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側記|馬雅重生 Online:馬雅文初階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如果是平時有關注 PTT 八卦板的讀者,一定知道,每當八卦板出現中南美洲古文明的相關議題、特別是關於馬雅文化,都會出現「召喚馬雅人」的推文,而馬雅人(Mayaman)也經常就被「釣到了!」,為鄉民們現身說法。

除了在八卦板上為廣大鄉民解答、更正許多與馬雅及中美洲古文明相關資訊,馬雅人也透過臉書粉絲專頁馬雅國駐台辦事處給讀者們更新許多考古相關資訊;他同時還是Ancient (古文明)看板的板主之一,在 Ancient 看板彙整了世界各地古文明及神話的討論文章。近期馬雅人開始於 方格子 平台上開設馬雅重生Online,希望透過大家集資訂閱,讓馬雅人能夠持續穩定地研究、書寫馬雅文化,帶給所有讀者更豐富扎實的內容。

raw-image

這次的「馬雅文初階班」活動,也是馬雅人以「馬雅文字教學」為主題進行講座分享的初體驗,活動已在4月25日順利結束,接下來,就帶大家來重回馬雅文初階班的講座現場吧!以下內容整理自講座現場。

考古交流帶來文化衝擊

馬雅人在2013年第一次因為台大人類學系教授的介紹,得到前往貝里斯參加考古學校的機會,和來自各國的考古團隊交流。這一交流,才發現大事不妙!在台灣土生土長、一路念到碩士的馬雅人到了貝里斯才發現,台灣的教育只教你做那些手機可以做到的事,碰到考古現場工具缺乏的時候,靈機應變的能力相對於來自其他國家的考古團隊,就是弱了一點。

發掘遺跡的現場,並不是隨便亂挖就可以的喔!

發掘遺跡的現場,並不是隨便亂挖就可以的喔!

不同於大眾對中南美洲皆屬西班牙或葡萄牙殖民地的印象,貝里斯過去是英國殖民地(1798 - 1981),也是中美洲唯一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當地人都多少能以簡單的英文溝通。或許有點難想像,但真的到了國外就知道,在面對一群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時,其實沒有人會嘲笑你的英語能力,大部分的人都是抱持著可以溝通就好的心情,在貝里斯做考古研究與交流(而真正會笑你英文爛的,幾乎都是台灣人)。

盜墓者在遺跡挖的洞

盜墓者在遺跡挖的洞

在貝里斯,走在馬雅古文明之上,常常一不小心就踩到遺跡。或許許多人會問,有沒有帶一些黃金回家?馬雅人在講座中嚴正澄清,「那是盜墓者的行為!」以後知道,這種一秒激怒考古學家的問題,就別再問啦!

今年三月才再次由貝里斯考察回國的的馬雅人,在這次的探訪交流中,認識了對解讀馬雅文字做出重大貢獻的天才少年 —— 當然現在已是大叔 —— David Stuart。透過對文字的解讀,現代對馬雅文化研究的突破也是突飛猛進,因此 David Stuart 也可說是現代馬雅研究中最重要的人物。

現身說法的馬雅人(正好講到盜墓的段落)

現身說法的馬雅人(正好講到盜墓的段落)

認識馬雅研究的當代神人

David Stuart 的父親也是研究馬雅文化的考古學家,從小耳濡目染下,他 6 歲時就能讀懂馬雅文字 —— 也就是馬雅人在本次初階班中教各位的馬雅文,這位天才少年在 6 歲時就都已經看得懂了!如此天生神力,12歲的 Stuart 就被派往神廟遺跡搜集材料,只花了一個月的時間便完整解讀了神廟牆上的銘文。在當時的資源下,那樣的內容是專業馬雅考古學家需要花上三個月才能解讀出來的。

18歲時,這位天才和他的父親進一步研究解譯馬雅文字的規則,而 David Stuart 提出的這套規則,在後續許多的馬雅文獻與遺跡探索研究的過程,證明了他的準確性,也讓當代的考古學家能透過馬雅文字,更深入的瞭解馬雅文化。剛結束的這次考察之旅,馬雅人便是和這位 David Stuart 一起探勘在貝里斯新發掘的馬雅遺跡。

馬雅人在貝里斯與 David Stuart 合影

馬雅人在貝里斯與 David Stuart 合影

當代馬雅研究主要透過三種途徑進行:殖民文獻、馬雅文字與考古。其中又以馬雅文字的為馬雅文化研究中最快速有效的素材。現在的馬雅研究已經和過去台灣所接觸到的內容,拉出了一段很長的距離。

馬雅文化基本概論

1. 中南美洲只有三大古文明?

