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人家】不只有精彩的編織細節,還帶你體驗噶瑪蘭的野菜文化。木藍家東海岸部落旅宿。豐濱鄉/花蓮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不知道大家對 #噶瑪蘭族 的印象是什麼?是客運,還是宜蘭的噶瑪蘭厝?若果你對噶瑪蘭的印象還停留在宜蘭,或許可以轉來花蓮豐濱新社看看。這裡還保存著南遷時的族群文化,甚至衍生出自己獨特的東海岸噶瑪蘭生活方式。
之前賊賊在 #米耙流藝術節 就介紹過「新社部落」,要多認識新社部落的故事,可以看那篇文章。這次特意去住了木藍家,就是為了參與噶瑪蘭族的海祭。對祭典著迷的我,碰上純屬意外遇到的海祭,當然要去參與。部落早上會在舊港口辦一場,可惜那場他們提早舉辦,我只跟到後面那一場,但也夠精彩了。
每年初春到炎夏之間的時令,花東海岸噶瑪蘭族的四個部落會選擇一到數天的時間,在靠近部落部落的海灘上舉行Laligi,以祭拜祖靈及掌管海洋的神靈。海祭(又稱拜海,或海向),花蓮的新社部落叫Sasbo,但是花蓮的立德部落、臺東的大峰峰及樟原部落則叫Laligi。
各部落海祭的時間也不相同,新社部落最早落在三月,大峰峰部落則在七月,立德與樟原部落則是八月。因為東海岸的部落有一半是靠海維生,主要的捕撈魚群像是鬼頭刀、旗魚,與飛魚活躍在潮水之時,便是噶瑪蘭族人開始出海捕魚的季節,而被認為是新的一年開始。
海祭有一些禁忌,特別是女性不能參與獻祭,只能遠遠觀看港口活動的進行。除此之外,鰥夫寡婦亦不得參加。祖先認為不幸喪偶的男性,挑起了家庭的重擔,若出海從事魚撈作業在遇凶險,家中子女失恃又失怙。
海祭是在早上開始,長老們會在海邊祭祀祖靈,用一根細竹片插上豬心、豬肝與里肌肉,唸著禱告詞,再將它插在海浪中,獻給海中之靈與祖靈。比較年輕的男子則帶著漁具和竹筏,在海中捕魚蝦,上岸後在岸邊將豬肉、魚蝦及野菜烹煮,讓族人們共食。
木藍家東海岸部落旅宿位於新社部落的最南端,公車站牌名為 #新莊 ,公車站牌旁邊有一間纖維工作室 #光織屋 ,往上爬坡,跟著指引就看到 #木藍家 了。這裡有幾隻狗狗和貓貓,是一間寵物友善民宿,不妨把自己家的毛孩兒帶來吧!
新莊的戶數其實不多,彼此之間有親戚關係。這裡在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曾經遭遇颱風引發的土石流。當時,已經搬上北部的玉美姐僥倖逃過一劫,但土石從後面流進屋子,在整建時,他們刻意保留了當時衝擊的模樣,看來還是怵目驚心。
當時,東海岸的部落有不少都面臨土石流情況,像是復興部落。政府原本預計要遷移聚落到別處,但自己來要付幾百萬,大家就果斷放棄。而平常在北部居住的玉美姐一家,也只有奔喪時才回來過,整棟屋子沒有門、沒有床,大家都打地舖在這邊睡覺。
☞ 照片由雅比斯國際創意策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然而,當一個地方遊人變多,空屋就開始被需要。光織屋因為有學生上課需求,便詢問是否能提供人住宿。民國一百年(2011年)原民台來新社做紀錄,玉美姐說「你們可以來我這邊住,但是要自己打地舖」。
大約是在民國一百零五年( 2016年)左右,玉美姐的兒子與媳婦想回來經營民宿,他們才把這裡完善地整理好,過去只是慢慢整理。玉美姐其實高中就上台北了,但兒子或媳婦想要在新社試試看,她就覺得「那就做吧」
當時的計畫與現在的海人家計畫不太相同,新社就有四家入選,而玉美姊則是唯一繼續營業的,並支持海人家品牌的新社部落旅宿。當時,玉美姐是在警廣聽到海人家的宣傳,便和光織屋的燕子老師商量,便決定投入小改造。
