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夢想的考驗:印度會對中國硬到什麼時候?

更新於 2018/02/22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印度真的要跟中國來硬的嗎?」「印度有什麼籌碼能跟中國針鋒相對?」

 

近兩年來,中印兩國摩擦增劇,印度對中國的態度也更加強硬而直接。最受矚目的,莫過於印度缺席5月在北京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這場備受關注的盛會中「不給面子」;甚至印度還表示一帶一路涉及其領土主權,並警告其他國家未來將有嚴重的財務負擔,直白地暴露出中國與印度的分歧。

 

然而,印度如此強硬大膽的作風,也讓一些人感到疑惑;畢竟相較於已被公認是強權的中國,仍在崛起中的印度,無論是經濟規模、政治影響力乃至於軍事實力,都還與中國有所差距。不過,印度對中國態度的調整,並非無跡可尋,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來切入:

 

莫迪式風格外交,印度自信心爆棚

 

印度總理莫迪從競選一路到上任執政,積極營造政治強人與民族主義者的形象,這也形塑了強勢、自信與帶有強烈國家驕傲的莫迪式風格外交,而中國與巴基斯坦這兩個與印度關係最敏感的鄰國,自然會有最直接的感受。

 

2014年莫迪執政以來對中國的最明顯改變,就是不再喜歡關起門來講話,不僅直接了當地將各項敏感議題拿上領導人的談判桌,也不吝嗇地對外直白表達。這也是為什麼,從中印邊界爭議、印度加入核供應國集團受阻、印度希望在聯合國制裁巴基斯坦恐怖組織穆罕默德軍首腦阿茲哈(Masood Azhar)遭中國阻擋,乃至中巴經濟走廊與一帶一路倡議,印度不願粉飾中印之間的歧見,在官方用詞上,也都間接或直接的點名中國,並且要求對方正視並處理印度的顧慮與意見。

 

raw-image

發表於2013年5月的波蘭球漫畫;可以想見莫迪上任前的中印以及巴基斯坦關係。Source:  Fedcom @Commons  CC by SA 3.0

 

「莫迪很可能會執政十年,中國必須認真思考如何應對莫迪,並真正去處理印度所關切的事情。」前印度內閣秘書處副秘書長,新德里智庫中國分析與戰略中心創辦人拉納德(Jayadeva Ranade),在今年一月莫迪所屬的印度人民黨贏得印度五邦選舉、進一步鞏固執政實力,成為印度近代最強的領導人時,便指出這個選舉結果也一定程度地說明,莫迪對中國的強硬姿態獲得選民肯定,未來還將強化這樣的路線。

 

當然,印度民眾對於外交事務不一定都很關心,然而以選票對莫迪表示肯定,也自然會增加莫迪政府對自己政策方向的信心,並擁有更多資源朝同樣的路線前進,對中政策可能就是一項。拉納德也說,若印度的顧慮沒有獲得中國的積極回應,中印關係恐怕會朝向更加對立的方向發展。印度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某種程度已驗證了拉納德的觀點。

 

印度要求其顧慮與核心利益受到中國的正視與處理,背後則是印度將自己視為大國的自信心,要求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以平等互惠的方式與印度合作。莫迪政府的態度在剛上任就已經相當直白,若要印度尊重「一個中國原則」,那麼中國就必須要尊重「一個印度」。所謂尊重「一個印度」,不單單是指中印邊界問題以及中國與巴基斯坦的合作,而是一種「平等」的宣告,唯有以此為基礎,中印關係才能順利推進,以此來看中印近年來的摩擦,便不難理解印度的態度與反應;這在莫迪執政下,短期內並沒有改變的跡象。

 

印度很清楚自己的政經實力還不是與中國相等的對手,然而印度對於自己正在崛起的政經實力也相當有意識,不會接受自己的利益遭到忽視。這次印度拒絕出席一帶一路峰會,就在聲明中表示,「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接受一個忽視其主權與領土完整性的項目。」顯然,一帶一路旗艦項目的中巴經濟走廊經過印巴領土爭議區克什米爾,是重要原因。然而,印度官方選用「忽視」一詞,也可以看出,印度的不滿是針對中國沒有提出回應與解決方案,並藉此告訴中國,印度並不是一個可以被忽視的大國,印度也不會僅將這些問題悶在自己家裡說。

