的變化,發掘謬思的存在。
林煥彰老師的童詩觀是要有「兒童觀、教育觀和藝術觀」,一系列從猴子的角度出發,透過猴子行為反思生活的作品正是最好的例證,寫猴子其實就是在寫自己,以猴的口吻來傾訴個人的價值觀,不僅反映了詩人耕耘一甲子的詩心,更蘊含了最真摯的童心。
符號與意義一直是流動的,「觀音」終究只是一個符徵,名稱與意指之間的連結,往往受限於大腦知識及既有想法,讀者所感知到的「觀音」,未必就是創作者心中的「觀音」,很多時候,詩人書寫的訊息越少,讀者能夠延伸的意義反而會越多。
當詩人以詩書寫風景,往往不只有空間的描摹,更結合了個人的美感經驗與社會關懷,賦予地理景觀多層次的想像。林柏維的詩集《水沙連》以地理區域「水沙連」為名,整本詩集亦從風景出發......
完形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歸納出「相似律(similarity)」、「接近律(proximity)」、「連續律(continuation)」、「封閉律(closure)」等視覺原則,截句書寫其實也蘊藏著類似的規則,例如《孟樊截句》裡的〈夢〉
王厚森在〈詩的鍊金術〉寫道:「在黎明到來以前/每一首詩/都害怕黑」,然而,展讀《讀後:王厚森「論詩詩」集》,可以發現,詩人非但不害怕「黑」,甚至對「黑」情有獨鍾,整本詩集(不含標題)使用了三十九次「黑」,此外,更有三首詩作在標題即可見到「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廣場的這棵大樹, 從青翠走向枯黃, 再由凋零回歸茂盛, 就這麼輪迴著, 我總會想起白先勇的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Thumbnail
為你埋了一個花塚 悄悄地 當作今生留下的記號 灑滿我的淚珠和憂傷 你葬的是杜鵑花 我葬的是自己的心 為你埋了一個花塚 悄悄地 在細雨霏霏 我在縹緲的夢境 找尋你說過的承諾 當時光只能日日夜夜交集 驀然回首 你在記憶角落 我只能以淚水擁抱你
Thumbnail
關於死亡,我聽過一個浪漫的解釋: 他只是跳出了時間,變成宇宙裡最原始的分子和原子,重新構建成你身邊的其他事物。 以後為你遮風擋雨的大樹是他,為你抵擋嚴寒的毛衣是他,當你疲憊時看到桌上的掛件是他,你散步時迎面吹來的晚風還是他。 他以你親人的身份消失了,他卻散落在四周,無處不在。
Thumbnail
我跟阿哥說好 不立您們的墓碑 化您們的骨成灰 在臻善園F1的角隅 最易標記涼亭的下方 我跟阿哥說好 請父親陪著母親作告別式 然後候了三十八年的父親 終也盼了母親死當同穴 父親臨終遺言 阿員,我這一生沒有做對不起妳的事 母親聽了潸然淚下 那晚近年關 窗外還下著寒雨
Thumbnail
竹裏館 唐代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首詩是王維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之一。詩中描繪了詩人隱居山林、怡然自得的生活情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山水和自由生活的熱愛。詩的語言清麗淡雅,意境幽遠。首聯以「獨坐」點明主人公的孤獨,以「幽篁」點明環境的清幽。頷聯以「深林」強調
Thumbnail
朝露閃耀,曙光透窗 原野百花香氳氤 曾攜手遠蹤,你說天寧靜 我凝眸側臉,幸福盈心間 命運無情別離別離 你遠逝他鄉,餘生孑然 野花依舊舞春風 我心如死灰,對美再無言 緊擁你冰冷軀體 地底長眠何其甘 藍天紅雲我豈知 你離我去,一朵凋殘 但你定不願我模樣 重擁陽光走生路 我心永恆眷戀
Thumbnail
這是一個探討生命的哲學文章,透過探討死亡與科技,呈現出了對於生命和生死的思考。科學進步醫藥發展似乎更能對抗死亡,但長生是否值得期待以及考科學結果背後不同的可能性和影響。
Thumbnail
✨終局✨ 現在什麼都不剩了,只能繼續跳舞。 今天讀了一本書《像樹那樣生活》,作者禹鍾英是韓國的樹醫生,他在人生走投無路準備尋短時,看見一旁屹立於山頂的松樹無畏環境險惡,在岩石縫隙中依然展現強韌的生命力。仿佛在對他說:「 我也還活著呀,你為什麼想要放棄寶貴的生命?」