馬雅、印加、阿茲特克三大古文明的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但恐怕也很多人誤以為中南美洲中南美洲就只有這三大古文明,也對他們的分佈、關係等等都不太瞭解。這其實是因為台灣對中南美洲古文明的相關資訊一直都不完整,也造成我們對馬雅文化上的一些誤解。

馬雅文化基本上分佈在今天的薩爾瓦多、宏都拉斯、貝里斯、瓜地馬拉以及一部分的墨西哥(見下圖)。我們大致可以從階梯神廟建築、獨特的文字體系、多元的曆法系統、薩滿宗教信仰、城市化、玉米農業,以上這幾種特徵來辨別馬雅與其他古文明之間的差異。

中美洲國家分佈圖(「伯利茲」即貝里斯)

中美洲國家分佈圖(「伯利茲」即貝里斯)

在阿茲特克還沒興起之前,這一個區塊其實是由許多不同的古文明所發展而成,組成也比馬雅文明更為複雜。

綠色為馬雅文化的主要範圍,另一邊則是阿茲特克;其實阿茲特克出現的時間相當晚。

綠色為馬雅文化的主要範圍,另一邊則是阿茲特克;其實阿茲特克出現的時間相當晚。

2. 馬雅建築特徵

階梯神廟建築是馬雅文化的重要特徵之一,下圖為 Caraol 天空神廟。

raw-image

過去馬雅人建造神廟的目的是舉行儀式,而這樣的階梯型神廟建築,不僅可以讓舉行祭祀的人高高在上,更可以讓神廟下的人們都能抬頭往上看,形塑一種神聖、膜拜的感受。也因此這裡的建築特徵是樓梯斜度很高、樓級很窄,爬的時候都得低著頭爬,又得同時往上看,有不少遊客在爬遺跡的時候不慎摔落,實在不建議大家隨意攀爬神廟。

 Caracol 天空神廟超陡的階梯……

Caracol 天空神廟超陡的階梯……

 Caracol 天空神廟頂端的壯闊視野

Caracol 天空神廟頂端的壯闊視野

在爬到 Caracol 天空神廟頂端時,可以看到貝里斯和瓜地馬拉的交接處,視野非常壯闊。另外可以注意的是,馬雅神廟上常常裝飾著「山丘怪獸」(見下圖)。馬雅文化中,「山」本來就是通往超自然世界的一種通道,並且是有生命的,所以也會把山「怪獸化」;這樣的裝飾,也讓來到神廟的人知道這裡是一座有神聖力量的「山」,而非只是人造建築。這是經過考古與研究後發現,屬於馬雅文化的標誌及語言。

raw-image
山丘怪獸的雕刻形象之一

山丘怪獸的雕刻形象之一

3. 古代文獻

現有四本可以作為研究依據的馬雅古抄本,分別為「德樂斯登」(內容與馬雅人的宗教有關)、「馬德里」、「巴黎」及「格羅利爾」。古抄本的形式就是折疊起來的書,上面畫滿了馬雅文字。

馬雅古抄本的模樣

馬雅古抄本的模樣

前三本古抄本使用歐洲城市命名,是因為當年西班牙人將以上三本古抄本作為貢品,貢獻給西班牙國王,而後這三本古抄本因買賣、贈送等關係,輾轉存放在這三個城市的博物館裡。而格羅利爾抄本則是在上世紀在墨西哥的乾燥山洞裡被發現後,流入黑市。這些古抄本的內容,也在後來對馬雅文化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題外話:台灣過去透過外交,提供很多農業開發在金錢與技術上的支援,貝里斯當地人十分感謝台灣的幫助。但在開發貝里斯的過程中,很常有機會在農田中發現馬雅遺址亦或是陶片、器皿等馬雅古文物,於是有許多的文物卻在這樣開發的過程中,遭到破壞、私藏,造成文物的遺失,馬雅文化研究也因此有其缺失的一塊。