 

印度要與中國「作對」,還是綽綽有餘

 

印度仍在崛起,想從南亞大國要晉身至世界強權還有一大段路要走,然而綜觀亞洲,唯有印度在人口數量、市場規模、國土面積和勞動力,能與中國相提並論。或許印度要與中國對抗有些自不量力,可若只是「不合作」甚至打亂中國佈局,印度還是綽綽有餘。

 

以一帶一路為例,新德里智庫中國研究所(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副所長鄭嘉賓(Jabin T.Jacob)就點出,無論是在海上絲綢之路或是陸上絲綢之路,印度都是必經之地,作為一個人口超過13億人的發展中國家,其基礎建設需求、市場潛力與人力資源,都是中國落實一帶一路這個巨型跨國經濟帶不能失去的夥伴,尤其是在中國亟需向外拓展,尋找海外市場為過剩產能尋找出口之際,若無印度的合作,恐怕難以發揮預期效益。

 

若印度不加入一帶一路,那麼這條跨國經濟帶的規劃路線就得繞一個大彎,不僅路線不會完整,也不符合經濟目的。而印度除了自己不合作之外,其在南亞區域的影響力,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印度是一個大國,中國必須要與印度溝通。」如同鄭嘉賓所強調,印度即使實力尚未達到全球強國的水平,但依然是一個大國,尤其是作為一個南亞大國的地位仍不容動搖。縱使面對中國的強勢競爭,印度的影響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削減,印度與鄰國也免不了關係有所起伏,然而,由於歷史、文化、宗教、地理、政治、經濟與人民往來上,印度與南亞各國的緊密連結卻也難以被取代,高度依賴印度的南亞小國,縱使期待中國的投資,卻也還得顧及印度的感受。

 

中國在南亞地區的影響力擴張,時不時可以看見印度施壓的影響。例如中國和尼泊爾首次舉行聯合軍演,先是不斷延後,四月份正式舉行時,中國官媒又披露印度施壓導致軍演規模縮小。再看到中國在斯里蘭卡投資漢班托塔港,原本談定填海造地後中國交通建設公司可取得20公頃土地所有權,卻被收回改為99年租賃,並被規範不能作為軍事使用;而中國在孟加拉承建港口項目,也一波三折。這當中自然有各國自己的考量,但也能看出印度的影響力在其中作用。

 

此外,印度在中印摩擦不斷之際,不顧中國抗議,在今年四月允許達賴喇嘛前往阿魯納恰爾邦,也就是中國所稱的藏南地區,甚至還提升層級,高調由印度內政部次長李繼竹陪同前往。以達賴喇嘛與西藏議題刺痛中國,也是印度對中國表達不滿與釋放訊息的一種方式。

 

而在一帶一路峰會後的6月15日,印度聯合情報委員會(Joint Intelligence Committee,JIC)主席拉維(R. N. Ravi)在新德里智庫維韋卡南達國際基金會(Vivekananda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VIF)演講時也提到,除了抗議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之外,印度也在探索可能的方案,藉此提高中國的成本,使其不符合經濟利益,以讓中國放棄這個印度視為侵犯其主權與領土完整性的建設項目。

 

無論是印度自己不與中國合作,亦或是印度發揮在區域中的影響力,對周圍鄰國施壓,又或是以敏感議題刺痛中國,都能看出印度「攪局的能耐」,而印度對自己的這份能力,是深有認知的。雖然與中國為敵,對印度來說不會只有好處,但若中國無視印度,既有的計畫恐怕很難順利推行。

 

「中國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周圍國家都需要它,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大家都對中國的野心有所防備,中國在鄰國是沒有朋友的。印度則是相反,印度在區域中擁有許多友善關係。」曾駐中國的拉納德此言,某種程度也點出印度的狀態,印度實力確實無法與中國相較,然而若是印度決定攪局,中國恐怕還得頭痛。

