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回前一定要知道的三大重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挽回是一個巨大的坑,只要想要達成這個目的的人,幾乎都比其他狀況的人更焦急、無所適從。然而這篇文章針對以下這種狀況的分手情形:(因為會來問問題的八成都是這種狀況)

 

  1. 你很不能理解對方為什麼要提分手、為什麼不再給你一次機會、為何如此決絕。
  2. 你不想分手,但是對方想分手。

 

符合以上情況的挽回問題其實邏輯上很弔詭,因為如果你無法放下「想要挽回」這件事,就必定無法挽回。為什麼我說得那麼鐵呢?

 

一、請搞清楚,想挽回的那一方一定是弱勢

 

這其實用很簡單的邏輯就可以理解了,但很奇怪的是很多人都會忽略這個最基本的大前提,所以做出來很多挽回的動作都讓對方非常反感。為什麼反感呢?因為被挽回的一方會覺得你還是搞不清楚狀況。

 

當然會搞不清楚狀況是蠻自然的一件事。因為提分手的人比起被分手的人,更能去承擔分手後的空虛、習慣的改變,而被逼迫必須做分手決定的那個人會因為無法接受事實,並且習慣突然被改變還有突然被抽走的安定感而開始恐慌跟焦慮,這兩件事情都剛剛好會讓自己很容易看不清楚現實。尤其因為為了保持「能復合」的這個希望,我們就會開始想像出自己想要的事實出來。

 

例如會誤以為對方對我們還存有「喜歡」,很多想挽回的人就是依賴這個「對方可能還是有喜歡我的吧」的這點在做很多蠢事。

 

 正因為「還有喜歡吧」所以應該再給你一次機會。

 

 正因為「還有喜歡吧」所以他不應該如此決絕。

 

 正因為「還有喜歡吧」所以他應該要接受復合的要求。

 

raw-image

誤以為對方還有「喜歡」,很多想挽回的人就是依賴這個「對方可能還是有喜歡我的吧」的這點在做蠢事。Photo Source:Alexas_Fotos @ pixabay by c.c. 0

 

對方的確有可能還有喜歡,但是基本上他就已經是受不了繼續跟你在一起了才會提分手,你所想像的「喜歡」跟他所感受的「喜歡」早就已經是不同世界的感受。

 

若你沒辦法理解其實選擇分手也是一個相對逃避更困難的選擇的話,就很容易陷入這種誤會之中。

 

既然在這個前提之下,用比較市儈的方式比喻的話,就是你是想借錢的人,而你想借錢的對象根本不想借你錢的一個狀況。你很明顯就是弱勢,無庸置疑。然而弱勢的人還想用盡辦法盧啊、哭鬧啊、各種拜託各種逼迫的話,那個人想逃都來不及啦。

 

二、只有對方「自己想要」跟你接觸,挽回的行為才會是加分

 

我想大家應該都有被自己不喜歡的人喜歡的經驗吧?如果你根本不想跟那個人有接觸,那如果今天我問你:「他要怎麼跟你接觸你才會願意跟他在一起?」你會怎麼回答?

 

當然你可能這時候又會出現一個念頭:「可是他曾經願意跟我在一起就是不會到那種程度吧?」啊,你看,又出現我第一點所講的盲點了。對方當然可能沒有到對於討人厭的追求者那樣討厭你,但以比喻的情勢上是一樣的。

 

raw-image

只有對方也願意跟你接觸的時候,你的行為才有意義。Photo Source:Alexas_Fotos @ pixabay by c.c. 0

 

所以你現在一定又會想:「所以怎麼讓他『自己想要』跟我接觸?」唉,果然是陷很深啊,請看下一點。

 

三、想著「到底要怎麼挽回」的時候,就是告訴對方跟你分手是對的

 

對方會選擇分手,肯定是因為現階段對他來說分手比不分手更快樂。而你們分手的原因,十之八九都是因為你可能在關係中不尊重他的想法、意願或是感受所以才導致分手,而在對方還根本沒想復合的狀態之下你還只想著自己想要復合的念頭,那是不是又再次證明了跟一個不懂得尊重別人的心情跟選擇的人分手是一件無比正確的事情嗎?

 

所以當你內心吶喊著「我已經改變啦!為什麼還是不想復合?」其實就正代表著你的改變是衝著挽回來的,而我剛剛已經說,你所執著的挽回的這個動作就已經代表你只想著解決自己的問題跟焦慮感,到底他為什麼要再給你一次機會呢?他為何如此決絕,這樣的解釋下是否也就變得合理了?

 

很多想挽回的人就是一直不斷地做一堆事想挽回,但到頭來其實都在每一個行為之中告訴對方「我根本不在乎你到底快不快樂,先滿足我想在一起的心情再說」。當然累積下就會越來越確定自己想分手。

 

所以我說挽回的邏輯很弔詭,如果你想要成果,不是只想透過看似有效的挽回的作為來解決自己的情緒的話,那你就得放下。

 

當你真的放下了,當你真的開始找到自己的步調,當你真的想要改變,你就不會問到底要怎麼復合。因為你這時候會學會尊重對方想要分手的狀態跟心情,因為你這時候也會開始懂得尊重自己,如果你真的有享受生活、有享受改變的過程、有享受自己的步調,「復合」與「不復合」的選項會變成平等的。

