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有救嗎?(五):將軍的腦漿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前一篇的討論停在重建軍官團。穩定低階軍官來源後,出身各方的軍官會慢慢往上爬,如果他們爬到了校級(大約要10年),就會成為國軍決策的軍官團主力,多數的軍事運作都會由他們來議定或經手處理(即便是參謀本部,也會是由大量軍官撐起來多數的「內容輸出」),但一些重大的決策,還是會由將官來拍版。
但要等到這些來源多樣化的軍官成為將官,大概還要25年,實在太久了。而且在這段期間內,將軍們仍享有主要決策權,下面提出來的高彈性與多元性建議,還是會因為將官單純或僵化的思維所限,而大打折扣。
我要先強調的是,台灣的將軍還是有許多大腦清醒的人才,而且比例絕對有過半,但就算有人大腦清醒,也有人完全不知是在衝三小。即便是基層小兵,也常感受到台灣將軍的神奇腦力,這是因為許多將軍常處在一個不受控或不受監督的過爽情境中,因此腦漿常常是沒裝滿的狀態。
那該怎麼解決將軍腦漿不足或一腦漿糊的問題?
擒賊先擒王,台灣將軍最麻煩的一種狀況,就是不太能掌握「人話」,這包括了「說與聽」,說了沒人懂,別人講又聽不懂。當過兵的當然能夠體會,沒當過兵的呢?
各位請先一讀號稱是「前國防大學戰爭學院戰略講座」的弘安,所撰寫的〈文青式國防報告書能自衛!?還是自慰!?〉一文。
請你一定要努力的看完。看完之後,你有什麼感想?

人話呢?

看不懂對不對?
我不知道這位弘安真實身份,但如果沒有造假,那依「戰院講座」的自述經歷,他應該是國軍戰略、戰術的高階教官,是教軍、將官的教官,也就是教官的教官。但表達能力卻是這種程度,講了半天,現有報告的問題在哪,講不清楚,自己的主張是什麼,講不清楚,就是拿一堆現成的軍事名詞東湊西湊,再混入最新的國內外政情,就是一篇文章。
那現有國防報告書到底哪裡文青?這不是本文的「問題意識」嗎?掌握問題意識並回應問題,這不是研究生就該會的嗎?那為啥一個戰院的講座不會?戰院的講座不會,聽他上課的人又該怎麼學會?
這其實不是該文作者個人的問題,怪他沒意義,他也算是受害者,因為這是一種國軍文化,是國軍高階軍將官所共通的問題。就是感覺起來好像是在講話,但並不是在講人話,所以沒人聽得懂。
因為沒人聽得懂,所以中低階軍官在實際執行上就沒辦法認真搞,只能做一些細節調整,以免猜錯上意被狗幹。所以,小兵也會碰到的那種神奇提問:「水溝怎麼會有水?」,還有「垃圾桶不能有垃圾」,大家每天都在除草摺被瞎忙,就是這種破爛溝通能力向外傳播的最末端影響了。
這種大教官是如此狀態,各級小教官也差不多,沒辦法把話說到明明白白,只能賣弄「自己很懂」的態勢,別人提問的深一點,就神神鬼鬼,說一切都是機密不能講清楚。那最後呢?
最後就是鬧笑話的一堆,讓教官榮任台灣三大虎爛行業之一。
我在步兵學校時,有預官同梯對「最後防護(射擊)線」這個不斷出現在軍書和講義上的名詞很有興趣,於是請教授課教官,這最後防護射擊線到底是一條什麼樣的線,實際上該怎麼劃設。
不料授課教官一問三不知,當場被這群博碩士預官問垮,只好帶大家一路往上問,最後問到主任教官,才獲得一個實務上的解答。這解答我就不講了,你不妨去問過當過兵,甚是職業軍人退伍的朋友,這最後防護射擊線到底是條什麼樣的線,請他用實際的空間進行說明。
這代表什麼呢?幾百個正牌步兵軍官,其實就只有幾個人知道「事實」,絕大多數人都是口訣、名詞玩得嚇嚇叫,但真跑戰場,就嚇得你不要不要。

