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滄海,最愛之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有幸於滄海泅泳過,身心印記著被愛的美好,在每一次念念不忘的淚眼婆娑裡,向著內心的汪洋尋去

有幸於滄海泅泳過,身心印記著被愛的美好,在每一次念念不忘的淚眼婆娑裡,向著內心的汪洋尋去

人一生下來,就已注定失去,失去羊水裡交融的寧馨,失去孺慕的天真,失去懵懂的稚情,失去自由,失去自我,失去名利,失去錢財,失去相信,失去親人,失去摯愛,最終,失去生命。

近日,全球疫情失控,生命瞬息消亡,就連哀悼都成了最負擔不起的奢侈,而台灣則集體催眠著一種絕對的完美與愛情,無意識地迷信崇拜一種虛無的幸運,卻又被無可彌補的失落狠狠重摔,成為一種終極的懲罰與命運背叛。

滄海之前,人真的只能拔山追尋,以及無能陷溺,甚而在眼前的海枯之後,讓自己無助地骨化石嗎?

曾經滄海,並非從此負向人生,情愛僅止此人的獨向黃昏,再也無需上善的滋潤,絕望地以為世間是永遠的失落。

相反的,有幸於滄海泅泳過,身心印記著被愛的美好,在每一次念念不忘的淚眼婆娑裡,向著內心的汪洋尋去。

最終,了知曾經滄海與自性汪洋,總歸一源,失落的那個人,原是成全我們的自我追尋而來,愛與被愛不過轉瞬,互即互入,自己與最愛已一即一切,也就再毋須焦躁地向世間燈火闌珊處裡尋,甚或厭離世間再無那人的身影。


天下的水總歸一源,不拘哪裡的水舀一碗看著哭去,也就盡情了

天下的水總歸一源,不拘哪裡的水舀一碗看著哭去,也就盡情了


天一生水。

「天下的水總歸一源,不拘哪裡的水舀一碗看著哭去,也就盡情了。」林黛玉在第四十四回,鳳姊的生日宴席上,就在眾人看演《荊釵記》時,林黛玉看到〈男祭〉這一齣,以此意有所指地暗示寶玉,毋須非得煞費心思去水仙庵祭祀金釧,因為那是拘泥於形式,卻忘乎自性本心。

悲傷地痛哭、心痛地流淚,貌似哀痛逾恆的的無力可為,卻是最能藉由存在的濕濡,以覺察的虹吸,將曾經的滄海與自性汪洋,連結一氣。


走過一段陷溺,才會發現,眼見為實的海枯,並非真正最痛苦的,反倒是「曾經滄海」的一念

走過一段陷溺,才會發現,眼見為實的海枯,並非真正最痛苦的,反倒是「曾經滄海」的一念


三年前好友少的英年早逝,那是一種比面對自身死亡未知,還要難忍的哀傷,即使這一刻的文字烙下,淚水仍不住氤氳雙眼。

的確是曾經滄海。

沒有摯愛的這個世界,也確實讓人厭離,許多時候毋寧閉上雙眼,讓淚水在黑暗中作為顯影液,歷歷曾經。

不想睜眼,以為再也看不到堪可類比的善良;蕭索離群,自認再無可能感受那不經意溫柔的暖。


時間仍然繼續在走,相愛不該成為軟弱的藉口,最愛的五月仍然會走,窗外的雲在蔽日翳月之後,終會化為汪洋上的雨水,回湧倒灌曾經的滄海,敬獻不受後有的悲心

時間仍然繼續在走,相愛不該成為軟弱的藉口,最愛的五月仍然會走,窗外的雲在蔽日翳月之後,終會化為汪洋上的雨水,回湧倒灌曾經的滄海,敬獻不受後有的悲心

然而,走過一段陷溺,才會發現,眼見為實的海枯,並非真正最痛苦的,反倒是「曾經滄海」的一念,落現自己於人間地獄,所見一切無非醜陋頑愚,對比摯愛的終極美好,也不合乎比例地擴大了自我被天地剝奪的孤絕。