4. 多元的曆法系統

關於馬雅文化,其中最為人所知、也最神秘的,莫過於在馬雅曆法中「2012年為世界末日」之說。會有這種說法的原因,是由於他們的曆法只排到 2012 年。然而在2012年後,馬雅人認為這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其實還必須透過馬雅文化的研究,才能找出他們解讀曆法的角度與看法。另一方面,我們或許也可以說,馬雅曆法之所以會只排到2012年,是因為在2012年後,馬雅人便已經不太能影響這個世界了。

raw-image

馬雅文化主要由長紀年曆、哈布曆(Haab)以及卓爾金曆(Tzolkin)這三種曆輪系統所結合而成。馬雅文字的研究其實非常倚賴想像力,因為他們的曆法與文字都是由圖形所構成。長紀年曆都會有一個長紀年起始符號作為曆法的開頭(下圖紅色圈起處),並以20進位。

馬雅人解說馬雅曆法符號

馬雅人解說馬雅曆法符號

Ahau為16世紀的猶加敦語,指的是卓爾金曆的第20個日名;Cumku同樣是16世紀的猶加敦語,代表哈布曆的第18個月名。

Ahau為16世紀的猶加敦語,指的是卓爾金曆的第20個日名;Cumku同樣是16世紀的猶加敦語,代表哈布曆的第18個月名。

每20 個 kin 會進位為 1 個 winal;18 個 winal 就會進位成一個 tun(也就是 360 天)。而每20 個 360 天,就會進位為一個 katun(7200天);每 20 個 katun 就會進位為 1 個 baktun。所以一個 baktun 是 14 萬 4 千天。而到第 13 個 baktun的時候,照理來說這個曆法就會終結,而這一換算出來就是 2012 年 12 月 23 日,也就是當初很多人說那是世界末日的由來。不過曆法終結後到底會發生什麼事,目前還沒有任何石碑有紀錄。

卓爾金曆的計算方式是 260 天(數字 13 搭配 20 進位而來)。目前的研究指出,卓爾金曆並沒有參照任何星體的運行模式,為何制訂這樣的規則,還是馬雅考古學者尚未解出來的謎。而哈布曆則是以 18 個月乘以 20 天的曆法(共360天),而我們現在所知,一年365天剩餘的 5 天,便是馬雅人心中的新年,稱之為 Wayeb 。過去馬雅人認為 Wayeb 的這 5 天是世界邪惡能量集中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會躲在家裡不出門;這和中國民俗傳說中的「年獸」有異曲同工之妙。

卓爾金曆(260天)與哈布曆(360天)取最小公倍數後,得到了一個結論,那就是馬雅曆法每52年會有一個循環,而這兩個曆法加在一起,就叫做曆輪系統。一開始只存在曆輪系統,但因為每52年就要重新記算是過到第幾個52年,因此就發展出了之後的長紀年曆。

5. 馬雅人的城市生活

馬雅城市模擬繪圖

馬雅城市模擬繪圖

在馬雅曆法之後,馬雅人也介紹目前馬雅城市的大概樣貌,並解說相關的馬雅文字。這張圖中可以看到神廟(諸神居所)、宮殿(神廟後方建築,王族、貴族居住區)、石碑(記載歷史,都靠圖片下側、階梯下方一塊一塊的)以及祭台(會用作活人獻祭,圖片右下那座建築)。

raw-image

這個城徽符號屬於「提卡爾」 ,其中包括了以下元素:神聖的 K'ul、繩結 Mutul (也是Main Sign,所以提卡爾又稱為繩結之城)、統治者 Ajaw。

馬雅文字有趣的地方,便是他不純粹只是象形符號,中間也會加入許多形容用的綴詞。而馬雅文字是在這些音節、綴詞一個個組成下,才變成一個完整的符號。

另一個城徽符號,左側除了K'ul之外還加上yo的語綴,而主符號Kib'是兩個符號組成

另一個城徽符號,左側除了K'ul之外還加上yo的語綴,而主符號Kib'是兩個符號組成

馬雅文化的歷史可以用時間軸分為「前古典期」(B.C 1200 ~ A.D 250)→「古典期」(250 ~ 800)→「古典終結期」(800~1000)→ 後古典期。對馬雅歷史的分期了解,是研究馬雅文化必須要先知道的。

