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皇蒲美蓬(上):蒲美蓬與軍政府間的微妙關係

泰皇蒲美蓬(上):蒲美蓬與軍政府間的微妙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16年10月13日午後,曼谷市西里拉醫院證實泰皇蒲美蓬駕崩,享壽88歲,泰國上下舉國哀慟,泰國總理帕拉育·詹歐查上將宣布進入為期一年的國喪。蒲美蓬在泰國社會擁有近乎神聖的地位,更是國家重大爭議的最後仲裁者,也因此他對國家大事的決定權比其他君主立憲國的虛位元首還來得大,本篇專題將要分成兩篇來看看他傳奇的一生。

蒲美蓬
(圖片來源:每日頭條

Ⅰ 意料不到的登基竟與軍政府有關──兄長驟逝

蒲美蓬的哥哥是拉瑪八世阿南塔·瑪西敦(Ananda Mahidol),他的哥哥在一個亂世之下出生,10歲時即位,但因年紀尚幼,因此他的童年以及求學生涯都在瑞士的洛桑與弟弟蒲美蓬和母親詩納卡琳王太妃度過,直到有一次隨著母親及弟弟回到泰國,在一九四六年六月九日上午,曼谷大皇宮的國王寢宮傳來槍響,有人發現阿南塔·瑪西敦在王宮寢室中中彈身亡。王室當天就宣布,由驚魂未定的蒲美蓬繼位,成為暹羅的新國君──當年他只有十八歲──但因拉瑪八世從被選為國王直到去世從未經過正式加冕,後來他的弟弟追認他為正式國王,是為拉瑪八世。在蒲美蓬繼位後,也下令徹查此事但因當時皇室禁止談論此事,因此這也變成了一樁懸案。在坊間也有許多傳聞,但也大多為猜測而已,在兄長的驟逝下,蒲美蓬繼位成為新一任的泰皇──拉瑪九世,開啟了對泰國人不來說別有意義的一段黃金歲月。

(圖片來源:遠見雜誌

Ⅱ 登基初期──在動盪不安的亂世下從有名無實到足以撼動政壇

在蒲美蓬繼位前期,國內最大的兩股勢力分別為保王黨與軍方勢力,起初保王黨掌控政局,一度使得皇室可以掌握皇室財富權並賦予其極大的權力;但在蒲美蓬返國加冕前,軍方勢力又透過政變廢止保王黨所創立之憲法。1950年5月5日,蒲美蓬於曼谷大皇宮正式加冕為泰國國王,宣誓其將「為泰國人民的利益及幸福進行正義的統治」,然而,他的登基誓詞卻不為軍方執政當局所理睬,執政的軍政府絲毫不理這個二十多歲的「王」,蒲美蓬事後告訴《紐約時報》:「每當我開口想表示意見時,他們就會說,『國王陛下,你什麼都不知道。』於是我閉上嘴。我知道許多事,但我閉上嘴。他們不讓我說話,所以我不說話。」泰國在蒲美蓬國王任內曾經發生過無數次的軍事政變,修改過17次憲法,可說是一個動盪的社會,可每當泰國發生大事時,年輕的泰皇試著和平的與爭執的雙方坐下來調停,成為居中的協調者,在多次的斡旋中得到了不少談判的技巧,加上其年少時在瑞士也學習相當多治理國家的學問,讓之後的總理都認為這位「王」是可以討論國家大事的、是懂得治理國家的,蒲美蓬留學時期學到的學問不僅讓自己的皇位更為穩固,更讓每位首相了解到還有人也可以治理國家,更甚至是恢復君主制,自己治理泰國。因此,之後每次蒲美蓬國王一出面,事後的結果都可以使泰國國內迅速恢復平靜,因而獲得廣大的民眾支持。

§簡要

本集主要討論蒲美蓬的年少時期以及甫即位的新君與內閣的互動模式,無論是克服朝中勢力坐穩泰皇寶座,又或是迅速穩定泰國國家局勢,都充分體現出了泰皇在處理國事的成熟與穩重,對於一個二十初頭的泰皇而言,這無疑是一項大挑戰,但是蒲美蓬做到了,他靠的是智慧與思考,這也是為什麼在本文一開始時就提到泰皇所擁有的權力比一般君主立憲國的虛位元首還要來的大很多的原因。下集我們要來看看泰皇如何處理國際關係以及在繼承人上做出選擇。


責任編輯: 葉仲博 核稿編輯: 鄒宇晴

參考資料:

1. 泰王蒲美蓬駕崩 享壽88歲 舉國震悼 王儲瓦吉拉隆功繼位

2. 認識泰王拉瑪九世蒲美蓬:青少年時期1927-1940

3. 認識泰王拉瑪九世蒲美蓬:壯年時期 1961-1980

4. 認識泰王拉瑪九世蒲美蓬:晚年1981-2016

5. 泰國九世王蒲美蓬紀念特輯:泰王生平介紹暨1963年出訪臺灣紀錄

8. 回顧泰國國王蒲美蓬·阿杜德的傳奇一生

9. 泰王的傳奇一生 在位時間比乾隆皇帝還久

10. 受泰國千萬人民愛戴的九世王——蒲美蓬·阿杜德簡介

11. 一位中國學者眼中的泰國拉瑪九世:蒲美蓬國王

12. 境外媒體關注蒲美蓬逝世:深受愛戴 穩定泰國柱石

13. 「王宮槍響後成泰王」 蒲美蓬登基初期很艱辛


關注粉專,接收最新消息

avatar-img
LBB 嚕嗶啵的嗶嗶啵啵
447會員
574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