 

raw-image

印度總理莫迪。Photo source: Jasveer10 @Commons  CC by SA 4.0

 

亞太區域局勢變動,印度被國際寄予期望

 

面對中國崛起,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雖在第二任期內便提出「重返亞洲」,但亞太地區各國為了自己的利益,都在尋求與中國合作的可能性,同時尋找平衡中國的力量。觀亞洲國家,只有印度在人口、市場、國土面積和勞動人力能與中國相提並論,而且極具發展潛力。莫迪這個行銷高手,很顯然不只擄獲選民的心,也吸引了國際的高度關注,即使印度目前賣的仍然多半是「願景」,但為了應對中國,無論大國小國都或多或少地加入了「印度養成計畫」,盼望印度這個南亞大國,能夠「一暝大一吋」,成為牽制中國的亞洲力量。

 

換言之,其他國家對中國的擔憂、恐懼與戒備,或直接或間接地推高了印度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個別國家都無法抗衡中國時,印度自然而然的成了建構新合作的「理想型」,國際上對印度投予的熾熱目光與期待,也為印度帶來了更多的自信與合作可能。

 

在這樣的氛圍下,印度也積極營造倡議者的角色。近期最受關注的,便是印度與日本合推自由走廊(Freedom Corridor),一路從亞太連結到非洲,被視為有意對抗一帶一路。當然,實際計畫、可行性、資金以及落實情況都尚不明確,但這都能看出印度對主導權與話語權的企圖心,某種程度,更像是在形塑一種中國之外的替代方案,暗示著,若不想要兩個類似的跨國倡議並行相互衝突,那麼就得找出可行的合作方式。

 

就過去一年半以來的中印互動看來,兩國面對的諸多核心利益摩擦,仍沒有找到能夠兼顧雙方利益的解決之道。前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兼中印邊界談判印方代表梅農(Shivshankar Menon)日前便說,中印關係已經惡化,但還是可以修復。去年梅農就曾說過,雖然中印持續保持高層互動,在多邊場合也經常見面,但雙邊缺乏有效的戰略溝通,「我不認為是高層互訪的次數問題,我認為是對話的品質以及成果,這才是真正重要的。」各抒己見而不關切對方的敏感議題,顯然並不可行。這也回到拉納德前面所言,中國必須要找到與莫迪政府的相處方式,但同理,印度也尚未找到能與中國產生互惠關係的外交策略。

 

在中國推行強勢外交政策的同時,印度也隨著領導人風格、國家政經實力提升以及區域局勢變化,而有了更為自信的大國姿態。當然,印度想要與中國較量,勢必得先提升自己的實力,尤其是經濟發展。

 

就如同印度聯合情報委員會主席拉維,在維韋卡南達國際基金會演講時侃侃而談,論中國一帶一路如何威脅印度,而印度又將如何與鄰國合作之際,便有印度退休外交官直指,印度對鄰國的承諾未能實現,就連2003年便同意建設的伊朗查巴哈港(Chabahar),至今都進展緩慢,不只是損害印度的信用,更沒有立場要求周圍鄰國和印度站在同一陣線。

 

在莫迪領軍之下,印度所營造的那股大國氣勢,以及印度著眼兩位數的爆發式經濟成長,會是虛張聲勢、或是不折不扣的紮實國力,所有人都睜大著眼睛看。印度也總不能只賣「希望」要各國埋單與印度合作,也總不能只靠「憧憬」就成為一個大國,與中國會走向更加競爭角力,或者轉趨協力合作,或許將透露印度是否確實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大國。

 

 

 


