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安妮日記:時代的非常 卻是少女的日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安妮日記》不僅是戰爭恐懼體驗種族清洗、二戰時期猶太人處境生活的見證,也關乎一個少女摸索成長的自我旅程。時代的非常,卻是少女的日常。

安妮日記|安妮.法蘭克

安妮日記|安妮.法蘭克

在同年齡的孩子中,大家都能自由自在的享受學校生活、盡情享受生活的快樂。但礙於猶太人的身分,安妮的生活因納粹的入侵,她從此只能生活在閣樓的密室裡苟延殘喘,自此苦難也伴隨著成長直到她逝去。狹小的空間共擠著兩個家庭加一位醫生,25個月的相處裡產生了大小的摩擦。密室裡的生活枯燥、飯菜依照「食物週期」(一段時間裡只有一道菜或一種蔬菜吃)、性格怪癖的居伴、幾年不能出門、用水和去衛生間都有非常嚴格的限制。一家人跟外界的聯繫只能通過父親的收音機和幾個幫助運送食物、報紙的朋友。雖然生活極端與特殊,但她卻從來沒有停止發展自己的內在。安妮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讀書和學習上,在她後來的日記中,她覺得自己開始成長,對事物開始有了一定的見解。在不斷徘徊於憤怒、恐懼、絕望、悲傷、甚至瀕臨崩潰的循環中,她最後成功蛻變。好幾次我訝異於這個年紀的女孩能夠有這般思考的深度。在她筆下,她思考戰爭、反猶太人主義,思考與父母的關係、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逐漸成長為一個對生命有各種看法的人。

「我們是戴著鐐銬的猶太人,囚在一處,沒有任何權利,只有無盡的義務。我們必須把情緒擺到一旁,我們必須勇敢堅強,吃苦耐勞,無怨無尤,盡力而為,相信上帝。總有一天可怕的戰爭會結束,總有一刻我們將重新為人,而不只是猶太人。」

日記中鉅細無遺的紀錄著粹統治下的猶太人的生活,是如何無力恐懼卻又需要保持樂觀的面對絕望的處境。安妮視我他們躲藏的生活看成一場有趣的探險,充滿危險與浪漫情事,並且將每個艱辛匱乏當成使她日記更豐富的材料。安妮夢想成為作家和記者,可她對未來的憧憬在當時那股勢不可擋的黑暗洪流下顯得那麼脆弱,像閃着彩光的泡沫,看似美好卻一碰就碎。

盟軍解放歐洲各國的消息也讓全家欣喜若狂,她們渴望著自由,希望能夠再次獲得自由。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一場滅頂之災正在等待著這個悲慘的家庭。閱讀到安妮在1944年8月4日日記中的自我懷疑就恰然而止,安妮也就在自我懷疑中被逮捕送往納粹集中營。1945年3月,安妮和瑪格麗特因為嚴重的斑疹傷寒先後離開了人世。安妮此時只有16歲,幾星期後,英軍解放了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但善良可愛的安妮再也見不到這勝利的一天了。為了防止營地疫病蔓延,安妮和瑪格麗特的遺體被集體火化埋在了集中營的萬人冢當中。這時有種很深刻的窒息感,回想安妮的樂觀和她的結局,只感覺到心酸。安妮·弗蘭克的一生,是苦難而又樂觀的。如果沒有身處在那個亂世當中,她也許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作家。而安妮已如她所願,成為了一名優秀的戰地記者:用她手中的筆,為人們講述著那個動盪年代的人和事。

1944年4月5日安妮在日記里寫道:「我希望我死後,仍能繼續活着。」人的第一次死亡是靈魂載體的消逝,而真正的死亡是所有人都忘記了你,即「終極死亡」。安妮從來沒有失去,她留下的日記成為了她存在的載體,是人們深刻反思那場人類悲劇的珍貴教材。

