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番婆鬼|遊記篇I】牛眠部落年祭:噶哈巫的大過年(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638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尋妖誌》: 一趟貼近島嶼記憶之旅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臺北地方異聞的沙龍
69會員
70內容數
<p>這是一個走遍台灣踏查妖怪傳說的寫作企劃,預計在2017年完成10篇以妖怪為主題的旅行企劃和旅行書寫。每個月以一名妖怪為主題,除了考據以外,也進行旅行路線規劃,設計兩至三天的行程,到實地走訪、探查後,再將這些經驗寫成旅遊札記。</p>
臺北地方異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05/29
這次石爺考察橫跨了新竹穹林、關西、北埔、南埔與新竹市區等地,因為範圍廣闊,所以建議以兩天一夜的行程走訪,時間較充裕,要聯絡這些地方的交通工具,因為新竹縣市本身的大眾運輸系統並未普及到較山區的景點,建議以機車與汽車代步最適當。
2018/05/29
這次石爺考察橫跨了新竹穹林、關西、北埔、南埔與新竹市區等地,因為範圍廣闊,所以建議以兩天一夜的行程走訪,時間較充裕,要聯絡這些地方的交通工具,因為新竹縣市本身的大眾運輸系統並未普及到較山區的景點,建議以機車與汽車代步最適當。
2018/05/28
北埔和南埔在一條路的盡頭,右轉下坡是南埔,繼續走是北埔,雖然距離不遠,但兩地人煙、景致截然不同,在這次的遊記篇會介紹南埔石爺,北埔沒有石爺,但到了南埔後,不來北埔實在有些可惜,在本文景點篇裡會寫到北埔的發展歷史與現今樣貌。
2018/05/28
北埔和南埔在一條路的盡頭,右轉下坡是南埔,繼續走是北埔,雖然距離不遠,但兩地人煙、景致截然不同,在這次的遊記篇會介紹南埔石爺,北埔沒有石爺,但到了南埔後,不來北埔實在有些可惜,在本文景點篇裡會寫到北埔的發展歷史與現今樣貌。
2018/05/28
在新竹縣市為主題的石爺篇,如果說食物有一個共同性的話,那就是偏向客家風味的料理,像是芎林的美濃樓、關西的ㄤ咕麵與北埔的老頭擺,但也有在南埔鄉間小路的窯烤麵包,或是在新竹市區裡城隍廟的小吃,除了窯烤麵包以外,其他幾家是身為新竹在地人的我,以下為大家一一介紹石爺食宿篇。
2018/05/28
在新竹縣市為主題的石爺篇,如果說食物有一個共同性的話,那就是偏向客家風味的料理,像是芎林的美濃樓、關西的ㄤ咕麵與北埔的老頭擺,但也有在南埔鄉間小路的窯烤麵包,或是在新竹市區裡城隍廟的小吃,除了窯烤麵包以外,其他幾家是身為新竹在地人的我,以下為大家一一介紹石爺食宿篇。
你可能也想看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年初時就把出國扣打用完的我,就開始搜尋各種Youtube國內旅遊影片,既然不能出國玩,那就待在國內吧~!!!
就在這個過程中,意外發現了Jimmy的影片,因為疫情的關係,他帶著許多在台的外國人體驗原住民的部落活動,尤其是一場有著模擬打獵歸來的實境劇場....

年初時就把出國扣打用完的我,就開始搜尋各種Youtube國內旅遊影片,既然不能出國玩,那就待在國內吧~!!!
就在這個過程中,意外發現了Jimmy的影片,因為疫情的關係,他帶著許多在台的外國人體驗原住民的部落活動,尤其是一場有著模擬打獵歸來的實境劇場....

農曆七月俗稱鬼月,台灣許多廟宇會在農曆七月期間舉辦普渡法會,讓還在人間遊盪的孤魂野鬼飽餐一頓以祈求平安。宜蘭礁溪德陽宮(三太子廟)則是在每年農曆七月26日舉辦普渡法會,阿這和遛小孩有什麼干係勒?就是有!

農曆七月俗稱鬼月,台灣許多廟宇會在農曆七月期間舉辦普渡法會,讓還在人間遊盪的孤魂野鬼飽餐一頓以祈求平安。宜蘭礁溪德陽宮(三太子廟)則是在每年農曆七月26日舉辦普渡法會,阿這和遛小孩有什麼干係勒?就是有!