編輯:宅編

avatar-img
42會員
35內容數
<p>「國際新聞」這四個字,一向給人嚴肅而沉重的感覺,也因此讓人敬而遠之,但我自己一直很喜歡國際新聞的原因,在於其中的互動趣味,不只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明爭暗鬥,還有印度國內的大小事件,而我也希望能夠將這樣的「趣味性」帶給大家,用比較輕鬆、詼諧甚至脫口秀的方式,說國際新聞,說這塊南亞次大陸的故事,說印度的那些大小事兒。</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印度尤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聖牛的概念,原本就只是印度教徒本身的信仰,怎能強行逼迫其他宗教與族群遵守呢?但在印度總理莫迪任內,「聖牛運動」卻在民間與政府雙管齊下,終於出現全國性的法令規定。食物的選擇理當是個人自由,印度政府伸手進入人民的廚房,合法嗎?</p>
<p>尼赫魯大學這所在印度具有標誌性意義的菁英學府,以校園內的左派思想文明,在各類社會與政治議題上,往往是首當其衝的發聲者,而這次尼赫魯大學宣布2017-2018年招生名額,大刀一揮直砍83%,也就激起了一波擔心「被滅校」的恐慌。特別是尼赫魯大學去年所爆發的「反國家」風波,讓許多人擔心,政府並不喜歡這麼一個意見不同又攻擊力強的左派大學,因此藉由降低招生名額的手段,間接消除這個不悅耳的聲音。</p>
<p>印度教極右派組織選擇使用「愛情聖戰」與「羅密歐聖戰」來污名化穆斯林,現在更要創建「反羅密歐部隊」,來讓這樣的污名化宣傳,轉化為更實質的行動。「反羅密歐部隊」就和「聖牛保護者」一樣,以類似中國清朝末年的義和團模式,在印度社會中張牙舞爪。</p>
<p>印度外長史瓦拉吉在推特連續放話,要電商亞馬遜下架印度國旗門墊這種「污辱印度國旗」的產品,否則停發並撤銷亞馬遜員工的簽證。亞馬遜不只賣印度國旗的門墊,美國、英國等各國國旗也全都在列,怎麼人家的國旗都沒有受辱,就印度這麼玻璃心?</p>
<p>印度最高法院去年11月底裁定,印度全國的電影院都必須在放映電影之前播放國歌,同時在螢幕上放映印度國旗,而所有在場的觀眾也必須要起立致敬。然而,這項新規定帶來的,並非團結同心的愛國情懷,反而是印度社會中的衝突與攻擊。</p>
<p>這一切「印度」與「印度的驕傲」為核心的印度國家主義,隨著印度經濟崛起,以及印度在國際舞台上的發光發熱,也跟著沸騰高漲。很可惜的是,這個國家主義並不是純粹的國家認同,而是結合了種族區別與宗教歧視,成了「印度教國族主義」。</p>
<p>聖牛的概念,原本就只是印度教徒本身的信仰,怎能強行逼迫其他宗教與族群遵守呢?但在印度總理莫迪任內,「聖牛運動」卻在民間與政府雙管齊下,終於出現全國性的法令規定。食物的選擇理當是個人自由,印度政府伸手進入人民的廚房,合法嗎?</p>
<p>尼赫魯大學這所在印度具有標誌性意義的菁英學府,以校園內的左派思想文明,在各類社會與政治議題上,往往是首當其衝的發聲者,而這次尼赫魯大學宣布2017-2018年招生名額,大刀一揮直砍83%,也就激起了一波擔心「被滅校」的恐慌。特別是尼赫魯大學去年所爆發的「反國家」風波,讓許多人擔心,政府並不喜歡這麼一個意見不同又攻擊力強的左派大學,因此藉由降低招生名額的手段,間接消除這個不悅耳的聲音。</p>
<p>印度教極右派組織選擇使用「愛情聖戰」與「羅密歐聖戰」來污名化穆斯林,現在更要創建「反羅密歐部隊」,來讓這樣的污名化宣傳,轉化為更實質的行動。「反羅密歐部隊」就和「聖牛保護者」一樣,以類似中國清朝末年的義和團模式,在印度社會中張牙舞爪。</p>
<p>印度外長史瓦拉吉在推特連續放話,要電商亞馬遜下架印度國旗門墊這種「污辱印度國旗」的產品,否則停發並撤銷亞馬遜員工的簽證。亞馬遜不只賣印度國旗的門墊,美國、英國等各國國旗也全都在列,怎麼人家的國旗都沒有受辱,就印度這麼玻璃心?</p>
