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 1994 - 戲台上莫輕言真實與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上星期在一間要收掉的DVD出租店挖寶,找到捷克導演楊.斯凡克梅耶(Jan Svankmajer)1994年的電影「浮士德」。我其實不熟這位導演,只是很久以前看過他的另一部電影「愛麗絲」,印象非常深刻(兩部電影YT上都找得到)。查了一些資料後發現,斯凡克梅耶的創作與捷克共產時期的經歷相關,但我對這段歷史也不了解,總之電影還是非常好看。以下有雷。

浮士德 (1994)

浮士德 (1994)

斯凡克梅耶相當擅長利用日常物品,在他的作品中,襪子、杯子、玩偶、食物等無機物彷彿以自身的意志進行動作,而人類也自然接受了這個詭異的現象。在電影「浮士德」中,主角(沒有給出姓名)進入一間破敗的戲院或劇場,看到地上的戲服就穿起來、拿起劇本就開始唸台詞(就是浮士德的劇本),好像從原本的身分自然而然的變成一位扮演浮士德的演員。儘管主角剛開始對於「站到舞台上被觀看」表現出抗拒(將布景割破並穿過布景離開舞台),但隨著劇情發展,他與牽線木偶在台上的互動也越來越自然(他是唯一與木偶對話的人類)。


這樣的變化有幾種解釋:有可能主角知道自已在演戲,他正在扮演浮士德這個角色,與他對話的木偶皆是由操偶師控制;另一種則是這一切並非演戲,他就是浮士德,咒語是真的、與惡魔的交易也是真的;又或著,主角入戲至深以至於幻想這一切是真實的,但實際上是假的。演員Petr Cepek 非常厲害,他的演技讓這三種解釋都可以成立。


除了主角的變化,斯凡克梅耶也透過剪接將各種虛實場景銜接接錯。戲台上的惡魔木偶,也會出現在後台與主角對話,當進行到宮廷戲碼時,彷彿在公園散步的路人也會出現在台上。場景(至少)有兩種意思,一種是舞台上的布景更換,顯示演出劇情的變化;另一種是台上/台下(前台/後台的對照。「浮士德」模糊了後一種界線,布景並不比生活場景更為虛構,而生活空間隨時可能被虛構的戲劇入侵、成為舞台的一部份。隨著劇本演到後段,戲劇與現實越發融合在一起,甚至連木偶也跑到大街上對路人說話,而牽線上沒有任何手在操控。


儘管有許多(看似)自然行動起來的物件,電影也多次揭露這些超自然現象背後的機制,例如劇院舞台上方操縱木偶的手(但從沒出現操偶師的臉)、透過晃動鐵片製造雷聲、舞台上的海水道具會真的淹水是因為水龍頭沒關...。這些刻意揭露的手法,讓觀眾感到一切怪誕現象似乎都有理可循,但扮演浮士德的主角卻無視這些人為機制,將木偶、黏土視為活物,彷彿浮士德的世界才是真實的世界。


電影中的物質性也非常有趣。在斯凡克梅耶的作品中,視覺經常引發視覺之外的其他感官,特別是觸覺。球體滾動的重量、黏土揉捏的痕跡、木頭粗糙的表面,這些可見之物的觸覺,將平日只是背景的感官經驗(例如滑手機時不會刻意去感覺螢幕的觸感),突出到無法被忽略的程度。由於我們已經習慣將這些物質特性理解為沒有生命、不會自行活動的無機物所擁有的,因此當物品表現出動作時違和感才會這麼強烈。但又由於電影中沒有人表現出驚訝或異常,遂產生超現實、荒誕以及不安的效果。


因為戲劇/真實的界線無法發揮正常作用,「主角/木偶是不是被操縱的?」這個疑惑才會如此強烈的召喚觀眾。也可以說,這條界線的作用並非劃分清楚,而是讓藝術家得以藉著模糊、操弄以及扭曲它來進行創作,也讓觀眾獲得一個有趣的謎題。看完電影後我有種感覺,好像身邊的物品都只是道具和布景,隨時會被看不見的機關替換,或是突然動了起來開始照著劇本演出(使用超過十年的電扇突然發出嘰嘰叫的聲音)。


