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眼淚——南機場公寓的前世今生(上)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夜晚的南機場公寓。/圖片來源:Azone Chou提供

 

聽到南機場,你可能會先想到水餃、蚵仔煎等等夜市小吃,但南機場可不只夜市這麼簡單。

 

從清代、日治、一直到民國,南機場一直都是都市中的邊緣角落,甚至一度成為全台最大貧民窟,在民國初期的南機場可是有過一段風光的歲月,堪稱全台北最現代地區。

 

南機場的前世今生

 

南機場鄰近新店溪,最早由凱達格蘭族「雷里社」定居,到了清代改名叫做「加蚋仔」,在凱達格蘭語中是的「沼澤」的意思。

 

早期這裏水道縱橫,新店溪沖積出的沼澤土十分肥沃,先民靠著豆芽菜、茉莉花、麻竹筍等經濟作物生活。其中茉莉花為最主要的出口品,居民種花、曬花,趕著拿去大稻埕賣,清代時這裡就是台北地區最大的香花生產中心。

 

到了日治時期,此地除了農田或農舍之外,放眼望去仍是一片大竹林。當時,二戰將至,日本政府徵收農地蓋備用機場——但與其說是備用機場,更像是疏散機場。當時的機場內只有幾架破爛的舊飛機,繼沒有空軍駐紮,也沒有像樣的跑道,只有在二戰期間發揮機場的功能,平時作為日軍的練兵所。

 

早期有一說:「日軍牧馬練兵之地,昔稱台北練兵場」,也因此南機場在日治時期叫做「馬場町」。國民政府來台後,南機場交由軍方管轄,因為已經有松山機場了,於是就稱為南機場,而作為練兵所的南機場也改建成青年公園,但大家還是習慣叫這裡「南機場」。

 

raw-image
1960年代南機場正在興建之新式整宅與木造眷村之對比。 /圖片來源:高傳棋提供

 

民國五六零年代,台北移民人口暴增,除了外省移民外,也有從中南部上來工作的人,南機場地區違建也因此增加,成為當時全台最大違章建築區。這裏地勢低漥,而違建房屋又多是竹木建築,強颱一來總是一片垮,1959到1962年間5個颱風造成一千多棟的房屋損毀。

 

另外,違建區內居民生活艱困,住屋簡陋,經常是一家十口居住在一間小木屋中,大小便用的是早期的茅廁、尿壺,或者是10戶人家共用一個公廁。除此之外,也沒有可以洗澡的地方。

 

缺乏公共設施的情況下,衛生髒亂,而且民眾蓋的違建逐漸侵周遭環境,街巷道路狹隘錯亂,社會問題開始滋長,南機場地區漸漸成為犯罪者的溫床。同時又因違建多是竹木建築,街巷狹窄沒有防火巷,發生火警時火勢難以撲滅。1963年2月發生火警,造成79戶房屋付之一炬,損失300餘萬新臺幣,無家可歸者400餘人,同年5月又被焚40餘戶,損失百萬餘元,200餘人無家可歸。

 

政府一方面想要減緩災情,一方面也打算拆除違建。一開始採「隨報隨拆」的方式,但這樣一來違建反而越來越多,因為人民怕政府拆違建,所幸能蓋多少就蓋多少,數量不減反增。所以政府後來改成「先蓋後拆」,也就是先蓋好讓人民遷居的住宅,再去拆他家的違建。

 

而在「先蓋後拆」這個理念之下,誕生的住宅之一就是整建住宅。從民國46年開始到民國64年間,政府使用「興建國民住宅貸款條例」將早期的違建住戶陸陸續續牽進整建住宅中,雖然還是有很多人繼續蓋違建,但為當時的台北市提供了不少的居住空間,也創造不少工作機會。直到民國64年頒布「國民住宅條例」,正式的國民住宅才開始有法可循。

 

這邊要注意的是整建住宅跟國民住宅本質上是不同的。整建住宅的建構時間以民國52年的水源路一期國宅為首,直到民國64年的蘭州國宅等為止,聽到整建住宅可能會誤以為他是早期的國民住宅,但其實不然。

 

整建住宅是因為拆違建慢慢衍伸出的住宅,因此一開始的居民多是早期違建住戶,蓋的時候是住戶先繳20%的興建費用,再和政府貸款80%興建費用,用15年慢慢還。在格局和空間上比國民住宅小了一半,國民住宅最大是25~30坪,但以南機場一期為例,最大的甲種房間只有13.91坪,而且室內沒有隔間。