系統問題

拉回話題。越高階,越是屁話、空話一堆,浪費大家的時間又沒有重點。這種國軍將官團或司令部或參謀本部,感覺就很類似外面的家族傳產公司,之所以沒倒,就是靠吃老本和政府支持罷了。
我前面也已經提到,這種表達不清並非個人特質,而是系統所造成的失語現象,所以接著就來談系統問題。這系統最上頭的講話不清,下面的也就都講話不清。就算下面有人講話很清,他在往上晉升的過程中,為了在這個體系生存下去,就要學著講話不清。
一開始,這種講話不清是有意識的模糊,是自我保護,但官一當到高處不勝寒的地方,已經沒人可以比較、近距離監視了,這種模糊就內化到了意識裡面,連大腦都開始不太清楚,甚至把不清楚當成清楚,別人參不透其中奧義,還會因此森氣氣。
國軍的將官,特別是一直都在高司單位之外的,因為多數人都比自己官小,講錯話也沒人敢挑戰,也就失控得更快,成為「單位大老闆」、「老大」之時,已幾近講不出人話。這是第一重病因。
第二重病因是官做越大,身邊的侍從團體就越大,這種貼身團體往往會加速這種語言模糊化與大腦漿糊化的過程。
這些人一天到晚貼著「老大」,所以大概還聽得懂「老大」在講什麼。跟得久的侍從,更是一個眼神過來,馬上就「轉碼」、「傅立葉轉換」生出一串命令。有了這種背景優勢,為了維持他們的權力地位,他們當然會減少「老大」跨過他們直接下清晰明瞭命令的機會,並想辦法長期掌握「老大」聖旨的詮釋權。
雖然不至於鬧到跑出個「東廠」,但老大講話時,台下人人問號臉,只能私下跑去問侍從,或是老大講到氣餒,叫侍從去代為表達的狀況,也就履見不鮮。這種系統困境的最高峰,就是所有人都放棄正常、公開的傳令溝通模式,都來「陰」的,也讓轉了多手之後的資訊,反而比第一手資訊要清楚。
所以玄奧的軍事宣教文章或命令,也就沒那麼奇怪了,看不懂是正常的,私下去問才是正確的做法。那意見要上達呢?也不用通過級級上報的管道了,找能講「老大語」的人去講,才會有用。
這就是系統問題。其真正的困境,就是在於系統中人覺得這系統運作順暢,所以沒問題,不需要修改。這結構有點類似宗教的神聖語言(像經典的玄奧語言)與傳教語言(傳教士與信徒的日常溝通)之間的落差。
如果你還是不懂,就來看看莒光日。

莒光星的語言

國軍幹部的模糊語或鬼話,通常是出現在公開集會,像是月會或早晚點名,六查五查,離營宣教,或各儀典中的長官致詞。那他們是怎麼確定這種語言的穩定性呢?因為如果不穩定,只是老大爽就胡言亂語,那應該「跨老大」的部門,就不會出現類似的狀況呀?
「共同模糊語」或「大腦裝漿糊語」的出現,除了軍校教育之外,還有一個可能,也只有一個可能,就是莒光日。全國軍的模糊語會在每週莒光日時段「校準」一次,如果你忘了怎麼講,可以透過這節目來溫習。
莒光日基本上用的是昔日新聞的口語模式,但因為要傳達大量高階長官言論,並讓受訪者以軍人口氣來表達,因此就會強化出某種獨特語感,這種語感會深深影響高中低階的各級國軍。其存在的意義不是要讓觀眾聽懂,而是要讓觀眾一聽到這種語言,就會有崇敬感油然而生。
這種來自於莒光星(其實就政戰啦)的神秘語言,會被各級長官拿來賣弄,這種本質是「空」的符號,就成為高階軍將官的語言基礎,再進而變成他們大腦思考的邏輯基礎。
那莒光星語為什麼會這麼「空」呢?我認為大致有兩個原因:政戰宣傳,在過去是要硬推黨國意識形態,其本身邏輯就不會合理(合理的東西幹嘛要特別宣傳?),這就是第一層的空。現在呢,因為黨國瓦解後,「為台灣人民而戰」的理念相對直覺與簡單,沒啥好講,卻又週週都要硬生出一堆話,就產生另一層次的空。
你在國軍系統內待越久,聽越多長官講話,這種語言系統性問題就會隨著時間放大,並且向下延伸。許多年輕的正期軍官在軍校時代就染上這種胡言亂語,講了十分鐘也不知自己在講什麼,最後只能一再回歸基本功:被人質疑時,就強調自己基本教練動作很標準。
那又怎樣?
誰跟你講基本動作很標準,就會是好軍人?就會有說服力?