Thumbnail
我曾經和蕭牧忱討論過人的各種自殺方式,他說上吊人的臉會腫得像豬頭,跳樓粉身碎骨死無全屍,拿劍自刎、咬舌和割腕要等血慢慢流光也很痛苦。至於跳河自盡,整具屍體也會吸入過多水分而浮腫,只能靠衣物認屍。
Thumbnail
枯葉凋零、花兒謝落落土腐爛,這並非終點,而是新旅程的開始,人們亦是如此。萬物都有各自的生命週期,但我們可以見證此週期,然而,除了見證,若能在新旅程中與自然產生共鳴,聯繫地球萬物,這是否是一美好的開端呢?能夠為旅途添上一筆不同的風采。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廣場的這棵大樹, 從青翠走向枯黃, 再由凋零回歸茂盛, 就這麼輪迴著, 我總會想起白先勇的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Thumbnail
為你埋了一個花塚 悄悄地 當作今生留下的記號 灑滿我的淚珠和憂傷 你葬的是杜鵑花 我葬的是自己的心 為你埋了一個花塚 悄悄地 在細雨霏霏 我在縹緲的夢境 找尋你說過的承諾 當時光只能日日夜夜交集 驀然回首 你在記憶角落 我只能以淚水擁抱你
Thumbnail
關於死亡,我聽過一個浪漫的解釋: 他只是跳出了時間,變成宇宙裡最原始的分子和原子,重新構建成你身邊的其他事物。 以後為你遮風擋雨的大樹是他,為你抵擋嚴寒的毛衣是他,當你疲憊時看到桌上的掛件是他,你散步時迎面吹來的晚風還是他。 他以你親人的身份消失了,他卻散落在四周,無處不在。
Thumbnail
我跟阿哥說好 不立您們的墓碑 化您們的骨成灰 在臻善園F1的角隅 最易標記涼亭的下方 我跟阿哥說好 請父親陪著母親作告別式 然後候了三十八年的父親 終也盼了母親死當同穴 父親臨終遺言 阿員,我這一生沒有做對不起妳的事 母親聽了潸然淚下 那晚近年關 窗外還下著寒雨
Thumbnail
竹裏館 唐代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首詩是王維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之一。詩中描繪了詩人隱居山林、怡然自得的生活情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山水和自由生活的熱愛。詩的語言清麗淡雅,意境幽遠。首聯以「獨坐」點明主人公的孤獨,以「幽篁」點明環境的清幽。頷聯以「深林」強調
Thumbnail
朝露閃耀,曙光透窗 原野百花香氳氤 曾攜手遠蹤,你說天寧靜 我凝眸側臉,幸福盈心間 命運無情別離別離 你遠逝他鄉,餘生孑然 野花依舊舞春風 我心如死灰,對美再無言 緊擁你冰冷軀體 地底長眠何其甘 藍天紅雲我豈知 你離我去,一朵凋殘 但你定不願我模樣 重擁陽光走生路 我心永恆眷戀
Thumbnail
這是一個探討生命的哲學文章,透過探討死亡與科技,呈現出了對於生命和生死的思考。科學進步醫藥發展似乎更能對抗死亡,但長生是否值得期待以及考科學結果背後不同的可能性和影響。
Thumbnail
✨終局✨ 現在什麼都不剩了,只能繼續跳舞。 今天讀了一本書《像樹那樣生活》,作者禹鍾英是韓國的樹醫生,他在人生走投無路準備尋短時,看見一旁屹立於山頂的松樹無畏環境險惡,在岩石縫隙中依然展現強韌的生命力。仿佛在對他說:「 我也還活著呀,你為什麼想要放棄寶貴的生命?」
Thumbnail
我曾經和蕭牧忱討論過人的各種自殺方式,他說上吊人的臉會腫得像豬頭,跳樓粉身碎骨死無全屍,拿劍自刎、咬舌和割腕要等血慢慢流光也很痛苦。至於跳河自盡,整具屍體也會吸入過多水分而浮腫,只能靠衣物認屍。
Thumbnail
枯葉凋零、花兒謝落落土腐爛,這並非終點,而是新旅程的開始,人們亦是如此。萬物都有各自的生命週期,但我們可以見證此週期,然而,除了見證,若能在新旅程中與自然產生共鳴,聯繫地球萬物,這是否是一美好的開端呢?能夠為旅途添上一筆不同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