 

南機場公寓屬於中後期的整建住宅,民國63年起,政府實施「萬大計畫」辦理南機場及蘭州街等4 處工程,在民國64 年完工,頒訂「國民住宅條例」後,就正式廢止實施長達18 年之久的「興建國民住宅貸款條例」,將整建住宅納入國民住宅體系,因此以整建住宅來安置違建戶的做法,劃下句點。

 


封面圖片來源:Azone Chou提供

編輯:洪崇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化銀行的沙龍
148會員
22內容數
一直以來各家媒體都有自己喜歡的議題跟立場,傳統媒體有的天空藍、有的大海藍,有的綠的像尤加利葉。隨著網路時代發展,越來越多獨立的線上媒體誕生,議題開始被分的越來越細。例如:專注勞動議題的「苦勞網」、農業議題的「上下游」。媒體就像一塊土地的守護者,一個地方的母親,站在那樣的立場上,為它發聲。然而,那些正在消逝的傳統文化,卻沒有一個專屬於他的母親。因此「文化銀行」希望能夠成為台灣第一個專注談傳統文化的媒體,成為傳統文化的集散地,長時間的累積,並且把這些時代的碎片重新拾起,交給大家。
文化銀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01/11
<p>錫器好壞的判斷,主要在於焊接與銼修的精細程度,也就是錫工藝品的接縫處是否平整乾淨、看起來渾然一體;而因為錫器柔軟,承受重物的能力有限,故打造錫器,也必須依照物件的部位調整厚薄度,才能確保承載無憂。</p>
Thumbnail
2018/01/11
<p>錫器好壞的判斷,主要在於焊接與銼修的精細程度,也就是錫工藝品的接縫處是否平整乾淨、看起來渾然一體;而因為錫器柔軟,承受重物的能力有限,故打造錫器,也必須依照物件的部位調整厚薄度,才能確保承載無憂。</p>
Thumbnail
2018/01/04
<p>至於台灣的錫工藝則起源於清領時期,至今已經有百餘年歷史。當時,大量的閩粵漢人移民來台,而閩南地區正是錫器興盛的所在,一批批打錫師傅於是在台落地生根,並且多分布於西部沿海的港口舊都。</p>
Thumbnail
2018/01/04
<p>至於台灣的錫工藝則起源於清領時期,至今已經有百餘年歷史。當時,大量的閩粵漢人移民來台,而閩南地區正是錫器興盛的所在,一批批打錫師傅於是在台落地生根,並且多分布於西部沿海的港口舊都。</p>
Thumbnail
2017/11/10
<p>用一張圖,解釋柿餅的前世今生。</p>
Thumbnail
2017/11/10
<p>用一張圖,解釋柿餅的前世今生。</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航空城的背後,是一個個鮮活生命遷移的軌跡,有太多故事來不及打包帶走,被留在人煙褪去的市街上。多年以後,當一切塵埃落定時,還有誰記得,嶄新的機場跑道下,也曾是哪戶人家未關上的窗。 接下來我們會用一系列的文章帶大家走進航空城背後的故事,看看徵收戶這幾年來面臨的難處,並從中反思現行徵收制度的合理性。
Thumbnail
航空城的背後,是一個個鮮活生命遷移的軌跡,有太多故事來不及打包帶走,被留在人煙褪去的市街上。多年以後,當一切塵埃落定時,還有誰記得,嶄新的機場跑道下,也曾是哪戶人家未關上的窗。 接下來我們會用一系列的文章帶大家走進航空城背後的故事,看看徵收戶這幾年來面臨的難處,並從中反思現行徵收制度的合理性。
Thumbnail
本文由好好玩授權提供,原文出處在此 相較於士林夜市、饒河街夜市等台北的大型夜市,南機場夜市小而美,但其實南機場夜市必吃美食盤點下來也不少,完全不輸其他知名夜市喔。南機場夜市美食的烤玉米、臭豆腐、湯圓甜品通通有,還有厲害的水餃、雞肉飯、潤餅,甚至偷偷藏了幾間米其林必比登推介南機場美食。南機場夜市必吃、
Thumbnail
本文由好好玩授權提供,原文出處在此 相較於士林夜市、饒河街夜市等台北的大型夜市,南機場夜市小而美,但其實南機場夜市必吃美食盤點下來也不少,完全不輸其他知名夜市喔。南機場夜市美食的烤玉米、臭豆腐、湯圓甜品通通有,還有厲害的水餃、雞肉飯、潤餅,甚至偷偷藏了幾間米其林必比登推介南機場美食。南機場夜市必吃、
Thumbnail
「榕錦時光生活園區」是一個從調查、修復、再利用,到營運都很用心的案例,不論從歷史或是文化保存的層面都有很多可以談的事情,覺得如果有機會去走走,除了園區不也仿擴大腳步感受周圍經歷許多歷史堆疊而形成的城市空間,同時也建議到服務中心看看刑務所的故事。
