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台積電擴廠更新_2024/12/22
付費限定

台積電擴廠更新_2024/12/2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單純分享投資觀察 沒有股票買賣建議

本文要更新台積電擴廠進度,包含嘉義廠 AP7 和高雄廠 F22 P3。嘉義廠 AP7 FAB 樓地板面積約 21 萬平方公尺、高雄廠 P3 FAB 達 25.4 萬平方公尺,都比竹南 AP6B FAB 的 10 萬平方公尺大 1~1.5 倍,這對本專欄追蹤的根基、潤弘等營造股和做無塵室空調機電的洋基是不錯的消息

本文目錄:

  1. 台積電嘉義廠 AP7
  2. 台積電高雄廠 F22
  3. 結語

台積電嘉義廠 AP7

南科管理局

南科管理局

raw-image

2024/12/18 核發了一張建照:(113)南科(嘉)建字第00030-01號,承造人為田鼎營造,總樓地板面積約 21 萬平方公尺,主體建築是 FAB,下面則是整理嘉義廠全部 10 張建照一覽表 (註:期別不確定所以空白)

作者提供

作者提供

之前提過,法令規定甲等綜合營造業承攬造價限額為其資本額之十倍,田鼎實收資本額 1 億最大只能承攬 10 億,而田鼎之所以可以承攬超過 10 億的 FAB (113-00008-02 建照,11.8 億),可能是工程分階段,即田鼎先進場負責前期工作,後期再由大型營造廠接手,例如麗明營造或根基營造

這裡更新一下,經查台灣公司網發現田鼎實收資本額在 2024/8 從 1 億變更為 2 億,2 億的 10 倍為 20 億,那麼上表的兩座 FAB 由田鼎一家單獨承攬是符合法令規定的。雖然如此,相較麗明、根基、達欣工或互助營造的 10~27 億田鼎還是屬於小廠,因此我看法不變,像根基等大型營造公司還是有機會出現在建廠供應商裡面,即使從建照看不出來,例如根基 2024/10 法說會有揭露承攬嘉義 AP7P1 的 FAB 工程,就沒出現在建照

根基2024/10法說會

根基2024/10法說會

從一覽表也可以發現,目前兩期都還沒看到 OFFICE 棟,或許會是 113-00009 這張建照的變更設計或其他建照,繼續觀察

台積電高雄廠 F22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12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承熙的個股觀察SOP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承熙的安心投資世界
1.5K會員
1.0K內容數
這裡是個集「股票投資」、「文字創作」和「享樂人生」的天地,希望承熙我自己的心得能帶給你幸福,當然包括有收入的幸福。2021/8 轉為全職投資寫作後的我,可望把相關心得統統給你知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文分析根基2024營收衰退的原因,並探討2024年新承攬工程的金額和產品組合。作者根據根基及冠德的營業報告書,分析根基營收衰退的原因是部分工程處於開工初期或工期展延。2024年新承攬或簽約金額達228億元,創次高,但仔細分析後,發現 ......
在川普關稅影響下針對營造股潤弘的投資觀察,深入探討潤弘 2025 營收及獲利潛力,包含新承攬工程、台積電相關項目,以及潤泰材、潤德等子公司狀況
太久沒更新沙龍,因為有提到根基、國統和潤弘 3 家公司未來的追蹤重點,所以也貼過來這邊給大家參考
本文分析根基2024營收衰退的原因,並探討2024年新承攬工程的金額和產品組合。作者根據根基及冠德的營業報告書,分析根基營收衰退的原因是部分工程處於開工初期或工期展延。2024年新承攬或簽約金額達228億元,創次高,但仔細分析後,發現 ......
在川普關稅影響下針對營造股潤弘的投資觀察,深入探討潤弘 2025 營收及獲利潛力,包含新承攬工程、台積電相關項目,以及潤泰材、潤德等子公司狀況
太久沒更新沙龍,因為有提到根基、國統和潤弘 3 家公司未來的追蹤重點,所以也貼過來這邊給大家參考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