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DAI-avatar-img

DAIDAI

4 位追蹤者
avatar-img
DAIDAI的沙龍
2會員
15內容數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整部電影描述的就是從教宗過世到選出新教宗的過程,而負責主持這場選舉的人就是樞機團團長Thomas。面對各種難題,他經常都不確定應該怎麼做,他對於信仰的看法意味著所謂正確的事也有可能是錯誤的。懷疑雖然令他痛苦,但也讓他有了接納的能力。也是從懷疑、思考到相信的過程,賦予行動更大的力量,去撼動這個世界。
Thumbnail
《每件發生了,還要發生的事》不會告訴你現在演的是哪個歷史事件或哪個時期。雖然播放了NO Comment這個節目的片段,以及朗誦「20世紀極簡歐洲史」的段落,但這些內容和舞台上的舞蹈、動作及音樂沒有必然的關聯。大幅降低指涉性的呈現方式雖然不好懂,卻可以讓觀眾更加意識到不論是這種或那種詮釋都是來自自己。
Thumbnail
韓炳哲,一行出版,2013/2020 我們可能正處在哈里謝頓的心理史學的開端
去看了台北藝術自由日,其實出發前一度覺得很累想說算了,好險有去看(❁´◡`❁)。 這次會場分成四個區域,藝術家一日茶道展出茶具、花器等,平子雄一的超豪華個展,尹日藝廊「變形記」展覽的部分作品,以及65組藝術家或團體的創作。
Thumbnail
去逛了今年的台北藝博,下面是15件我喜歡的作品以及一點想法,依照會場編號排序。 圖片主要取自藝博官網,自己拍的不是很好看,沒有連結就是我拍的 ( *~* ) 有一些沒放圖的作品也可以點連結欣賞 (´◡`) 1 藝術家:張育嘉 B06 藝廊:藝術時代 玩具類的作品越來越多元了,這一件很特別是檯
Thumbnail
看了是枝裕和2018年的電影「小偷家族」,其實日文片名(万引き家族)更接近順手牽羊家族。這順手牽羊的一家人,好像也是順手就拼湊成了一個家庭,至少看起來是。
看了2007年的電影「黑金企業」,導演是Paul Thomas Anderson。劇情就是主角Daniel Plainview 因為挖到石油而致富的過程,以及過程中他與各式人物的互動。只看劇情無法看出這部電影的核心,也就是Daniel Plainview 這個角色因其自身性格造成的悲劇。
Thumbnail
上星期在一間要收掉的DVD出租店挖寶,找到捷克導演楊.斯凡克梅耶(Jan Svankmajer)1994年的電影「浮士德」。我其實不熟這位導演,只是很久以前看過他的另一部電影「愛麗絲」,印象非常深刻(兩部電影YT上都找得到)。
Thumbnail
最近看了 David Lowery 2017年執導的電影「鬼魅浮生」,他也是「綠騎士」的導演。雖然風格乍看之下很不一樣,不過兩部電影都處理了時間、死亡、存在意義等主題,也有出現類似的鏡頭。看完鬼魅浮生後再想想很久以前看的綠騎士,可以發現導演的核心關懷與執導手法的變化,還蠻有趣的。以下有雷。
Thumbnail
想像自己想要的未來這件事竟然和最近讀到的另一本書《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出現意料之外的巧合。一直以來我都沒有把「靜坐」、「自我批評」跟「自己想要的未來」這三件事情連結在一起,至少不是以這麼清楚明確的方式。2023年期待「一個不再毆打自己的未來」。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