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後窗》《怪房客》(6/6):論如何把樓梯拍得高大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本文首發於《讀庫2203》,發表時有改動,以下為原稿。
所有陷阱都包括兩部分,它的表面(一塊肉)和它的實質(一隻帶鋸齒的夾子)。而這恰恰也是“謎團”的一雙要素,亦即“謎面”和“謎底”。所以,推理懸疑題材中的謎團,或者哪怕僅僅是一般事件的複雜性,都會用旋梯來指代。這時,旋梯代表的不僅是當與罪案相連時便和陷阱同義的謎團,也代表解開這個謎團的偵查過程。

本期電影


旋梯

這篇文章剩餘的篇幅,我們來談論在窗戶、門鏡和門縫之外,窺視的第四種相對獨特、隱晦的視角。除去窺視,它更蘊含著有別於其他三者的寬廣外延,所以單列出來討論。這就是“旋梯”。因為旋梯必定在有一定高度的樓層建築中出現,所以它本身也成為“都市型驚悚”的一項獨立符號。《後窗》,既然所有視角(除了最終的打鬥)都位於同一間房內,自然不可能出現這個意象。但《怪房客》使用了它(圖 15左、中)。
圖 15 作為窺視意象的旋梯。左、中:《怪房客》劇照。右:《房客》劇照。
旋梯的結構會造成一種筒狀或者管狀的空間。所謂“管窺”“管窺”,管狀空間與窺視行為的聯結是自然而然的。《怪房客》的男主角就曾兩次透過這個空間,一次向上(圖 15左),一次向下(圖 15中),窺視著這棟公寓裡的澆薄人情,並且感受公寓對他的窺視。無獨有偶,希區柯克的早期電影《房客》,背景設定在比《冷血驚魂》早了大半個世紀的倫敦,同樣是一間出租屋,心有疑慮的女房東正是在夜半時分,正是透過同樣的空間,窺見了房客那只沿著扶手緩緩滑向大門的手(圖 15右)。
圖 16 作為追逃意象的旋梯。左:《第三人》劇照。中:《疾速備戰》劇照。右:《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海報。
繼“窺視”之後,旋梯的第二種引申義是“追逃”。當電影要拍一段徒步追逐戲時,旋梯總是一個優先級很高的取景思路(圖 16左、中)。這個場景的優勢是,它可以將“追逐—逃避”這樣一對高度線性化(無限)的敘事結構,放置到一個靜止的、最後收斂到滅點(vanishing point)(有限)的視覺結構中。有時,“追逐—逃避”結構可以抽象化,例如像《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那樣,指涉總想追回過去的我們和永遠從我們身邊逃開的青春。
旋梯的第三種引申義是“陷阱”。在透視的影響下,旋梯的管狀空間形似一隻逐漸收小的漏斗,而最後的滅點則仿佛它必將帶領來訪者抵達的目的地,這些都與陷阱的屬性相契合。當房客看向公寓的天花板或地板,他(被刻畫為)正踏入鄰居們將他變成前一個自殺者替身的陷阱(圖 15左、中);當母親看向空蕩蕩的旋梯,她的女兒已經落入了連環殺人魔的陷阱(圖 17上排左);當投靠老友的美國作家迷茫地站在旋梯拐角處,他觸碰到了黑市交易的陷阱(圖 17左中);當女護工拿著一疊材料向律師徵求意見,她不知道律師和對方正是一夥(圖 17上排右);當丈夫舉著紅酒款款步上臺階,浴缸裡的妻子不知道酒裡有毒(圖 17中排左),注意在這個畫面中,螺旋的元素還蔓延到燭臺上,並且連螺旋的手性都保持與旋梯一致。
所有陷阱都包括兩部分,它的表面(一塊肉)和它的實質(一隻帶鋸齒的夾子)。而這恰恰也是“謎團”的一雙要素,亦即“謎面”和“謎底”。所以,推理懸疑題材中的謎團,或者哪怕僅僅是一般事件的複雜性,都會用旋梯來指代(圖 17中排中、右及下排左一)。這時,旋梯代表的不僅是當與罪案相連時便和陷阱同義的謎團,也代表解開這個謎團的偵查過程。女房東半夜起床探察房客的動向,既是窺視,也是偵查(圖 15右)。警探在旋梯上追趕罪犯,同樣既是追逃,也是偵查。從這個意義上講,“偵查”是“窺視”和“追逃”的某種結合。“窺視”是對破綻的觀察和對真相的觀照,“追逃”是沿線索的追查和對凶嫌的追緝;“窺視”代表“偵查”的沉思屬性,“追逃”代表“偵查”的力行屬性。除此之外,旋梯還隱喻了偵查過程中總是層出不窮的“反轉”橋段。有鑑於此,由旋梯抽象而成的各類螺旋形圖案,也成為撲朔迷離的同義詞(圖 17下排左二、三、四),或毋寧說,旋梯原本就是能夠引起眩暈感的螺旋形圖案的具象化。瑪麗·羅伯茨·萊因哈特寫過一部偵探小說,《螺旋樓梯》,所有命案都與一段旋梯有關,為什麼她要選取螺旋式的樓梯,而不是雙折式或者三折式的呢?
