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所屬的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公布的北方邦(Uttar Pradesh)選舉政見中,明列了這麼一條宣稱可以「保護上大學的女孩」並「改善夜間騷擾」的政見:「如果我們勝選,將會在北方邦組成反羅密歐部隊(Anti-Romeo Squad)。」
根據印度人民黨所說,反羅密歐部隊是要保護所有的女學生,會特別加強在校園週遭的巡邏,並針對所謂的「愛情聖戰(Love Jihad)」採取行動。讀到這裡,你一定非常好奇,到底什麼是「愛情聖戰」呢?
印度總理莫迪。Photo Source:Narendra Modi BY C.C. 2.0
從2009年開始,印度教極右派組織與政黨冒出一種論調,宣稱穆斯林男人專門瞄準非伊斯蘭宗教的女人,透過戀愛或結婚的方式,讓這些女人改信伊斯蘭教。他們指出穆斯林利用愛情執行一場宗教陰謀,這就是所謂的「愛情聖戰」,又被稱為「羅密歐聖戰(Romeo Jihad)」。而這群穆斯林也正是本次印度人民黨在2017年的北方邦選舉政見中,「反羅密歐部隊」的主要目標。
這次喊出成立「反羅密歐部隊」,並不是印度人民黨第一次激起「愛情聖戰」這個充滿爭議性的話題。在2014年印度人民黨剛在印度國會下議院風光勝選,並將莫迪推上印度總理大位時,也曾經發動新的一波「愛情聖戰」的政治宣傳,引爆印度社會中的抨擊與疑慮。人們擔憂莫迪濃厚的印度教色彩,以及印度人民黨與印度極右派組織印度國民志願服務團(Rashtriya Swayamsevak Sangh , RSS)的緊密關係,會在執政中央之後,利用其政治影響力激化印度的宗教與族群衝突,同時也因為保守勢力的抬頭,損害戀愛自由與婦女自主的權利。
網友製作的愛情聖戰示意圖。Photo Source:截圖自wis.pr
不過很顯然的,這個意圖並沒有因為受到抨擊,而被印度人民黨放棄。所以在北方邦地方選舉中,他們捲土重來,提出了組建「反羅密歐部隊」的政見,更可怕的是,這支部隊並不是由警察或正規單位來運作,而是有點類似民團組織或是社區互助會的型態,這也讓人聯想到印度先前猖狂的「聖牛保護者(Gau Rakshaks)」。
「聖牛保護者」是一群極端的印度教徒,他們打著「牛是聖獸」的旗幟,以印度教的信仰強迫其他印度人都必須要尊重牛隻,不能食用、持有、販售、運載牛肉,否則就要面臨他們的私刑、暴力「處罰」。他們的猖狂崛起,與具有印度教徒色彩、並推動印度教國族主義的莫迪政府脫不了關係。他們是一群被縱容、默許的「道德警察」,在印度社會中製造衝突與恐懼。「反羅密歐部隊」則是另一股類似的力量,他們也將成為是非對錯的判斷者,並由他們採取行動「懲罰」那些不符合他們所認可的行為。
因為食用牛肉而被「處罰」的印度民眾。Photo Source:截圖自indianexpress.com
「愛情聖戰」作為政治宣傳,明顯是針對穆斯林的宗教排擠。將穆斯林男人與其他宗教的女性往來,直接視為具針對性與目的性,把穆斯林的交友、戀愛乃至於結婚都貼上了別有居心的標籤,用以隔絕穆斯林與其他人的互動,更利用這種排斥、恐懼心態,加以扭曲、抹黑穆斯林的形象。
在伊斯蘭國組織等恐怖份子崛起之後,聖戰(Jihad)這個詞一直被視為是恐怖份子的代稱,發動恐攻者被稱為聖戰者(Jihadist)。實際上,「聖戰」在伊斯蘭的信仰裡,原意是指穆斯林應該要奮鬥、努力,對抗心中的魔鬼與私慾,而不是現在我們看到的,以聖戰為名發動攻擊或戰爭的恐怖份子。
然而,印度教極右派組織卻選擇使用「愛情聖戰」與「羅密歐聖戰」來污名化穆斯林,現在更要創建「反羅密歐部隊」,來讓這樣的污名化宣傳,轉化為更實質的行動。「反羅密歐部隊」就和「聖牛保護者」一樣,以類似中國清朝末年的義和團模式,在印度社會中張牙舞爪。
