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不敢說超強,但確實很便利:《超強便利貼筆記術》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Hi this is Allee,今天要分享的是已經實作一陣子的《超強便利貼筆記術》。由書名便可以知道,這本書是教大家以「便利貼」這樣文具進行筆記的方法。
不要靠記憶,而是靠記錄。
這句話可說是近年來各式各樣筆記術存在的最強理由。
筆記,不再只是學習時候所需,在生活上,我們更需要使用筆記來讓每日生活過得更好。相較於用大腦記憶各項資訊而有的不清晰、遺忘等等,不如用紙筆、手機等工具將其記錄下來。不將腦力花費在儲存資訊上,而是花在資訊處理、決策上面,讓生活達到更有效率的目的。
雖然現代人人手一機,但是利用手機作記錄其實有很多不便之處。如果是傳統用文字記錄的方式,手機無論打字或是手寫都比不上電腦、紙筆的速度;使用照片記錄,卻又有著整理、搜尋上的困難。
傳統的紙筆筆記雖然方便,但固定的頁面、格式有時讓強迫症的使用者(我)感到很累。過去我使用過固定頁數的筆記本,卻常常因為公事和私事合併記錄在同一本子裡,看到寫不滿的筆記頁覺得阿雜。如果分作數本筆記,又很難一次攜帶這麼多東西在身上。
後來,我改用活頁式的筆記本,算是解決了上述的困擾。但是固定頁面的問題,仍是讓稍微有強迫症的我感到為難:寫錯字了、要不要換行、用什麼顏色、寫得不整齊…諸多小細節的問題讓我在做筆記的時候感到頭疼。
選擇使用便利貼,可以讓「過於在意筆記本」的我,省去這個煩惱,畢竟便利貼的版面小,資訊少,重寫也不會很花時間。
分類是很惱人的。
這是書本中另一句喚起我共鳴的話。
無論是用什麼顏色的筆,子項要做什麼標記等等,都是阻礙我筆記時的雜念。雖然我寫筆記的時間已長達數十年,仍是會被這些問題迷惑。
而書中作者所提出的答案,也是我最終找到的解答,也就是:不作分類。
這個不作分類的範圍很廣,以作者為例,他的不作分類是「無論什麼想法都用便利貼記錄下來」,再歸檔到各自的類別。
實際應用上,我的作法是筆記時只用一種顏色,只用簡單的標記符號(通常是.、。、-),等到日後整理筆記時,再用另一種顏色註記重點以及順序。
這樣的作法,有效地解決我在作筆記時被各種選擇阻礙的困境,而只是專注在「記錄」這件事上。筆記下來的資訊該如何運用,並不是記錄當下所要思考的問題。

本書缺點:概念不清、商品缺乏

雖然我在這本書中得到了許多有幫助的想法,但這本書仍是有不少可以吐嘈的地方。

首先,書中有許多類比的部分,概念並不清楚,作者運用的比喻會讓人一頭霧水。

「大腦和電腦都是相似的三層式架構。天地人、海陸空、紅藍黃、松竹梅、人物錢等,萬事萬物都是三層式架構。」
電腦中的三層式架構是使用者介面層(presentation tier)、商業邏輯層(business logic tier)、和資料服務層(data services tier)。換句話說,使用者介面層是使用者所見以圖示或表單等輸入資訊,商業邏輯層負責資料處理等運算工作,資料服務層則是儲存資料的資料庫。
但是用天地人、陸海空來比喻這個三層式架構,真的是讓人無法理解這三層中間的關連。
利用「便利貼筆記術」是如何模擬電腦的三層式架構,我的理解是這樣的:
首先,每一次的筆記就是一筆資料,把這些便利貼收集起來,就是一個資料庫。
而當我們要依據不同的需求提取筆記時,就可以自由地把這些便利貼挪移或是作連結,這個過程就像是電腦處理使用者需求時的運算。
最後,由提取、整理這些便利貼的結果,就是最後運算出來的結果。
其實,這套邏輯也很類似於卡片整理術,只是用便利貼的取得更為方便、無負擔。

