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其實是一門生命教育的課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缺德者不可與之學,喪禮者不可教之武」

「禮」與「德」都是一種符合社會規的行為,並被大家所共同遵循的,而武術始於戰場是一門搏殺的技術活,所以古時候在拜師學藝時,師父都會看重學生的禮節與德行,講禮守德之人才能夠知進退、不下重手。

「技擊」是武術的核心價值,如今武術已經不再是行走江湖必備的技藝,他已經成為一種運動、一種文化、一門教育的存在,而武術中的搏殺不是不在;只是式微了,但是對於「不殺」這點還是以相當嚴謹的態度來看待,不因為武術型態的改變而有所變化。其實人的生命是既強韌又脆弱的,往往只要在對的點來那麼一下,就會改變一個人的存活與否,或是一個人未來的人生。「尊重他者與自己的生命」一直是武術在很多技巧與思維上所琢磨的,因此武術中才會有衍生出「八打」與「八不打」的論述,同時這也一種武德的表現,不下殺手讓對方知難而退。

明朝著名的將軍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提到的「既得藝,必試敵,切不可以勝負為愧為奇,當思何以勝之,何以敗之,勉而久試。」當我們學到技藝時,應該去實踐與驗證,不用把勝負看得太重,要去思考為何獲勝,去檢討為何失敗。雖然這段話是用在勉勵習武者應該精益求精,但是這樣的道理拿來看待生活不也是如此嗎,就如同家長們總會鼓勵孩子要不斷嚐試不要怕失敗,透過成功來驗證自身所學的成果,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與抗壓性。