呼天搶地哀嘆、捶胸頓足地嚎哭,都是被允許的,但是淚水不僅發於外,還要行於中,倒灌內裡,自心早有海天一線的汪洋海闊,等待愛與被愛的無復無記。

時間仍然繼續在走,相愛不該成為軟弱的藉口,最愛的五月仍然會走,窗外的雲在蔽日翳月之後,終會化為汪洋上的雨水,回湧倒灌曾經的滄海,敬獻不受後有的悲心。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曾經滄海。


最愛的五月仍然會走,窗外的雲在蔽日翳月之後,終會化為汪洋上的雨水,回湧倒灌曾經的滄海

最愛的五月仍然會走,窗外的雲在蔽日翳月之後,終會化為汪洋上的雨水,回湧倒灌曾經的滄海


於今的我,不再對著世間皺眉生厭,或是將娑婆善男子與摯愛對比,毀己惡人,而是安然於自心汪洋,重現曾經滄海的上善,自己如能若水,敬虔地將點滴楊枝敬灑人間,止息三界火宅,菩提清涼,所有功德亦是全然迴向少的。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曾經滄海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曾經滄海


雖夜夢無痕,但日常意念的間隙,思維起少,依然淚眼婆娑,只是淚水不僅已從悲戚質變成感念,緩緩自眼眶流下臉頰的一痕一印記裡,亦悄然伏流於心的重層積岩間,漸次匯流於汪洋。


