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明天一切都要走的《安妮.法蘭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到過荷蘭旅遊的朋友,可能都參觀過位於阿姆斯特丹的「安妮之家」(Anne Frank House)。說來慚愧,小弟到訪這個「安妮之家」前,其實還沒看過那本影響後世的《安妮之家》,純粹是從王菀之的《安妮.法蘭克》認識這位女孩。

 


《安妮.法蘭克》作曲、填詞、主唱:王菀之

 

身為猶太人的安妮,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只有十來歲。為了躲避納粹德軍的屠殺,與家人躲藏在阿姆斯特丹的小屋,也是安妮之家的所在地。沿著屋內狹窄的樓梯參觀,再幻想著這位小女孩,當時那種不知道明天是否還活著的心情,即使屋內如今已經風平浪靜,但心裡還是會因此有種悸動。

 

至於《安妮日記》記載著夢想成為作家的安妮在躲避期間的心路歷程。跟其他文學作品不同,日記沒有結局,又或者應該說在寫完書內最後一篇日記後,安妮就被納粹德軍捉走,結局殘忍卻是活生生的事實。

 

 

raw-image

 

想到七十多年前在這個空間,發生過這樣的事情,那刻的感覺同樣很真實,臨離開安妮之家前,看到展板上寫著這麼的一句:”All her would-haves are our opporunities.” 《安妮日記》之所以傳世,大概也是這個原因。

 

那些她無法實現的願望,那種她無法得到的自由,卻是活在當下的我們所能追求的,也提醒著我們生存的意義,到底是為著甚麼。關於她的故事和生平,偶爾也會浮現在腦海。

 

