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一樣》創業不能講求工作生活平衡? 「回家創業者」成功經營的三個要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本文關鍵字】

幸福感商業,女性創業,回家創業,商業趨勢,生活平衡,女性觀點

【內容摘錄】

《女力世代》女人創業老實說,開啟了一個新單元《好不一樣》,想要與你分享我所看見的風格女子們不同的創業觀點,讓妳在思考自己的創業時不感到徬徨。
過去研究將創業類型分為「生存型創業」和「機會型創業」; 我觀察有更多有豐富職場經歷的女性選擇了一個新的創業型態,兼顧生活與事業成就,成為「回家創業者」。
分享我對「回家創業者」的觀察,與總結三個成功要點,希望對於妳在思考創業項目時有所啟發。

換個方式閱讀,本集Podcast收聽 👉 https://herattitude.firstory.io/

與不同國家、千位女性創業者的貼身觀察

Tina 里長過去10年期間都在從事與女性創業相關,從擔任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女性創業飛雁計畫、擔任知蜜兩岸女性創業社群台灣分站站長、創立臺灣女性創業支持暨發展協會擔任理事長,接觸過的女性創業者上千人,我從她們身上有許多學習。
相處過的女性創業者有到上市櫃董事長、跨國企業CEO、到不計其數的預備創業者,年齡更是廣泛,從在學到70多歲的日本大阪商工会議所 女性会會長也是公司社長,每天把自己打扮得清爽整潔,充滿朝氣的為員工加油打氣 ; 也曾經到以色列拜訪創業阿嬤,60歲選擇在美國設立公司、經營Fintech金融創新創業。
看過這些日本、美國、德國、以色列、中國各城市以及台灣的創業女性,我希望自己在60歲的時候也能夠保持學習與了解市場脈動,可以持續做著與市場接近的事業。



raw-image

「生存型創業」和「機會型創業」; 「回家創業」新選項

過去在創業調查將創業型態分為「生存型創業」和「機會型創業」,但我觀察在女性創業者中尤其明顯的趨勢「回家創業」。
「生存型創業」類似台灣60.70年代許多婦女選擇經營市場街邊店,一方面能夠賺取收入補貼家用,二方面可以在店裡帶孩子,是為了創造收入而展開的創業。
「機會型創業」是透過技術或專業回應市場需求,更有機會做到規模化。
「回家創業者」很多時候是帶著職場歷練的專業或市場觀察,也發現了市場的缺口正好是自己能夠提供價值的 ; 另因為步入家庭或人生階段的不同,選擇能夠同時經營生活與事業的型態。

我屬於「回家創業」嗎? 回家創業者的商業與生活選擇

隨著科技的進步跟發展,更支持「回家創業」這件事情的誕生,可以透過數位工具,線上化的服務與客戶溝通,包含可能現在的網購、電商、或者是這些平臺型的服務線上課、自媒體、微網紅等等的,其實有非常非常多的這樣的機會發生。
然而「回家創業」意味著同時有兩份事業,一份是自己因為理想熱愛投入的創業項目,一份是家庭經營。
家庭CEO要管理專案推進、時間安排、財務規劃、人事協調,短中長期計畫、人員培養,經營得有聲有色,在家庭經營上的成就一點都不亞於創業者,然而這部分比較不容易被看見,我們也比較少用這個觀點來肯定自己,通常把這部分當作「理所當然」,沒做到內心的標準反而容易自責。
這時可以把焦點放在「我能創造什麼價值」而不是「我該做些甚麼工作」上會更有成就感! 媽媽也可以有各種角色,無論妳是《我們這一家》裡無厘頭的花媽、《蠟筆小新》愛美的美冴、總是聽《小丸子》傾訴的櫻桃子媽媽,找到自己能夠帶來價值的地方,做好這一塊,其他偶爾裝傻也很好。

