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 Shoplifters 2018 - 我親愛而無緣的家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看了是枝裕和2018年的電影「小偷家族」,其實日文片名(万引き家族)更接近順手牽羊家族。這順手牽羊的一家人,好像也是順手就拼湊成了一個家庭,至少看起來是。

以下大量劇透


看完完全可以理解為什麼很多人提到溫暖、溫柔等感受,但是那些溫暖之所以在電影中能夠被突顯,是因為有現實作為背景。而這個背景就是:被先生拋棄的老太太初枝騙走孫女亞紀(不確定我的理解有沒有錯)並且持續向前夫家情勒拿錢;年輕男女不想生卻生了並隨意虐待自己的孩子(丈夫家暴妻子、妻子又家暴小孩);男方「治」因自衛殺害女方「信代」的前夫有了前科,兩人找不到像樣正經的工作,曾違法經營過色情生意。

治與信代「撿到」孤苦無依的老太太後,住在他的老房子裡用他的老人年金,在沒有勞保也沒有未來的地方工作,偷竊日常用品和高單價商品變賣。另外還有一個不確定是治和信代撿來、救來或偷來的男孩祥太,以及受到原生家庭虐待的女孩樹里 (在其父母不知道的情況下,被信代帶回家吃飯後沒有送回去)。簡單來說,他們是體制無暇顧及,社會也不在意的一群人。

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一間特殊的雜貨店。那裡的東西好偷,祥太經常光顧補充日常用品。和光亮整潔的超市形成對照,雜貨店與初枝老太太那棟被高樓環繞、看不見煙火的老房子一樣,屬於即將被淘汰的舊世界。雜貨店老闆(由柄本明飾演)是少數主動介入這個家庭的外人,某次他淡淡地對祥太說「不要讓妹妹做這種事啊(偷竊)」,說完後送給他一些糖果。這場對話成為一個觸發點,原來老闆早就知道了卻從未阻止他,直到樹里也開始有樣學樣。祥太從一開始不想要讓樹里加入專屬於他和治的偷竊行動,逐漸轉變為不希望樹里變得跟他一樣,對偷竊習以為常。這一轉變也導致最後「刻意被抓」的決定,這可能是他唯一想得到能夠阻止這一切的方法了。

電影末段,每個人分別與警察對話的片段也令人思考。得知樹里被送回父母身邊時,祥太問警察「回到他真正的家嗎?」警察回「嗯」。但哪裡是真正的家呢? 如果小孩被政府單位送到領養家庭,最後受到傷害甚至死亡,政府就會成為加害者;相對的,如果小孩被送回原生家庭,最後受到傷害甚至死亡,父母就會成為被怪罪的對象。這種判斷,直接將有血緣關係的父母預設為應該且能夠提供小孩適當的照顧 ,因此就算他們知道自己不適合也不想照顧小孩,並不會表現出來也不會求助,原因很簡單,因為會被罵。

我在想的是,小孩被送回會家暴他的原生家庭,這個結果其實也有社會的參與。因為社會絕不允許親生父母公開說「我不想要這個小孩」,生了孩子卻不想當母親就是不正常、就是惡,是社會和體制都無法接受的事。另外,電影中警察的調查,根本無法觸及我們作為觀眾所看見的短暫緣分,這種「家庭」根本不存在於大眾對世界的想像。面對警察的質問,信代說「生了孩子就能成為母親嗎?」,看完電影後我們能允許其他答案嗎? 因為維持現狀的結果就是,體制完成了他們的工作,而樹里回到所謂「真正的家」。要符合什麼條件才有資格做父母? 對於家庭和血緣的既定想像最好理解也最容易被接受,卻不見得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其實治與信代並沒有能力照顧孩子,他們連自己都快顧不好了而且這一點他們自己也知道,電影沒有提供簡單的答案。在監獄會面時,信代很直接地跟治說「你也知道我們給不了這個孩子需要的東西吧」。教育、醫療、未來,所有需要證照、所有體制提供的資源他們都不得取用,一旦曝光只能選擇拋下祥太逃跑,還自我安慰說醫院不會讓他餓肚子。假使政府機關詢問信代與治,跟他們說只要願意努力滿足特定條件、有穩定收入和住處、受到定時查訪等等,就能扶養祥太或樹里 (暫且忽略原生家庭和小孩本人的想法),我認為信代和治也不會願意。

我在Reddit上看到一則留言(後來找不到了QQ)。他認為祥太長大後,很可能也會像那個去色情搖搖店(亞紀的打工的地方)光顧的無聲青年,自我傷害、身邊無人理解他,試圖從陌生女性的身上尋求慰藉;而樹里則可能跟著亞紀的腳步進入同樣的色情工作。扮演父親角色的治面對警察時說的是「(除了偷竊)我沒有其他東西可以教他了」,如果祥太和樹里真的如此發展也算合理。你無法想像從來不存在於生活中的事物,沒有資本,愛也無能為力。