Thumbnail
「榕錦時光生活園區」是一個從調查、修復、再利用,到營運都很用心的案例,不論從歷史或是文化保存的層面都有很多可以談的事情,覺得如果有機會去走走,除了園區不也仿擴大腳步感受周圍經歷許多歷史堆疊而形成的城市空間,同時也建議到服務中心看看刑務所的故事。
Thumbnail
花蓮機場位於花蓮縣新城鄉,坐落在花蓮市中心北方,是座歷史悠久的機場,在日治時期已經是軍民合用機場,後來政府開放國際包機,成為第一個開辦國際航線的乙種航空站,是東部飛航的重要門戶。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案徵集組鑑選人員 邱炳翰
Thumbnail
花蓮機場位於花蓮縣新城鄉,坐落在花蓮市中心北方,是座歷史悠久的機場,在日治時期已經是軍民合用機場,後來政府開放國際包機,成為第一個開辦國際航線的乙種航空站,是東部飛航的重要門戶。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案徵集組鑑選人員 邱炳翰
Thumbnail
台灣經歷過日治時期五十年歷史,日治時期老舊傳統日式建築說明日本式和風房子建築風格。很多這種日式和風老房子在日治時期都是日本在台灣相關政治人物所居住,時代演變下,現在下大多被拆光。台北市有許多日治時期遺留下來日式建築物,多作為當今中央政府機關與博物館用途,南門町三二三就是一棟保留完整日式建築物。 ​
Thumbnail
台灣經歷過日治時期五十年歷史,日治時期老舊傳統日式建築說明日本式和風房子建築風格。很多這種日式和風老房子在日治時期都是日本在台灣相關政治人物所居住,時代演變下,現在下大多被拆光。台北市有許多日治時期遺留下來日式建築物,多作為當今中央政府機關與博物館用途,南門町三二三就是一棟保留完整日式建築物。 ​
Thumbnail
台北市南機場,或稱萬華南機場,為中華民國台北市曾經存在的軍用機場,源於日治時期1909年設於台北廳古亭村區的陸軍練兵場,為士兵操練與學習馬術的場所, 1922年設立之台北州台北市馬場町即以此為名,後營區暫供飛機起降使用,成為台北市早期的軍用飛行場地。
Thumbnail
台北市南機場,或稱萬華南機場,為中華民國台北市曾經存在的軍用機場,源於日治時期1909年設於台北廳古亭村區的陸軍練兵場,為士兵操練與學習馬術的場所, 1922年設立之台北州台北市馬場町即以此為名,後營區暫供飛機起降使用,成為台北市早期的軍用飛行場地。
Thumbnail
2021/1/5台中烏日高鐵站→潮州日式歷史建築文化園區~潮州圓環~→萬金聖母聖殿 →山川琉璃吊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屏東職人町→ 鮪魚家族飯店~→晚餐民族夜市自理~自行前往屏東公園看燈飾
Thumbnail
2021/1/5台中烏日高鐵站→潮州日式歷史建築文化園區~潮州圓環~→萬金聖母聖殿 →山川琉璃吊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屏東職人町→ 鮪魚家族飯店~→晚餐民族夜市自理~自行前往屏東公園看燈飾
Thumbnail
​ 台北市北門區域自清朝以來,就是大同區大稻埕與萬華區艋舺的要衝之地。遺留至今北門區域有不少古蹟,撫臺街洋樓便是其中之一,見證時代變遷。時至今日,撫臺街洋樓被建築界稱為石頭厝。改建遺留至今的博物館。成為北門區域的博物館之 一。 撫臺街洋樓相關資訊:: ​ 台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26號 ​ 02    
Thumbnail
​ 台北市北門區域自清朝以來,就是大同區大稻埕與萬華區艋舺的要衝之地。遺留至今北門區域有不少古蹟,撫臺街洋樓便是其中之一,見證時代變遷。時至今日,撫臺街洋樓被建築界稱為石頭厝。改建遺留至今的博物館。成為北門區域的博物館之 一。 撫臺街洋樓相關資訊:: ​ 台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26號 ​ 02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