「反羅密歐部隊」與「聖牛守護者」的文化仇外行徑,與義和團頗有相合。Photo Source:A. Meynadier BY C.C. 4.0
再細看「反羅密歐部隊」,重點放在「保護」女學生,特別是上大學的女孩。這體現了印度社會的父權結構中,認定「女性是需要男性保護」,唯有在男性的保護傘之下,女性才能夠獲得安全保障。而藉由「反羅密歐部隊」的巡邏——尤其是在各大校園外的——確保所有人都是品行優良的模範生。至於品行優良的標準由誰來制定呢?當然是「反羅密歐部隊」。而且評鑑的基礎並不是法律,而是道德、風俗、文化,再進一步推到宗教。
從「羅密歐」這個用詞,也可以看出「反羅密歐部隊」藉此管控戀愛,好防止穆斯林男人與其他宗教(特別是主流的印度教徒)女人接近的本質。在印度的社會,依據種姓、宗教、背景、職業以及收入,由家人指配婚姻仍為主流的形式。普遍來說,能選擇自由戀愛與結婚對象的女人,大多都已具備一定經濟收入與教育程度,她們有意願亦有能力去反抗加諸在其身上的壓迫,並追求平等、自由的發展空間。而這些「不受控制」的女孩們,正是「反羅密歐部隊」的目標,要加強巡邏來「保護」她們。
「Anti-Romeo」原本在西方是一個有趣的文化標誌,亦可以找到不少相關的文創小物。但在印度卻成了管控他人婚愛自由的宣言。Photo Source:截圖自 My Space網站。
可以和穆斯林男人討論功課嗎?可以跟穆斯林男人下課一起去喝一杯奶茶嗎?可以跟穆斯林男人一起走路回家嗎?可以跟穆斯林男人出遊嗎?可以跟穆斯林男人交往和結婚嗎?在戴上有色眼鏡的「反羅密歐部隊」眼裡,這些行為是不是全都成了應該被「保護」,甚至是應該被「懲罰」的行為呢?
說到「懲罰」,我們能夠回看2012年,震驚全球的新德里巴士強暴案。在紀錄片《印度的女兒(India's Daughter)》中,犯下令人髮指罪行的強暴犯就宣稱,因為受害女大生在晚上九點多的時間卻單獨與男生外出,所以想要給她一個「教訓」。被告律師則說,女生就如同花朵一樣,應該要好好待在家裡被保護。這些都是最典型的男性霸權思維,「反羅密歐部隊」亦不例外。
談印度性侵問題的紀錄片《印度的女兒》劇照。Photo Source:截圖自youtube紀錄片。
印度人民黨的北方邦競選政見中,只說要建立一支「反羅密歐部隊」來保護女學生,並未提及任何其他的細節,當然也可以把他們當成「只是說說騙選票」。然而從印度先前引爆的聖牛風波,可以看出執政者的態度,某種程度會刺激潛藏在社會內的衝突因子,讓他們感到被政府默許而興風作浪。
「反羅密歐部隊」的模糊,在我看來也是一樣可怕,除了印度人民黨所說的「愛情聖戰」之外,是否可能無限上綱呢?除了與穆斯林男人的往來,女人的穿著、外出、言行舉止乃至娛樂活動等等,是不是都是「反羅密歐部隊」在冠冕堂皇的「保護」說法之下,會有所干預與控制的範圍呢?
超過兩億人口的北方邦,如今正如火如荼的展開地方選舉投票。這個印度人口最多的省邦,自然是各政黨的兵家必爭之地。也別忘了2014年,北方邦把80個下議院席次中的71席都給了莫迪所屬的印度人民黨,是把莫迪推向總理大位的關鍵省邦。正因如此,印度人民黨在地方選舉中端出「反羅密歐部隊」這樣分化宗教與族群,更箝制女權的政見,讓人不免擔心,父權、印度教國族主義以及保守勢力的抬頭,會在印度社會中造成什麼樣的撕裂?而印度人民黨手中掌握更多的權力時,又將把印度帶往什麼樣的方向?
封面圖片來源:Jerusalem @ whisper.sh
編輯:洪崇德
責任編輯:閃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