馬雅是一個非常城市化的文明,在馬雅文明散佈的地區,步行一天內絕對可以碰到至少一個城市,整個區域至少分佈著上百個馬雅城市。馬雅人在前古典時期,便已有交易的紀錄。緊接著的古典期(250-800)是馬雅文化最興盛的時期,也是馬雅研究的主要標的。

馬雅人並沒有如許多電視節目上所說,在古典終結期神秘的消失。而是隨著其他文明的崛起,搬移至別的地方,至今也仍有上百萬的馬雅人居住在馬雅叢林的城市中。許多當代流傳的認知說法,包括屬於馬雅文明的太陽神廟、月亮神廟,也都是阿茲特克和西班牙人來了以後才取名字的,和當初馬雅人的命名基本上沒有太大的關聯。

6. 馬雅文字如何解讀?

在引領馬雅文字研究大突破的天才 David Stuart 之外 ,Tatiana Proskouraikoff (1909 - 1985)也是馬雅文字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位學者,她不僅提出馬雅文字記載歷史的理論,更是支持馬雅文字不單是純粹象形的馬雅研究先驅。

Proskouriakoff ,攝於1936年。Source: Penn Museum image #37401

Proskouriakoff ,攝於1936年。Source: Penn Museum image #37401

現在對馬雅銘文的理解,是這些銘文結合了象形、表音為主的造字規則,才表達出每個字完整的意義;這都是多虧 Tatiana Proskouriakoff 、David Stuart 等馬雅研究者不斷接力、持續提出新看法與貢獻的結果。

課程最後,馬雅人帶著現場聽眾一起進行了馬雅曆法的解析及文字的辨識、討論。以上只能算是本次活動的簡單紀錄。兩個小時的馬雅文初階班,對於沒有接觸過馬雅文字的編輯來說,實在是充實又衝擊啊!

活動最後的大合照!感謝熱情參與的讀者

活動最後的大合照!感謝熱情參與的讀者

讀者們若對馬雅文化有興趣,歡迎追蹤訂閱馬雅人於 方格子上開設的寫作專案馬雅重生Online,裡面會有更詳細且正確的資訊和文章,讓大家更深入認識馬雅文化。若想要跟編輯一樣,體驗馬雅人如何用馬雅文化的龐大資訊衝擊你的考古魂,歡迎留言或來信讓我們知道,我們將會和馬雅人商量討論,或許我們能有機會再次邀請馬雅人,針對不同的主題,做馬雅文化的討論和解析!感謝各位的熱情參與,方格子校外教學團,我們下次見!


延伸閱讀:


