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導演的熱情,保存宮廟匠師的百年手工藝 。

2021/02/08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影像工作者馮復華走訪台灣各地,拍攝《與匠同行》,記錄台灣廟宇傳承百年的雕刻、剪黏、堆花、水墨彩繪等匠師藝術,為台灣匠師精湛的手藝留下保存紀錄。2020 年底在府中15 首映,關心寺廟匠師的讀者一定要看。
撰文=馮復華 攝影=《與匠同行》拍攝團隊(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8期 | Cover Story:在新北拜拜)
2018年3月保和宮,導演勘景狀。
「與匠同行」系列紀錄片歷時兩年完成,2020 年12 月10 日下午在新北市府中15 紀錄片放映院舉行特映會。新北市文化局表示,今(2021)年一月將進行系列播映活動,完整呈現32位匠師精湛的手藝和記憶。
前文化部長鄭麗君任內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由影像工作者馮復華擔任總導演,拍攝「與匠同行」系列紀錄片,保存台灣匠師技藝,以古蹟、廟宇為核心,按照「木作」、「石雕」、「剪黏」、「彩繪」、「特色或歷史故事或傳說」等主題分類,記錄匠師作品,進行深度訪談,總共拍攝32 位匠師。
Q1 . 馮導年輕時在報社擔任記者超過十年,離開新聞工作後,是什麼樣的機緣,讓您注意到匠師,進而投入紀錄片的拍攝?
之前當記者,新聞的本質就是變化。我們每天都在等待和迎接各種變動,久了,覺得自己好像變成某種倚賴悲劇和紛擾而生的寄生獸。身心疲憊後不當記者的某刻,陪朋友去家附近的龍山寺燒香,注意到屋簷安然而住的各種白瓷人偶。
聽說它們是五十年前做成的,只見彩釉已褪去的白淨胚體,栩栩如生,喜悅自在,時間對它們來說,只是衣褶多了幾道蜂巢般的龜裂痕,痕上僅留住一抹雨水的漬跡,僅此而已。看到這些精巧靈動的工藝品時,時間好像暫停了,儘管周圍都是為了各種悲歡離合、願望遺憾而疾呼祈請、熙熙攘攘的各方各類香客。
從小就在龍山寺拜拜,尤其各種考試前,更是一定要在文昌帝君前發下各種「往後一定好好努力」的毒誓,當然在文昌帝君慈悲的保佑下,也都有超好考運,但注意到兼具佛像雍容自在,又具民間熱鬧歡顏的身態的交趾陶人偶,這是第一次,埋下了「這是誰做的?」的好奇種子。
後來高中朋友在大稻埕開店,邀請文史老師開展,因此認識了文史老師姚其中,及剪黏老師陳世仁,「龍山寺就是他阿公做的。」姚老師介紹說。這樣一群傳統寺廟的匠師,低調樸實甚至拙於言詞,但他們豐沛的才華與創作能量,都封存在作品中,在時間的洪流裡,不會被沖散消失。
有幸認識這樣一群作品彷彿執時間之鑰的神祕高手群,不得不由衷地想記錄他們的存在,當「傳統匠師」這行業,肉身逐漸蒼老之際,希望用影音紀錄,為他們按下暫停鍵。
Q2. 請問馮導,拍攝前做了哪些準備,拍攝過程發生哪些難忘的故事?
