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靖凱

方靖凱

2 位追蹤者
現任:武林文創-高雄澄清館館長。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在國高中時期被人練拳頭,所以開始練拳頭。合作邀約歡迎來信Email:[email protected]
由新到舊
打架是一門技術活,我就是來揍你的!但是別找架打。 其實打架是一門技術活,如何開局、如何打的傷而不殘、如何確保自己是在有利的位置、戰術的運用等等。 假設真的有架要打,基本上我會建議敵不動我不動,身體保持緊警戒態勢,冷靜、冷靜、再冷靜。不要因為對方粗暴的言語而動怒,因為生氣時往往都會先動手,但是先動手的人往往都是理虧的。
Thumbnail
2022-10-17
7
武術其實是一門生命教育的課程「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缺德者不可與之學,喪禮者不可教之武」        「禮」與「德」都是一種符合社會規的行為,並被大家所共同遵循的,而武術始於戰場是一門搏殺的技術活,所以古時候在拜師學藝時,師父都會看重學生的禮節與德行,講禮守德之人才能夠知進退、不下重手。         「搏殺」是
Thumbnail
2021-10-27
3
防身術本身就是一種避難訓練        想必孩子在學校都一定會有防災演習訓練,當地震、火災發生時,因為有事前的演練,孩子他會知道要做什麼動作來保護自己,透過一連串的SOP完成避難的行為,進而降低身體的損傷。         近年來霸凌、兒傷的社會新聞不斷的發生,感覺上好像現在比較容易發生,然而事實上這些關於兒少的社會事件,
Thumbnail
2021-09-09
3
用拳頭打人是「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的蠢行為        人在憤怒時會握緊拳頭,會感覺雙拳充滿了力量,而事實上當拳頭握緊時肌肉間會產生拮抗就會使得出拳的速度變慢,反而不緊握拳頭的方式會讓出拳的速度較快。多數未受過武術訓練的人,握拳的方式都不正確,貿然用拳會造成手腕受傷,就算是有受過武術訓練的格鬥家,在沒有帶拳套的情況也不一定會用拳打人,因為
Thumbnail
2021-01-07
4
打架前要先學會保護自己,而不是先學會揮拳頭        「打架不是先學如何揮拳頭,而是先學如何保護自己。」一直以來我們都是教育孩子不可以先動手,先動手就理虧一半,空手道學習時也會提到「空手無先手」,在古代武術技巧即是殺人技巧,是故在德性的要求上甚高,都必須是在保護自己時才可以動手,絕對不可以主動以武力去侵犯他人。        如何保
Thumbnail
2020-11-29
4
什麼時候該打架?        「當生命身體受暴行脅迫,非使用武力不得制止時」的確暴力不一定是解決事情的好方法,但讓施暴者感同身受也未嘗是一件壞事,多數的校園霸凌是因為沒有人敢與其對抗,導致施暴者認為我就老大反正你也不敢怎麼樣,在這樣的預期心理下施暴者就持續霸凌的行為,受欺負的孩子會因為恐懼害怕,而自己卻又無法有所
Thumbnail
2020-10-30
2
打架其實也是一種運動        打架從廣義來看他就是一項沒有規則的格鬥運動,其實打架跟多數運動一樣,可以增加心肺功能、動態視覺的養成、反應能力的增強、膽量的訓練,提高肢體協調能力、增加身體活動量,有助於有助舒展身心減輕精神壓力、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促進新陳代謝消耗熱量,有時打完架說不定還可以交到好朋友。      
Thumbnail
2020-10-29
3
為什麼會打架         「打架」說穿了就是一種原始本能,群居動物中社會地位的建立,就是透過武力來決定的。孩子有時會因為氣不過就會動手了,有時因為要保護自己就動手了、有時因為朋友間瞎起鬨就會動手了,所以打架不見得都是壞孩子,要看當下所發生的狀況而定,年紀越小的孩子越容易用肢體的動作來解決問題,事發當下不管是
Thumbnail
2020-06-16
2
打架不一定是壞孩子,請教你的孩子會打架自序          記得孩提時期跟人家打架哭著回家,一進家門家母並沒有馬上關心我的傷勢,而是生氣的跟我說:「有本事打架打輸了就不准哭回來,你現在再去給我打,打贏了才准回家。」在鄰居的想法中怎麼會有這樣教孩子的,家母跟鄰居說:「以後的社會環境會比現在更嚴峻,我這是訓練孩子要有勇氣去面對未來所發生在
Thumbnail
2020-05-1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