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avatar-img

J

0 位追蹤者
亂七八糟的想法整理
avatar-img
0會員
8內容數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近幾年,談起中國零售,都不免提到:「變得好快」。 不只是直播、電商、補貼策略的升級,連物流都幾乎可以做到當日到貨。 在這樣一個什麼都能送到家的市場裡,實體零售似乎慢慢變得沒那麼必要。 能不出門就下單、用推薦就完成挑選,走進超市這件事,不再是生活裡的預設行為。 但也正因如此,那些仍然能吸引人走
導入階段有明確的目標與進度,成果容易對齊,但當產品逐漸融入日常、問題減少、互動頻率下降,合作表面看似正常,實際上卻更難判斷是否仍持續朝向預期目標推進。 這時的難題,不只是「要不要介入」,而是:在沒有明顯異常的情況下,我們是否能辨識出那些正在悄悄浮現的轉變訊號? 當服務量體擴大,團隊已難逐一深度經
2015 年,亞馬遜市值首度超越沃爾瑪,「零售的未來在電商」從那時起幾乎成了主流看法。 這10 年間,沃爾瑪確實投入了數位轉型、電商物流、平台廣告等策略,逐步調整自己的步調與架構。 但它真正穩下來的關鍵,也許不在於加快腳步,而是在於: 用自己最熟悉的核心資產,重新排列,打造出下一階段的競爭優勢
── 從導入到使用,每一步都在決定客戶會不會留下來 多數 SaaS 團隊會在合約倒數 90 天左右,啟動續約節奏:安排續約會議討論、準備合作成效報告、討論下一個合約合作。 這樣的流程看似周延,但實際上,願不願意留下來的決定,往往早在這些行動發生之前,就已經逐步成形。 當客戶的體驗是連貫的、價值
麗嬰房成立於 1971 年,曾是台灣代表性的母嬰用品與童裝品牌,擁有上千家門市,陪伴許多家庭走過育兒時光。 近 10 年來,台灣 0–4 歲人口減少 40%,童裝市場的成長動能轉向「單價提升」與「消費升級」。 而全球童裝市場仍以 8.76% 的年均成長率擴張,主要來自高端童裝與電商,而非傳統實體
很多成功的創業案例並不是來自全新的發明,而是用更好的方式,解決市場上被忽略的需求。 今天參考 Anastasia Beverly Hills(以下簡稱ABH)的成功案例。 創辦人 Anastasia Soare 注意到消費者對「如何畫好眉毛」缺乏概念,於是提供一套可複製的方法,讓他們即使沒有專業
隨著AI技術的引入,房地產行業正進行數位轉型。 過去,買賣雙方依賴有限的資訊,常常因為來回的溝通、價格波動、市場變化等因素,耗費大量時間在尋找合適的物件和確認需求上。 現在,則希望透過 AI 工具能夠幫助發掘買方未言明的潛在需求、讓賣方的物件能更快速地找到目標客群、讓房仲可以將精力集中在更有價值
Forever 21 的二度破產危機,凸顯快時尚產業的困境;相對的,奢侈品牌則透過多元策略擴展客群,重塑時尚產業版圖。本文分析快時尚衰落與奢侈品牌崛起背後的關鍵因素,並探討兩者在市場變革中如何調整策略,以維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