撰文:Judy Chu
編輯:宅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OYO-avatar-img
2019/04/09
內文寫:以一個 baktun 是 14 萬 4 千年,應該是14 萬 4 千天哦~
方格子 vocus-avatar-img
發文者
2019/04/16
謝謝您的提醒! 我們馬上修正>"<
avatar-img
方格子 vocus 官方沙龍
350.3K會員
3.2K內容數
哈囉,歡迎來到方格子 vocus 的官方沙龍! 在這裡你可以參與方格子 vocus 的發展旅程,接受到所有關於 vocus 的最新動態,包含平台重大功能更新、活動消息、各房間發佈的最新內容,甚至是徵才資訊等等,現在就按下「加入」,與 vocus 一起展開精彩的創作冒險吧!
2025/04/29
為了提供更穩定、完整的創作體驗,我們將文章編輯器全面升級啦! 即日起,舊編輯器將不再開放編修。 如果你需要編輯 2023/07/10 前發佈的文章,請直接點選畫面中的「前往新編輯器」按鈕, 系統就會自動在新分頁開啟新版編輯器,讓你順利接著創作、修改,就是這麼簡單!
Thumbnail
2025/04/29
為了提供更穩定、完整的創作體驗,我們將文章編輯器全面升級啦! 即日起,舊編輯器將不再開放編修。 如果你需要編輯 2023/07/10 前發佈的文章,請直接點選畫面中的「前往新編輯器」按鈕, 系統就會自動在新分頁開啟新版編輯器,讓你順利接著創作、修改,就是這麼簡單!
Thumbnail
2025/04/10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2025/04/10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2025/03/13
vocus 發布 AI 應用內容管理方針,定義 AI 輔助與 AI 取代創作的差別。平台支持 AI 輔助工具提升創作效率,反對濫用 AI 生成低品質內容。新增「AI 應用標籤」,鼓勵創作者主動標示 AI 應用內容。
Thumbnail
2025/03/13
vocus 發布 AI 應用內容管理方針,定義 AI 輔助與 AI 取代創作的差別。平台支持 AI 輔助工具提升創作效率,反對濫用 AI 生成低品質內容。新增「AI 應用標籤」,鼓勵創作者主動標示 AI 應用內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如果要更深入的理解馬雅文化,那麼就一定要連同墨西哥谷地一起理解。 這句話看起來沒什麼,卻是我在研究馬雅文化多年後的體悟。經歷了2018年,與馬雅考古學家David Stuart 前往墨西哥市一帶考察後,更加體會這個基本概念的重要性。從文化、人群互動的角度來說,中美洲內部的族群移動與互動,還有很多未
Thumbnail
如果要更深入的理解馬雅文化,那麼就一定要連同墨西哥谷地一起理解。 這句話看起來沒什麼,卻是我在研究馬雅文化多年後的體悟。經歷了2018年,與馬雅考古學家David Stuart 前往墨西哥市一帶考察後,更加體會這個基本概念的重要性。從文化、人群互動的角度來說,中美洲內部的族群移動與互動,還有很多未
Thumbnail
很久沒有寫【馬雅國圖書館】的單元了!最近David Stuart 與他的學生William Saturno,以及兩位斯德哥爾摩學院的馬雅學者,聯合發表他們在瓜地馬拉 San Bartolo 遺址的新發現。 馬雅曆在西元前 想要看點門道,就要知道: San Bartolo這個中型城邦遺址厲害在哪
Thumbnail
很久沒有寫【馬雅國圖書館】的單元了!最近David Stuart 與他的學生William Saturno,以及兩位斯德哥爾摩學院的馬雅學者,聯合發表他們在瓜地馬拉 San Bartolo 遺址的新發現。 馬雅曆在西元前 想要看點門道,就要知道: San Bartolo這個中型城邦遺址厲害在哪
Thumbnail
墨西加人可說是中部墨西哥的最後一個原住民霸主,了解他們的文字,多少對於理解中美洲古文化有些幫助。大使身為馬雅人,還是決定稍微了解練習一下。至於入門教材,就決定從記載阿茲特克人離開阿茲特蘭,最終建立特諾奇蒂特蘭城過程的古抄本開始。
Thumbnail
墨西加人可說是中部墨西哥的最後一個原住民霸主,了解他們的文字,多少對於理解中美洲古文化有些幫助。大使身為馬雅人,還是決定稍微了解練習一下。至於入門教材,就決定從記載阿茲特克人離開阿茲特蘭,最終建立特諾奇蒂特蘭城過程的古抄本開始。
