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雅常識】馬雅文字解讀的心酸血淚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五月,我與Sosreader辦了一場馬雅文字校外教學的講座,教大家最入門的馬雅文字解讀方法。在這次的講座中,我發現除了如何解讀外,大家也想要知道解讀的歷(ㄅㄚ)史(ㄍㄨㄚˋ)。所以,我就決定來寫一篇,介紹馬雅學者解讀這些銘文的心酸血淚史。

首先,我們要先回到十六世紀。西班牙人憑藉著優勢武力,以及歐洲特產傳染病的助威下,順利地征服了阿茲特克與猶加敦地區的馬雅人。西班牙征服者發現,猶加敦地區的馬雅人會使用一種類似圖畫的文字,並書寫在樹皮製成的紙板。這種形式的古代文獻,馬雅研究者今日稱為古抄本(Codex)。這些古抄本記載了天文曆法、宗教儀式等內容,是我們研究馬雅文化的珍貴資料。

不過,對於西班牙征服者而言,這些都是魔鬼天書,撒旦的產物。

不行!通通都要燒毀!

於是,一場馬雅版的焚書坑儒就在猶加敦各個馬雅聚落展開。古抄本被集中起來,在廣場上公開焚毀;一些馬雅祭司被視為「異教徒」,上了惡名昭彰的火刑柱。這無疑是一場文化浩劫。時至今日,我們只保留了四份馬雅古抄本,分別是馬德里、巴黎、德樂斯登、格羅利爾古抄本。

所有殘暴行為的源頭指向猶加敦的主教──德・蘭達。這些摧毀古代文化的舉措,傳回西班牙國內。西班牙國王費利佩二世召喚蘭達回國調查。在這,大使必須先說幾句話。其實,我們不能將過錯全部由蘭達概括承受,有些馬雅研究者提到,焚書是一場廣泛的運動,大多數村莊的傳教士都有這類的行為。所以,把帳全部算在蘭達頭上是不公平的。

無論如何,蘭達面臨回國接受調查的處分。但是,大使覺得蘭達是一個非常矛盾的人。一方面他下令焚毀馬雅抄本、處死祭司,卻又對馬雅文化充滿興趣。在回國路途上,他完成歷史上第一篇介紹馬雅文化的長篇論文《猶加敦風物誌》。文中,他呈現傳教歷程中,對於馬雅人風俗、宗教、文化等方面的觀察。

現在墨西哥市,描述傳教士焚毀古抄本的馬賽克畫。

現在墨西哥市,描述傳教士焚毀古抄本的馬賽克畫。

在殖民時期的破壞與拉丁化後,古代馬雅文字已經無人能夠閱讀。但神祕繁複的文字樣貌,仍吸引世界上許多才智之士醉心其中。在 20 世紀之前,馬雅研究者僅能解讀數字、部分曆法符號。面對為數眾多,出現在陶器、石碑、建築物上的馬雅銘文,研究者實在無能為力。

1950~1960年代,馬雅研究可說是湯普森(Eric J. Thompson)的時代。湯普森是一位英國籍的研究者,他在當時提出許多預設,這些預設成為當時馬雅研究的基本架構。例如,湯普森認為馬雅文字僅記載了宗教、曆法,沒有記載王朝的歷史事件。同時,他也認為馬雅文字是一種純粹的象形文字,所以湯普森藉由整理字型的目錄來研究馬雅文字。他對於馬雅文字的分類以及編號,稱為T-number,至今考古學家依然使用。

馬雅文字與T-number編號

馬雅文字與T-number編號

不過,湯普森的不少預設在後來被證明是錯誤的。他對馬雅文字的看法就是其中一例。1950年代雖然還是湯普森的世紀,但是改變卻正暗暗發生。首先,研究者重新發現了蘭達主教《猶加敦風物誌》的價值。在《猶加敦風物誌》中,有一段馬雅文字的字母表。原來,蘭達主教當時觀察到馬雅人似乎有字母的概念,他們會使用某些符號來表音。以蘭達的字母表為起點。我們對於馬雅文字的理解、湯普森的預設,即將被扭轉。

那是一個冷戰的年代,在門羅主義底下,拉丁美洲成為美國的後花園,馬雅研究也就成為歐美學者的主場。不過,兩個俄國人為馬雅研究帶來重大改變。 Yuri Knorosov 藉由對於古抄本以及蘭達字母表的研究,提出馬雅文字也可以表音的想法。 Tatiana Proskouriakoff 則認為石碑上的文字,不僅記載天文曆法,也記載了歷史。

他們的說法受到湯普森強烈的打壓與反對。有些人認為湯普森堅決反共的立場,讓他不能接受俄國學者的看法。也由於湯普森的強勢,這兩人的想法一直沒有成為馬雅學界的主流看法。