<p>印度最高法院去年11月底裁定,印度全國的電影院都必須在放映電影之前播放國歌,同時在螢幕上放映印度國旗,而所有在場的觀眾也必須要起立致敬。然而,這項新規定帶來的,並非團結同心的愛國情懷,反而是印度社會中的衝突與攻擊。</p>
<p>這一切「印度」與「印度的驕傲」為核心的印度國家主義,隨著印度經濟崛起,以及印度在國際舞台上的發光發熱,也跟著沸騰高漲。很可惜的是,這個國家主義並不是純粹的國家認同,而是結合了種族區別與宗教歧視,成了「印度教國族主義」。</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Day 6-2 離開好玩好逛的Queen's Walk 皇后大道後,揮別倫敦塔,我們往波羅市場的方向走去 其實,就在London Bridge倫敦橋旁邊,隔壁而已,真的很近 經過教堂,往橋下走,穿過熱鬧的小吃店,就可來到波羅市場 Borough Market 波羅市場是倫敦最大的食品市場
Thumbnail
真理大學迎來了畢業校友林佳慧的回歸,她現任嘉義林聰明沙鍋魚頭的執行長,以其品牌創新之路在國內外享有盛名。這次她回到母校真理大學,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題為「林聰明沙鍋魚頭的品牌創新之路」的精彩演講。演講在小禮拜堂舉行,吸引了眾多師生前來聆聽,座無虛席,大家專注地聆聽林執行長的創新之路。
Thumbnail
這是一篇嘔心瀝血的DIY申請韓國外國語大學語學堂通翻譯課程(7級)的經驗帖 雖然是以香港人為主 但台灣或內地想要報讀的朋友也可以作個參考~
Thumbnail
22日台股出現連續下跌四天後的低檔反彈的行情,在前一日觀察到的強勢股中,地球持續大漲6%,前一日法人佈局的營收成長股普遍有不錯的表現,營邦漲停、定穎投控上漲6.6%,鈊象、台光電在盤中也都穩定走高。
Thumbnail
法國爆發的大騷亂一夕間佔據世人的目光,而燎原火的火星起於6月27日一名17歲的非裔少年納赫爾(Nahel Merzouk),因非法駕車而被警方攔截後,納赫爾企圖強行逃脫結果遭到警察開槍擊斃,事件相關的影片被放到網路上後點燃了抗議的熊熊烈火,法國一瞬間陷入罕見的巨大騷亂中,抗議的浪潮不只持續了五天之久
Thumbnail
韓國教育部與韓國職業教育研究院,在6、7月間以全韓國的國小、國高中生22,702名)、學生家長(11,946名)、教職員(2,800名)為對象,針對國中小職涯發展教育現況進行線上調查,結果在本月19日公布。 🧒🏻國小生理想職業第1名—運動選手 👩🏻國中生理想職業第1名—教師 👱🏻‍♀️
Thumbnail
當家國、種族、進步與原始、人間與靈界之間,那條幽微的界線逐漸模糊,置身於交界處的我們,面臨思想的撞擊,走回自身、或是更深處的,面對生命的探問──千千萬萬,必須小心,一不小心是會被摔碎的,而這正是生命的凶險。
Thumbnail
七月下旬,在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主持下,烏克蘭、俄羅斯、土耳其和聯合國四方達成糧食協定,協議重新開放被封鎖的黑海運輸路線,將滯留在烏克蘭的糧食釋放至國際市場,為持續數月的黑海運糧僵局帶來一絲曙光。八月一日,第一艘滿載玉米的運糧船已由敖德薩港出發前往黎巴嫩。
Thumbnail
4月上旬起,「新冠海嘯」席捲印度,確診病例數先是在4月5日打破印度本土紀錄,來到日增10.3萬的新高峯,又在疫況失控後,一路飆升到了30餘萬,連續刷新全球單國單日新增確診峯值。