後來,當再深究《安妮.法蘭克》的歌詞,聽到「明知明天一切都會走,仍不捨的眼眸」這句時,難免為那個沒有明天的安妮感到傷感。不過想到喜歡寫作的安妮,最後也因為這本日記一代一代地影響後世,在天之靈的她也許會得到安慰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過路人的沙龍
13會員
32內容數
<p>香港人,聽廣東歌,是再也正常不過的事情。在未來的寫作裡,我會挑選自己最愛以及影響自己最深的廣東歌曲,定期撰寫短篇散文,寫成「小小戀歌101」系列。</p>
過路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6/27
第一次聽黃妍(Cath)唱現場,是在小塵埃的音樂會。雖然她本人在台上說很緊張,但當拿起結他自彈自唱,聲線卻很穩定演出亦討好,那份淡定與其樂壇年資儼如反比,亦令筆者開始對其有所印象。倘若對這位去年出道的香港唱作新人還不太認識,不妨透過以下的訪談內容,感受Cath創作背後的直率與傻氣。
Thumbnail
2019/06/27
第一次聽黃妍(Cath)唱現場,是在小塵埃的音樂會。雖然她本人在台上說很緊張,但當拿起結他自彈自唱,聲線卻很穩定演出亦討好,那份淡定與其樂壇年資儼如反比,亦令筆者開始對其有所印象。倘若對這位去年出道的香港唱作新人還不太認識,不妨透過以下的訪談內容,感受Cath創作背後的直率與傻氣。
Thumbnail
2018/06/09
由於小弟很喜歡《王家欣》,所以在優先場放映期間,已看了劉偉恒導演的新作、湯怡和原島大地主演的《某日某月》。入場前是帶著期望的,撇除個人對《王家欣》的情意結,小弟覺得這部《某日某月》,其實也是蠻不錯的。
Thumbnail
2018/06/09
由於小弟很喜歡《王家欣》,所以在優先場放映期間,已看了劉偉恒導演的新作、湯怡和原島大地主演的《某日某月》。入場前是帶著期望的,撇除個人對《王家欣》的情意結,小弟覺得這部《某日某月》,其實也是蠻不錯的。
Thumbnail
2018/04/29
跟很多人一樣,認識坂本龍一的緣由,是從他的經典名曲《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後來再聽他的其他鋼琴作品,感覺讓人很平靜放鬆,就開始喜歡坂本龍一,而且他彈起鋼琴來,真的很有型。
Thumbnail
2018/04/29
跟很多人一樣,認識坂本龍一的緣由,是從他的經典名曲《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後來再聽他的其他鋼琴作品,感覺讓人很平靜放鬆,就開始喜歡坂本龍一,而且他彈起鋼琴來,真的很有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安妮·弗兰克的故事,安妮·弗兰克是一位勇敢的年轻女孩,记录了她在纳粹大屠杀期间躲藏的生活,作为生活在犹太占领区荷兰的犹太人,她面临着许多的难以想象的挑战和危险。从外表上看,安妮融入纳粹领导的德国社会似乎有一种可能性,但是也要对比一下当时的地点和情况。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安妮·弗兰克的故事,安妮·弗兰克是一位勇敢的年轻女孩,记录了她在纳粹大屠杀期间躲藏的生活,作为生活在犹太占领区荷兰的犹太人,她面临着许多的难以想象的挑战和危险。从外表上看,安妮融入纳粹领导的德国社会似乎有一种可能性,但是也要对比一下当时的地点和情况。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
Thumbnail
《安妮日記》不僅是戰爭恐懼體驗種族清洗、二戰時期猶太人處境生活的見證,也關乎一個少女摸索成長的自我旅程。時代的非常,卻是少女的日常。 在同年齡的孩子中,大家都能自由自在的享受學校生活、盡情享受生活的快樂。但礙於猶太人的身分,安妮的生活因納粹的入侵,她從此只能生活在閣樓的密室裡苟延殘喘,自此苦難也伴
Thumbnail
《安妮日記》不僅是戰爭恐懼體驗種族清洗、二戰時期猶太人處境生活的見證,也關乎一個少女摸索成長的自我旅程。時代的非常,卻是少女的日常。 在同年齡的孩子中,大家都能自由自在的享受學校生活、盡情享受生活的快樂。但礙於猶太人的身分,安妮的生活因納粹的入侵,她從此只能生活在閣樓的密室裡苟延殘喘,自此苦難也伴
Thumbnail
日記結束後的沉思: 當初看完英文版後,最令人感震驚到沉默不語的是那幾行粗體的英文字體「ANNE’S DIARY ENDS HERE」(中文版翻譯為:安妮的日記至此結束)。 就好像安妮猶太人的身分一樣,她在日記上寫道: 與日記相關的作品和網站: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進去官網體驗一番:安妮之家
Thumbnail
日記結束後的沉思: 當初看完英文版後,最令人感震驚到沉默不語的是那幾行粗體的英文字體「ANNE’S DIARY ENDS HERE」(中文版翻譯為:安妮的日記至此結束)。 就好像安妮猶太人的身分一樣,她在日記上寫道: 與日記相關的作品和網站: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進去官網體驗一番:安妮之家
Thumbnail
【漫畫版名人傳】遭受納粹迫害也不退縮, 堅定相信未來的夢想、相信和平的少女──安妮,法蘭克, 她依然活在我們心中。
Thumbnail
【漫畫版名人傳】遭受納粹迫害也不退縮, 堅定相信未來的夢想、相信和平的少女──安妮,法蘭克, 她依然活在我們心中。
Thumbnail
點開Google時,熟悉的彩色字母即映入眼簾,但在某些特定的日子或節慶,則可看到獨特的圖案,這就是所謂的Google Doodle,有人翻譯成Google塗鴉,今天的圖案是一則關於安妮日記的投影片。
Thumbnail
點開Google時,熟悉的彩色字母即映入眼簾,但在某些特定的日子或節慶,則可看到獨特的圖案,這就是所謂的Google Doodle,有人翻譯成Google塗鴉,今天的圖案是一則關於安妮日記的投影片。
Thumbnail
王子運河263號的安妮之家,是當年安妮父親公司的辦公室與倉庫。 在1942年7月8日到1944年8月4日、將近25個月的日子,為了躲避納粹的逮捕,Frank一家四口、朋友van Pels一家三口和一位熟識的牙醫師Pfeffer先生,共8人躲藏在辦公室樓上的倉庫裡長達兩年之久。
Thumbnail
王子運河263號的安妮之家,是當年安妮父親公司的辦公室與倉庫。 在1942年7月8日到1944年8月4日、將近25個月的日子,為了躲避納粹的逮捕,Frank一家四口、朋友van Pels一家三口和一位熟識的牙醫師Pfeffer先生,共8人躲藏在辦公室樓上的倉庫裡長達兩年之久。
Thumbnail
在筆者高中英文課時,曾經上過《安妮日記》節選的課文,多年後終於開始閱讀《安妮日記》,而那篇課文正好是1943年1月13日星期三那篇日記的節選。 『希望我能告訴你所有的秘密,因為我從來沒有信任過誰,希望你能成為給予我慰藉與支持的重要源頭。』—《安妮日記·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二日》 1942年6月12日,剛
Thumbnail
在筆者高中英文課時,曾經上過《安妮日記》節選的課文,多年後終於開始閱讀《安妮日記》,而那篇課文正好是1943年1月13日星期三那篇日記的節選。 『希望我能告訴你所有的秘密,因為我從來沒有信任過誰,希望你能成為給予我慰藉與支持的重要源頭。』—《安妮日記·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二日》 1942年6月12日,剛
Thumbnail
無法記取過去教訓的人,勢必得重蹈覆轍
Thumbnail
無法記取過去教訓的人,勢必得重蹈覆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