 

raw-image

只有當復合不再是目的,心裡缺失的部分,才有被填補的可能。Photo Source:PIRO4D @ pixabay by c.c. 0

 

那時候,當復合不再是目的時,「復合」這個選項才有成真的可能。只要你認為「復合」的選項好過於不復合,那你在這基礎之上的相處跟作為,都必定會給對方壓力。

 

我可以理解想復合的焦慮,以及突然好像生命少一大塊缺口的痛苦與不安,但是急著想要彌平這種不安反而是愛情的一大致命傷。而當愛情變成一種可以填補你心中的不安定感跟「完整你的人生」的存在的時候,由這種形式存在的愛情,其實在開始之前就已經步上了分手之路。

 

我們會以為分手是因為我做的這件事、那件事,但事實上我們的作為只是內心信念的顯化罷了。光是改變特定的行為並不能阻止會破壞愛情的信念的顯化,信念很厲害,他會用各種你無法意識到、注意到形式拼命地分秒必爭地傳達出去,你想藏也藏不住,想躲也躲不起來。

 

而當你真正的改變的時候,不用害怕對方看不到,甚至是下一個更好的對象看不到。因為正如我所說信念很厲害,他會用各種方法傳達出去,作用是雙向的,你根本不用擔心。

 

所以請你用別的角度看看分手這件事,它是你發現你心中有那些容易破壞愛情的信念的巨大線索,它引導著你邁向一個不管遇到哪個對象你都能好好相處並且維持的狀態。若我們只是用「復不復合」、「改不改變行為」、「控制不控制情緒」這樣粗淺的觀點來看待分手這件事的話,就太可惜了。

 


封面圖片來源:Alexas_Fotos @ pixabay by c.c. 0

編輯:洪崇德

責任編輯:熊編

 

AWE情感工作室,兩個創辦人都相信,這世界上有真理,一法通、萬法通,認為這世界上的每一件事都是有相關聯並且有因果。只要掌握了正確的觀念,每個人都可以活得更加自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我將聊天的話題延續能力分成兩種,第一種是開啟對方話閘子的能力,叫「好奇心」;第二種是引動氣氛的能力,叫「嘴炮力」。</p>
<p>我將聊天的話題延續能力分成兩種,第一種是開啟對方話閘子的能力,叫「好奇心」;第二種是引動氣氛的能力,叫「嘴炮力」。</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不少人每年應該都會有一個時刻,會開始思考自己在工作上的表現,以及到底該繼續努力打拼? 還是找尋不同可能? 今天想來分享一下,我覺得每個想換工作的人,或許都可以思考一下以下問題,因為包括我自己,也是精歷過這一段撞牆摸索期,最後才做了決定......
Thumbnail
【本文關鍵字】 幸福感商業,女性創業,回家創業,商業趨勢,生活平衡,女性觀點 【內容摘錄】 近來有更多有豐富職場經歷的女性選擇了一個新的創業型態,兼顧生活與事業成就,成為「回家創業者」。 對「回家創業者」的觀察,與總結三個成功要點,希望對於妳在思考創業項目時有所啟發。
Thumbnail
如果你打算找一隻小狗陪伴,養狗之前需要對一些事情心裡有底「啊!原來養狗大概是這麼回事呀!」和你們分享我領養大發半年多來的心得,希望能帶給準備養狗陪伴的人們。
Thumbnail
最近藝人羅霈穎意外猝死,讓人感到不勝唏噓及遺憾,人通常無法預料意外或死亡何時到來,且未來的社會結構,很可能不少人是獨居,所以個人建議過了50歲以後, 一定要做的四大規劃: 1.醫療善終的規劃 2.財務分配的規劃 3.情感歸屬的告白 4.生活減法的規畫
Thumbnail
你知道自己目前的位置嗎?這個位置跟你目前的社會地位、名聲或者薪水無關,而是你跟你的理想中間的距離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不少人每年應該都會有一個時刻,會開始思考自己在工作上的表現,以及到底該繼續努力打拼? 還是找尋不同可能? 今天想來分享一下,我覺得每個想換工作的人,或許都可以思考一下以下問題,因為包括我自己,也是精歷過這一段撞牆摸索期,最後才做了決定......
Thumbnail
【本文關鍵字】 幸福感商業,女性創業,回家創業,商業趨勢,生活平衡,女性觀點 【內容摘錄】 近來有更多有豐富職場經歷的女性選擇了一個新的創業型態,兼顧生活與事業成就,成為「回家創業者」。 對「回家創業者」的觀察,與總結三個成功要點,希望對於妳在思考創業項目時有所啟發。
Thumbnail
如果你打算找一隻小狗陪伴,養狗之前需要對一些事情心裡有底「啊!原來養狗大概是這麼回事呀!」和你們分享我領養大發半年多來的心得,希望能帶給準備養狗陪伴的人們。
Thumbnail
最近藝人羅霈穎意外猝死,讓人感到不勝唏噓及遺憾,人通常無法預料意外或死亡何時到來,且未來的社會結構,很可能不少人是獨居,所以個人建議過了50歲以後, 一定要做的四大規劃: 1.醫療善終的規劃 2.財務分配的規劃 3.情感歸屬的告白 4.生活減法的規畫
Thumbnail
你知道自己目前的位置嗎?這個位置跟你目前的社會地位、名聲或者薪水無關,而是你跟你的理想中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