曾經長期當記者,扮演第三旁觀者久了,對於引導觀者情緒的主觀性旁白,一直不大喜歡,因此訪談概念構想的目標,就是「匠師要立體」及「不加旁白」。
開始規劃拍攝每位匠師,除了本人之外,另要訪談四位以上的社會距離親近者,包括徒弟、家人及合作者。當時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正在徵集提案,因此幸運獲選而有拍攝的初步經費。
構想很簡單,執行起來卻很困難,尤其訪談對象是木訥低調、不習慣面對鎂光燈也重視傳承訣竅保密的匠師,光是不用旁白這件事,就必須額外花費大量時間和人力,去拍攝幾句旁白就可以簡短帶過的場景和敘事。
記錄石地發師傅以手工雕龍柱的珍貴絕技。
文化部專題結案之後,我們還是繼續訪談匠師,例如「大稻埕陳家石匠」的團隊成員石地發師傅,我們兩年前曾在陳家石匠、後專攻佛像雕塑的陳姚芳匠師介紹下,訪談過他;兩年後,在蔣若琳老師的安排下,又去五股記錄他打石廠的工作情形,現場看師傅手工雕龍柱。兩年不見,師傅的白髮變多了,呼吸也漸為沉重。
看著石師傅以蒼勁力道,敲擊出龍首的輪廓時,不禁想到,陳家現代的眾多子孫,多因台灣石雕行業的繁重與危險而盛年早逝,至今陳姓本家,已無人再從事雕塑行業。陳家石雕的手藝,曾經在上一個百年中屹立不搖,傳承四代的石雕名門,在時代的沖蝕下,即將迎來日暮。
「他們的後代子孫都不知道,以前家族這樣風光過。」一句簡單的訪談,道盡傳統匠師身懷絕技卻窘無市場的辛酸,新一代的陳家子孫,甚至從來沒有過一點點機會,去了解祖輩過去同時出過16 位石匠、包辦北台灣所有廟宇的成就與輝煌。
而石師傅也罹患石匠難以逃脫的肺病(長期吸入粉塵),當時他剛得知獲選為新北傳承匠師(編按:本期「特別企劃」專題收錄石地發匠師介紹,請往後翻閱獲得更多資訊。),在叮叮咚咚的訊息恭賀聲中,石師傅一邊執毛筆,在石柱上畫出輪廓,一邊淺笑說:「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在這一行待多久,但只要我的雙手還能創作石雕,就會一直做下去。」
如果想看看一條石龍怎麼昂然暫停在空中,可以去新莊武聖廟。
當記者久了,不喜歡引導觀者的主觀性旁白,因此訪談的規劃,就是「匠師要立體」和「不加旁白」。
Q3. 拍攝本片,認識這麼多匠師之後,有哪些特別的啟發?
經過這次拍攝,我對於「虔敬」的深度、付出程度有新一層的體會,尤其是「場作」:同一工區邀請兩位匠師來一較高下的這個傳統,讓我感受非常多。
例如位於三重的先嗇宮,西元1925 年改建時,由遠客:台灣傳奇大木匠師、來自板橋的陳應彬師傅,率台灣小木作首席師傅黃龜理製作虎邊;三重在地匠師:曾文珍師傅率吳海桐師傅、王款師傅製作龍邊。
如同廟內石碑所言:「土木兩匠,鬥力爭華」、「乃得如斯之盡善盡美」,一踏入廟內,就是「嘩!也太華麗了吧!」的驚嘆聲。
從進大門的兩側門聯蝙蝠,就看得出不同造型,虎邊螭虎窗有陳應彬最愛的祥獸:兩隻螭虎的虎尾相對,龍邊則虎頭相對,於迴廊、斗拱、懸掛在橫樑的花籃、鳳凰等,只要是石雕、木雕,左、右兩側呈現的就是風格迥異的藝術。聽說新莊匠師吳海桐為了爭勝,還賣了幾處田產,投入爭勝。
如果是現代的專業工匠,會為了家鄉廟宇,勇於接受公開的一對一挑戰,不僅一舉一動都公開接受鄉里議論,甚至要為了家鄉的寺廟建築而傾家蕩產?百年前的匠師們,他們就會。支撐這些木訥憨直的傳統匠師們,願意上擂台公開搏技、傾力投入的,就是信仰的厚度。
從他們的成品中,可以爬梳出人和土地相連的濃密紋理,即使在現代都市中,仍會看到這些靜置的角落,默默記錄了百年來的人文價值觀和處事態度,這是在台灣的我們,非常幸運的一件事。
作為紀錄者,從中得到的力量,可能就是一句老掉牙的話:「秉持信念、勇往直前」。當你看到這麼多手藝出眾、才情洋溢的藝術家,願意經年累月投入某項簡單枯燥的工作,終於在某一天粲然開花,甚至他們早已不期待花期,只是在過程中怡然自得時,會像向陽的向日葵一般,在這個急躁喧嘩又劇烈變動的年代,繼續邁步,並感到心安。
Q4. 請馮導推薦新北市民,若想看這些偉大匠師的作品,可以去哪裡看?