‧̍̊˙· 𓆝.° 。˚𓆛˚。 °.𓆞 ·˙‧̍̊

𖤘 書籍資訊

書名:安妮日記

作者: 安妮.法蘭克 原文作者: Anne Frank

譯者: 呂玉嬋 出版社:皇冠文化有限公司

‧̍̊˙· 𓆝.° 。˚𓆛˚。 °.𓆞 ·˙‧̍̊

 𖤘 延伸閱讀

按這裡查看更多【二戰主題閱讀

‧̍̊˙· 𓆝.° 。˚𓆛˚。 °.𓆞 ·˙‧̍̊

工餘時間持續創作並不容易嗚~ 

💖|如果喜歡文章請按下 愛心|

🔮|對內容感興趣請按下 追蹤|

🧋|文章若有幫助也歡迎 贊助|

任何一種支持都給我敲大動力!(´▽`ʃ♡ƪ)

更多的我:InstagramVocusMediumMatters:@aaaaalvarea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再多一頁 one more page
22會員
35內容數
人生就是由無數一頁頁構成的書。 當感覺快要活不下去的時候,試著再翻多一頁吧。
2025/01/10
若談起戰爭,我們習慣聯想到一種充滿時代精神、戲劇化情節或史詩劇場(epic theater)的英雄謳歌、參與戰事的個人與集體也多半被建構為面向陽剛的積極主體。但往往被歷史忽略、被強行掩蓋的的 —— 是那些同樣與男性並肩作戰的女性。 歷史,就是透過那些沒有任何人會記住他們的見證者和參與者的口述而保存
Thumbnail
2025/01/10
若談起戰爭,我們習慣聯想到一種充滿時代精神、戲劇化情節或史詩劇場(epic theater)的英雄謳歌、參與戰事的個人與集體也多半被建構為面向陽剛的積極主體。但往往被歷史忽略、被強行掩蓋的的 —— 是那些同樣與男性並肩作戰的女性。 歷史,就是透過那些沒有任何人會記住他們的見證者和參與者的口述而保存
Thumbnail
2023/10/21
「已經終結的毀滅,已經走到盡頭的人生,沒有人說過,因為從來沒有人回來訴說自己的思維故事。滅頂者就算有紙和筆,也無法做見證,因為他們的死亡早在軀體死亡之前就已開始。在死亡來臨前數週或數個月,他們已經失去了觀察、記憶、比較和表達的能力。我們是代替他們發言,代表他們發言。」
Thumbnail
2023/10/21
「已經終結的毀滅,已經走到盡頭的人生,沒有人說過,因為從來沒有人回來訴說自己的思維故事。滅頂者就算有紙和筆,也無法做見證,因為他們的死亡早在軀體死亡之前就已開始。在死亡來臨前數週或數個月,他們已經失去了觀察、記憶、比較和表達的能力。我們是代替他們發言,代表他們發言。」
Thumbnail
2023/10/19
作者就曾描述集中營的日子就像是一種暫時的生存,一種無明確日子的暫時生存(provisional existence)。我不曾有集中營的經驗,可我罹患憂鬱症的經歷對我而讓就像座心靈上的集中營,你無法走出去,也沒有人能夠走進來。
Thumbnail
2023/10/19
作者就曾描述集中營的日子就像是一種暫時的生存,一種無明確日子的暫時生存(provisional existence)。我不曾有集中營的經驗,可我罹患憂鬱症的經歷對我而讓就像座心靈上的集中營,你無法走出去,也沒有人能夠走進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安妮·弗兰克的故事,安妮·弗兰克是一位勇敢的年轻女孩,记录了她在纳粹大屠杀期间躲藏的生活,作为生活在犹太占领区荷兰的犹太人,她面临着许多的难以想象的挑战和危险。从外表上看,安妮融入纳粹领导的德国社会似乎有一种可能性,但是也要对比一下当时的地点和情况。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安妮·弗兰克的故事,安妮·弗兰克是一位勇敢的年轻女孩,记录了她在纳粹大屠杀期间躲藏的生活,作为生活在犹太占领区荷兰的犹太人,她面临着许多的难以想象的挑战和危险。从外表上看,安妮融入纳粹领导的德国社会似乎有一种可能性,但是也要对比一下当时的地点和情况。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
Thumbnail