Thumbnail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歷史僅一百多年,但參與者已經從歐美世界擴大到全球範圍,而主辦國更是競爭激烈。芬蘭,在國際上作為一個相對較小的「小國」,他們是如何在這場國際性的體育競賽發光發熱的呢?其中他們面對了什麼樣的挑戰?本文將淺談芬蘭從「地區代表隊」到「為國爭光」、從「參與」到「主辦」奧運會的歷史。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Day 6-2 離開好玩好逛的Queen's Walk 皇后大道後,揮別倫敦塔,我們往波羅市場的方向走去 其實,就在London Bridge倫敦橋旁邊,隔壁而已,真的很近 經過教堂,往橋下走,穿過熱鬧的小吃店,就可來到波羅市場 Borough Market 波羅市場是倫敦最大的食品市場
Thumbnail
真理大學迎來了畢業校友林佳慧的回歸,她現任嘉義林聰明沙鍋魚頭的執行長,以其品牌創新之路在國內外享有盛名。這次她回到母校真理大學,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題為「林聰明沙鍋魚頭的品牌創新之路」的精彩演講。演講在小禮拜堂舉行,吸引了眾多師生前來聆聽,座無虛席,大家專注地聆聽林執行長的創新之路。
Thumbnail
這是一篇嘔心瀝血的DIY申請韓國外國語大學語學堂通翻譯課程(7級)的經驗帖 雖然是以香港人為主 但台灣或內地想要報讀的朋友也可以作個參考~
Thumbnail
22日台股出現連續下跌四天後的低檔反彈的行情,在前一日觀察到的強勢股中,地球持續大漲6%,前一日法人佈局的營收成長股普遍有不錯的表現,營邦漲停、定穎投控上漲6.6%,鈊象、台光電在盤中也都穩定走高。
Thumbnail
法國爆發的大騷亂一夕間佔據世人的目光,而燎原火的火星起於6月27日一名17歲的非裔少年納赫爾(Nahel Merzouk),因非法駕車而被警方攔截後,納赫爾企圖強行逃脫結果遭到警察開槍擊斃,事件相關的影片被放到網路上後點燃了抗議的熊熊烈火,法國一瞬間陷入罕見的巨大騷亂中,抗議的浪潮不只持續了五天之久
Thumbnail
韓國教育部與韓國職業教育研究院,在6、7月間以全韓國的國小、國高中生22,702名)、學生家長(11,946名)、教職員(2,800名)為對象,針對國中小職涯發展教育現況進行線上調查,結果在本月19日公布。 🧒🏻國小生理想職業第1名—運動選手 👩🏻國中生理想職業第1名—教師 👱🏻‍♀️
Thumbnail
當家國、種族、進步與原始、人間與靈界之間,那條幽微的界線逐漸模糊,置身於交界處的我們,面臨思想的撞擊,走回自身、或是更深處的,面對生命的探問──千千萬萬,必須小心,一不小心是會被摔碎的,而這正是生命的凶險。
Thumbnail
七月下旬,在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主持下,烏克蘭、俄羅斯、土耳其和聯合國四方達成糧食協定,協議重新開放被封鎖的黑海運輸路線,將滯留在烏克蘭的糧食釋放至國際市場,為持續數月的黑海運糧僵局帶來一絲曙光。八月一日,第一艘滿載玉米的運糧船已由敖德薩港出發前往黎巴嫩。
Thumbnail
4月上旬起,「新冠海嘯」席捲印度,確診病例數先是在4月5日打破印度本土紀錄,來到日增10.3萬的新高峯,又在疫況失控後,一路飆升到了30餘萬,連續刷新全球單國單日新增確診峯值。
Thumbnail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歷史僅一百多年,但參與者已經從歐美世界擴大到全球範圍,而主辦國更是競爭激烈。芬蘭,在國際上作為一個相對較小的「小國」,他們是如何在這場國際性的體育競賽發光發熱的呢?其中他們面對了什麼樣的挑戰?本文將淺談芬蘭從「地區代表隊」到「為國爭光」、從「參與」到「主辦」奧運會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