raw-image

認識HerAttitude裡的「回家創業者們」

「回家創業」這樣的創業者在HerAttitude協會裡佔有一定比例,可能在其他商會裏面不會那麼明顯,但在我們自己的創業社群裏面特別多,算是女性創業的一種選項吧!
這樣的創業者在衡量自己的「人生成功」與「幸福感」上面,不只看社會對商業公司認知的單一指標,一定要賺很多錢或有很大的規模,她們允許自己在事業上用一個比較彈性的時間投入,例如七八月是小孩的暑假時間,所以這兩個月不會幫自己安排太多的專案推進,但會希望比小孩早起、比小孩晚睡,或者是跟小孩協商一個會議時間,讓自己可以每天保持固定的工作狀態,可以同時做到家庭照顧,也擁有一份熱愛而且投入的事業。
推薦收聽本節目No.3 HowTrue好厝投資理財社群創辦人張雅嵐,屬於專業服務型創業,可以用更彈性的方式 (線上會談) 和時間 (晚間或早餐等),與客戶溝通。
或收聽 No.4 出租家電賺買菜錢電電租創辦人Judy+小米,兩位媽媽在創業五年間一直帶著五個小孩和爸爸一起參與,用平台型創業建立一個長期價值目標,用時間慢慢累積推動。

換個方式閱讀,本集Podcast收聽 👉 https://herattitude.firstory.io/

「回家創業者」成功經營的三個要點

一個事業要經營成功,創業者的心態必須要是正確的,同時對於自己的時間與資源有正確認知,總結以下三個要點
1. 一天只有24小時,建立自己的價值評估與選擇排序方式
接受時間是有限的,允許透過階段性規劃來保持彈性,事業也是妳的孩子,接受每個孩子的成長速度不同,耐心等他長大。
2. 開放與共享,深度合作
「回家創業者」的啟動規模通常比較小,建議妳用更開放的態度與其他公司或異業夥伴合作,選擇跟自己信任的人,建立深度合作關係,可以大大減少磨合與風險損失。
3. 數字化評估與合約規範清晰,在意的事情提前說
建立客觀數據評估的方法來判斷階段策略成功與否,在意的事情要透過合約規範來約束,減少自己的主觀感受影響商業判斷,合作可以更長遠,更容易成功。

喜歡這期文章歡迎妳追蹤訂閱我們的頻道,給我們五星好評吧,你的鼓勵就是我們的最大動力!!

【節目主持人】

翁玉庭 Tina | HerAttitude 臺灣女性創業支持暨發展協會 理事長
以事業發展為前提,提供女性創業者分享 ∙ 共好 ∙ 實驗 為核心精神的支持與交流平台,看見每一位女性創業者的獨特態度。

這裡找到我們 👉 https://www.facebook.com/HerAttitude2020
關注Line@ 👉 https://lin.ee/YYmcEOQ
聽聽其他創業女人怎麼說 👉 https://reurl.cc/R6pDvn
// 女力世代 // 讀看她們的心路歷程與經驗分享 👉 https://reurl.cc/Q7M4W2
訂閱Podcast 《女力世代》女人創業老實說 👉https://herattitude.firstory.io/