圖 17 作為陷阱意象的旋梯。上排左起:《M就是兇手》劇照、《第三人》劇照、《萬能鑰匙》劇照;中排左起:《女屍謎案》劇照、《推銷員》劇照、《摩天大樓》海報;下排左起:伊藤潤二《漩渦》插畫、《迷魂記》海報、《致命魔術》海報、《丁丁歷險記》劇照。
旋梯的第四種引申義是“精神失常”。這是和螺旋形圖案帶給人的眩暈感綁定在一起的。當《怪房客》裡的男主角因為看見另一個自己而表現出確鑿的精神疾病徵象時,導演拍攝了被欄杆的直線和扶手的曲線切割的公寓空間(圖 18上排左)。《死亡之夜》的鏡頭運作異曲同工。這種高度雷同的旋梯符號呈現在男主角意識到自己墮入一個循環夢境的時間節點(圖 18上排中),請注意這個鏡頭嚴重到接近90度的傾角與精神世界的徹底失衡之間的對應關係。類似的例子還可舉出《著魔》(圖 18上排右)與《燈塔》(圖 18下排左),通俗電影也樂意採用這種鏡頭語言(圖 18下排中),甚至更樂意,因為通俗往往意味著懶於探索新的、個性化的表達方式。第四種引申義與第三種引申義的關係在於:謎團之為謎團,就因為它謎面中存在的矛盾;而在謎底揭曉之前,矛盾的存續將引起劇烈的認知失衡,使人困惑,迷失,直至產生“精神失常”的懷疑。“精神失常”的引申義同樣能夠用抽象後的螺旋形圖案來描寫。M就是兇手》中,當那個連環殺人犯再一次遭到作案動機的病理性強迫時,他旁邊的櫥窗裡展示著一個旋轉著的螺線圓盤(圖 18下排右)。
圖 18 作為精神失常意象的旋梯。上排左起:《怪房客》劇照,《死亡之夜》劇照,《著魔》劇照;下排左起:《燈塔》劇照,《京城81號》劇照,《M就是兇手》劇照。
旋梯的最後一種,也是最為抽象化的引申義,是“無限”。當捉鬼敢死隊沖進出事的大樓時,他們抬頭望去,只見一串幾乎沒有盡頭的、等待著他們攀爬的旋梯(圖 19上排左),觀眾從直覺的勞累中就能感受到無限的力量。當然,作為一部驚悚喜劇片,這個鏡頭同樣可以看作是該片語境下的一個輕鬆化了的“陷阱”。《審判》裡的旋梯則由逼仄的視覺空間構造出了壓抑得多的氛圍,並且指向一種卡夫卡式的無盡與絕望(圖 19上排右)。主人公在他永遠不會有結果的行動中洗刷著連自己都不知道的罪名,從一次延遲審判到另一次延遲審判,從一名關係人士到另一名關係人士。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文本結構與原著作者本人創造文本的行為之間也形成一種有趣的“自相似”,審判》以及許多其他的小說,都是從未完成的,“無限”的。此外,《海市蜃樓》則從“迭代”的角度闡釋無限:一個當代人改變了過去的時間點,而過去的改變又反過來顛覆了現在,過去與現在互為因果,周而復始,恰為旋梯所表徵(圖 19)。其實,“無限”這一層含義在我們已經談論過的例子中早已潛伏。對於窺視者而言,人心的層級是深邃到無限的;對於追逃者而言,辛苦的奔跑是漫長到無限的;對於解謎者而言,反轉是無限的;對於失常者而言,幻覺是無限的。旋梯的存在,表達了一種“阿基裡斯追龜”式的心理時間知覺——在那必然的一刻到來之前,時間仿佛無比黏滯,而且越接近那一點,越是對數型地放慢。
圖 19 作為無限意象的旋梯。上排左:《捉鬼敢死隊》劇照。上排右:《審判》劇照。下排:《海市蜃樓》劇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9會員
52內容數
