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記出版75週年:悼戰火中來不及長大的孩童

2022/06/2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點開Google時,熟悉的彩色字母即映入眼簾,但在某些特定的日子或節慶,則可看到獨特的圖案,這就是所謂的Google Doodle,有人翻譯成Google塗鴉,今天的圖案是一則關於安妮日記的投影片。
平日的圖案
2022年6月25日的GooglGoogle Doodle
安妮是個13歲的猶太裔女孩,原本和家人住在德國,四歳時為了躲避納粹對猶太人迫害,在父親的安排下,舉家搬遷到荷蘭,仍逃不過納粹份子的追殺,一家人只好在朋友的協助下,躲進父親辦公室的一間密室內,時間長達二年多,全家人的生活空間是個潮濕又狹窄的閣樓,不幸仍遭人告發,被士兵抓走,並拘禁在集中營,安妮沒能撐過磨難,病逝於集中營。
安妮在13歳時收到的生日禮物,是一本精緻的日記本,便開始了寫日記的習慣,也為日記本命名為凱蒂,躲藏在密室,行動不自由,安妮常把日記本當成摯友般,吐露心聲,戰後這本日記在當時的藏匿地點被發現,並輾轉回到唯一倖存者-安妮的爸爸手中,經由他的同意,編輯修改之後在1947年6月25日,在荷蘭首度出版發行。
接著陸續被翻譯成英語、德文、義大利文、俄文、日文、希臘文與中文等多種語言,也被曾經改編成劇本,搬上大螢幕,其中女主角還奪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
若對安妮之家有興趣,除了親訪阿姆斯特丹的安妮之家,在台北市區的迪化街,也可找到一個小展場,推開一道偽裝成書架的推門,即可進入模擬的閣樓,透過展場佈置和空間,體會安妮一家人,躲藏在密室中的苦悶與無助,感受青春時期的安妮,對不可期未來的想像與盼望,來不及綻放就凋謝的青春。
有一年的英文課本就節錄了幾個安妮日記的片段,我刻意在夏天,暫時關掉冷氣、緊閉門窗幾分鐘,試圖讓學生們體會一下悶熱空氣的帶來的不適。
接著要他們想像所有關於明天、下個月,所有的計劃都因戰爭而停擺,生存唯一的出路就是躲藏,一旦被抓到,可能會失去自由或喪命,回頭再解說課文,學生大多能感受到安妮的不安與無助,對於安妮透過書寫來抒發情緒,透過文字鼓舞自己,也更能體會與感動。
這一代的孩童都太幸福了,將擁有的一切都視為理所當然,已經很自由的他們渴求更多的自由,失敗時不知自我檢討,反而怪天、怪地、怪社會,彷彿全天下都負了他,真不知如此發展下去,未來會是什麼樣的光景。
反觀俄烏戰爭的孩子們,只能隨著親人遷徙,溫飽和人身安全成了唯一的期盼,未來太不可期,只要平安度過當下即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是我為接下來的連載小說計劃所新創的專題,小手上路,不熟練之處請多包涵,題材均來自周遭人事物,再加上想像與自由發揮而成,寫作的時候我是作者,完成之後,讀者才是作者,可以邊看邊恣意想像,化文字為想像畫面,讓人物靈動有生命,讓我們共同完成這部作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