你是我所有的回憶

你是我所有的回憶


失去摯愛的悲傷,不會過去,只是抵達,總在無人知曉的黑夜,晃漾於自心汪洋的那一圈月光海裡。

縱使孑然,卻是全有。


風雨中 挑燈共語 長記心底處

風雨中 挑燈共語 長記心底處




【情到濃時休說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iuaQa3JcVY&t=1s


曲 趙文海 詞 鄧偉雄 唱 汪明荃


踏上高處 多少風雨 為何要 今朝獨處

哭笑聲 不再復見 情感深心儲


在眼底裡 多少關注 難忘卻 空山夜雨

風雨中 挑燈共語 長記心底處


情和恨 涕淚歡娛 問世間哪個作主

誰說愛海原是飄渺 情若醉 休說癡


獨怕高處 凄風苦雨 難留得 歡欣暫駐

只有把 多少舊愛 全留於深心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品瑜的沙龍
20會員
40內容數
神話是人類的大夢,童話則是庶民生活智慧。藉由搬演故事,連結主角的原型能量,將個人與外在現實切換、深化,人生得以個人創作與詮釋,活出自己。22年台德異國婚姻走到死胡同,家中三名年紀各20、18與7歲的混血女兒,亦有相異的教養課題,於是,"演"很大成了最關鍵的生命實驗,療癒親密、親子與原生家庭關係。
吳品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4/13
但這一大疊彩券,真的對我很重要,因為這裡頭有同學對我的擔心與疼惜,卻又不知如何幫助我,於是用這最搞笑與突兀的方式,若無其事地送給我。 他送給我的是祝福,希望我此去都能不再為五斗米而折腰,或是難為自己苦撐。
Thumbnail
2020/04/13
但這一大疊彩券,真的對我很重要,因為這裡頭有同學對我的擔心與疼惜,卻又不知如何幫助我,於是用這最搞笑與突兀的方式,若無其事地送給我。 他送給我的是祝福,希望我此去都能不再為五斗米而折腰,或是難為自己苦撐。
Thumbnail
2020/04/12
每當有人在我面前,讚美或是表揚另外一位女生的種種美好特質時,於我聽來就彷彿是指向我的種種「不足以存在於世」的罪證,對方擁有的一切,相形之下就是我的缺失,什麼都不是的虛無感,想哭卻哭不出聲,瞬間都不知道自己還有什麼剩餘價值,唯有讓自己立即消失現場,才勉強能贖罪。 我沉睡在無視自我存在價值的長夢裡
Thumbnail
2020/04/12
每當有人在我面前,讚美或是表揚另外一位女生的種種美好特質時,於我聽來就彷彿是指向我的種種「不足以存在於世」的罪證,對方擁有的一切,相形之下就是我的缺失,什麼都不是的虛無感,想哭卻哭不出聲,瞬間都不知道自己還有什麼剩餘價值,唯有讓自己立即消失現場,才勉強能贖罪。 我沉睡在無視自我存在價值的長夢裡
Thumbnail
2020/04/12
與老大聊了許多成癮的症狀,她對我的坦白很是震撼,母女加碼聊開來,正是實踐敘事理論的「問題外化」。 我們都各自在面對與處理自己的問題,但卻能在彼此面前得到自我揭露的勇敢,於是,能在敘說當下與問題拉開清楚視見,進行慢條斯理剖析。 如果每一個人夠誠實的話,一定會承認要自我揭露其實一點都不容易,特
Thumbnail
2020/04/12
與老大聊了許多成癮的症狀,她對我的坦白很是震撼,母女加碼聊開來,正是實踐敘事理論的「問題外化」。 我們都各自在面對與處理自己的問題,但卻能在彼此面前得到自我揭露的勇敢,於是,能在敘說當下與問題拉開清楚視見,進行慢條斯理剖析。 如果每一個人夠誠實的話,一定會承認要自我揭露其實一點都不容易,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01 如果很傷心的時候,妳會看一場電影,好好流淚,把悲傷都倒入海中 遭遇了巨大悲傷的那一瞬間,人好像會變得麻木,並且僵直 在悲傷中的自己卻全身褪色成水泥灰 任憑這世界五光十色,繽紛多彩,也沾染不上一些色彩 我們因此凍結在此刻,無法脫離這個狀態⋯⋯ 慢慢地,開始緩緩接收到外界的聲音 意識到自己的苦
Thumbnail
01 如果很傷心的時候,妳會看一場電影,好好流淚,把悲傷都倒入海中 遭遇了巨大悲傷的那一瞬間,人好像會變得麻木,並且僵直 在悲傷中的自己卻全身褪色成水泥灰 任憑這世界五光十色,繽紛多彩,也沾染不上一些色彩 我們因此凍結在此刻,無法脫離這個狀態⋯⋯ 慢慢地,開始緩緩接收到外界的聲音 意識到自己的苦
Thumbnail
20.05深鎖在心頭的思念(台語吟唱/河洛話) 汝就像海風吹入我之心內予我寒 是甚物款之感情予我想欲放沒記 卻無法度將汝放沒記 我一个傷心人抵海邊 手提ㄧ支樹枝一遍一遍寫著相思 海水淹去看世事洗徦一片白青青 冷清清之人生路 誰知青春夢醒 我會一个人抵海邊孤單無伴
Thumbnail
20.05深鎖在心頭的思念(台語吟唱/河洛話) 汝就像海風吹入我之心內予我寒 是甚物款之感情予我想欲放沒記 卻無法度將汝放沒記 我一个傷心人抵海邊 手提ㄧ支樹枝一遍一遍寫著相思 海水淹去看世事洗徦一片白青青 冷清清之人生路 誰知青春夢醒 我會一个人抵海邊孤單無伴