走上二樓,玉美姐帶我們去看房間的小裝飾。樹皮的燈罩是和燕子老師一起做的,那時從新竹寶山嫁來的媳婦,親自像燕子老師學習,將構樹皮從無到有做成燈罩。「我敲樹皮,敲到懷疑人生」現在想起來,雖然有點害怕再做一次,但也知道纖維技術多麽不容易。
☞ 照片由雅比斯國際創意策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門簾也是用植物染的技術去染的,飛魚是用泥染,其他則是藍染上去的。會有飛魚的圖案,其實與噶瑪蘭族的海祭有關。上面也有大葉欖仁的果實,也是噶瑪蘭族常見植物。雖然在這地方很放鬆,也很愜意,夫妻倆還是選擇回北部,而這間旅宿就由玉美姐來打理。
木藍家東海岸部落旅宿有了 夥伴「Uma」 之後,開發了不少活動,那天賊賊跟著Uma的腳步,走上新社部落南邊,靠近海人家 木藍家東海岸部落旅宿 的草地。不知道這裡算不算新社沖積扇的一部分,但我們跟著地形緩緩向上,依次有著不同小花叢生的美景,卻共享同一片湛藍海景,與從太平洋吹來的徐風。
最近蠻著迷於李心潔與于子育的新歌 #小黃花 ,輕快的木吉他配樂,有著小手拉大手愉快的心情,卻唱著更為堅毅的成長心境。我不知道她在雲南看到的是哪一種小黃花,雖然在這次的採野菜過程中,我沒有看到真正的小黃花,但 kasipiray (大花咸豐草)黃色的頭狀花卻成為我那一天的小黃花,掃除了前日的陰霾。
野菜文化不只是阿美族的專利,過去生活在蘭陽平原的噶瑪蘭族,在多樣的地形環境中採集著。即使搬到環境較為險峻的東海岸卻沒有忘記這樣的飲食文化,只是採集的物種開始有了改變,這次木藍家與海編人帶領參與民眾的活動便是 #採集野菜 ,並透過野菜食用來認識噶瑪蘭族。
海邊常見的 #林投 ,噶瑪蘭族可說是物盡其用,從食用林投果,到林投心入佳餚,甚至把林投葉拿來編織,或取其纖維作更多的運用。像是族人傳統裝糯米飯的器皿 #qudibunbun 便是用林投葉所做。甚至,林投葉還可變化出不少那個年代,噶瑪蘭族小朋友所玩的童玩。
除了大花咸豐草與林投之外,賊賊那天印象最深刻的是血桐流血的畫面。大哥砍斷了血桐的枝幹,讓我們細看血桐樹液氧化後轉成血紅色的模樣,這麼難忘的流血,很難讓人忘記血桐這植物了。
木藍家從傳統民宿,在入選海人家後,及有新血加入,開始往新的方向邁進,為新社部落推出新的可能。追蹤木藍家的粉絲專頁,未來還會推出相關活動,歡迎大家參與。
📍店家資訊
海人家部落旅宿:木藍家東海岸部落旅宿
營業時間:09:00 - 22:00
聯絡電話:0985-970-422
地址: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196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雖然依舊隨風所欲在行旅中,也依舊嘗試不同面向的書寫與創作:旅行、地方、音樂、影劇、藝術、展覽、舞蹈,歡迎👏私訊或mail邀約 合作邀約:thethiefofplaces@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賊賊只剩兩個文章的時間,就要卸任海派特派員的職務了,能不能有緣繼續擔任特派員呢?就請大家繼續支持 #一烈海派過生活。今天讓我們往北走到豐濱鄉的豐富部落,隱藏在光豐公路上的部落,有著咖啡的故事。 如果常閱讀阿美族部落移民史的朋友,會常看到 #Tingalaw 這個辭詞彙,它既指一個族群,也指一個地方。
這應該是賊賊擔任 #海派特派員 以來,最特別的一篇了吧!前面介紹的部落雜貨店與海人家,除了下鄉行動,從台北來的candy之外,幾乎都是返鄉回來部落。而與老婆共同經營 「就是這個光」的孝峰,反而是從台東南邊的金峰鄉,嫁到北邊的成功鎮,並開啟了他的文化事業, #就是這個光。
賊賊擔任海派特派員系列的文章,不知道大家看了幾篇,數數看我們一起度過幾個部落。我們走過了花蓮的豐濱鄉與台東的長濱鄉,感受部落介於山海之間的美。接下來的旅程,我們難得走進小鎮市區,看看位於小鎮的部落會有什麼不同於風情。
