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環島・Day 22 媽祖是咱台灣人的母親,之一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

號稱為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的大甲媽遶境進香,今年已於4月21日(星期五)晚上11:05起駕,將於4月30日(星期日)回鑾,發文的此時媽祖鑾轎正在彰化溪州。

遶境進香全程九天八夜(應說是九天九夜),跨越臺中、彰化、雲林及嘉義四個縣市。由台中大甲鎮瀾宮出發,至嘉義新港奉天宮舉行祝壽大典後返回,往返途經1-200座宮廟,全程超過300公里。近年來,每年均有超過10萬人參加(2020年除外)。其舉辦日期及路程擲筊由媽祖決定,通常在三四月間,2020年因疫情嚴峻延至六月。

「遶境」為神明巡視轄區,為地方驅除邪煞、祈求合境平安;「進香」則是神明前往外地拜會聯誼,或回祖廟或母廟分取香火,重新帶回神靈的力量。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自日治之前即開始,至今已超過百年,記載著台灣民俗文化歷史的軌跡,業於2010年被列為國家文化資產的重要民俗之一[國家文化資產網]。

大甲媽遶境進香官網有遶境周邊產品、衛星定位連結、天氣預報及遶境相關活動等訊息。其中又以即時衛星定位網站(也可下載App)最為重要,可即時查看媽祖鑾轎目前的定位,並有日程表、時程表及活動資訊。

我在2021年徒步環島之時,曾追隨幾段大甲媽遶境的路程。其中,Day22於大甲鎮瀾宮參加起駕儀式,並隨之步行至沙鹿,以下為起駕大典及徒步紀錄。


Day 15 由通霄車站起步,經過白沙屯拱天宮、半天寮好望角,抵達後龍車站後,西部徒步暫告一段落,Day 16 至 Day 21改走東北角及東部(容後補敘)。

得知2021年大甲媽祖確切的遶境日期及路線後,自忖缺乏隨之遶境九天八夜,日夜連走340公里的能力。但如能接續 Day 15,由通霄走向大甲(20公里)參加大甲媽起駕大典,應在能力可負擔範圍之內。

行前一日,突然受到感召,決定除參加起駕大典外,並陪走一段。因擔心白天如徒步20公里,恐怕無法應付晚上起駕後的夜行軍,決定先直奔大甲。

Day 22 Part I

當日下午,與汲汲參加遶境進香活動的大妹搭乘高鐵到台中烏日,再轉公車至沙鹿的旅店放置行李。計畫晚上吃過晚餐後,搭火車到大甲車站,再由大甲鎮瀾宮徒步至沙鹿車站;次日,我再由通霄走回大甲。

大甲車站 > 大甲鎮瀾宮 > 清水 > 沙鹿車站

raw-image

晚上8點,沙鹿車站已經簇擁著人潮,火車到站車門一開,人潮立即湧入將車廂填滿。之後的清水站及台中港站,月台也滿是人潮,擠不上車的,只好等待下一班。

一抵達大甲車站,車廂內的人潮像退潮般地回流到月台,一路推擠到出口。

大甲車站內懸掛著喜慶的紅燈龍,站裡站外充塞著雀躍歡樂的人們。車站直通鎮瀾宮的蔣公路(你沒看錯,就叫蔣公路)變成大夜市,一向不愛湊熱鬧的我與大妹,吃吃喝喝,完全融入歡樂的氛圍中。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走完寸步難行的大夜市,總算走到鎮瀾宮旁。

雖未向媽祖擲茭,我們仍在廟旁的小店隨眾人買了三角形的進香旗,綁上鎮瀾宮的平安符。

raw-image

接著,不明究理地就被人潮從店旁的小巷推進金碧輝煌的正殿,不一會兒又被擠到正殿門外的轉播高台旁。依靠著攝影高台,總算站穩腳步,眼前萬頭攢動,約略可見廟中及廟埕的情形。

起駕前,廟埕有贊香團贊香及鑼鼓隊或舞龍舞獅隊等的表演,還有鎮瀾宮太子團、彌勒團、神童團、炮仔團等的恭送儀式。

司儀感性地說明媽祖與台灣歷史的關係及台灣人對媽祖的情感,並說明起駕隊伍的配置,頗具知識性及傳承性,讓大多數來湊熱鬧的民眾,對媽祖精神及遶境儀式有較多的瞭解。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吉時前,先放三聲起馬炮,司儀要求大家掩耳張口,以免內傷,果然炮聲震耳欲聾,不禁哇哇哇地叫了幾聲。接著廟內及廟埕的大眾全體跪下,恭送媽祖起駕。

深夜11點5分,吉時到,號角響起,炮聲大作,穿著清兵衣著的執事隊在前,涼傘、令旗及鑾轎隨之。

眾人在鑾轎經過後即可起身,隨之前進。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跟隨或恭送媽祖的人潮實在太多,大家不斷地推擠前進,幾乎失控,一路上還踩到好幾隻遺落的鞋子。好不容易彎出大馬路,雖還是寸步難行,但總算可以正常走路。

