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不一定是壞孩子,請教你的孩子會打架

更新於 2021/10/23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自序
記得孩提時期跟人家打架哭著回家,一進家門家母並沒有馬上關心我的傷勢,而是生氣的跟我說:「有本事打架打輸了就不准哭回來,你現在再去給我打,打贏了才准回家。」在鄰居的想法中怎麼會有這樣教孩子的,家母跟鄰居說:「以後的社會環境會比現在更嚴峻,我這是訓練孩子要有勇氣去面對未來所發生在他身上的事。」
的確!在當時的時空背景家母的教育方式確實另類,而這樣的教育方式既是對的也是錯的。父母親不會時時刻刻在孩子身邊保護孩子,讓孩子學習保護自己的想法這是對的,但是錯在沒有適切的引導孩子,何時該掄起拳頭保護自己。我只記得家母說過「人家沒有先動手你不可以動手,因為先動手的人就是錯的。」而學校的教導則是「動手打人是不對的只要動手打人你就是壞孩子」在如此矛盾的教育思維下,也讓我在國高中吃了不少苦頭,當衝突發生我都會想該出拳頭嗎?
現今的社會環境的確是比以前嚴峻許多,校園霸凌事件發生的比例越來越高,年齡層也越來越低,希望藉由筆者的觀點與經驗來告訴家長們一件事情,就是「打架不一定是壞孩子,請教你的孩子會打架」
    avatar-img
    2會員
    9內容數
    現今的社會環境的確是比以前嚴峻許多,校園霸凌事件發生的比例越來越高,年齡層也越來越低,希望藉由筆者的觀點與經驗來告訴家長們一件事情,就是「打架不一定是壞孩子,請教你的孩子會打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有孩子以前,我對打工換宿的概念,只限於個人的行為,直到有了孩子後,因為還想要繼續完成這個未盡的夢想,所以,開始在思考是否還有沒有別的可能性。
    Thumbnail
    「體制外革命路線」與「體制內改革路線」|我不停掙扎拔河中! 我有一個活潑好動的小二男娃,我個人覺得好難教, 我一直在摸索育兒方式,我常常用自古以來的方式, 或我覺得該按部就班,照我要的方式來加附在兒子身上, so他很反彈,一直不停和我對抗著! 我覺得學生要有學生的本分,回家就先把學校作業完成, 老
    Thumbnail
    「當我的心情好不容易被工作轉移,暫時拋開家中的煩惱時,但一回到家,就又會接收到媽媽不時給我的一些負面想法。我知道爸爸曾帶她很大的傷害,但是當她一直走不出來,我也會跟著受到影響,不只是對婚姻,連帶也對人生感到沮喪。」24歲大學畢業沒幾年的姍姍,說到自己的家庭,就像是揮之不去的惡夢一般,讓她真心好想逃離
    Thumbnail
    每次問孩子:「爸爸、媽媽對你們多好,你們知道嗎?」他們總是絞盡腦汁之後才勉強說出:「爸媽賺錢養我們,很辛苦。」然後就不知道該說什麼了。為什麼孩子會如此不知感恩呢?恐怕是你站在成人的角度,想當然認為他們必定會感念親恩,因而產生的誤解。那麼,我們可以怎麼做呢?不如換個角度……
    Thumbnail
    台北電影節。目前看完寫好的三部作品《記得雨,不記得你》、《一日談》、《鳥是海與樹的孩子》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劇集激起社會漣漪之餘,也引發親子教養觀熱論。本文主張跳脫對立化的觀影視角,從結構究其背後寓意,觀察社會觀念及其外溢、加深的家長期待,如何共構成親子間窒礙的溝通及壓迫鏈結。打破人物妖魔化、教育神話迷思,結構受害者如你我終需倚賴對話與溝通理解,翻案性的代間觀念流動也才有望催致。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有孩子以前,我對打工換宿的概念,只限於個人的行為,直到有了孩子後,因為還想要繼續完成這個未盡的夢想,所以,開始在思考是否還有沒有別的可能性。
    Thumbnail
    「體制外革命路線」與「體制內改革路線」|我不停掙扎拔河中! 我有一個活潑好動的小二男娃,我個人覺得好難教, 我一直在摸索育兒方式,我常常用自古以來的方式, 或我覺得該按部就班,照我要的方式來加附在兒子身上, so他很反彈,一直不停和我對抗著! 我覺得學生要有學生的本分,回家就先把學校作業完成, 老
    Thumbnail
    「當我的心情好不容易被工作轉移,暫時拋開家中的煩惱時,但一回到家,就又會接收到媽媽不時給我的一些負面想法。我知道爸爸曾帶她很大的傷害,但是當她一直走不出來,我也會跟著受到影響,不只是對婚姻,連帶也對人生感到沮喪。」24歲大學畢業沒幾年的姍姍,說到自己的家庭,就像是揮之不去的惡夢一般,讓她真心好想逃離
    Thumbnail
    每次問孩子:「爸爸、媽媽對你們多好,你們知道嗎?」他們總是絞盡腦汁之後才勉強說出:「爸媽賺錢養我們,很辛苦。」然後就不知道該說什麼了。為什麼孩子會如此不知感恩呢?恐怕是你站在成人的角度,想當然認為他們必定會感念親恩,因而產生的誤解。那麼,我們可以怎麼做呢?不如換個角度……
    Thumbnail
    台北電影節。目前看完寫好的三部作品《記得雨,不記得你》、《一日談》、《鳥是海與樹的孩子》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劇集激起社會漣漪之餘,也引發親子教養觀熱論。本文主張跳脫對立化的觀影視角,從結構究其背後寓意,觀察社會觀念及其外溢、加深的家長期待,如何共構成親子間窒礙的溝通及壓迫鏈結。打破人物妖魔化、教育神話迷思,結構受害者如你我終需倚賴對話與溝通理解,翻案性的代間觀念流動也才有望催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