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12.《後窗》《怪房客》(3/6):看,窗戶外面有張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窗臺把與它相對的窗臺上發生的事情,襯成了一出無法共情的戲劇。實際上,與畫框天然形似的窗戶和陽臺,包含著與生俱來的表演隱喻。君不見直到當今,熱情奔放的意大利人,還在疫情期間舉辦“陽臺音樂會”;而講究情調的人們,也始終像收拾衣裝一樣收拾凸窗上的植物,並把它視作發表個人生活理想的符碼,邀請他人窺視。

本期電影


窗戶

如電影標題所示,“窗戶”是公共空間侵入私人空間的首選突破口。我們前邊提到了由四面建築圍成的“街區”。“後窗”,指的就是這些建築朝向中庭那一面的窗戶。從空間心理學上講,這些窗戶打一開始就是內省的,窺私的,朝向各人生活背面的。窗戶的建築學初衷,是採光,通風,並供屋內人外望。然而初衷之外的目的達到了:窗戶也為屋外人內窺提供了一個渠道。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卞之琳《斷章》
圖 3中最接近詩的鏡頭是第八排第五列,推銷商獨自坐在漆黑的客廳裡抽煙,從男主角的角度唯一能看到的,就是黑魆魆的窗洞深處有一個橘紅色的光點忽明忽滅。這個鏡頭在片中一共出現過兩次,我們把另一次專門用大圖展示出來(圖 4)。這個鏡頭是簡潔的天才手筆。為了凝練而容易想到的,是用整個畫幅來傳達盡可能多的信息;希區柯克反過來,他把所有信息收縮到一個像元(pixel),一個電子顯示屏上的色點,一個視覺所能分辨的最小幾何單位。漆黑的窗戶是“無所可看”的窗戶,但只因為這一個點,它整個反了過來,變成了故事最多的窗戶:在那暗影中洶湧翻騰著的,是一個罪犯行兇之後的五味雜陳。
與《後窗》類似,《怪房客》裡也有數不盡的、受到強調的窗戶。早在男主角看房的時候,女門房就以一種非常低下的趣味指示他,他的窗戶正對著這層樓的公共廁所,“可以看到很多風景”。廁所窗戶,原本就是偷窺欲最典型的客體化。而男主角搬進來之後,卻反過來發現租戶會幾小時幾小時地站在廁所裡,一動不動地盯著他這面看。波蘭斯基把男人小便時無處安放的彷徨目光無限期地凍結了。在男主角和廁所對望的五組鏡頭中,都包含從男主角身後向外拍攝、把兩個窗戶相疊涵蓋進去的畫面(圖 5)。這種景深突出了每扇窗戶所代表的“窺視—被窺視”的雙重身份,當男主角從廁所看見自己站在房間的窗戶後面拿起了望遠鏡時,身份的淆亂在這種神經錯亂中達到了頂峰。
窺視意味著“他者目光的在場性”。《怪房客》從一開始,就利用這種目光所具備的儘管透明、但卻能實際發生作用的巫術特質,營造出一種貫穿全片的壓抑氛圍。開場不久,男主角就和這種目光頻繁遭遇。他和女主角在電影院的時候,任何親密舉動都受到周圍一名男子的監視,除了“監視”沒有恰當詞匯。後來他去教堂,又有一名少女目不轉睛地盯著他看。《怪房客》這些後來再也沒有二次出現的配角,或者代表了城市生活的不可理喻性(城市的生存法則是:你不可能追溯每一起隨機事件的來龍去脈,即使它對你的心態產生了重大影響),或者隱喻了戴維·邁爾斯在《社會心理學》裡曾經提到過的效應,人會放大他人對自己形象的在意,實際上關注自己的主要只有自己。考慮到男主角身為剛到巴黎的波蘭裔青年,第二種解釋顯得尤為可信,但是心理感受在感受的層面總歸是真實的,這種城市生活的衝擊就給他後續的失常墊下了第一塊磚。