有些香客或當地居民送到4公里外的大甲溪即回轉,有些則過橋繼續前進。走到大甲溪橋時接近午夜,有百萬煙火恭送媽祖出城,絢爛的煙火持續多時,不斷地照亮子時的夜空。

由大甲、清水走到沙鹿,一路都是絡繹不絕的人龍,路旁也有人發放飲水及點心,點心站大多大排長龍。累了,有人坐在路旁休息,睏了,有人拿出睡墊在走廊小睡。

我倆隨著其他香客,沿路每經一個宮廟,就進去求個平安符綁在進香旗上,廟方也會在旗上蓋章。這樣的儀式與西班牙朝聖之路的朝聖護照有異曲同工之妙。

沿路共參拜七座廟宇,走到沙鹿時已經清晨四點半,精疲力竭,決定告一段落,回旅店漱洗休息,不多久,天就亮了。

台中天氣悶熱,吃過早餐後,與大妹分手。大妹搭客運至台中,我則搭區間車到通霄,計畫走回大甲。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媽祖是咱台灣人的母親

我沒宗教信仰,對任何宗教都抱著正向不排斥的態度,也深知宗教與文化息息相關。

參加幾次走讀後,知道政府為便於管理,要求全台廟寺均須命名,且同一縣市不能有相同名稱。因此,靠海邊有慈有后的廟宇,大多是媽祖廟,而當地人通常直呼「媽祖間」,不以廟名稱之。

早年漢人來台拓墾,得通過有黑水溝之稱的台灣海峽,因季風之故,有漩渦有大風浪,加之前途未卜,因此有:「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的諺語。為求平安,會敦請媽祖隨之渡海,因而成為台灣最普遍的神明之一,也成為台灣人重要的精神依託。

主持儀式的司儀說:媽祖是咱台灣人的母親,大家攏是媽祖婆的囡仔。即欲傳達漢民族與媽祖的關係綿長深厚,且為民眾精神及信仰的主要依託。

如能親自走上一段,更可體會及感動台灣民間宗教的力量。


Day22 Part I,徒步14公里,累計439公里

大甲車站 > 大甲鎮瀾宮 > 清水 > 沙鹿車站 (14公里)