《安妮日記》不僅是戰爭恐懼體驗種族清洗、二戰時期猶太人處境生活的見證,也關乎一個少女摸索成長的自我旅程。時代的非常,卻是少女的日常。 在同年齡的孩子中,大家都能自由自在的享受學校生活、盡情享受生活的快樂。但礙於猶太人的身分,安妮的生活因納粹的入侵,她從此只能生活在閣樓的密室裡苟延殘喘,自此苦難也伴
Thumbnail
《安妮日記》不僅是戰爭恐懼體驗種族清洗、二戰時期猶太人處境生活的見證,也關乎一個少女摸索成長的自我旅程。時代的非常,卻是少女的日常。 在同年齡的孩子中,大家都能自由自在的享受學校生活、盡情享受生活的快樂。但礙於猶太人的身分,安妮的生活因納粹的入侵,她從此只能生活在閣樓的密室裡苟延殘喘,自此苦難也伴
Thumbnail
日記結束後的沉思: 當初看完英文版後,最令人感震驚到沉默不語的是那幾行粗體的英文字體「ANNE’S DIARY ENDS HERE」(中文版翻譯為:安妮的日記至此結束)。 就好像安妮猶太人的身分一樣,她在日記上寫道: 與日記相關的作品和網站: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進去官網體驗一番:安妮之家
Thumbnail
日記結束後的沉思: 當初看完英文版後,最令人感震驚到沉默不語的是那幾行粗體的英文字體「ANNE’S DIARY ENDS HERE」(中文版翻譯為:安妮的日記至此結束)。 就好像安妮猶太人的身分一樣,她在日記上寫道: 與日記相關的作品和網站: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進去官網體驗一番:安妮之家
Thumbnail
【漫畫版名人傳】遭受納粹迫害也不退縮, 堅定相信未來的夢想、相信和平的少女──安妮,法蘭克, 她依然活在我們心中。
Thumbnail
【漫畫版名人傳】遭受納粹迫害也不退縮, 堅定相信未來的夢想、相信和平的少女──安妮,法蘭克, 她依然活在我們心中。
Thumbnail
點開Google時,熟悉的彩色字母即映入眼簾,但在某些特定的日子或節慶,則可看到獨特的圖案,這就是所謂的Google Doodle,有人翻譯成Google塗鴉,今天的圖案是一則關於安妮日記的投影片。
Thumbnail
點開Google時,熟悉的彩色字母即映入眼簾,但在某些特定的日子或節慶,則可看到獨特的圖案,這就是所謂的Google Doodle,有人翻譯成Google塗鴉,今天的圖案是一則關於安妮日記的投影片。
Thumbnail
烏克蘭爆發戰爭一個月,戰火離臺灣還會遠嗎?願世界和平,反對戰爭,反對侵略。讓孩子透過故事看看戰爭的無情,珍惜現在的生活。以上依序介紹:穿條紋衣的男孩、安妮日記、戰火下的小花、飛越戰火的女孩、逃難者、鳥街上的孤島、柑橘與檸檬啊、銀劍、沒有字的明信片。 希望大人可以陪孩子閱讀,並分享彼此的想法。 .
Thumbnail
烏克蘭爆發戰爭一個月,戰火離臺灣還會遠嗎?願世界和平,反對戰爭,反對侵略。讓孩子透過故事看看戰爭的無情,珍惜現在的生活。以上依序介紹:穿條紋衣的男孩、安妮日記、戰火下的小花、飛越戰火的女孩、逃難者、鳥街上的孤島、柑橘與檸檬啊、銀劍、沒有字的明信片。 希望大人可以陪孩子閱讀,並分享彼此的想法。 .
Thumbnail
昨天是以色列紀念猶太人大屠殺的日子——YomHaShoah。以色列在每年1月27日國際緬懷大屠殺受難者紀念日時會全國鳴警報,屆時,所有的車子行人都會停下來,車裏的人無論在哪裡都會走下車,默默地站著。很多經歷了大屠殺後又移民到以色列的長者也會在這一天出來在街上坐坐。幾年來每到那一天都會讓我覺得眼眶溫熱
Thumbnail
昨天是以色列紀念猶太人大屠殺的日子——YomHaShoah。以色列在每年1月27日國際緬懷大屠殺受難者紀念日時會全國鳴警報,屆時,所有的車子行人都會停下來,車裏的人無論在哪裡都會走下車,默默地站著。很多經歷了大屠殺後又移民到以色列的長者也會在這一天出來在街上坐坐。幾年來每到那一天都會讓我覺得眼眶溫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