改善

因此,就算如前一篇的做法,從外界送許多軍官進去,國軍系統還是可能把他們馴化,或是把講話清楚的趕走。所以說要改變軍校教育嗎?我認為那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之後也會提及,眼前能做的是滴水穿石的部分,就是先從一些小改變開始。
那是要停播莒光日?
停播的意義不大,這節目時間可以用來放更有意義的東西,像是真的很需要全軍都知道的非機密資訊,教人領補助這種的,不過這不是本文的主要討論目標。我認為純就「莒光星語」來講,要改變很難,所以要跳出這個格局來思考,更集中於「如何改善將官的腦力」。
那是要把將官都送去上邏輯表達能力訓練課?
我認為單純送訓的意義也不大,而且他們學習能力與意願通常不佳。我認為國軍可以採取漸進調整性的措施,讓將官們有提升腦力的動力。
首先,國防大學的戰爭學院,改成文官和外籍教官主導,並且採普大研究所的教學方法,也就是主課者只帶課,由軍、將官學員自己閱讀文獻,並負責表述摘要內容後,以討論課的方式來進行。說白點,就是讓學員們互相吐槽求進步,而主課者只調整議事邏輯和討論程序,不干涉其戰略或戰術面的思考。
現在戰院還是很卡在「主課者有很多軍事知識,我們是去學習,學了之後就等級上升」的這種態度,但這個年代一堆軍事資訊都是完全開放,或以國軍而言不難取得的,這就讓高階軍將官練習自己去找,而不是教授或教官餵,這樣他們離開戰院知識才會持續的增長。現在的戰院也學不到什麼,就是去補資歷升官用,比駕訓班還形式。
第二,舉辦參謀軍官團的戰術或戰略對抗競賽或演習。這可以分軍種或軍團來進行,跳出傳統兵推與實兵演習的模式,只叫參謀群組團報隊參加即可。那要比什麼呢?
這可以不分軍種或官科,大家一起針對特定主題(如反登陸,或最近很紅的反制共軍繞台)提出各種戰術見解,然後由參賽團隊互評出優勝團隊來獎勵。這可以讓參謀軍官有磨練的機會,也可以打破過往官科綁死人的問題,更可以提升將官對於軍官團的尊重(因為他們的決策在這個競賽過程中被排除了)。
現在國軍的許多指參整合問題,都是卡在參謀都在處理鳥事,沒有真正的「謀」,反倒是指揮者在一人下決定,最後變成參謀永遠在幫指揮者擦屁股,只有危機處理,少有預先的創新計劃。
第三,就是軍官升將官後的一兩年內,要有強制外放階段,不是只去國外再讀一個戰院,也不只是駐外武官,而是和國外的盟國友軍協調,讓他們在台灣「消失」一年或半年,直接駐在友軍的實兵或軍事單位中,瞭解友軍的實際運作形式。
那有盟國友軍會收台灣的將官嗎?其實要找到肯收人的國家完全不是問題,倒是外語不好的人,當然就會在這邊超卡點。但那也是他家的事。
放洋有什麼好處?這是一種挫折(語言不通、被對方當閒人看)的過程,可以讓新科將軍找回自己從軍的「初衷」,或讓他們看看世界之大,也可能讓這些人瞭解到沒事不要挑釁盟國,像是沒先通知就突然把船開到盟國的地盤去。當然,更重要的是,有過這一輪,回來他們就比較會講人話了,因為外國沒有看莒光日。
我認為如果可行的話,甚至可以提前讓滿停年(有缺就可以升將軍)的上校,提前先去國外一趟,回來再升,或是根本就把這種放洋經歷當成是升將官的必要條件。這樣洗洗腦,就算最後沒升上去,放在上校職缺,也對國軍是很有幫助的。
我認為以上三個方法,都對改善高階軍將官的腦力很有幫助,也不用啥成本,想做,明天就可以開始弄,不做,大家就繼續聽鬼話和鬼命令吧。
好,從本系列開始到現在,我們都是在講制度面改造的問題,接下來就要轉去談內容的部分。為了提振大家的精神,我們就從「開戰時美國會不會出兵救台灣」談起吧。