看完真柄部落的文章,有沒有對那些與水有關的景點,躍躍欲試呢?順著真柄的旅遊文章,身為海派特派員的賊賊,當然不會忘記這次的任務囉!這篇文章會聚焦在今年真柄部落重新改造的雜貨店空間 「Dongi 茹妮」的故事。 Dongi 茹妮是由一對返鄉夫妻,志勇與豫禎經營。每次來到茹妮時,都會看到豫禎爽朗
  上一篇聊了長光,往下經過城仔埔,跨過 #真柄溪 ,我們會到另一個部落 #真柄 。在真柄部落,我們會遇見一間部落雜貨店。關於這間部落雜貨店的故事,這篇文章,我們只說一點點,就期待下一篇文章吧!   跟著賊賊作為一烈.海派特派員的步伐,我們已經遊歷了靜浦、長光兩個部落,我自己也沒想到同樣是倚靠海岸山
延續著上一篇的 #小阿姨野花部落旅宿 ,這一篇賊賊要介紹同樣在長光部落的 #鳳奶客棧。兩者雖在同一個部落,但小阿姨是在靠海的下部落,鳳奶則是在靠金剛大道的上部落。兩間都有特色,不妨在長光多留幾天吧!兩間都是經過東管處改造的 #海人家,而具有部落特色,在居住品質上也有一定保證。
賊賊只剩兩個文章的時間,就要卸任海派特派員的職務了,能不能有緣繼續擔任特派員呢?就請大家繼續支持 #一烈海派過生活。今天讓我們往北走到豐濱鄉的豐富部落,隱藏在光豐公路上的部落,有著咖啡的故事。 如果常閱讀阿美族部落移民史的朋友,會常看到 #Tingalaw 這個辭詞彙,它既指一個族群,也指一個地方。
這應該是賊賊擔任 #海派特派員 以來,最特別的一篇了吧!前面介紹的部落雜貨店與海人家,除了下鄉行動,從台北來的candy之外,幾乎都是返鄉回來部落。而與老婆共同經營 「就是這個光」的孝峰,反而是從台東南邊的金峰鄉,嫁到北邊的成功鎮,並開啟了他的文化事業, #就是這個光。
賊賊擔任海派特派員系列的文章,不知道大家看了幾篇,數數看我們一起度過幾個部落。我們走過了花蓮的豐濱鄉與台東的長濱鄉,感受部落介於山海之間的美。接下來的旅程,我們難得走進小鎮市區,看看位於小鎮的部落會有什麼不同於風情。
看完真柄部落的文章,有沒有對那些與水有關的景點,躍躍欲試呢?順著真柄的旅遊文章,身為海派特派員的賊賊,當然不會忘記這次的任務囉!這篇文章會聚焦在今年真柄部落重新改造的雜貨店空間 「Dongi 茹妮」的故事。 Dongi 茹妮是由一對返鄉夫妻,志勇與豫禎經營。每次來到茹妮時,都會看到豫禎爽朗
  上一篇聊了長光,往下經過城仔埔,跨過 #真柄溪 ,我們會到另一個部落 #真柄 。在真柄部落,我們會遇見一間部落雜貨店。關於這間部落雜貨店的故事,這篇文章,我們只說一點點,就期待下一篇文章吧!   跟著賊賊作為一烈.海派特派員的步伐,我們已經遊歷了靜浦、長光兩個部落,我自己也沒想到同樣是倚靠海岸山
延續著上一篇的 #小阿姨野花部落旅宿 ,這一篇賊賊要介紹同樣在長光部落的 #鳳奶客棧。兩者雖在同一個部落,但小阿姨是在靠海的下部落,鳳奶則是在靠金剛大道的上部落。兩間都有特色,不妨在長光多留幾天吧!兩間都是經過東管處改造的 #海人家,而具有部落特色,在居住品質上也有一定保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道菜餚都隱藏情感記憶,每次遠行都開啟嶄新視野。走進花蓮縣光復鄉這片豐饒之地──太巴塱(ㄌㄤˇ)部落,和愛吃野菜甚於肉類的熱情阿美族人,學習傳統部落的飲食文化與智慧,一同發現台灣島嶼的迷人風采。沒有什麼事物比「食物」更讓人感受旅行的魅力,不同部落或小鎮有獨特的飲食文化,
Thumbnail
台北東北角的一處靜謐濱海村落,有一座祠堂坐落在居民的後院中。它外觀與傳統形式無異,漆成紅色的屋樑和磚頭牆,上頭寫著「巴賽祖師廟」──這裡是貢寮的新社村。 巴賽是什麼?大家或許沒什麼頭緒,但它的另一個稱呼「凱達格蘭」可就家喻戶曉......
