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 1994 - 戲台上莫輕言真實與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上星期在一間要收掉的DVD出租店挖寶,找到捷克導演楊.斯凡克梅耶(Jan Svankmajer)1994年的電影「浮士德」。我其實不熟這位導演,只是很久以前看過他的另一部電影「愛麗絲」,印象非常深刻(兩部電影YT上都找得到)。查了一些資料後發現,斯凡克梅耶的創作與捷克共產時期的經歷相關,但我對這段歷史也不了解,總之電影還是非常好看。以下有雷。

浮士德 (1994)

浮士德 (1994)

斯凡克梅耶相當擅長利用日常物品,在他的作品中,襪子、杯子、玩偶、食物等無機物彷彿以自身的意志進行動作,而人類也自然接受了這個詭異的現象。在電影「浮士德」中,主角(沒有給出姓名)進入一間破敗的戲院或劇場,看到地上的戲服就穿起來、拿起劇本就開始唸台詞(就是浮士德的劇本),好像從原本的身分自然而然的變成一位扮演浮士德的演員。儘管主角剛開始對於「站到舞台上被觀看」表現出抗拒(將布景割破並穿過布景離開舞台),但隨著劇情發展,他與牽線木偶在台上的互動也越來越自然(他是唯一與木偶對話的人類)。


這樣的變化有幾種解釋:有可能主角知道自已在演戲,他正在扮演浮士德這個角色,與他對話的木偶皆是由操偶師控制;另一種則是這一切並非演戲,他就是浮士德,咒語是真的、與惡魔的交易也是真的;又或著,主角入戲至深以至於幻想這一切是真實的,但實際上是假的。演員Petr Cepek 非常厲害,他的演技讓這三種解釋都可以成立。


除了主角的變化,斯凡克梅耶也透過剪接將各種虛實場景銜接接錯。戲台上的惡魔木偶,也會出現在後台與主角對話,當進行到宮廷戲碼時,彷彿在公園散步的路人也會出現在台上。場景(至少)有兩種意思,一種是舞台上的布景更換,顯示演出劇情的變化;另一種是台上/台下(前台/後台的對照。「浮士德」模糊了後一種界線,布景並不比生活場景更為虛構,而生活空間隨時可能被虛構的戲劇入侵、成為舞台的一部份。隨著劇本演到後段,戲劇與現實越發融合在一起,甚至連木偶也跑到大街上對路人說話,而牽線上沒有任何手在操控。


儘管有許多(看似)自然行動起來的物件,電影也多次揭露這些超自然現象背後的機制,例如劇院舞台上方操縱木偶的手(但從沒出現操偶師的臉)、透過晃動鐵片製造雷聲、舞台上的海水道具會真的淹水是因為水龍頭沒關...。這些刻意揭露的手法,讓觀眾感到一切怪誕現象似乎都有理可循,但扮演浮士德的主角卻無視這些人為機制,將木偶、黏土視為活物,彷彿浮士德的世界才是真實的世界。


電影中的物質性也非常有趣。在斯凡克梅耶的作品中,視覺經常引發視覺之外的其他感官,特別是觸覺。球體滾動的重量、黏土揉捏的痕跡、木頭粗糙的表面,這些可見之物的觸覺,將平日只是背景的感官經驗(例如滑手機時不會刻意去感覺螢幕的觸感),突出到無法被忽略的程度。由於我們已經習慣將這些物質特性理解為沒有生命、不會自行活動的無機物所擁有的,因此當物品表現出動作時違和感才會這麼強烈。但又由於電影中沒有人表現出驚訝或異常,遂產生超現實、荒誕以及不安的效果。


因為戲劇/真實的界線無法發揮正常作用,「主角/木偶是不是被操縱的?」這個疑惑才會如此強烈的召喚觀眾。也可以說,這條界線的作用並非劃分清楚,而是讓藝術家得以藉著模糊、操弄以及扭曲它來進行創作,也讓觀眾獲得一個有趣的謎題。看完電影後我有種感覺,好像身邊的物品都只是道具和布景,隨時會被看不見的機關替換,或是突然動了起來開始照著劇本演出(使用超過十年的電扇突然發出嘰嘰叫的聲音)。