Thumbnail
早從18世紀開始,歐洲探險家們深入中美洲雨林,發現一座又一座被莽林野木所覆蓋的古代城市,轉身詢問領路的馬雅嚮導,嚮導們也只能聳聳肩,不知道這些城市是怎麼來的。對於探險家們來說,也無法相信建造巨大神廟與城市的神祕族群之後裔,就是他們眼前落魄的馬雅人。於是,各種說法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Thumbnail
早從18世紀開始,歐洲探險家們深入中美洲雨林,發現一座又一座被莽林野木所覆蓋的古代城市,轉身詢問領路的馬雅嚮導,嚮導們也只能聳聳肩,不知道這些城市是怎麼來的。對於探險家們來說,也無法相信建造巨大神廟與城市的神祕族群之後裔,就是他們眼前落魄的馬雅人。於是,各種說法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Thumbnail
大使正在中美洲,進行返鄉考察之旅,因為這次行程,才有了這份「田野速記」。跟一般台灣坊間說法非常不同的是,馬雅人與馬雅文化並沒有在古典終結期後,神秘的消失了。只是重心從今日瓜地馬拉的佩藤叢林(Peten)轉移到今日墨西哥的猶加敦半島上,開始了今天的主題──後古典期的馬雅文化。
Thumbnail
大使正在中美洲,進行返鄉考察之旅,因為這次行程,才有了這份「田野速記」。跟一般台灣坊間說法非常不同的是,馬雅人與馬雅文化並沒有在古典終結期後,神秘的消失了。只是重心從今日瓜地馬拉的佩藤叢林(Peten)轉移到今日墨西哥的猶加敦半島上,開始了今天的主題──後古典期的馬雅文化。
Thumbnail
在前一篇文章,大使介紹了提奧地華甘神廟新發現的「冥界通道」的意義,也提到了「神聖地景」。這是研究馬雅城市的重要概念,也是我一直關注的議題。但台灣可得的中文資料,幾乎沒有人談過這個問題,今天就跟大家繼續聊聊這個馬雅研究的重要概念。
Thumbnail
在前一篇文章,大使介紹了提奧地華甘神廟新發現的「冥界通道」的意義,也提到了「神聖地景」。這是研究馬雅城市的重要概念,也是我一直關注的議題。但台灣可得的中文資料,幾乎沒有人談過這個問題,今天就跟大家繼續聊聊這個馬雅研究的重要概念。
Thumbnail
在馬雅國圖書館的主題中,我將會每月寫一篇對報導、論文的解說或評論。第一篇就跟大家談談,本月發表的一個新研究,也是馬雅同溫層中的發燒課題:有關馬雅古典文化衰弱,有新的新證據。我們可以看到研究有什麼新突破,但更多的是未解的疑問。
Thumbnail
在馬雅國圖書館的主題中,我將會每月寫一篇對報導、論文的解說或評論。第一篇就跟大家談談,本月發表的一個新研究,也是馬雅同溫層中的發燒課題:有關馬雅古典文化衰弱,有新的新證據。我們可以看到研究有什麼新突破,但更多的是未解的疑問。
Thumbnail
在五月,我與Sosreader辦了一場馬雅文字校外教學的講座,教大家最入門的馬雅文字解讀方法。在這次的講座中,我發現除了如何解讀外,大家也想要知道解讀的歷(ㄅㄚ)史(ㄍㄨㄚˋ)。所以,我就決定來寫一篇,介紹馬雅學者解讀這些銘文的心酸血淚史。
Thumbnail
在五月,我與Sosreader辦了一場馬雅文字校外教學的講座,教大家最入門的馬雅文字解讀方法。在這次的講座中,我發現除了如何解讀外,大家也想要知道解讀的歷(ㄅㄚ)史(ㄍㄨㄚˋ)。所以,我就決定來寫一篇,介紹馬雅學者解讀這些銘文的心酸血淚史。
Thumbnail
如同地理篇中提到的,在一開始研究馬雅文化的歷程中,會遇到許多令人困惑的術語。這些術語會讓描述簡潔有力,但是要理解這些術語,便要花上一番功夫。地理名詞以外,馬雅文化的分期架構也是初心者會遇到的麻煩術語。
Thumbnail
如同地理篇中提到的,在一開始研究馬雅文化的歷程中,會遇到許多令人困惑的術語。這些術語會讓描述簡潔有力,但是要理解這些術語,便要花上一番功夫。地理名詞以外,馬雅文化的分期架構也是初心者會遇到的麻煩術語。
Thumbnail
當我只是個小孩的時候,學習馬雅文化的第一個難題,就是許多專有名詞。特別是地形的分區,以及對我小小腦袋瓜來說,難以想像的遙遠地名。經過一番奮鬥之後,我才逐漸瞭解這些名詞,開啟了研究馬雅世界的大門。
Thumbnail
當我只是個小孩的時候,學習馬雅文化的第一個難題,就是許多專有名詞。特別是地形的分區,以及對我小小腦袋瓜來說,難以想像的遙遠地名。經過一番奮鬥之後,我才逐漸瞭解這些名詞,開啟了研究馬雅世界的大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