武術教育是可以讓孩子在社會、身體、情緒、心智等各方面有所成長與發展,把武術教育稱為一種全人教育一點也不為過。不要把拳腳視為一種野蠻的行為,有時適當的武力才能止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武靖四方
2會員
10內容數
現今的社會環境的確是比以前嚴峻許多,校園霸凌事件發生的比例越來越高,年齡層也越來越低,希望藉由筆者的觀點與經驗來告訴家長們一件事情,就是「打架不一定是壞孩子,請教你的孩子會打架」
武靖四方的其他內容
2025/03/05
「越不動越不敢動」 面對衝突時;一定要先冷靜告訴自己讓手腳動起來,透過步伐的移動讓傷害降低,利用移動來製造空檔,移動步伐要以靈活、防守、安全撤離為原
Thumbnail
2025/03/05
「越不動越不敢動」 面對衝突時;一定要先冷靜告訴自己讓手腳動起來,透過步伐的移動讓傷害降低,利用移動來製造空檔,移動步伐要以靈活、防守、安全撤離為原
Thumbnail
2022/10/17
其實打架是一門技術活,如何開局、如何打的傷而不殘、如何確保自己是在有利的位置、戰術的運用等等。 假設真的有架要打,基本上我會建議敵不動我不動,身體保持緊警戒態勢,冷靜、冷靜、再冷靜。不要因為對方粗暴的言語而動怒,因為生氣時往往都會先動手,但是先動手的人往往都是理虧的。
Thumbnail
2022/10/17
其實打架是一門技術活,如何開局、如何打的傷而不殘、如何確保自己是在有利的位置、戰術的運用等等。 假設真的有架要打,基本上我會建議敵不動我不動,身體保持緊警戒態勢,冷靜、冷靜、再冷靜。不要因為對方粗暴的言語而動怒,因為生氣時往往都會先動手,但是先動手的人往往都是理虧的。
Thumbnail
2021/09/09
        想必孩子在學校都一定會有防災演習訓練,當地震、火災發生時,因為有事前的演練,孩子他會知道要做什麼動作來保護自己,透過一連串的SOP完成避難的行為,進而降低身體的損傷。         近年來霸凌、兒傷的社會新聞不斷的發生,感覺上好像現在比較容易發生,然而事實上這些關於兒少的社會事件,
Thumbnail
2021/09/09
        想必孩子在學校都一定會有防災演習訓練,當地震、火災發生時,因為有事前的演練,孩子他會知道要做什麼動作來保護自己,透過一連串的SOP完成避難的行為,進而降低身體的損傷。         近年來霸凌、兒傷的社會新聞不斷的發生,感覺上好像現在比較容易發生,然而事實上這些關於兒少的社會事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雖說自古文人相輕,但要怎麼回應他人的指教或給予他人建議?心態很重要。 本編大綱: 一、受教心態,我從劍術的學習找到最佳解。 二、評文心態,請了解人都希望被讚美。 三、交友心態,互相尊重才是健康的關係。 「動腦、動手、有限度的善良。」—古神小卷教義 一、受教心態,我從劍術的學習
Thumbnail
雖說自古文人相輕,但要怎麼回應他人的指教或給予他人建議?心態很重要。 本編大綱: 一、受教心態,我從劍術的學習找到最佳解。 二、評文心態,請了解人都希望被讚美。 三、交友心態,互相尊重才是健康的關係。 「動腦、動手、有限度的善良。」—古神小卷教義 一、受教心態,我從劍術的學習
Thumbnail
協助帶國中生練習薙刀的一些心得記錄。
Thumbnail
協助帶國中生練習薙刀的一些心得記錄。
Thumbnail
其實打架是一門技術活,如何開局、如何打的傷而不殘、如何確保自己是在有利的位置、戰術的運用等等。 假設真的有架要打,基本上我會建議敵不動我不動,身體保持緊警戒態勢,冷靜、冷靜、再冷靜。不要因為對方粗暴的言語而動怒,因為生氣時往往都會先動手,但是先動手的人往往都是理虧的。
Thumbnail
其實打架是一門技術活,如何開局、如何打的傷而不殘、如何確保自己是在有利的位置、戰術的運用等等。 假設真的有架要打,基本上我會建議敵不動我不動,身體保持緊警戒態勢,冷靜、冷靜、再冷靜。不要因為對方粗暴的言語而動怒,因為生氣時往往都會先動手,但是先動手的人往往都是理虧的。
Thumbnail
之前有人問過,學過軍方的一些格鬥技巧,也在武館練拳多年,那捷運的那個事件如果是你應該能夠處理吧?當時的回應是"跑囉",而在經過多年之後如果是同樣的問題,結果還會是"跑囉"。 其實這並不是冷血,而是在無法確認能夠全身而退的狀態之下,最好的方式其實就是迴避。除非是退到無法再退的情況才會選擇還擊。
Thumbnail
之前有人問過,學過軍方的一些格鬥技巧,也在武館練拳多年,那捷運的那個事件如果是你應該能夠處理吧?當時的回應是"跑囉",而在經過多年之後如果是同樣的問題,結果還會是"跑囉"。 其實這並不是冷血,而是在無法確認能夠全身而退的狀態之下,最好的方式其實就是迴避。除非是退到無法再退的情況才會選擇還擊。
Thumbnail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涼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人生嗎,講求方式方法總是會比矇著頭硬幹來的好一點~~~
Thumbnail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涼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人生嗎,講求方式方法總是會比矇著頭硬幹來的好一點~~~
Thumbnail
十一歲習武,十九歲當武術老師。向啟蒙老師學習武術,更習得傳承與人生。
Thumbnail
十一歲習武,十九歲當武術老師。向啟蒙老師學習武術,更習得傳承與人生。
Thumbnail
先前有說到關於武術的迷思與誤區,這次試著來說說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很多年前曾有一個朋友說,練了那麼多年武術,加上學校、部隊的訓練,如果遇到捷運的那個狀況,一定能夠制止對方吧。 當時只有回應對方,我~會先跑~~跑到不能再退的時候再說。
Thumbnail
先前有說到關於武術的迷思與誤區,這次試著來說說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很多年前曾有一個朋友說,練了那麼多年武術,加上學校、部隊的訓練,如果遇到捷運的那個狀況,一定能夠制止對方吧。 當時只有回應對方,我~會先跑~~跑到不能再退的時候再說。
Thumbnail
        想必孩子在學校都一定會有防災演習訓練,當地震、火災發生時,因為有事前的演練,孩子他會知道要做什麼動作來保護自己,透過一連串的SOP完成避難的行為,進而降低身體的損傷。         近年來霸凌、兒傷的社會新聞不斷的發生,感覺上好像現在比較容易發生,然而事實上這些關於兒少的社會事件,
Thumbnail
        想必孩子在學校都一定會有防災演習訓練,當地震、火災發生時,因為有事前的演練,孩子他會知道要做什麼動作來保護自己,透過一連串的SOP完成避難的行為,進而降低身體的損傷。         近年來霸凌、兒傷的社會新聞不斷的發生,感覺上好像現在比較容易發生,然而事實上這些關於兒少的社會事件,
Thumbnail
有的人會因為學了一些,就會覺得自己變得很強大,或是被灌輸學了以後就會變成了高手。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思維。很多因而吃虧受傷的人大多有這樣的思維,而當能夠不斷地貼出這樣的影片,而留言是一面倒的嘲笑而不自覺的時候,表示自己已經被自己洗腦,認知不了自己的問題。這可能就是一個最危險的階段。
Thumbnail
有的人會因為學了一些,就會覺得自己變得很強大,或是被灌輸學了以後就會變成了高手。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思維。很多因而吃虧受傷的人大多有這樣的思維,而當能夠不斷地貼出這樣的影片,而留言是一面倒的嘲笑而不自覺的時候,表示自己已經被自己洗腦,認知不了自己的問題。這可能就是一個最危險的階段。
Thumbnail
        「打架不是先學如何揮拳頭,而是先學如何保護自己。」一直以來我們都是教育孩子不可以先動手,先動手就理虧一半,空手道學習時也會提到「空手無先手」,在古代武術技巧即是殺人技巧,是故在德性的要求上甚高,都必須是在保護自己時才可以動手,絕對不可以主動以武力去侵犯他人。        如何保
Thumbnail
        「打架不是先學如何揮拳頭,而是先學如何保護自己。」一直以來我們都是教育孩子不可以先動手,先動手就理虧一半,空手道學習時也會提到「空手無先手」,在古代武術技巧即是殺人技巧,是故在德性的要求上甚高,都必須是在保護自己時才可以動手,絕對不可以主動以武力去侵犯他人。        如何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