這組隨筆追慕太史公《史記·列傳》與普魯塔克《希臘羅馬名人傳》的“對傳”結構,每篇將兩部驚悚電影對照講述,篇內以雙璧之間的互文和同異為緯,篇與篇之間大體以時序為經,編貝串珠,兼採“拉片”的風格,蠡測驚悚電影自一九二〇年至今剛好百年匯成的深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沉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相機成為一種性欲的昇華,一種勃起的雄性生殖器的象徵。它以長度為驕傲。它不使用時會縮短,而使用時會先伸長。它的使用步驟包含瞄準,而瞄準是從射擊上借來的語彙,連帶著也就借來了射精的隱喻。它的高潮來臨,就在長久屏氣缺氧之後全身定住按下快門的刹那,而那時畫面總是陷入漆黑,渾似一片空白的大腦。
窗臺把與它相對的窗臺上發生的事情,襯成了一出無法共情的戲劇。實際上,與畫框天然形似的窗戶和陽臺,包含著與生俱來的表演隱喻。君不見直到當今,熱情奔放的意大利人,還在疫情期間舉辦“陽臺音樂會”;而講究情調的人們,也始終像收拾衣裝一樣收拾凸窗上的植物,並把它視作發表個人生活理想的符碼,邀請他人窺視。
統計力學有一個“系綜理論”,認為系綜平均可以替換時間平均。應用到這裡來的意思就是,這七間公寓裡橫向展現的世相,大可理解成某一個人的社會關係隨時間而縱向歷經的各態:從獨身到熱戀,從新婚到蜜月期結束,接下來發生分岔,要麼形成新的平衡,要麼在謊言中維持危險的平衡,要麼平衡徹底打破,然後進入離異狀態并輪迴。
彼時戰爭結束有日,一個或好幾個十年的和平,讓城市有機會迅速而持續地擴張,直到變成一種真正的怪物。這個怪物皮膚光滑無毛,呈灰色,渾身遍佈流淌著電脈衝的神經,輸送煤氣的肺管,負載自來水的血液循環,散發惡臭的消化道,以及由警署、法院、監獄和懲教所組成的龐大淋巴系統。
將“自我”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目的,另一部分是手段;通常,手段需要與目的協調一致,而在這裡,手段與目的處在對立的位置;最後,通過手段的否定,達到目的的肯定。也可以換種簡單的說法,這種法庭辯論技巧的秘訣,可以概括為倒行逆施,把罪攬到自己身上,然後審判自己犯罪的那一部分,從為整體的自己開脫。
這篇附錄大致歸納了筆者迄今為止看過的所有電影,發現它們的主角都在某方面處於“邊界”之上。以下羅列了“邊界”的不同意象,分為“生死邊界”“物種邊界”“身份邊界”“軍事邊界”“地理邊界”“哲學邊界”六個大類。每個大類下包含若干條目,每則條目都由四部分組成,按照“邊界一側—邊界—邊界對側—代表電影”排列。
相機成為一種性欲的昇華,一種勃起的雄性生殖器的象徵。它以長度為驕傲。它不使用時會縮短,而使用時會先伸長。它的使用步驟包含瞄準,而瞄準是從射擊上借來的語彙,連帶著也就借來了射精的隱喻。它的高潮來臨,就在長久屏氣缺氧之後全身定住按下快門的刹那,而那時畫面總是陷入漆黑,渾似一片空白的大腦。
窗臺把與它相對的窗臺上發生的事情,襯成了一出無法共情的戲劇。實際上,與畫框天然形似的窗戶和陽臺,包含著與生俱來的表演隱喻。君不見直到當今,熱情奔放的意大利人,還在疫情期間舉辦“陽臺音樂會”;而講究情調的人們,也始終像收拾衣裝一樣收拾凸窗上的植物,並把它視作發表個人生活理想的符碼,邀請他人窺視。
統計力學有一個“系綜理論”,認為系綜平均可以替換時間平均。應用到這裡來的意思就是,這七間公寓裡橫向展現的世相,大可理解成某一個人的社會關係隨時間而縱向歷經的各態:從獨身到熱戀,從新婚到蜜月期結束,接下來發生分岔,要麼形成新的平衡,要麼在謊言中維持危險的平衡,要麼平衡徹底打破,然後進入離異狀態并輪迴。