“你瞅啥?” “瞅你咋地?” ——東北人迷惑對話榜首
以上兩次“被瞅”並沒有“窗戶”的元素(圖 6上排),從目光的挑釁意味來講,應當算作近年隨著女權主義話題升溫而得到討論的“凝視”。它和“窺視”很相近,我們不是專業的,就不要難為自己去區分二者了。在此之外,電影就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窗戶,窺視的,和被窺視的(圖 6第二、三排),時而有窗簾,時而沒有。曾讓我猶豫要不要和《後窗》配對的《冷血驚魂》,作為《怪房客》的前奏,也在窗戶的運用上非常鋪張(圖 6第四、五排)。
卞之琳的《斷章》提到了一個關鍵詞,“裝飾”。被一個窗戶框起來的“你”,對別人來說是具有裝飾(觀賞)性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無論《後窗》還是《怪房客》,窗臺最終都將被鏡頭修辭轉喻為劇院裡的看臺(圖 7),而與看臺相對的就是舞臺,舞臺永遠是觀賞性的,用來裝飾視野的。愛打地鋪的女人控訴寵物慘死,鋼琴家派對上衣著光鮮的人物們聚到露臺上看熱鬧,恍惚中就像盛裝華服到歌劇院去社交的貴族社會,在弄清就裡之後,便大感無聊地陸續回屋;波蘭斯基則直接把一個窗臺佈置成了超現實主義看臺,房東、租客和女友坐在一起,欣賞乃至鼓勵男主角的自殺表演。這兩座窗臺把與它相對的窗臺上發生的事情,襯成了一出無法共情的戲劇。實際上,與畫框天然形似的窗戶和陽臺,包含著與生俱來的表演隱喻。君不見直到當今,熱情奔放的意大利人,還在疫情期間舉辦“陽臺音樂會”;而講究情調的人們,也始終像收拾衣裝一樣收拾凸窗上的植物,並把它視作發表個人生活理想的符碼,邀請他人窺視。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18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驚悚電影的發汗藥理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39會員
52內容數
這組隨筆追慕太史公《史記·列傳》與普魯塔克《希臘羅馬名人傳》的“對傳”結構,每篇將兩部驚悚電影對照講述,篇內以雙璧之間的互文和同異為緯,篇與篇之間大體以時序為經,編貝串珠,兼採“拉片”的風格,蠡測驚悚電影自一九二〇年至今剛好百年匯成的深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沉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統計力學有一個“系綜理論”,認為系綜平均可以替換時間平均。應用到這裡來的意思就是,這七間公寓裡橫向展現的世相,大可理解成某一個人的社會關係隨時間而縱向歷經的各態:從獨身到熱戀,從新婚到蜜月期結束,接下來發生分岔,要麼形成新的平衡,要麼在謊言中維持危險的平衡,要麼平衡徹底打破,然後進入離異狀態并輪迴。