如果你到台北龍山寺,抬頭望向屋簷的交趾陶,為它們的清靈動態而不自覺驚嘆時,必然會發現創作者有不凡的捏塑及造景才華,能讓每一方人物都能凝結成完整天地。如果你有興趣進一步探究,你會發現,作者是台灣最有名的剪黏團隊:五虎將的大哥:張添發,而他的作品,現今僅存於龍山寺及蘆洲保和宮。真的,只有這兩處。
蘆洲保和宮的廟方有過人的毅力及勇氣,在百年建廟後,花費近三年,重修了這棟巍峨藝術宮殿,並將交趾陶一尊一尊細緻封存,送往苗栗的龍鳳窯修補。
修復者,是作者張添發的師弟江清露的徒弟龍鳳窯鄭盛宏。年輕時在嘉義,曾與台灣國寶葉王學習調釉技術的鄭盛宏,又為師公的作品傾囊相待,因此修復後,融合洪派的手藝與葉王的寶石釉技術,成為廟頂的藝術結晶,這也是全台唯一融會「北派洪坤福」及「南派葉王」技術的交趾陶成品。保和宮內隨意林立、百年後煥然重生的交趾陶,其實是全台唯一能看到的珍品,木雕、石雕也是找來傳承後代,在五股工作近三年的修復成果。
廟方主事者的一切努力,都淵源於保和宮保生大帝信仰。保生大帝是蘆洲李姓家族百年前從同安原鄉來台時所帶來的神明,民國前2 年,由李姓七角頭共同集資興建。因此廟方主事者不僅都姓李,而且多半從小就參與廟會活動,對廟宇感情很深。
近來大家關注青山宮的外來紅壇和徹夜鞭炮,而興起「傳統在都會區無法傳承」的劇烈討論時,這座在熱鬧市場旁、悠然保存蘆洲家將文化與張添發交趾陶孤品的保和宮,執事們其實付出了巨大的心力與勇氣,默默做著示範。
Q5. 最後,請問馮導拍攝匠師時,最開心的是什麼?
作為建築業的門外漢,可能是在訪談時,某個時刻你覺得「懂了」,因而終於能流暢轉述出師傅的人生故事,相信這也是作為紀錄者,最有成就感的時刻。
而討厭的是,我們面對的是正在歷史中褪色的職業,因此「死亡」、「病痛」是頻繁造訪的常客,需要在一次次覺得歲月無情、自嘆無力回天後,重整心念,繼續記錄。
老師傅最常講的一句話:「人在做,天在看」。這是興建神明居所的他們,在訪談中不斷提及的一句老生常談,出現之密集,讓我們相信,其間必然藏滿了生命歷練的各種神蹟及體會,足以作為人生金句。
作 者 介 紹:馮復華
《與匠同行》紀錄片系列總導演。出生在台中,現居台北,之前當過十二年報社文字記者,參與製作過歷史動畫片《中山魂》。為了拍古蹟,與製作團隊創立「班。馬傳媒」文史頻道粉絲專頁。
《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8期
《新北市文化》季刊
《新北市文化》季刊從1984 年6 月創刊至今,持續關注在新北和全台灣發生的多樣文化議題,關心藝術潮流,關心影視音創作,關心城市動態,關心常民生活,關心創意科技,關心土地工藝……
加入官方臉書粉絲團「讀新北 Reading Life」文章與活動訊息不漏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