2021/04/09-04/10(夜行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腦老嫗小沙龍
24.7K會員
283內容數
這裡不做美髮不修指甲,開房間只做明的,不做暗的。朋友不嫌多,讀者不嫌少,無腦老嫗談談笑笑,大家隨意走走看看,坐坐聊聊。
無腦老嫗小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07
2021年4月2日,當天原本計畫由 Day 20 終點的大濁水溪橋徒步至大清水,並與在花蓮騎單車的老公會合後一起回家。但在半途,聽聞太魯閣號408車次在清水隧道北口發生慘絕人寰的大車禍。
Thumbnail
2024/04/07
2021年4月2日,當天原本計畫由 Day 20 終點的大濁水溪橋徒步至大清水,並與在花蓮騎單車的老公會合後一起回家。但在半途,聽聞太魯閣號408車次在清水隧道北口發生慘絕人寰的大車禍。
Thumbnail
2023/04/21
Day15本該由後龍車站往南走向通霄車站,但靈光一現,何不由通霄往北走回後龍?如此,就可在傍晚時分,登上好望角,走在高架的西濱公路,伴著夕陽,一路欣賞海景及大風車。真是痴心妄想啊!
Thumbnail
2023/04/21
Day15本該由後龍車站往南走向通霄車站,但靈光一現,何不由通霄往北走回後龍?如此,就可在傍晚時分,登上好望角,走在高架的西濱公路,伴著夕陽,一路欣賞海景及大風車。真是痴心妄想啊!
Thumbnail
2022/05/05
艷陽高照的初春,馬路發燙,塵土飛揚,Day14並不是徒步的好日。幸好遇到亮眼的海寶國小,晚上住在老派的新興旅社,讓Day14充滿話題,鮮活許多。
Thumbnail
2022/05/05
艷陽高照的初春,馬路發燙,塵土飛揚,Day14並不是徒步的好日。幸好遇到亮眼的海寶國小,晚上住在老派的新興旅社,讓Day14充滿話題,鮮活許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Ruby環島中|4/28 環島之八 與大甲媽祖一起遶境 大村到彰化(南往北走)11km 6h42m 慢慢把今年(2023)有關於徒步環島的故事與體驗寫在方格子。
Thumbnail
Ruby環島中|4/28 環島之八 與大甲媽祖一起遶境 大村到彰化(南往北走)11km 6h42m 慢慢把今年(2023)有關於徒步環島的故事與體驗寫在方格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常年往返二岸的旅者,因為在網路上看到了白沙屯拱天宮的介紹,而產生了一股想要去參拜媽祖的念頭,於是決定搭高鐵前往苗栗的通霄鎮。在白沙屯拱天宮,他感受到了媽祖的神威和信眾的虔誠,也欣賞了廟宇的建築風格和附近的特色美食。他在回程時,又體驗了高鐵的舒適和苗栗的客家文化,並感謝媽祖的保佑,完成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常年往返二岸的旅者,因為在網路上看到了白沙屯拱天宮的介紹,而產生了一股想要去參拜媽祖的念頭,於是決定搭高鐵前往苗栗的通霄鎮。在白沙屯拱天宮,他感受到了媽祖的神威和信眾的虔誠,也欣賞了廟宇的建築風格和附近的特色美食。他在回程時,又體驗了高鐵的舒適和苗栗的客家文化,並感謝媽祖的保佑,完成了
Thumbnail
因緣際會下,與朋友參加了一次大甲媽祖遶境的體驗活動,當時的人情味與走過的風景,在我內心種下了一顆種子。
Thumbnail
因緣際會下,與朋友參加了一次大甲媽祖遶境的體驗活動,當時的人情味與走過的風景,在我內心種下了一顆種子。
Thumbnail
2021徒步環島時,曾參與大甲媽遶境進香的起駕儀式,至今仍記憶鮮明。
Thumbnail
2021徒步環島時,曾參與大甲媽遶境進香的起駕儀式,至今仍記憶鮮明。
Thumbnail
路線:由台南出發→大甲(坐火車) 騎乘距離: 0KM 景點: 大甲鎮瀾宮媽祖廟
Thumbnail
路線:由台南出發→大甲(坐火車) 騎乘距離: 0KM 景點: 大甲鎮瀾宮媽祖廟
Thumbnail
前兩年,我和家人、朋友參加了白沙屯媽祖遶境。但是,今年適逢長輩過世無法參加,而是就希望能把過去遶境感受到的感動以文字記錄下來。 本來對於參加遶境,並沒有抱很大的期待,但是當走過第一次遶境,似乎就能領悟到為甚麼有人說媽祖遶境是台灣人一生一定要參加一次的活動。 兩年前,是我第一次參加遶境。
Thumbnail
前兩年,我和家人、朋友參加了白沙屯媽祖遶境。但是,今年適逢長輩過世無法參加,而是就希望能把過去遶境感受到的感動以文字記錄下來。 本來對於參加遶境,並沒有抱很大的期待,但是當走過第一次遶境,似乎就能領悟到為甚麼有人說媽祖遶境是台灣人一生一定要參加一次的活動。 兩年前,是我第一次參加遶境。
Thumbnail
粉紅超跑還在路上,雖然疫情又起,但是絲毫沒有影響大家隨媽祖神轎行走的堅定意念,從大甲媽祖到白沙屯媽祖,以及其他富有歷史的媽祖廟的繞境,已成為全台灣年度盛事。 為什麼全世界各式各樣的朝聖之旅有蔚為風潮之勢? 走路是一種修行 因為沒有目的地,總是在走,所以時間不再重要,日子也更加悠長。
Thumbnail
粉紅超跑還在路上,雖然疫情又起,但是絲毫沒有影響大家隨媽祖神轎行走的堅定意念,從大甲媽祖到白沙屯媽祖,以及其他富有歷史的媽祖廟的繞境,已成為全台灣年度盛事。 為什麼全世界各式各樣的朝聖之旅有蔚為風潮之勢? 走路是一種修行 因為沒有目的地,總是在走,所以時間不再重要,日子也更加悠長。
Thumbnail
5月20日中午,在腳力達臨界點下,結束僅參與第一天的白沙屯媽祖北港進香。從白沙屯步行至大甲車站,沿途香燈腳們的一舉一棟,果然是最吸引人的。
Thumbnail
5月20日中午,在腳力達臨界點下,結束僅參與第一天的白沙屯媽祖北港進香。從白沙屯步行至大甲車站,沿途香燈腳們的一舉一棟,果然是最吸引人的。
Thumbnail
三月瘋媽祖,是以「白沙屯媽祖進香」、「大甲媽繞境」、「北港迓媽祖」三大活動最為出名,但是這三項活動的形制/特色/風貌完全不一樣,喜歡體驗人與人交流的旅人,可以針對不同的行制,用不同的角度去經驗它。 給會做「旅行日誌」的人,朋友們,你們可以關注旅行中的氛圍,可以將進香和繞境當作是一種鄉土健行....
Thumbnail
三月瘋媽祖,是以「白沙屯媽祖進香」、「大甲媽繞境」、「北港迓媽祖」三大活動最為出名,但是這三項活動的形制/特色/風貌完全不一樣,喜歡體驗人與人交流的旅人,可以針對不同的行制,用不同的角度去經驗它。 給會做「旅行日誌」的人,朋友們,你們可以關注旅行中的氛圍,可以將進香和繞境當作是一種鄉土健行....
Thumbnail
大甲媽祖遶境,曾被《Discovery》頻道列為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每年參與人潮都超過百萬,是台灣民俗活動中不可忽視的重大祭典。而在親身進入隊伍走過一遭後,我發現那趟旅程最值得回憶的並不是著名的「稜轎腳」儀式,或熱鬧的陣頭表演,而是……
Thumbnail
大甲媽祖遶境,曾被《Discovery》頻道列為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每年參與人潮都超過百萬,是台灣民俗活動中不可忽視的重大祭典。而在親身進入隊伍走過一遭後,我發現那趟旅程最值得回憶的並不是著名的「稜轎腳」儀式,或熱鬧的陣頭表演,而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