延伸閱讀:

封面圖片:莒光園地影片截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K會員
234內容數
<p>各位鄉親父老大家好,我是人渣文本,我要做一個超小型媒體,你可以視它為具有網路版與紙本的一人雜誌社,所有文字內容都由我產出。新年度我推出50-60篇左右的網路版文章,以及2期紙本雜誌書。網路版渣誌將以「系列文」探究倫理學、宗教,運動與政治議題,而紙本渣誌則以一期一主題的方式整理個人的相關想法,你可以將之視為「議題專書」。因此渣誌不是新聞評論媒體,而是以深入論述為主的知識性媒體。</p>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軍談]M777超輕型牽引式榴彈砲,會是國軍砲兵的最佳解嗎?2021年8月4日,拜登政府宣布軍售台灣M109A6自走砲與相關設備、套件。這筆已經醞釀多時的軍售案,雖然是意料中事,也再次引發「M109A6是否為台灣砲兵更新戰力的最佳解」的討論。
Thumbnail
avatar
廖英雁
2021-09-12
宜蘭頭城貓將軍故事:有點可愛的貓將軍傳說說到有關貓的台灣民間傳說,我想大家一定會先想到虎爺吧?這幾年來關於虎爺的IP、動畫特別多,除了忠犬成為神的十八王公廟以外,你還有聽過什麼傳說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貓」的台灣民間傳說吧!
Thumbnail
avatar
我的學習筆記
2021-08-31
台灣也有無頭將軍?清宮奏摺上有記載的靈異事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無頭騎士的傳說呢?傳說騎士被敵人砍下腦袋後,祂的亡靈會徘徊在戰場,找尋被砍下的頭顱。不過你知道臺灣也有類似的靈異事件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清朝官方檔案記載的靈異奇聞吧!
Thumbnail
avatar
我的學習筆記
2021-08-27
旗袍各種冠軍! 鞏俐如果年輕女孩正在搬家,綠色是優雅且有吸引力的! 指南:張園景點認為,女性優雅的成熟氣質,具有女性優雅成熟的氣質,使您的氣質更加特殊。即使在一張照片的女人在專輯中留下一張古典的女人,甚至一張圖片又回顧了時代輝煌,“電影女王”蝴蝶A標緻Go-Barchous臉,經典有吸引力完整的五種感官和細膩,這是傳統美的美麗。 我認為其他人認為其他人有旗袍,總是有
avatar
sdgsdf
2021-07-20
科技巨頭進軍熱情經濟,獨立創作者的黃金時代來臨了嗎?| 科技巨頭解碼#61什麼是熱情經濟,為何推特、臉書、蘋果都開始探索這個方向?當科技巨頭紛紛跳入這個領域之後,會對於全世界的創作者造成什麼影響?本期科技巨頭解碼,就來帶著大家一起理解,這股由 Substack 帶起的創作者經濟熱潮。
Thumbnail
avatar
Miula
2021-06-10
《活屍大軍》殭屍白老虎,證明有些事永遠死而不僵:賭城魔術師、《虎王》、與荒謬的90年代上個世紀,幻象賭場是賭城拉斯維加斯最耀眼的一間賭場,它每日數萬名的進出人潮除了賭客之外,還有許多遊客是為了「齊格菲與羅伊」而來到這裡,這對魔術雙人搭檔與他們的寵物,是 90 年代俗麗文化的象徵之一。如今 2021 年的網飛電影《活屍大軍》,喚醒人們對他們的回憶……還有那場意外的恐怖印象……
Thumbnail
avatar
龍貓大王
2021-05-27
【海外工作】走跳墨西哥!在全世界最多毒梟的國家工作了五年值得嗎在全世界最多毒梟的國家工作五年是什麼樣的體驗呢?如果要我用五個形容詞來說~肯定是「不可思議」「危險」「文化衝擊」「貪腐」「熱情」! 每次和身邊朋友的人講起那些年,大家都覺得像美劇一樣不可思議,因為這是一個和台灣完全兩極化不同文化的國家,可以說是幾乎沒有什麼交集點... 加上治安腐敗,常常會突然發生一
Thumbnail
avatar
思荭(S編)
2019-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