Thumbnail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是啊,就是那麼無怨無悔,才會有人甘心為愛情不顧一切地自殘或自殺!  愛情啊,究意有何魔力?才會詠嘆「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思念到無法自己。如果愛情真有公式會算出結果,那麼就不再會有那麼多偉大的文學及影視作品了。可是,倘若愛情真的是像傳頌般你濃我濃,那
Thumbnail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是啊,就是那麼無怨無悔,才會有人甘心為愛情不顧一切地自殘或自殺!  愛情啊,究意有何魔力?才會詠嘆「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思念到無法自己。如果愛情真有公式會算出結果,那麼就不再會有那麼多偉大的文學及影視作品了。可是,倘若愛情真的是像傳頌般你濃我濃,那
Thumbnail
絕望的不是疼痛,是我現在荊棘裡頭破血流體無完膚的時候,我呼喊的每一句話,都沒有任何人回應。
Thumbnail
絕望的不是疼痛,是我現在荊棘裡頭破血流體無完膚的時候,我呼喊的每一句話,都沒有任何人回應。
Thumbnail
「放下」,從古至今,是每個人在這生中都會經歷的事情。 無論是感情、友情、事業甚至是自己掛念的回憶。但今天要講的是關於 「感情的放下」。 【唐代】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這首詩意思是:“滄海”、“巫山”,是世間至大至美的形象,詩人引以為喻,從字面上看是
Thumbnail
「放下」,從古至今,是每個人在這生中都會經歷的事情。 無論是感情、友情、事業甚至是自己掛念的回憶。但今天要講的是關於 「感情的放下」。 【唐代】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這首詩意思是:“滄海”、“巫山”,是世間至大至美的形象,詩人引以為喻,從字面上看是
Thumbnail
然而白雲蒼狗中,一切仍存在著永恆的實相。變了的是人生的滄海桑田,不變的是被時代覆蓋而模糊泛黃的回憶裡,我們曾經的心動與憾恨、絕望及勇氣、平靜和釋然。
Thumbnail
然而白雲蒼狗中,一切仍存在著永恆的實相。變了的是人生的滄海桑田,不變的是被時代覆蓋而模糊泛黃的回憶裡,我們曾經的心動與憾恨、絕望及勇氣、平靜和釋然。
Thumbnail
  最近,重播循環著這首歌,每次聽著心揪揪。我們,都從一個什麼都沒有的地方,來到了這裡,終將再到達一個什麼都沒有的地方,而在這段人生的道路上,想擁有什麼?又想留下什麼? (移動探路客2021.01.27文章)
Thumbnail
  最近,重播循環著這首歌,每次聽著心揪揪。我們,都從一個什麼都沒有的地方,來到了這裡,終將再到達一個什麼都沒有的地方,而在這段人生的道路上,想擁有什麼?又想留下什麼? (移動探路客2021.01.27文章)
Thumbnail
人生有時候就像淺水灣這個名字一樣,表面上這是一個「淺水灣」,但水很深好嗎,走進去就是一片大海汪洋,人和人的感情也是
Thumbnail
人生有時候就像淺水灣這個名字一樣,表面上這是一個「淺水灣」,但水很深好嗎,走進去就是一片大海汪洋,人和人的感情也是
Thumbnail
這些傷與不甘,一度是我的劫難。猶幸歲月覆蓋其上,終將我擺渡。時間並非靈丹妙藥,它能磨平的並非傷痛本身,磨平的只是傷痛的激動。可年月的增長,確實拓闊了認知的層次。逐漸明瞭,快樂只能豐盈肉體,惟有痛苦灌溉靈魂。
Thumbnail
這些傷與不甘,一度是我的劫難。猶幸歲月覆蓋其上,終將我擺渡。時間並非靈丹妙藥,它能磨平的並非傷痛本身,磨平的只是傷痛的激動。可年月的增長,確實拓闊了認知的層次。逐漸明瞭,快樂只能豐盈肉體,惟有痛苦灌溉靈魂。
Thumbnail
近日,全球疫情失控,生命瞬息消亡,就連哀悼都成了最負擔不起的奢侈,而台灣則集體催眠著一種絕對的完美與愛情,無意識地迷信崇拜一種虛無的幸運,卻又被無可彌補的失落狠狠重摔,成為一種終極的懲罰與命運背叛。 滄海之前,人真的只能拔山追尋,以及無能陷溺,甚而在眼前的海枯之後,讓自己無助地骨化石嗎?
Thumbnail
近日,全球疫情失控,生命瞬息消亡,就連哀悼都成了最負擔不起的奢侈,而台灣則集體催眠著一種絕對的完美與愛情,無意識地迷信崇拜一種虛無的幸運,卻又被無可彌補的失落狠狠重摔,成為一種終極的懲罰與命運背叛。 滄海之前,人真的只能拔山追尋,以及無能陷溺,甚而在眼前的海枯之後,讓自己無助地骨化石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