媒體是另一個較少被提及的面向。如果只透過新聞媒體的角度,我們看到的故事顯然會與電影所呈現的非常不同 (其實還是有少數媒體願意花時間深入了解)。想像我們是電影世界中的一般人,從晚間新聞看到這個事件,不但不可能理解他們之間的情感連結,很可能還會因為新聞敘事將這個「家庭」視為誘拐小孩的變態怪物。對我來說,除了未來無望的孩子、體制系統性的誤判,大眾的「看不見」是另外一個恐怖之處。治、信代、初枝、亞紀、祥太和樹里作為一個人真實的樣子及遭遇,以及對他們來說最珍貴的事物、那些讓觀眾感到溫暖的片刻,在真實社會中幾乎不可能得到述說的機會。他們之間的回憶與愛,就像電影結尾晨光下的雪人一樣,悄然無聲的消逝了。

推薦這篇:
關於家與其他的惡魔
Spoiler alert: 此文會大量談及《小偷家族》劇情,請斟酌閱讀,以免影響觀影樂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AIDAI的沙龍
2會員
16內容數
DAIDA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3
整部電影描述的就是從教宗過世到選出新教宗的過程,而負責主持這場選舉的人就是樞機團團長Thomas。面對各種難題,他經常都不確定應該怎麼做,他對於信仰的看法意味著所謂正確的事也有可能是錯誤的。懷疑雖然令他痛苦,但也讓他有了接納的能力。也是從懷疑、思考到相信的過程,賦予行動更大的力量,去撼動這個世界。
Thumbnail
2025/04/03
整部電影描述的就是從教宗過世到選出新教宗的過程,而負責主持這場選舉的人就是樞機團團長Thomas。面對各種難題,他經常都不確定應該怎麼做,他對於信仰的看法意味著所謂正確的事也有可能是錯誤的。懷疑雖然令他痛苦,但也讓他有了接納的能力。也是從懷疑、思考到相信的過程,賦予行動更大的力量,去撼動這個世界。
Thumbnail
2025/03/11
《每件發生了,還要發生的事》不會告訴你現在演的是哪個歷史事件或哪個時期。雖然播放了NO Comment這個節目的片段,以及朗誦「20世紀極簡歐洲史」的段落,但這些內容和舞台上的舞蹈、動作及音樂沒有必然的關聯。大幅降低指涉性的呈現方式雖然不好懂,卻可以讓觀眾更加意識到不論是這種或那種詮釋都是來自自己。
Thumbnail
2025/03/11
《每件發生了,還要發生的事》不會告訴你現在演的是哪個歷史事件或哪個時期。雖然播放了NO Comment這個節目的片段,以及朗誦「20世紀極簡歐洲史」的段落,但這些內容和舞台上的舞蹈、動作及音樂沒有必然的關聯。大幅降低指涉性的呈現方式雖然不好懂,卻可以讓觀眾更加意識到不論是這種或那種詮釋都是來自自己。
Thumbnail
2024/11/18
韓炳哲,一行出版,2013/2020 我們可能正處在哈里謝頓的心理史學的開端
2024/11/18
韓炳哲,一行出版,2013/2020 我們可能正處在哈里謝頓的心理史學的開端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如果有血緣關係,有時反而會發現,原以為早就結束的情感其實只是隱藏在內心深處。」
Thumbnail
「如果有血緣關係,有時反而會發現,原以為早就結束的情感其實只是隱藏在內心深處。」
Thumbnail
最近Netflix上映的「舞伎家的料理人」,主打是枝裕和統籌執導,老實說,我並不是「是枝裕和粉」,我對他並不熟悉,印象中是擅長處理日常生活的一位日本導演。我甚至將這部「小偷家族」跟「生存家族」搞混。 直到看到蕭菊貞老師《餐桌上的電影物語:美食、人性與慾望的浮世對話》的一篇,才發現自己錯得離譜。 電影
Thumbnail
最近Netflix上映的「舞伎家的料理人」,主打是枝裕和統籌執導,老實說,我並不是「是枝裕和粉」,我對他並不熟悉,印象中是擅長處理日常生活的一位日本導演。我甚至將這部「小偷家族」跟「生存家族」搞混。 直到看到蕭菊貞老師《餐桌上的電影物語:美食、人性與慾望的浮世對話》的一篇,才發現自己錯得離譜。 電影
Thumbnail
我前後花了大概2小時看完這本小說,一開始有種被衝擊到的混亂感;小說、電影討論度那麼高,原本想說就什麼都不寫了,不過靜下來之後,卻有種感覺湧上心頭—這本書,很值得更生人閱讀。 不知不覺由這本書中Murmur了很多,總之,《小偷家族》是題材較少見的好故事,推薦給大家。
Thumbnail
