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峻龍國際)
片名:佈局(西文原名Contratiempo;英文片名The Invisible Guest)
產地:西班牙
台灣上映日期:2017/06/02
類型:懸疑、推理、犯罪
先說結論,喜歡懸疑推理電影的人,錯過這部將會遺憾終生。
如果看過奧瑞歐‧保羅(Oriol Paulo)之前編劇的懸疑驚悚作品《盲眼謎情》(Julia’s Eyes)以及擔綱導演的《屍物招領》(The Body),應該都會對他製造懸疑的功力以及驚人的結局逆轉印象深刻。這部《佈局》比起前兩部,不但吸納了前作的所有優點,完成度還更高,可說是近年來數一數二的推理傑作。無可否認,導演對推理小說的各種元素極度熟稔,將這些元素融鑄一爐全無斧鑿之痕,手藝可謂高超。
來看看故事大意。一名年輕男子與外遇對象意外在樹林開車撞死一名男孩,兩人毀屍滅跡,成功逃過警方追查。就在兩人以為可以永遠逍遙法外之際,一名神秘客來電勒索,要兩人到指定的飯店房間等待。
兩人一到房間,一道黑色身影早已在內蟄伏,男子遭到伏擊倒地失去知覺。就在他再度醒來時,情人早已倒臥身旁,氣絕多時,一座染血的小雕像掉在地上,門外警察不斷吆喝撞門,他抬頭一看,所有門窗從內反鎖,是個完全的密室,他才明白自己被兇手設計了。
旅館的密室狀態讓男子成為唯一嫌犯,他被保釋後,一位從來沒有輸過官司的女律師成為他的辯護律師。兩人會晤,這名不敗女神探要男子回憶事件過程,希望能幫他找出真相,揭穿兇手的真實身分。接著是一連串令人啞然的情節逆轉……
常看推理小說的人必定先被「密室殺人」這個招牌元素所吸引,這也是預告片中凸顯出的懸念。往往密室的橋段在現代犯罪電影中很容易被淡化處理(例如《隔離島》中的密室消失謎題),但在本作中可是一點都不馬虎,可說是故事中的核心謎團之一。導演所精心設計的多重解答顯示出對推理小說中古典元素的掌握具備一定的準頭。
本作的密室很有可能是對密室之王約翰‧狄克森‧卡爾的經典作品《猶大之窗》(The Judas Window)致敬。這個經典密室的構成狀況如下:一個密室中有兩個人,一個死人,一個活人,前者明顯被殺,後者並非真兇,那麼兇手究竟是如何出入密室遂行犯罪?這種密室可能是推理史上最狡詐的「一石二鳥」之計,也就是說,兇手藉由這個密室來達成「殺掉其中一人,嫁禍給另外一人」的方式來除掉兩人。密室的物理狀況讓我們不得不相信是其中一人殺了另外一人,還有什麼詭計比這更惡毒呢?我把這種密室稱為「嫁禍密室」。此種密室的誕生合理化了密室存在的理由,成功回應「殺人就殺人何必弄個密室」這種批評。漫畫《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特別喜愛使用「嫁禍密室」,例如《金田一少年的殺人》以及《佛蘭西銀幣殺人事件》對於此種密室都有漂亮的解法。
但密室只是本作的亮點之一,相信對於一般觀眾而言,本作一流的懸疑氣氛還有意外結局才是最突出之處。透過雙線敘事(一線是倒敘)的回溯與推敲,導演成功營造出絕無冷場的故事,這種強大的說故事功力在《盲眼謎情》以及《屍物招領》中我們都見識過。相較於前兩作更偏向懸疑而無論理的本質,本作的懸疑背後有堅實細緻的情節架構在支持。換句話說,本作的懸疑設置沒有一般懸疑電影的俗套──為懸疑而懸疑,為嚇人而嚇人,靠的是真材實料、精心設計的情節還有環環相扣的線索。「深度是表現在細節」,可謂是本作最佳寫照。
一般的正統(日語稱「本格」)推理故事難免流於枯燥,這也是本格推理小說為人所詬病之處。要等到結局的驚人揭露總是要捱過幾百頁的漫漫長路。而一般的懸疑電影,往往是結尾懸念一消解後,就讓人感到空虛,好像吹得飽足的氣球一瞬間就消了氣,沒有什麼紮實的內裡。對我而言,《佈局》最大的驚喜就在於統合這兩種類型的長處並避免其短處。當懸疑小說有了本格推理強大的故事結構做後盾,故事細緻度立刻倍增;當本格推理有了懸疑小說精巧的說故事手法加持,可讀性便大大提升。這種漂亮的結合,在我看來,是推理作品的一種高度藝術性,也是《佈局》精彩可貴之處。
最後,我私下猜測,除了嫁禍密室的設計可能是對卡爾致敬之外,故事中擔綱破案角色的女律師也很可能是對另一名舉世聞名的推理大師致敬──難道沒有人覺得她的造型根本就是阿嘉莎‧克莉絲蒂的翻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