彼時戰爭結束有日,一個或好幾個十年的和平,讓城市有機會迅速而持續地擴張,直到變成一種真正的怪物。這個怪物皮膚光滑無毛,呈灰色,渾身遍佈流淌著電脈衝的神經,輸送煤氣的肺管,負載自來水的血液循環,散發惡臭的消化道,以及由警署、法院、監獄和懲教所組成的龐大淋巴系統。
將“自我”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目的,另一部分是手段;通常,手段需要與目的協調一致,而在這裡,手段與目的處在對立的位置;最後,通過手段的否定,達到目的的肯定。也可以換種簡單的說法,這種法庭辯論技巧的秘訣,可以概括為倒行逆施,把罪攬到自己身上,然後審判自己犯罪的那一部分,從為整體的自己開脫。
這篇附錄大致歸納了筆者迄今為止看過的所有電影,發現它們的主角都在某方面處於“邊界”之上。以下羅列了“邊界”的不同意象,分為“生死邊界”“物種邊界”“身份邊界”“軍事邊界”“地理邊界”“哲學邊界”六個大類。每個大類下包含若干條目,每則條目都由四部分組成,按照“邊界一側—邊界—邊界對側—代表電影”排列。
這篇附錄大致歸納了筆者迄今為止看過的所有電影,發現它們的主角都在某方面處於“邊界”之上。以下羅列了“邊界”的不同意象,分為“生死邊界”“物種邊界”“身份邊界”“軍事邊界”“地理邊界”“哲學邊界”六個大類。每個大類下包含若干條目,每則條目都由四部分組成,按照“邊界一側—邊界—邊界對側—代表電影”排列。
這篇附錄大致歸納了筆者迄今為止看過的所有電影,發現它們的主角都在某方面處於“邊界”之上。以下羅列了“邊界”的不同意象,分為“生死邊界”“物種邊界”“身份邊界”“軍事邊界”“地理邊界”“哲學邊界”六個大類。每個大類下包含若干條目,每則條目都由四部分組成,按照“邊界一側—邊界—邊界對側—代表電影”排列。
統計力學有一個“系綜理論”,認為系綜平均可以替換時間平均。應用到這裡來的意思就是,這七間公寓裡橫向展現的世相,大可理解成某一個人的社會關係隨時間而縱向歷經的各態:從獨身到熱戀,從新婚到蜜月期結束,接下來發生分岔,要麼形成新的平衡,要麼在謊言中維持危險的平衡,要麼平衡徹底打破,然後進入離異狀態并輪迴。
彼時戰爭結束有日,一個或好幾個十年的和平,讓城市有機會迅速而持續地擴張,直到變成一種真正的怪物。這個怪物皮膚光滑無毛,呈灰色,渾身遍佈流淌著電脈衝的神經,輸送煤氣的肺管,負載自來水的血液循環,散發惡臭的消化道,以及由警署、法院、監獄和懲教所組成的龐大淋巴系統。
將“自我”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目的,另一部分是手段;通常,手段需要與目的協調一致,而在這裡,手段與目的處在對立的位置;最後,通過手段的否定,達到目的的肯定。也可以換種簡單的說法,這種法庭辯論技巧的秘訣,可以概括為倒行逆施,把罪攬到自己身上,然後審判自己犯罪的那一部分,從為整體的自己開脫。
這篇附錄大致歸納了筆者迄今為止看過的所有電影,發現它們的主角都在某方面處於“邊界”之上。以下羅列了“邊界”的不同意象,分為“生死邊界”“物種邊界”“身份邊界”“軍事邊界”“地理邊界”“哲學邊界”六個大類。每個大類下包含若干條目,每則條目都由四部分組成,按照“邊界一側—邊界—邊界對側—代表電影”排列。