Thumbnail
今天行程參訪「噶瑪蘭族語推組織營隊」活動,參與的學生大約有20位。活動在噶瑪蘭文化展示中心舉行,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新社部落。除了美麗的海景,這裡還以香蕉絲工藝而聞名。開場的祭祖儀式pasepaw非常盛重,由當地耆老帶領,我也感受到了祝福的氛圍。預祝接下來兩天營隊順利完成! 趕上了火車對號末班車,到了
Thumbnail
拍瀑拉族,也稱巴布拉族,中部5個平埔族之一。 居住在今臺中市大肚區、大甲區、沙鹿區、龍井區、梧棲區、和清水區.這一帶的海岸平原. 有4個社:牛罵社(清水)、沙轆社(沙鹿)、水裡社(龍井)、大肚社(分北、中、南三社). 拍瀑拉社的重要大事.有下面幾件: (1)成立大肚王國.
Thumbnail
寒溪不老部落,是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其一日體驗行程讓訪客能夠深度體驗泰雅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並欣賞當地的自然美景。無論您是想遠離城市的喧囂,還是深入了解台灣原住民文化,寒溪不老部落隨時歡迎您的到來。讓我們一同由喧擾的此岸走向沒有煩惱的彼岸,重拾生活的能量,享受一趟深度的文化之旅。
Thumbnail
每逢旺季,離島們又開始活絡了起來,千里迢迢來到了蘭嶼,早知道就...。 蘭嶼,位在台東東南外海,鑲嵌在太平洋上的第二大離島,共分為六大部落:東清、野銀、漁人、紅頭、椰油、朗島。褪去了想對綠島的觀光化,多了一些原始風貌和文化底蘊,島嶼周圍黑潮流經,魚群豐富,也是世界少數的天然潛點
Thumbnail
﹝九族文化村﹞(Formosan Aboriginal Culture Village)位於南投魚池鄉,是中部著名的主題公園,1986年的7月開幕,至今已設園37年。我們在2016到2020年這幾年間,經常去〔九族文化村〕賞花或是賞玩風景。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就沒再去過。 以民俗文化
Thumbnail
珍珠社區稻草手工藝頗有名氣,可是這項傳統藝術是平埔族的傳統,還是漢人的創意?在這個地方,族群已經融合的嚴絲合縫,很難分出彼此。但是,用稻草編織的面具,倒是透露出一點平埔族的消息,因為這樣的臉譜,不是漢族傳統的模樣,比較像是噶瑪蘭人對祖先的記憶。
Thumbnail
回到山居經過松鶴部落,在這個充滿泰雅族文化和休閒產業的地方,發現小農市集,買了許多便宜的草花。回家享受整理花圃的過程,重拾了種花的樂趣,同時在心靈上得到了療癒。意外的種花日不僅享受了植栽的快樂,也為未來的文學創作播下了種子,期待能開出一片花海。
Thumbnail
對平埔族群們的了解 通常民眾被問到:請問你們知不知道台灣的平埔族群有哪些呢?大部分人的反應有兩類,稍微懂一點的會說「我只知道西拉雅族欸!」,但不了解的,甚至會說「平埔族不是一個族嗎?」。 人們對法定原住民都不是很了解,更何況是法定外的平埔族群呢?今日專題報導會帶你深入了解從過年祭典到部落文化,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道菜餚都隱藏情感記憶,每次遠行都開啟嶄新視野。走進花蓮縣光復鄉這片豐饒之地──太巴塱(ㄌㄤˇ)部落,和愛吃野菜甚於肉類的熱情阿美族人,學習傳統部落的飲食文化與智慧,一同發現台灣島嶼的迷人風采。沒有什麼事物比「食物」更讓人感受旅行的魅力,不同部落或小鎮有獨特的飲食文化,
Thumbnail
台北東北角的一處靜謐濱海村落,有一座祠堂坐落在居民的後院中。它外觀與傳統形式無異,漆成紅色的屋樑和磚頭牆,上頭寫著「巴賽祖師廟」──這裡是貢寮的新社村。 巴賽是什麼?大家或許沒什麼頭緒,但它的另一個稱呼「凱達格蘭」可就家喻戶曉......