我前後花了大概2小時看完這本小說,一開始有種被衝擊到的混亂感;小說、電影討論度那麼高,原本想說就什麼都不寫了,不過靜下來之後,卻有種感覺湧上心頭—這本書,很值得更生人閱讀。 不知不覺由這本書中Murmur了很多,總之,《小偷家族》是題材較少見的好故事,推薦給大家。
Thumbnail
《小偷家族》(万引き家族)入圍第71屆坎城影展,最終獲得金棕梠獎。 「讓小孩子去偷東西,你都不會心虛嗎?」 「我除了偷東西之外,沒有什麼能夠教他的。」 電影的開始以一老一小在超市行竊的畫面展開,炎熱昏暗的對比色調與擁擠的畫面、隨時準備滴下的汗水讓人直接看見了貧窮,這不是一個普通家庭的故事,也沒有普
Thumbnail
《小偷家族》(万引き家族)入圍第71屆坎城影展,最終獲得金棕梠獎。 「讓小孩子去偷東西,你都不會心虛嗎?」 「我除了偷東西之外,沒有什麼能夠教他的。」 電影的開始以一老一小在超市行竊的畫面展開,炎熱昏暗的對比色調與擁擠的畫面、隨時準備滴下的汗水讓人直接看見了貧窮,這不是一個普通家庭的故事,也沒有普
Thumbnail
小偷家族 「只不過生了小孩,就有資格當母親嗎?」,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幸運地有著無微不致的父母,但若自己選一個,也不能說是錯。 小偷家族 大抵腐朽靈魂滲出來的柔和,最能撫人心肺。一如既往,是枝裕和訴說親情的故事。 一無所有的人,往往最願意分享他們的一切。抱了一個嚴冬中守在家門外的飢餓小女孩回家
Thumbnail
小偷家族 「只不過生了小孩,就有資格當母親嗎?」,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幸運地有著無微不致的父母,但若自己選一個,也不能說是錯。 小偷家族 大抵腐朽靈魂滲出來的柔和,最能撫人心肺。一如既往,是枝裕和訴說親情的故事。 一無所有的人,往往最願意分享他們的一切。抱了一個嚴冬中守在家門外的飢餓小女孩回家
Thumbnail
《小偷家族》書影與電影海報 是枝裕和2018年的作品——《小偷家族》——對我來說是一個難以揮之而去的幽魂。這部作品雖然延續導演慣常碰觸的主題,探討血緣與家人之間的命題。但當中我一直感覺,比起導演其他的作品(例如:《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還有一個更曖昧的元素、情感,在這部電影裡流動,暗暗攪動
Thumbnail
《小偷家族》書影與電影海報 是枝裕和2018年的作品——《小偷家族》——對我來說是一個難以揮之而去的幽魂。這部作品雖然延續導演慣常碰觸的主題,探討血緣與家人之間的命題。但當中我一直感覺,比起導演其他的作品(例如:《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還有一個更曖昧的元素、情感,在這部電影裡流動,暗暗攪動
Thumbnail
在回家的路上,翔太與治父子倆路過一間房子,透過門縫看到裡頭的小女孩正往外與兩人對視。治看小女孩楚楚可憐,便帶回家一起吃晚餐。幾天之後亦不見小女孩的家人有尋找的意圖。於是被「偷」回來的小女孩樹里,加上原本家中的四人,五個人就像一個完整家庭一樣生活著。
Thumbnail
在回家的路上,翔太與治父子倆路過一間房子,透過門縫看到裡頭的小女孩正往外與兩人對視。治看小女孩楚楚可憐,便帶回家一起吃晚餐。幾天之後亦不見小女孩的家人有尋找的意圖。於是被「偷」回來的小女孩樹里,加上原本家中的四人,五個人就像一個完整家庭一樣生活著。
Thumbnail
小偷家族不只是偷東西的家族,而是被偷來的家族,也是不被看見的家族。 是枝裕和在這部片中以不帶批判性的眼光塑造一個沒有關連的底層人們所組成的,存在於法律之外的家庭。並且引領觀眾一窺他們在社會遺忘的角落,以生命綻放出的奇異花朵。
Thumbnail
小偷家族不只是偷東西的家族,而是被偷來的家族,也是不被看見的家族。 是枝裕和在這部片中以不帶批判性的眼光塑造一個沒有關連的底層人們所組成的,存在於法律之外的家庭。並且引領觀眾一窺他們在社會遺忘的角落,以生命綻放出的奇異花朵。
Thumbnail
為求溫飽的偷竊,無法取代的同住屋簷下之情,《小偷家族》結合犯罪與愛,隱約勾出社會角落的疼痛現實,讓這一底層困境雖有動人親情,也體現最殘酷的溫柔。
Thumbnail
為求溫飽的偷竊,無法取代的同住屋簷下之情,《小偷家族》結合犯罪與愛,隱約勾出社會角落的疼痛現實,讓這一底層困境雖有動人親情,也體現最殘酷的溫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