斯凡克梅耶的IG (他剛過90歲生日🎂):jan.svankmajer

如果想更認識這位導演,推薦這篇文章:【2022 桃影】現實邊緣的電影,魔法與叛徒的世界:楊斯凡克梅耶(Jan Švankmajer)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AIDAI的沙龍
2會員
16內容數
DAIDA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3
整部電影描述的就是從教宗過世到選出新教宗的過程,而負責主持這場選舉的人就是樞機團團長Thomas。面對各種難題,他經常都不確定應該怎麼做,他對於信仰的看法意味著所謂正確的事也有可能是錯誤的。懷疑雖然令他痛苦,但也讓他有了接納的能力。也是從懷疑、思考到相信的過程,賦予行動更大的力量,去撼動這個世界。
Thumbnail
2025/04/03
整部電影描述的就是從教宗過世到選出新教宗的過程,而負責主持這場選舉的人就是樞機團團長Thomas。面對各種難題,他經常都不確定應該怎麼做,他對於信仰的看法意味著所謂正確的事也有可能是錯誤的。懷疑雖然令他痛苦,但也讓他有了接納的能力。也是從懷疑、思考到相信的過程,賦予行動更大的力量,去撼動這個世界。
Thumbnail
2025/03/11
《每件發生了,還要發生的事》不會告訴你現在演的是哪個歷史事件或哪個時期。雖然播放了NO Comment這個節目的片段,以及朗誦「20世紀極簡歐洲史」的段落,但這些內容和舞台上的舞蹈、動作及音樂沒有必然的關聯。大幅降低指涉性的呈現方式雖然不好懂,卻可以讓觀眾更加意識到不論是這種或那種詮釋都是來自自己。
Thumbnail
2025/03/11
《每件發生了,還要發生的事》不會告訴你現在演的是哪個歷史事件或哪個時期。雖然播放了NO Comment這個節目的片段,以及朗誦「20世紀極簡歐洲史」的段落,但這些內容和舞台上的舞蹈、動作及音樂沒有必然的關聯。大幅降低指涉性的呈現方式雖然不好懂,卻可以讓觀眾更加意識到不論是這種或那種詮釋都是來自自己。
Thumbnail
2024/11/18
韓炳哲,一行出版,2013/2020 我們可能正處在哈里謝頓的心理史學的開端
2024/11/18
韓炳哲,一行出版,2013/2020 我們可能正處在哈里謝頓的心理史學的開端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上星期在一間要收掉的DVD出租店挖寶,找到捷克導演楊.斯凡克梅耶(Jan Svankmajer)1994年的電影「浮士德」。我其實不熟這位導演,只是很久以前看過他的另一部電影「愛麗絲」,印象非常深刻(兩部電影YT上都找得到)。
Thumbnail
上星期在一間要收掉的DVD出租店挖寶,找到捷克導演楊.斯凡克梅耶(Jan Svankmajer)1994年的電影「浮士德」。我其實不熟這位導演,只是很久以前看過他的另一部電影「愛麗絲」,印象非常深刻(兩部電影YT上都找得到)。
Thumbnail
《Amadeus阿瑪迪斯》是由米洛斯福曼執導,湯姆哈斯及莫瑞亞伯拉罕主演,於1984年上映的美國音樂傳記電影。描述音樂神童莫札特的傳奇一生。本片在第57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及最佳男主角等大獎,在IMDb評分排名第73名。 薩里耶利雖然在這部電影飾演反派,但反而促成他
Thumbnail
《Amadeus阿瑪迪斯》是由米洛斯福曼執導,湯姆哈斯及莫瑞亞伯拉罕主演,於1984年上映的美國音樂傳記電影。描述音樂神童莫札特的傳奇一生。本片在第57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及最佳男主角等大獎,在IMDb評分排名第73名。 薩里耶利雖然在這部電影飾演反派,但反而促成他
Thumbnail
去年底的愛書,書名讓我想起了「從前有個好萊塢」和昆丁塔倫提諾,身為大眾傳播的孩子真的非常推薦! 之前聽podcast訪問了牽猴子的王師,他非常推薦的一本書,果然一看看到了心坎裡!好懂易讀,有許多共鳴,不僅獲得了知識更讓自己回想起自己迷上電影的小時候。
Thumbnail