不知道大家對 #噶瑪蘭族 的印象是什麼?是客運,還是宜蘭的噶瑪蘭厝?若果你對噶瑪蘭的印象還停留在宜蘭,或許可以轉到花蓮豐濱新社來看看。這裡還保存著南遷時的族群文化,甚至衍生出自己獨特的東海岸噶瑪蘭生活方式。

不知道大家對 #噶瑪蘭族 的印象是什麼?是客運,還是宜蘭的噶瑪蘭厝?若果你對噶瑪蘭的印象還停留在宜蘭,或許可以轉到花蓮豐濱新社來看看。這裡還保存著南遷時的族群文化,甚至衍生出自己獨特的東海岸噶瑪蘭生活方式。

這不是業配文!強力推薦去深度旅遊!不只是遊玩,還非常有教育意義!站在台灣海峽的中央,體驗無形文化資產-「海牛文化」;在強風吹襲下!感受討海人,蚵農的辛苦!吃最美味的海鮮粥、抓螃蟹、摸虎河豚、在阿進阿伯熱情、專業的導覽下,度過非常有意義的潮間帶之旅!

這不是業配文!強力推薦去深度旅遊!不只是遊玩,還非常有教育意義!站在台灣海峽的中央,體驗無形文化資產-「海牛文化」;在強風吹襲下!感受討海人,蚵農的辛苦!吃最美味的海鮮粥、抓螃蟹、摸虎河豚、在阿進阿伯熱情、專業的導覽下,度過非常有意義的潮間帶之旅!

昨天雖然是年假真正結束的日子(對我心情上來說好像過了元宵才算過完年),天氣也陰陰的有些小雨絲,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就很想出去走走。常常相信直覺的我們依舊往北海岸走,一個個隧道過去雨絲愈來愈密,也不減我們出遊的心情~開心開心~~
元宵節早上野柳有跳港的活動(謝謝姐有看到新聞提醒我)還是想去吃海鮮,所以打

昨天雖然是年假真正結束的日子(對我心情上來說好像過了元宵才算過完年),天氣也陰陰的有些小雨絲,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就很想出去走走。常常相信直覺的我們依舊往北海岸走,一個個隧道過去雨絲愈來愈密,也不減我們出遊的心情~開心開心~~
元宵節早上野柳有跳港的活動(謝謝姐有看到新聞提醒我)還是想去吃海鮮,所以打

年輕的時候一心想著離開家鄉去外地遠行,去朝聖、去壯遊、去找到路上的自己,總以為離開熟悉的環境去外面轉轉就可以替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找到答案,貪婪的眼,關不住的心,想去參與別人的慶典、盛事、嘉年華;懂事了之後才回頭看看家鄉,發現寶島內的盛事也不少...

年輕的時候一心想著離開家鄉去外地遠行,去朝聖、去壯遊、去找到路上的自己,總以為離開熟悉的環境去外面轉轉就可以替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找到答案,貪婪的眼,關不住的心,想去參與別人的慶典、盛事、嘉年華;懂事了之後才回頭看看家鄉,發現寶島內的盛事也不少...

2020年的春節可說是一場驅車長征:小年夜先從臺北到中壢阿姨家過年,初一再一口氣奔向爸爸的臺南老家,並趁著難得大部分人齊聚府城的機會,相約了兩天一夜的屏東霧臺行,共赴山間雲霧繚繞的原族故鄉。

2020年的春節可說是一場驅車長征:小年夜先從臺北到中壢阿姨家過年,初一再一口氣奔向爸爸的臺南老家,並趁著難得大部分人齊聚府城的機會,相約了兩天一夜的屏東霧臺行,共赴山間雲霧繚繞的原族故鄉。

啟程前往埔里的牛眠部落啦!第一篇的重點是潘家古厝和阿拉粿,以及噶哈巫族現今面臨的議題,至於番婆鬼和祭祖晚會的內容,就讓我留到下一篇繼續寫吧!

啟程前往埔里的牛眠部落啦!第一篇的重點是潘家古厝和阿拉粿,以及噶哈巫族現今面臨的議題,至於番婆鬼和祭祖晚會的內容,就讓我留到下一篇繼續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