彼時戰爭結束有日,一個或好幾個十年的和平,讓城市有機會迅速而持續地擴張,直到變成一種真正的怪物。這個怪物皮膚光滑無毛,呈灰色,渾身遍佈流淌著電脈衝的神經,輸送煤氣的肺管,負載自來水的血液循環,散發惡臭的消化道,以及由警署、法院、監獄和懲教所組成的龐大淋巴系統。
將“自我”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目的,另一部分是手段;通常,手段需要與目的協調一致,而在這裡,手段與目的處在對立的位置;最後,通過手段的否定,達到目的的肯定。也可以換種簡單的說法,這種法庭辯論技巧的秘訣,可以概括為倒行逆施,把罪攬到自己身上,然後審判自己犯罪的那一部分,從為整體的自己開脫。
這篇附錄大致歸納了筆者迄今為止看過的所有電影,發現它們的主角都在某方面處於“邊界”之上。以下羅列了“邊界”的不同意象,分為“生死邊界”“物種邊界”“身份邊界”“軍事邊界”“地理邊界”“哲學邊界”六個大類。每個大類下包含若干條目,每則條目都由四部分組成,按照“邊界一側—邊界—邊界對側—代表電影”排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有住過老式的舊公寓嗎?或是你有親戚、朋友住在裡頭?   就是一層有兩戶,一樓有獨立的圍籬和出入口,而住在二樓以上的住戶,則必須從兩家之間的鐵門進入樓梯空間的那種。   我很討厭傳統的舊公寓,每次開門看到樓梯轉角平台下方,那塊漆黑陰暗的空間就不舒服。   該怎麼說呢?總覺得陰影裡躲藏著什麼
Thumbnail
湖對岸唯一的屋子,被木板封住了門窗而不見縫隙,屋內的母女蜷縮著身子,在書櫃角落邊顫抖著,男女主角則站在客廳等待外頭的攻擊停止,突然屋外陷入了一陣平靜。鏡頭由低角度依序特寫拍下四人的面部表情,下一顆鏡頭則將他們排列在同一個景框內,能夠清楚見到他們距離攝影機的位置,觀眾如我竟著迷於這組鏡頭帶來疊加的恐懼
Thumbnail
今天晚上十二點回到家,出了電梯又被樓梯間的人影嚇了一跳,是我隔壁寢室友坐在階梯上滑手機,不像上次我還問她怎麼不進去要坐在這,我今天沉默地一邊開門一邊盯著她,大概是目光太強烈,她還跟我說:「我有鑰匙啦!」我確實懷疑過她是不是沒有鑰匙,但看她手裡真的握有一串鑰匙,我也就沒有多想什麼。
Thumbnail
住在捷運站後巷的出租套房期間,一連串的靈異事件發生,設下的結界破裂、不明男聲的驚嚇,最終搬離。
Thumbnail
2021年上映的一部懸疑電影《秘密訪客》,是由陳正道所執導,也是我之前分享過《盛夏未來》的導演。故事源自於充滿詭譎的汪家,看似和諧的一家人,卻各自心懷鬼胎,地下室還住著一位神祕之客,長達三年。影中有句「我們都不是無緣無故成為一家人的」,是貫穿整部電影的核心。
Thumbnail
台灣鬼屋/凶宅傳說再度搬上大螢幕。不過「這系列」似乎都有重重拿起卻輕輕放下的缺點存在。有道師、有怨念、有鬼、有遺憾,所有恐怖片該有的元素都有了,《鬼天廈》仍然成為了一部淪為形式的恐怖電影。嚇人的部分僅音效及畫面上的Jump scary,
Thumbnail
我在一棟不小的建築物內,有不少人。 我搭上了電梯。 出了電梯之後,發現腳上沒有穿鞋。 我認為我本來應該有穿著拖鞋。 "應該在電梯裡!",我這麼想。 我問問旁邊的人我們剛搭的是那一座電梯。 她指了指路, 我回去再次搭乘, 但總覺得和剛才搭乘的不同, 當然也沒找到拖鞋。
Thumbnail
厲陰宅、溫徹斯特鬼屋、康乃狄克鬼屋事件。這些都是經典的鬼屋電影,其中有不少電影取材自真人真事。凶宅,指的是曾發生過非自然死亡命案之物件,近幾年房價大漲,也有不少投資客將腦筋動在這些凶宅上。如何定義凶宅?一旦被貼上凶宅的標籤會有撕掉的一天嗎?
