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二十四屆女性影展,於十月份的今天展開。
平時多是以觀眾的身份參與,這次難得應SOS之邀,成為了推薦人,算是一次新奇的嘗試。這次要向大家推薦的,是講述印尼「布吉族」多元性別樣貌的《帢拉萊:性別萬花筒 CALALAI in-betweenness》。
在布吉族的社會中,人們的天生性別被分成了五類,分別是oroané、makkunrai、bissu、calabai、以及calalai。前兩者是屬於順性別,也就是「生而為男、認為自己為男性」,以及「生而為女、認為自己是女性」;後兩者可以粗略地被分為跨性別,calabai是指「生而為男,但氣質和舉止偏陰柔」的男性,而calalai則是「生而為女,但氣質和舉止偏陽剛」的女性;bissu是介於男女之間,具有神性的性別,和當地的文化信仰有關。calalai便是所謂的「帢拉萊」,在這部41分鐘的紀錄片中,導演用鏡頭詳實地記錄了這些以男性身分生活的女性姿態。

《加利哥》是印尼布吉族重要的經典史詩,《加利哥》裡有三個世界,屬於天空的男性,屬於海洋的女性,在天空和海洋之間的中間社會,與恰拉萊這樣兼容男女的性別相似,是融合的也是獨立的。布吉族的觀念並非以男女二元劃分,性別邊界的模糊卻反而讓布吉族的社會顯得更加兼融而多元。

片中有記錄幾位帢拉萊是被選中的Sanro(靈性治療師),不管是男性或女性的神靈都能附身,在不同性別的神靈附身時,會穿戴不同的配件:短劍或是頭紗,神秘的附身過程,喃喃的吟誦和鼓聲的節奏,藉由鏡頭記錄了當下,隔著屏幕仍能感受到遙遠的力量。

然而,布吉族特殊的多元性別文化,在外來文化及伊斯蘭教的傳入之下,也逐漸受到威脅。究竟這些恰拉萊們要如何自處,布吉族又該如何在現代文明的洪流之中看待自己的傳統文化?這部片,推薦給想要瞭解在世界其它角落,如何詮釋多元性別的你。
和我們一起來看看帢拉萊的日常世界吧。
《帢拉萊:性別萬花筒 CALALAI in-betweenness》
播映日期:10/16、10/20(有導演映後座談喔!)
播映地點:光點華山
→這邊還有更多女性影展播映的精彩電影:http://www.wmw.org.tw/film/1/19
→或是看看我們之前寫過與性別認同相關的民俗文章。《民間信仰的茄苳樹王公,也會有性別認同的煩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