本書的另一個缺點,則是作者所推薦的商品很難找到。

便利貼通常只有上方一小條面積有黏性,為了避免掉落或是翹起來不好看,作者推薦了大面積黏貼範圍的產品如gnotes mobile,但是在台灣卻找不到同名的產品。
以及作者大力推薦的「便利貼保護套」,更是完全沒有這類型的商品。
最後,我在書店找到了一款名為「全面貼」,有近5/4的面積是黏貼面,而且下一張的書寫也不受黏貼面的影響,十分難得。
而「便利貼保護套」其實就是不要讓隨身攜帶的便利貼四散的工具,有Rhodia便利紙的no11皮套,似乎是頗為合適的工具,以及另一個作者所用的方式:利用手機皮套的內側,隨身攜帶筆記用的便利貼。
最後,附上我閱讀後的便利貼。最近的讀書筆記都用類似的方法作,覺得快速許多,不再被很多預設的想法困住筆記速度。整理自己的讀書筆記時,藉由便利貼上的文字,可以更快地回憶書中重點,排出清楚的脈絡。
如果你和我一樣,很容易揪結在筆記的形式上,建議你可以試看看改用便利貼,跳脫被形式局限的思考。
我是Allee,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留言讓我知道。下次見!
74會員
134內容數
對我而言,閱讀是一種休息時間。讓我們一起在忙碌生活中徜游書海,用閱讀豐富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玩命關頭9的難看程度,我想已經是有目共睹了,但在我們不斷批評之下,這部電影還是在這疫情間,在全球賺著6億多票房,並還是理直氣壯的宣佈要拍第10集。這可比當初的惡靈古堡、變形金剛,都還要厲害,堪稱最長壽的低評價系列作,我想也不為過。 玩命關頭目前10集這一路走來,只能說奇葩! 
Thumbnail
不要怕,有時候從惡夢中醒來只是因為我們學會了面對自己的恐懼!魔術是什麼呢?是在害怕及恐懼中生出了一點點勇氣拆穿它本身替自己製造出不同程度的騙局!
Thumbnail
-本是一個對抗殘酷世界,斬妖除魔的熱血漫畫- 進擊的巨人動畫還在連載中,漫畫則是在3話就大結局。想起7年前,進擊的巨人是紅遍大街小巷,猶如現在鬼滅之刃。現在要結局了,城牆外的真相一一揭露,這面紗一層一層拆下來,也越覺得這故事越來越黑暗,不像前兩季因為什麼真相都不知道,反而給人一種對抗殘酷世界的熱血
Thumbnail
《血觀音》結尾提到世上最可怕的是無愛的未來,放在女王身上更是完美的應證。
Thumbnail
科學一向只研究自然現象,但是自然的領域卻隨科學發展而擴大。因為自然和超自然是兩個此消彼長的領域:超自然代表了人所未知的現象,等到人明白其中道理,就不再是超自然了。天象、天災,疾病等等,都是從超自然變成自然的。連道德也可以用科學來研究。總之,「我們的無知是上帝,我們的知識是科學。」
Thumbnail
這段期間的好消息比較多,因為是景氣相對高峰期,企業的獲利數字漂亮,股市也相對熱絡,投資人容易被當下的繁榮吸引而投資,但忽略前景可能轉弱的風險,遇上盛極而衰的轉換期
Thumbnail
<p>透過大量的主觀鏡頭,亦步亦趨的貼近,或說話對方的超大特寫,我們跟著比利感受言語,感受表情,感受那被壓迫,和感受環境。再在這樣的「浸潤」中試著跳脫、思考他的中場戰事。在被當戲偶操縱的過程,比利的腦袋有很多機會放空,他的思緒一直飄回沙場,而透過這些當下和回憶的觸發、連結、對比,李安完成了一趟情緒流轉的脈絡。</p>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玩命關頭9的難看程度,我想已經是有目共睹了,但在我們不斷批評之下,這部電影還是在這疫情間,在全球賺著6億多票房,並還是理直氣壯的宣佈要拍第10集。這可比當初的惡靈古堡、變形金剛,都還要厲害,堪稱最長壽的低評價系列作,我想也不為過。 玩命關頭目前10集這一路走來,只能說奇葩! 
Thumbnail
不要怕,有時候從惡夢中醒來只是因為我們學會了面對自己的恐懼!魔術是什麼呢?是在害怕及恐懼中生出了一點點勇氣拆穿它本身替自己製造出不同程度的騙局!
Thumbnail
-本是一個對抗殘酷世界,斬妖除魔的熱血漫畫- 進擊的巨人動畫還在連載中,漫畫則是在3話就大結局。想起7年前,進擊的巨人是紅遍大街小巷,猶如現在鬼滅之刃。現在要結局了,城牆外的真相一一揭露,這面紗一層一層拆下來,也越覺得這故事越來越黑暗,不像前兩季因為什麼真相都不知道,反而給人一種對抗殘酷世界的熱血
Thumbnail
《血觀音》結尾提到世上最可怕的是無愛的未來,放在女王身上更是完美的應證。
Thumbnail
科學一向只研究自然現象,但是自然的領域卻隨科學發展而擴大。因為自然和超自然是兩個此消彼長的領域:超自然代表了人所未知的現象,等到人明白其中道理,就不再是超自然了。天象、天災,疾病等等,都是從超自然變成自然的。連道德也可以用科學來研究。總之,「我們的無知是上帝,我們的知識是科學。」
Thumbnail
這段期間的好消息比較多,因為是景氣相對高峰期,企業的獲利數字漂亮,股市也相對熱絡,投資人容易被當下的繁榮吸引而投資,但忽略前景可能轉弱的風險,遇上盛極而衰的轉換期
Thumbnail
<p>透過大量的主觀鏡頭,亦步亦趨的貼近,或說話對方的超大特寫,我們跟著比利感受言語,感受表情,感受那被壓迫,和感受環境。再在這樣的「浸潤」中試著跳脫、思考他的中場戰事。在被當戲偶操縱的過程,比利的腦袋有很多機會放空,他的思緒一直飄回沙場,而透過這些當下和回憶的觸發、連結、對比,李安完成了一趟情緒流轉的脈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