這篇附錄大致歸納了筆者迄今為止看過的所有電影,發現它們的主角都在某方面處於“邊界”之上。以下羅列了“邊界”的不同意象,分為“生死邊界”“物種邊界”“身份邊界”“軍事邊界”“地理邊界”“哲學邊界”六個大類。每個大類下包含若干條目,每則條目都由四部分組成,按照“邊界一側—邊界—邊界對側—代表電影”排列。
這篇附錄大致歸納了筆者迄今為止看過的所有電影,發現它們的主角都在某方面處於“邊界”之上。以下羅列了“邊界”的不同意象,分為“生死邊界”“物種邊界”“身份邊界”“軍事邊界”“地理邊界”“哲學邊界”六個大類。每個大類下包含若干條目,每則條目都由四部分組成,按照“邊界一側—邊界—邊界對側—代表電影”排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突然看到這部多年前的電影,分享關於人不想被遺忘、家人是什麼、選擇歸屬群體及結束關係的想法 :)
Thumbnail
湖對岸唯一的屋子,被木板封住了門窗而不見縫隙,屋內的母女蜷縮著身子,在書櫃角落邊顫抖著,男女主角則站在客廳等待外頭的攻擊停止,突然屋外陷入了一陣平靜。鏡頭由低角度依序特寫拍下四人的面部表情,下一顆鏡頭則將他們排列在同一個景框內,能夠清楚見到他們距離攝影機的位置,觀眾如我竟著迷於這組鏡頭帶來疊加的恐懼
Thumbnail
《紅色房間》一句點名主旨的台詞——「你猜,這世界上誰最不會說謊?──是鬼魂,因為它們能夠被看透。」正因為鬼魂能夠被看穿,而人類並無法,因此電影留下了並未道破的結局,我們看不清楚彼此真正的形貌,也因此在這個過分透明的社會,我們每一個人某程度上都成為了受害者,同時又是加害者。
單篇-2019 現代奇幻,這並不是雙重人格XD 主題即是影子。   一棟大樓,一個樓層,一間屋子,一道長廊,一扇房門。一個稱不上家的家。   她就站在房門前,放下了一個本該屬於自己的東西。也本就躺在地上的東西,她只是將之分離了。   「……我把影子放這了。」   她說。然後她轉身離開。
Thumbnail
2021年上映的一部懸疑電影《秘密訪客》,是由陳正道所執導,也是我之前分享過《盛夏未來》的導演。故事源自於充滿詭譎的汪家,看似和諧的一家人,卻各自心懷鬼胎,地下室還住著一位神祕之客,長達三年。影中有句「我們都不是無緣無故成為一家人的」,是貫穿整部電影的核心。
Thumbnail
我聽到後門有聲響。 我問了一聲"是誰?" 我起身,往聲響的地方走去。 出現了一名男子(亞洲人年輕人), 他經過我的家, 無視我的存在, 打算從二樓(反正不是一樓)窗戶離開。 但男子在窗口卡住了, 他明顯在躲避什麼人。 紗門已經脫落, 他為了扶住脫落的紗窗而動彈不得。
Thumbnail
  看到《鄰危不亂》(Nebenan)的最後一幕,突然有種希區考克《後窗》(Rear Window)的既視感,只是本片幾無「窺視」的畫面,而是窺視後向鄰居的坦白與對白。   本片由因《再見列寧》而獲得歐洲電影獎的影帝丹尼爾・布魯爾(Daniel Brühl)自導自演,片中的主角也叫丹尼
Thumbnail
厲陰宅、溫徹斯特鬼屋、康乃狄克鬼屋事件。這些都是經典的鬼屋電影,其中有不少電影取材自真人真事。凶宅,指的是曾發生過非自然死亡命案之物件,近幾年房價大漲,也有不少投資客將腦筋動在這些凶宅上。如何定義凶宅?一旦被貼上凶宅的標籤會有撕掉的一天嗎?