斯凡克梅耶的IG (他剛過90歲生日🎂):jan.svankmajer

如果想更認識這位導演,推薦這篇文章:【2022 桃影】現實邊緣的電影,魔法與叛徒的世界:楊斯凡克梅耶(Jan Švankmajer)

avatar-img
1會員
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AIDA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看了 David Lowery 2017年執導的電影「鬼魅浮生」,他也是「綠騎士」的導演。雖然風格乍看之下很不一樣,不過兩部電影都處理了時間、死亡、存在意義等主題,也有出現類似的鏡頭。看完鬼魅浮生後再想想很久以前看的綠騎士,可以發現導演的核心關懷與執導手法的變化,還蠻有趣的。以下有雷。
想像自己想要的未來這件事竟然和最近讀到的另一本書《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出現意料之外的巧合。一直以來我都沒有把「靜坐」、「自我批評」跟「自己想要的未來」這三件事情連結在一起,至少不是以這麼清楚明確的方式。2023年期待「一個不再毆打自己的未來」。
最近在電視上看了戴夫帕托主演的電影《綠騎士》。 電影呈現了英雄旅程的反面,如果英雄其實一直都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如果英雄其實只是個想要同時擁有世俗快樂跟偉大名聲的普通人呢?會不會有可能,只是因為別人都把你當成通過歷練的勇者,你也就只好(或是滿心歡喜地)接受欽羨的眼光繼續演下去。
最近讀了《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時報出版,2004) 書中有一段談到波斯灣戰爭,小標寫的是「現在正是發熱過程中」(P57),但我覺得主題比較像是「戰爭與人類必然的矛盾」。
前幾天聽了朱家安的直播「我們需要在乎未來世代嗎?」,在討論《未來關我什麼事?》這本書。除了後代(未來的人類),對未來本身的想像也很值得討論,人類之子、異星入境跟漫畫阿基拉都提到了不同的未來,這些對未來的預設同樣也影響了當下的價值判斷。
連假去看了北師美術館的展覽「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非常豐富而且細膩,入口阿岡本的引言不但解釋了展名「光」的用意,阿岡本文章的標題「何謂同時代?」也道出展覽策劃的核心意識,同時也是對觀眾的提問。
最近看了 David Lowery 2017年執導的電影「鬼魅浮生」,他也是「綠騎士」的導演。雖然風格乍看之下很不一樣,不過兩部電影都處理了時間、死亡、存在意義等主題,也有出現類似的鏡頭。看完鬼魅浮生後再想想很久以前看的綠騎士,可以發現導演的核心關懷與執導手法的變化,還蠻有趣的。以下有雷。
想像自己想要的未來這件事竟然和最近讀到的另一本書《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出現意料之外的巧合。一直以來我都沒有把「靜坐」、「自我批評」跟「自己想要的未來」這三件事情連結在一起,至少不是以這麼清楚明確的方式。2023年期待「一個不再毆打自己的未來」。
最近在電視上看了戴夫帕托主演的電影《綠騎士》。 電影呈現了英雄旅程的反面,如果英雄其實一直都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如果英雄其實只是個想要同時擁有世俗快樂跟偉大名聲的普通人呢?會不會有可能,只是因為別人都把你當成通過歷練的勇者,你也就只好(或是滿心歡喜地)接受欽羨的眼光繼續演下去。
最近讀了《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時報出版,2004) 書中有一段談到波斯灣戰爭,小標寫的是「現在正是發熱過程中」(P57),但我覺得主題比較像是「戰爭與人類必然的矛盾」。
前幾天聽了朱家安的直播「我們需要在乎未來世代嗎?」,在討論《未來關我什麼事?》這本書。除了後代(未來的人類),對未來本身的想像也很值得討論,人類之子、異星入境跟漫畫阿基拉都提到了不同的未來,這些對未來的預設同樣也影響了當下的價值判斷。