#女力世代 #HerAttitude #女性創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女創里里長Tina的沙龍
0會員
8內容數
疫情好不容易趨緩,時中說還沒有討論解三級的本錢,看著越來越低的現金水位,預測市場回溫像許願,小老闆們心慌慌。 疫情看來「已經」改變了台灣的生活狀態,民眾的消費習慣也將在這半年內發生劇變。特別專題訪問海內外與疫情共處好長一段時間的女BOSS們,如何看待這場戰役,在《疫情之下》如何應對這場長期抗戰。
2021/08/17
【女人創業老實說】 林溦 Evangeline | 臺北市私立康寧老人長期照顧中心負責人 79年次的林溦,在24歲那年在台北市大安區設立了「康寧老人長期照顧中心」,以愛心、關心、耐心等「五心級」的角度與「托老中心」的概念方式照顧的長者,陪伴長者一起慢慢變老。
Thumbnail
2021/08/17
【女人創業老實說】 林溦 Evangeline | 臺北市私立康寧老人長期照顧中心負責人 79年次的林溦,在24歲那年在台北市大安區設立了「康寧老人長期照顧中心」,以愛心、關心、耐心等「五心級」的角度與「托老中心」的概念方式照顧的長者,陪伴長者一起慢慢變老。
Thumbnail
2021/07/24
【女人創業老實說】 黃鈺婷 Gafie | Vivreine Mani Pro 后域之心美甲沙龍品牌創辦人 專為打造完美第二張臉而生的手足保養護理專業質感沙龍,一個複合式體驗空間,透過美甲、美睫、保養、採耳等服務,與女孩們展開如閨蜜般地對話,體驗輕鬆療癒放鬆的氛圍與精選好物。
Thumbnail
2021/07/24
【女人創業老實說】 黃鈺婷 Gafie | Vivreine Mani Pro 后域之心美甲沙龍品牌創辦人 專為打造完美第二張臉而生的手足保養護理專業質感沙龍,一個複合式體驗空間,透過美甲、美睫、保養、採耳等服務,與女孩們展開如閨蜜般地對話,體驗輕鬆療癒放鬆的氛圍與精選好物。
Thumbnail
2021/07/22
【女人創業老實說】 陳昱利 Lillian |  Organizing for Freedom創辦人 Lillian曾經也苦於東西太多,從一名愛購物生活沒有秩序的女性,經歷了國際搬家,只有一鍋一杓的日子六個月,深刻體會到不被物品所束縛的日子,因此開始物品的斷捨離。
Thumbnail
2021/07/22
【女人創業老實說】 陳昱利 Lillian |  Organizing for Freedom創辦人 Lillian曾經也苦於東西太多,從一名愛購物生活沒有秩序的女性,經歷了國際搬家,只有一鍋一杓的日子六個月,深刻體會到不被物品所束縛的日子,因此開始物品的斷捨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女性創業的過程和男性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但考慮到社會和文化環境的差異,女性可能需要面對一些額外的挑戰。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女性更好地進入創業領域: 1. 找到你的激情和目標: 起初,確定你想創業的領域和產品/服務,並確保這是你真正熱愛並願意全心全意投入的事物。 2. 制定計劃: 制定一個細致的商業
Thumbnail
女性創業的過程和男性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但考慮到社會和文化環境的差異,女性可能需要面對一些額外的挑戰。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女性更好地進入創業領域: 1. 找到你的激情和目標: 起初,確定你想創業的領域和產品/服務,並確保這是你真正熱愛並願意全心全意投入的事物。 2. 制定計劃: 制定一個細致的商業
Thumbnail
女人們,放膽做夢吧! 愛琳本是全職媽媽,現在北中南跑拿麥分享。 跳tone的人生,在40+開始變化, 妳的人生有被耽誤嗎? 起身吧!行動就會有所改變,而不是一直停在原地。 提升自我價值需要教練和團隊,單打獨鬥的時代已過去。 喜歡賺錢的女人會覺得賺錢只是個工具,最終目的是讓她看過去的畫面都是美好的、
Thumbnail