Thumbnail
當初會想讀這本<後窗與另幾宗謀殺>的原因 是因為很小的時候看過“鳥大師“(誤)希區考克拍的“後窗“ 雖然大部分畫面隨著時間在記憶中被推到底層 以至於有點淡化 但對於電影中那種都市街道後巷間錯綜的生活樣貌 大都市匿名性帶來的在物理尺度上親密與精神上疏離的對比 都讓這部電影帶著一種很有意思的味道
Thumbnail
下午時分呂婉來到T大醫院旁附屬殯儀館的地下四樓,長廊前段是大體化妝室和停屍間,後段表面只是通往洗手間的長廊,實際上卻是明伯隱匿的藏身之處。 輕微的腳步聲在寂靜的長廊清楚的回盪,前方隱隱有鬼影祟動。 呂婉信步走到底,推開偽裝成淡綠色磚牆的門,直接走進去。     房內有一位貌似年近半百的男子,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有住過老式的舊公寓嗎?或是你有親戚、朋友住在裡頭?   就是一層有兩戶,一樓有獨立的圍籬和出入口,而住在二樓以上的住戶,則必須從兩家之間的鐵門進入樓梯空間的那種。   我很討厭傳統的舊公寓,每次開門看到樓梯轉角平台下方,那塊漆黑陰暗的空間就不舒服。   該怎麼說呢?總覺得陰影裡躲藏著什麼
Thumbnail
湖對岸唯一的屋子,被木板封住了門窗而不見縫隙,屋內的母女蜷縮著身子,在書櫃角落邊顫抖著,男女主角則站在客廳等待外頭的攻擊停止,突然屋外陷入了一陣平靜。鏡頭由低角度依序特寫拍下四人的面部表情,下一顆鏡頭則將他們排列在同一個景框內,能夠清楚見到他們距離攝影機的位置,觀眾如我竟著迷於這組鏡頭帶來疊加的恐懼
Thumbnail
今天晚上十二點回到家,出了電梯又被樓梯間的人影嚇了一跳,是我隔壁寢室友坐在階梯上滑手機,不像上次我還問她怎麼不進去要坐在這,我今天沉默地一邊開門一邊盯著她,大概是目光太強烈,她還跟我說:「我有鑰匙啦!」我確實懷疑過她是不是沒有鑰匙,但看她手裡真的握有一串鑰匙,我也就沒有多想什麼。
Thumbnail
住在捷運站後巷的出租套房期間,一連串的靈異事件發生,設下的結界破裂、不明男聲的驚嚇,最終搬離。
Thumbnail
2021年上映的一部懸疑電影《秘密訪客》,是由陳正道所執導,也是我之前分享過《盛夏未來》的導演。故事源自於充滿詭譎的汪家,看似和諧的一家人,卻各自心懷鬼胎,地下室還住著一位神祕之客,長達三年。影中有句「我們都不是無緣無故成為一家人的」,是貫穿整部電影的核心。
Thumbnail
台灣鬼屋/凶宅傳說再度搬上大螢幕。不過「這系列」似乎都有重重拿起卻輕輕放下的缺點存在。有道師、有怨念、有鬼、有遺憾,所有恐怖片該有的元素都有了,《鬼天廈》仍然成為了一部淪為形式的恐怖電影。嚇人的部分僅音效及畫面上的Jump scary,
Thumbnail
我在一棟不小的建築物內,有不少人。 我搭上了電梯。 出了電梯之後,發現腳上沒有穿鞋。 我認為我本來應該有穿著拖鞋。 "應該在電梯裡!",我這麼想。 我問問旁邊的人我們剛搭的是那一座電梯。 她指了指路, 我回去再次搭乘, 但總覺得和剛才搭乘的不同, 當然也沒找到拖鞋。
Thumbnail
厲陰宅、溫徹斯特鬼屋、康乃狄克鬼屋事件。這些都是經典的鬼屋電影,其中有不少電影取材自真人真事。凶宅,指的是曾發生過非自然死亡命案之物件,近幾年房價大漲,也有不少投資客將腦筋動在這些凶宅上。如何定義凶宅?一旦被貼上凶宅的標籤會有撕掉的一天嗎?
Thumbnail
當初會想讀這本<後窗與另幾宗謀殺>的原因 是因為很小的時候看過“鳥大師“(誤)希區考克拍的“後窗“ 雖然大部分畫面隨著時間在記憶中被推到底層 以至於有點淡化 但對於電影中那種都市街道後巷間錯綜的生活樣貌 大都市匿名性帶來的在物理尺度上親密與精神上疏離的對比 都讓這部電影帶著一種很有意思的味道
Thumbnail
下午時分呂婉來到T大醫院旁附屬殯儀館的地下四樓,長廊前段是大體化妝室和停屍間,後段表面只是通往洗手間的長廊,實際上卻是明伯隱匿的藏身之處。 輕微的腳步聲在寂靜的長廊清楚的回盪,前方隱隱有鬼影祟動。 呂婉信步走到底,推開偽裝成淡綠色磚牆的門,直接走進去。     房內有一位貌似年近半百的男子,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