Thumbnail
今天行程參訪「噶瑪蘭族語推組織營隊」活動,參與的學生大約有20位。活動在噶瑪蘭文化展示中心舉行,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新社部落。除了美麗的海景,這裡還以香蕉絲工藝而聞名。開場的祭祖儀式pasepaw非常盛重,由當地耆老帶領,我也感受到了祝福的氛圍。預祝接下來兩天營隊順利完成! 趕上了火車對號末班車,到了
Thumbnail
拍瀑拉族,也稱巴布拉族,中部5個平埔族之一。 居住在今臺中市大肚區、大甲區、沙鹿區、龍井區、梧棲區、和清水區.這一帶的海岸平原. 有4個社:牛罵社(清水)、沙轆社(沙鹿)、水裡社(龍井)、大肚社(分北、中、南三社). 拍瀑拉社的重要大事.有下面幾件: (1)成立大肚王國.
Thumbnail
寒溪不老部落,是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其一日體驗行程讓訪客能夠深度體驗泰雅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並欣賞當地的自然美景。無論您是想遠離城市的喧囂,還是深入了解台灣原住民文化,寒溪不老部落隨時歡迎您的到來。讓我們一同由喧擾的此岸走向沒有煩惱的彼岸,重拾生活的能量,享受一趟深度的文化之旅。
Thumbnail
每逢旺季,離島們又開始活絡了起來,千里迢迢來到了蘭嶼,早知道就...。 蘭嶼,位在台東東南外海,鑲嵌在太平洋上的第二大離島,共分為六大部落:東清、野銀、漁人、紅頭、椰油、朗島。褪去了想對綠島的觀光化,多了一些原始風貌和文化底蘊,島嶼周圍黑潮流經,魚群豐富,也是世界少數的天然潛點
Thumbnail
﹝九族文化村﹞(Formosan Aboriginal Culture Village)位於南投魚池鄉,是中部著名的主題公園,1986年的7月開幕,至今已設園37年。我們在2016到2020年這幾年間,經常去〔九族文化村〕賞花或是賞玩風景。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就沒再去過。 以民俗文化
Thumbnail
珍珠社區稻草手工藝頗有名氣,可是這項傳統藝術是平埔族的傳統,還是漢人的創意?在這個地方,族群已經融合的嚴絲合縫,很難分出彼此。但是,用稻草編織的面具,倒是透露出一點平埔族的消息,因為這樣的臉譜,不是漢族傳統的模樣,比較像是噶瑪蘭人對祖先的記憶。
Thumbnail
回到山居經過松鶴部落,在這個充滿泰雅族文化和休閒產業的地方,發現小農市集,買了許多便宜的草花。回家享受整理花圃的過程,重拾了種花的樂趣,同時在心靈上得到了療癒。意外的種花日不僅享受了植栽的快樂,也為未來的文學創作播下了種子,期待能開出一片花海。
Thumbnail
對平埔族群們的了解 通常民眾被問到:請問你們知不知道台灣的平埔族群有哪些呢?大部分人的反應有兩類,稍微懂一點的會說「我只知道西拉雅族欸!」,但不了解的,甚至會說「平埔族不是一個族嗎?」。 人們對法定原住民都不是很了解,更何況是法定外的平埔族群呢?今日專題報導會帶你深入了解從過年祭典到部落文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