女人們,放膽做夢吧! 愛琳本是全職媽媽,現在北中南跑拿麥分享。 跳tone的人生,在40+開始變化, 妳的人生有被耽誤嗎? 起身吧!行動就會有所改變,而不是一直停在原地。 提升自我價值需要教練和團隊,單打獨鬥的時代已過去。 喜歡賺錢的女人會覺得賺錢只是個工具,最終目的是讓她看過去的畫面都是美好的、
Thumbnail
作者:寵膳媽媽 陳蓁 意志力是所有白手起家創業成功的關鍵之一 任何人突然離開長期舒適圈,都會有心態和生活上的許多不適應。尤其傳統社會及父母親友無論是基於關心還是刻板印象,難免也會多說幾句或認為穩定工作較佳,勢必對我們的決定與信心會有所打擊,這都是很正常的情況。 尤其創業開業畢竟與上班工作在心態、前置
Thumbnail
作者:寵膳媽媽 陳蓁 意志力是所有白手起家創業成功的關鍵之一 任何人突然離開長期舒適圈,都會有心態和生活上的許多不適應。尤其傳統社會及父母親友無論是基於關心還是刻板印象,難免也會多說幾句或認為穩定工作較佳,勢必對我們的決定與信心會有所打擊,這都是很正常的情況。 尤其創業開業畢竟與上班工作在心態、前置
Thumbnail
我該說我很幸運嗎? 三十多年前,我爸媽搬到台北生活。這對年輕夫妻都有大學文憑,事業前景看好。但是,隨著我大哥與二哥出生,家庭壓力日趨繁重。當時他們想到的解方是,把孩子送到花蓮,託阿公阿嬤與保母照顧,週末才到花蓮探望。直到我出生後,我媽再也沒辦法好好當個「職業婦女」,決定先把孩子們顧好。 她辭職了,直
Thumbnail
我該說我很幸運嗎? 三十多年前,我爸媽搬到台北生活。這對年輕夫妻都有大學文憑,事業前景看好。但是,隨著我大哥與二哥出生,家庭壓力日趨繁重。當時他們想到的解方是,把孩子送到花蓮,託阿公阿嬤與保母照顧,週末才到花蓮探望。直到我出生後,我媽再也沒辦法好好當個「職業婦女」,決定先把孩子們顧好。 她辭職了,直
Thumbnail
【本文關鍵字】 幸福感商業,女性創業,回家創業,商業趨勢,生活平衡,女性觀點 【內容摘錄】 近來有更多有豐富職場經歷的女性選擇了一個新的創業型態,兼顧生活與事業成就,成為「回家創業者」。 對「回家創業者」的觀察,與總結三個成功要點,希望對於妳在思考創業項目時有所啟發。
Thumbnail
【本文關鍵字】 幸福感商業,女性創業,回家創業,商業趨勢,生活平衡,女性觀點 【內容摘錄】 近來有更多有豐富職場經歷的女性選擇了一個新的創業型態,兼顧生活與事業成就,成為「回家創業者」。 對「回家創業者」的觀察,與總結三個成功要點,希望對於妳在思考創業項目時有所啟發。
Thumbnail
【在家網路創業】為什麼現在30歲的女性開始創業? 更新於 2021/1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創業的女性越來越年輕,人數也越來越多,通常她們可能不到 30 歲! 她們自信有活力,每天像是有用不完的精神,在網路上也有不少粉絲追蹤他們 Instagram ,為什麼她們選擇創業,努力經營自我品牌,完成自己的
Thumbnail
【在家網路創業】為什麼現在30歲的女性開始創業? 更新於 2021/1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創業的女性越來越年輕,人數也越來越多,通常她們可能不到 30 歲! 她們自信有活力,每天像是有用不完的精神,在網路上也有不少粉絲追蹤他們 Instagram ,為什麼她們選擇創業,努力經營自我品牌,完成自己的
Thumbnail
受限以往「男主外,女主內」角色規範,女性一旦步入婚姻、為人母,會被期待離開職場,待在家照顧父母子女,既使女性已享有同等權益,但整體社會期盼仍普遍停留在以「家庭為重」。不僅家務重擔大多落在女性身上,職業婦女婚後雖未必一定要留在家裡「相夫教子」,然而和男性相較之下,女性因家庭放棄工作比例仍較高,日後回
Thumbnail
受限以往「男主外,女主內」角色規範,女性一旦步入婚姻、為人母,會被期待離開職場,待在家照顧父母子女,既使女性已享有同等權益,但整體社會期盼仍普遍停留在以「家庭為重」。不僅家務重擔大多落在女性身上,職業婦女婚後雖未必一定要留在家裡「相夫教子」,然而和男性相較之下,女性因家庭放棄工作比例仍較高,日後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