連假去看了北師美術館的展覽「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非常豐富而且細膩,入口阿岡本的引言不但解釋了展名「光」的用意,阿岡本文章的標題「何謂同時代?」也道出展覽策劃的核心意識,同時也是對觀眾的提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Amadeus阿瑪迪斯》是由米洛斯福曼執導,湯姆哈斯及莫瑞亞伯拉罕主演,於1984年上映的美國音樂傳記電影。描述音樂神童莫札特的傳奇一生。本片在第57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及最佳男主角等大獎,在IMDb評分排名第73名。 薩里耶利雖然在這部電影飾演反派,但反而促成他
我在接觸新時代的靈性訊息後,開始對電影產生興趣,並養成了每個月觀看15-20部以上電影的習慣。我嘗試了多種方法來整理觀影記錄,也許直接使用影音檔是最方便且實際的方式。
Thumbnail
主演:史嘉蕾喬韓森、查寧塔圖、伍迪哈里遜本來在戲院看的預告都覺得史嘉蕾那怪異的60年代髮型很出戲,而且預告也看不出來這部片的主軸,居然還有那令人嗤之以鼻的登月假影片內容。但因為方序中做的海報實在太好看了,又是台灣限定,為了拿海報買了票,就當作打發時間順道跟朋友看了這部電影。 看完的結果實在
Thumbnail
有時在討論區會有推薦電影的話題,娛樂、勵志或刺激驚悚,有新有舊,歐美亞洲,翻閱過去筆記的同時,在電子圖書館翻到這本2005年韓國人鄭在承的《電影中有趣的科學》,是本輕鬆有趣的書,雖然他大概會被拿來蓋泡麵或是蹲馬桶用,但溫故知新外也可觀摩一下韓國影視業的出發點,在此簡單記一下書中提到的要點和素材。
Thumbnail
本週電影重點,包括有:著名日本導演岩井俊二的經典浪漫電影《四月物語》、由真實命案為故事藍本並橫跨港台攝製的《失路人》,以及吉卜力工作室的經典奇幻動畫電影《貓的報恩》。
這是一部好電影🎬,不可以錯過,如果想要打開自己思考的維度,可以看看。
Thumbnail
《大吉嶺有限公司》是創作過《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導演魏斯·安德森的早期之作,講述互相不熟個性又差異極大的三兄弟結伴前往印度的心靈之旅。導演招牌的中央對稱鏡頭在本片已有雛型,值得一看。
Thumbnail
(以下為觀影次序) (內文有雷亦有個人獨斷感受還請慎入)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Amadeus阿瑪迪斯》是由米洛斯福曼執導,湯姆哈斯及莫瑞亞伯拉罕主演,於1984年上映的美國音樂傳記電影。描述音樂神童莫札特的傳奇一生。本片在第57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及最佳男主角等大獎,在IMDb評分排名第73名。 薩里耶利雖然在這部電影飾演反派,但反而促成他
我在接觸新時代的靈性訊息後,開始對電影產生興趣,並養成了每個月觀看15-20部以上電影的習慣。我嘗試了多種方法來整理觀影記錄,也許直接使用影音檔是最方便且實際的方式。
Thumbnail
主演:史嘉蕾喬韓森、查寧塔圖、伍迪哈里遜本來在戲院看的預告都覺得史嘉蕾那怪異的60年代髮型很出戲,而且預告也看不出來這部片的主軸,居然還有那令人嗤之以鼻的登月假影片內容。但因為方序中做的海報實在太好看了,又是台灣限定,為了拿海報買了票,就當作打發時間順道跟朋友看了這部電影。 看完的結果實在
Thumbnail
有時在討論區會有推薦電影的話題,娛樂、勵志或刺激驚悚,有新有舊,歐美亞洲,翻閱過去筆記的同時,在電子圖書館翻到這本2005年韓國人鄭在承的《電影中有趣的科學》,是本輕鬆有趣的書,雖然他大概會被拿來蓋泡麵或是蹲馬桶用,但溫故知新外也可觀摩一下韓國影視業的出發點,在此簡單記一下書中提到的要點和素材。
Thumbnail
本週電影重點,包括有:著名日本導演岩井俊二的經典浪漫電影《四月物語》、由真實命案為故事藍本並橫跨港台攝製的《失路人》,以及吉卜力工作室的經典奇幻動畫電影《貓的報恩》。
這是一部好電影🎬,不可以錯過,如果想要打開自己思考的維度,可以看看。
Thumbnail
《大吉嶺有限公司》是創作過《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導演魏斯·安德森的早期之作,講述互相不熟個性又差異極大的三兄弟結伴前往印度的心靈之旅。導演招牌的中央對稱鏡頭在本片已有雛型,值得一看。
Thumbnail
(以下為觀影次序) (內文有雷亦有個人獨斷感受還請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