Thumbnail
當初會想讀這本<後窗與另幾宗謀殺>的原因 是因為很小的時候看過“鳥大師“(誤)希區考克拍的“後窗“ 雖然大部分畫面隨著時間在記憶中被推到底層 以至於有點淡化 但對於電影中那種都市街道後巷間錯綜的生活樣貌 大都市匿名性帶來的在物理尺度上親密與精神上疏離的對比 都讓這部電影帶著一種很有意思的味道
Thumbnail
深夜位處海岸線的懸崖邊,車燈照亮了男子無處可去的路,於是他脫去鞋子坐在石子上淋著大雨,直至清晨,他才倒光了鞋子裡填滿的雨水,將之放在崖邊,當成自己正與整個世界道別的證明,鏡頭由近至遠佇立著兩道足球門,恰巧匡住了失落失意的他,他反倒興奮地衝到門前,張開雙手迎接嶄新的命運。這是電影《雙眼之間》最魔幻的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突然看到這部多年前的電影,分享關於人不想被遺忘、家人是什麼、選擇歸屬群體及結束關係的想法 :)
Thumbnail
湖對岸唯一的屋子,被木板封住了門窗而不見縫隙,屋內的母女蜷縮著身子,在書櫃角落邊顫抖著,男女主角則站在客廳等待外頭的攻擊停止,突然屋外陷入了一陣平靜。鏡頭由低角度依序特寫拍下四人的面部表情,下一顆鏡頭則將他們排列在同一個景框內,能夠清楚見到他們距離攝影機的位置,觀眾如我竟著迷於這組鏡頭帶來疊加的恐懼
Thumbnail
《紅色房間》一句點名主旨的台詞——「你猜,這世界上誰最不會說謊?──是鬼魂,因為它們能夠被看透。」正因為鬼魂能夠被看穿,而人類並無法,因此電影留下了並未道破的結局,我們看不清楚彼此真正的形貌,也因此在這個過分透明的社會,我們每一個人某程度上都成為了受害者,同時又是加害者。
單篇-2019 現代奇幻,這並不是雙重人格XD 主題即是影子。   一棟大樓,一個樓層,一間屋子,一道長廊,一扇房門。一個稱不上家的家。   她就站在房門前,放下了一個本該屬於自己的東西。也本就躺在地上的東西,她只是將之分離了。   「……我把影子放這了。」   她說。然後她轉身離開。
Thumbnail
2021年上映的一部懸疑電影《秘密訪客》,是由陳正道所執導,也是我之前分享過《盛夏未來》的導演。故事源自於充滿詭譎的汪家,看似和諧的一家人,卻各自心懷鬼胎,地下室還住著一位神祕之客,長達三年。影中有句「我們都不是無緣無故成為一家人的」,是貫穿整部電影的核心。
Thumbnail
我聽到後門有聲響。 我問了一聲"是誰?" 我起身,往聲響的地方走去。 出現了一名男子(亞洲人年輕人), 他經過我的家, 無視我的存在, 打算從二樓(反正不是一樓)窗戶離開。 但男子在窗口卡住了, 他明顯在躲避什麼人。 紗門已經脫落, 他為了扶住脫落的紗窗而動彈不得。
Thumbnail
  看到《鄰危不亂》(Nebenan)的最後一幕,突然有種希區考克《後窗》(Rear Window)的既視感,只是本片幾無「窺視」的畫面,而是窺視後向鄰居的坦白與對白。   本片由因《再見列寧》而獲得歐洲電影獎的影帝丹尼爾・布魯爾(Daniel Brühl)自導自演,片中的主角也叫丹尼
Thumbnail
厲陰宅、溫徹斯特鬼屋、康乃狄克鬼屋事件。這些都是經典的鬼屋電影,其中有不少電影取材自真人真事。凶宅,指的是曾發生過非自然死亡命案之物件,近幾年房價大漲,也有不少投資客將腦筋動在這些凶宅上。如何定義凶宅?一旦被貼上凶宅的標籤會有撕掉的一天嗎?
Thumbnail
當初會想讀這本<後窗與另幾宗謀殺>的原因 是因為很小的時候看過“鳥大師“(誤)希區考克拍的“後窗“ 雖然大部分畫面隨著時間在記憶中被推到底層 以至於有點淡化 但對於電影中那種都市街道後巷間錯綜的生活樣貌 大都市匿名性帶來的在物理尺度上親密與精神上疏離的對比 都讓這部電影帶著一種很有意思的味道
Thumbnail
深夜位處海岸線的懸崖邊,車燈照亮了男子無處可去的路,於是他脫去鞋子坐在石子上淋著大雨,直至清晨,他才倒光了鞋子裡填滿的雨水,將之放在崖邊,當成自己正與整個世界道別的證明,鏡頭由近至遠佇立著兩道足球門,恰巧匡住了失落失意的他,他反倒興奮地衝到門前,張開雙手迎接嶄新的命運。這是電影《雙眼之間》最魔幻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