去年底的愛書,書名讓我想起了「從前有個好萊塢」和昆丁塔倫提諾,身為大眾傳播的孩子真的非常推薦! 之前聽podcast訪問了牽猴子的王師,他非常推薦的一本書,果然一看看到了心坎裡!好懂易讀,有許多共鳴,不僅獲得了知識更讓自己回想起自己迷上電影的小時候。
Thumbnail
2020 年,我到捷克查理士大學擔任訪問學生,出身電影世家的教授,帶我進入捷克/中歐的綺麗電影世界;2022金馬經典影展「捷克斯洛伐克電影黃金時代」開始前,我想帶你介紹這些好電影⋯⋯
Thumbnail
2020 年,我到捷克查理士大學擔任訪問學生,出身電影世家的教授,帶我進入捷克/中歐的綺麗電影世界;2022金馬經典影展「捷克斯洛伐克電影黃金時代」開始前,我想帶你介紹這些好電影⋯⋯
Thumbnail
《禁忌》Tabu(1931)這是「南海天堂」片型中最動人的一部片,且是默片。由兩位導演合作完成,一位是曾拍《北方的南努克》的 Flaherty,主要他對於原始民族之生活描寫最能抓住深趣(愛斯基摩人之討生活於寒冰一如波里尼西亞人之討生活於熱帶海島);另一位便是德國表現主義大師穆瑙...
Thumbnail
《禁忌》Tabu(1931)這是「南海天堂」片型中最動人的一部片,且是默片。由兩位導演合作完成,一位是曾拍《北方的南努克》的 Flaherty,主要他對於原始民族之生活描寫最能抓住深趣(愛斯基摩人之討生活於寒冰一如波里尼西亞人之討生活於熱帶海島);另一位便是德國表現主義大師穆瑙...
Thumbnail
這幾天都在看賈克希維特,在新浪潮導演裡算是相對冷門的導演,至於為什麼冷門,只要看他1958年的《巴黎屬於我們》(Paris nous appartient)就知道,這部電影片名上讓人聯想到1931年雷內的《自由屬於我們》(À nous la liberté)還有1936年雷諾瓦的《生活屬於我們》(V
Thumbnail
這幾天都在看賈克希維特,在新浪潮導演裡算是相對冷門的導演,至於為什麼冷門,只要看他1958年的《巴黎屬於我們》(Paris nous appartient)就知道,這部電影片名上讓人聯想到1931年雷內的《自由屬於我們》(À nous la liberté)還有1936年雷諾瓦的《生活屬於我們》(V
Thumbnail
近年在台北各廉價DVD店舖巡逛架上老片,每每隨手挑個三五部(常三片一百元),今天買一些,不幾日又買一些,愈買愈多。除了便宜,也憂其隨時停售。但即使多購,卻仍有不少片子始終還在架子上,我一次又一次的見著,竟怎麼都不想下手。漸漸的我發現自己有一情況,乃凡我無意選買的,似乎有其某種特質,便是...
Thumbnail
近年在台北各廉價DVD店舖巡逛架上老片,每每隨手挑個三五部(常三片一百元),今天買一些,不幾日又買一些,愈買愈多。除了便宜,也憂其隨時停售。但即使多購,卻仍有不少片子始終還在架子上,我一次又一次的見著,竟怎麼都不想下手。漸漸的我發現自己有一情況,乃凡我無意選買的,似乎有其某種特質,便是...
Thumbnail
我永遠會記得,那一夜在西門町新光影城影廳內,全場影迷屏氣凝神地,盯著銀幕上的傳奇明星。年華老去的女神男神,靜靜凝視當年彼此的美麗身影;觀眾則見證他們凝視,目賭光陰的流逝,同時在閴靜的電影院一起變老。你可以說:「我們的青春,在戲院」。進戲院看電影這件事,其實也是,演員與觀眾合寫的集體回憶錄。
Thumbnail
我永遠會記得,那一夜在西門町新光影城影廳內,全場影迷屏氣凝神地,盯著銀幕上的傳奇明星。年華老去的女神男神,靜靜凝視當年彼此的美麗身影;觀眾則見證他們凝視,目賭光陰的流逝,同時在閴靜的電影院一起變老。你可以說:「我們的青春,在戲院」。進戲院看電影這件事,其實也是,演員與觀眾合寫的集體回憶錄。
Thumbnail
2018 電影: Hmyz (Insects) 昆蟲物語 粒豆: 7.6 觀後感: 這是一齣昆蟲與人的戲中戲電影。 感覺都是畸畸形形、怪怪誕誕,時這時那,這是導演的表現手法。 演員的昆蟲造型古怪又有趣,表現有點舞台劇感,但不算誇張,還覺得有些可愛,而且劇情有不少電影製作過程,看得過癮
Thumbnail
2018 電影: Hmyz (Insects) 昆蟲物語 粒豆: 7.6 觀後感: 這是一齣昆蟲與人的戲中戲電影。 感覺都是畸畸形形、怪怪誕誕,時這時那,這是導演的表現手法。 演員的昆蟲造型古怪又有趣,表現有點舞台劇感,但不算誇張,還覺得有些可愛,而且劇情有不少電影製作過程,看得過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