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品瑜

吳品瑜

19 位追蹤者
城市光榮感極強的府城女兒,長年住遊世界,目前旅居海德堡。研讀榮格學說,於生活中「搬」演童話,處理失諧的台德異國婚姻,以及與三名年紀各20、18與7歲的混血女兒,淬鍊女性智慧,並且療癒童年目睹家暴的創傷!更重要的是熱愛書寫分享,以文字進行日不落陪伴。著作《許我一個夠好的陪伴》(2019,時報文化出版)
20會員
40內容數
神話是人類的大夢,童話則是庶民生活智慧。藉由搬演故事,連結主角的原型能量,將個人與外在現實切換、深化,人生得以個人創作與詮釋,活出自己。22年台德異國婚姻走到死胡同,家中三名年紀各20、18與7歲的混血女兒,亦有相異的教養課題,於是,"演"很大成了最關鍵的生命實驗,療癒親密、親子與原生家庭關係。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但這一大疊彩券,真的對我很重要,因為這裡頭有同學對我的擔心與疼惜,卻又不知如何幫助我,於是用這最搞笑與突兀的方式,若無其事地送給我。 他送給我的是祝福,希望我此去都能不再為五斗米而折腰,或是難為自己苦撐。
Thumbnail
每當有人在我面前,讚美或是表揚另外一位女生的種種美好特質時,於我聽來就彷彿是指向我的種種「不足以存在於世」的罪證,對方擁有的一切,相形之下就是我的缺失,什麼都不是的虛無感,想哭卻哭不出聲,瞬間都不知道自己還有什麼剩餘價值,唯有讓自己立即消失現場,才勉強能贖罪。 我沉睡在無視自我存在價值的長夢裡
Thumbnail
與老大聊了許多成癮的症狀,她對我的坦白很是震撼,母女加碼聊開來,正是實踐敘事理論的「問題外化」。 我們都各自在面對與處理自己的問題,但卻能在彼此面前得到自我揭露的勇敢,於是,能在敘說當下與問題拉開清楚視見,進行慢條斯理剖析。 如果每一個人夠誠實的話,一定會承認要自我揭露其實一點都不容易,特
Thumbnail
別讓遊戲玩我,而是我玩遊戲。 現實生活中,應該也是如此,擁抱自己的陰暗與弱點,好好發展出一套自我陪伴的功夫,就能翻轉遊戲規則,並讓自己從遊戲中收穫滿滿。
Thumbnail
 回到德國後,本來就少外食,現在餐廳都關了,三餐都得自主料理,我們都各自輪值,再加上先生週末大顯手藝,其實美食從未斷過。  但我最愛的時光,不僅僅品嘗美食的三吋舌根享受,更是用完餐的整理清潔時光。
Thumbnail
看見每個人處境的不同,以及此前脈絡的相異,才是找尋同理共感的開始。 我仍舊是繼續暗黑下探,在路無可路,退無可退的疫情蔓延時刻,或許內傾直覺者還能有那麼些輕鬆,逕自地在更深遠的無光中,探去。
Thumbnail
不久前我們還在嘲笑英國首相的佛系防疫政策,沒想到台灣清明連假墾丁大街、個光觀景點、夜市人山人海的景象,這才讓全地球人驚訝台灣人的「乎死」(請原諒我府城腔的「台灣國語」,英國版的佛系到了台灣變「乎死」)防疫,完全不打嘴砲,直接身體力行的驚人效率。
Thumbnail
近日,全球疫情失控,生命瞬息消亡,就連哀悼都成了最負擔不起的奢侈,而台灣則集體催眠著一種絕對的完美與愛情,無意識地迷信崇拜一種虛無的幸運,卻又被無可彌補的失落狠狠重摔,成為一種終極的懲罰與命運背叛。 滄海之前,人真的只能拔山追尋,以及無能陷溺,甚而在眼前的海枯之後,讓自己無助地骨化石嗎?
Thumbnail
安慰別人之前,你準備好先自我同在了嗎? 安慰,從來不是你給別人的,而是藉機先陪伴好自己的。 沒人願意分享不被善待的一切,更沒人需要頭腦式的揣測可能的狀況,以及蓋布袋滅火式的被阻斷感覺,這一切的不容易都有個小小的悲心與祝福,希望我們都能非暴力地對待自己與他人的情緒。
Thumbnail
你很勇敢,我曾經也有過類似這樣的關係,總是一味地想要去讓對方開心,卻從來沒想過真正想要開心的是自己。後來明白好像人總是會把自己最缺失的地方,投射在親密關係中的另一方身上。我曾經是一個特別害怕被抛棄的人,這個點不論是被誰觸發,我都會當場崩潰,完全變得不像平時的自己。後來我也是自我療愈,放下一切邏輯思維,類似於「去解決」,「去思考」或者「去分析」之類的,轉而純粹地去面對自己的傷口,去感受它們的疼痛,讓自己知道哪裡受傷了,去允許自己軟弱,去允許自己流下不爭氣的眼淚,去允許自己大哭,然後原諒這樣的自己,擁抱這樣的自己,接受這樣的自己也認可這樣的自己,不再去要求自己爲了任何人改變或者變得更好,反而是學會了如何保護這樣敏感易受傷的自己。這樣一來,好像很多曾經困擾我的問題都想明白了,也懂得了什麽樣的人是我想要的,什麽樣的不是我想要的。就像你說的,和自己同在,和當下的自己同在,不管什麽時候,都能感覺到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心想要什麽,然後溫柔地給與它想要的,就像我曾經對別人那樣。就好像是,把曾經用力對別人的好和溫柔,原諒和接納,統統都用在了自己身上。我從未感受過如此的自由和放鬆,還有最重要的是,「安全感」。是真的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的,明白了這些之後,我才發現我更加會愛人了,人際關係也比以前更加平和和愉悅了,我深知這個道理,也深知這樣做的不容易,你很勇敢,就像當初的我一樣。有些路,注定是要一個人孤獨地走出來,你才能看見目的地。很愛你的坦誠的表達,加油💕
平常自我凝視與相處的能力,特別是擁抱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不能,以及尊重自己的無為,才有可能順當地在緊張的疫情蔓延、逼仄的人際空間裡,讓女兒們各自頭角崢嶸。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