蘭達字母表書影

蘭達字母表書影

到了1970 年代,湯普森時代即將結束。美國學者 Michael CoeDavid Kelly 陸續介紹、引入 Yuri Knorosov 的語音學說。在湯普森死後,這個說法逐漸為其他研究者所接受,而結合 Tatiana Proskouriakoff 的看法,銘文學者開始重新審視馬雅銘文的內容。他們利用語言學的方法,以現代馬雅語追溯古代馬雅語,三百年多年後,這些可愛的頭像符號重新開口說話,讓我們聽到他們一直保留著的馬雅歷史故事。

當時,許多馬雅銘文學者聚集在一起,一起解讀叢林中出土的石碑、陶器。最重要的人物,莫過於琳達・席莉(Linda Schele)。她與彼得.馬修斯(Peter Mathews)一同參與的1973年首屆帕連克圓桌會議,成為馬雅銘文解讀最重要的一段學術史。在這次圓桌會議上,他們以表音的邏輯解讀了銘文,並且重建一部分的王朝世系,證明了兩個俄國學者看法的正確性。

時至今日,我們瞭解到馬雅文字是一種混合文字,同樣一個字可能有表音、象形、表音兼象形三種型態。不過,馬雅文字的解讀還有最後一哩路。

大使與David Stuart的合照(傳家寶了)

大使與David Stuart的合照(傳家寶了)

最後一哩路的突破,來自知名的天才兒童David Stuart。根據「傳說」,他在七歲時,就開始對於馬雅文字產生興趣,並且能辨識一些銘文。十二歲在國際研討會發表他對帕連克遺址部分銘文的解讀。1987年,大衛發表了Ten Phonetic Syllables等研究,揭示了馬雅文字的「字符變換」原則。也就是說,同一個馬雅文字沒有固定的寫法,需要確認不同聲符或字符是否意指同一個意義或是語音。這使我們得以閱讀大多數出土的銘文。

1984年,Linda Schele 開始主持馬雅討論會(Maya Meeting),在這個固定的學術集會中,培養出了許多近日重要的銘文學者。包含了 David Stuart、Stephen Houston 等人。今日,我們藉由更進一步的閱讀銘文,重建了許多王朝世系,使得馬雅研究開始可以往歷史學的方向發展。

遺址出土的石碑殘片(大使手殘自攝)

遺址出土的石碑殘片(大使手殘自攝)

透過銘文研究,我們獲取了過去學者無法使用的資料,也讓我們對於馬雅文化的認識,從骨架上長出了血肉。我們終於知道他們千年以來的故事。

接下來的文章或是公開講座,大使也會常常提到馬雅文字。這個領域是我小時候就想要學會的能力,也是我人生的夢想,希望能夠持續和大家分享,也歡迎大家來聽我講古。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llen  Yang-avatar-img
2018/05/25
馬雅人你好。我看到一款瑪雅文字APP直接用蘭達字母表,我可以說他是錯的嗎?比方想拼Tom用音節符號表示可能是TO+MU,它也能用蘭達字母的T+O+M表示嗎? (還是說蘭達字母表有些音素根本就是錯的?)
馬雅人-avatar-img
發文者
2018/05/25
馬雅文字的解讀規則是音節為基礎。 蘭達的時候,沒有瞭解到這點,所以是用字母的形式。因此,用t o m這樣是不符合古馬雅文字規則的
RS-avatar-img
2018/05/24
想請問大使,馬雅文字這麼複雜(可能還需要一點繪畫天分),那馬雅文化的識字率高嗎?還是文字其實是某些階級(例如貴族)的"特權"(或統治工具?)呢? 謝謝大使!
馬雅人-avatar-img
發文者
2018/05/28
已上線
楊太榮-avatar-img
2018/05/21
蘭達真的很妙,焚書坑儒後又對馬雅文化產生興趣.... 話說,請問大使,有關於馬雅文字的中文書嗎? 還是目前都是外文書為主?
馬雅人-avatar-img
發文者
2018/05/21
目前大多都是外文書,中文書學不到什麼東西
Onion Yang-avatar-img
2018/05/15
有馬雅文字形或是輸入法嗎之類的東西嗎?
馬雅人-avatar-img
發文者
2018/05/15
有線上字典,目前還沒有研發出輸入法。只有停留在資料庫的階段
avatar-img
馬雅人的沙龍
1.7K會員
115內容數
透過「馬雅重生 Online」計畫,我將分享馬雅文化的真實樣貌、介紹正確的知識。希望透過集合公眾的力量,凝聚研究馬雅文化的能量,發展「馬雅學」,讓臺灣成為馬雅文化在亞洲的第一把交椅,也讓馬雅真正重生。
馬雅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1
2025年4月,跨國的考古團隊在瓜地馬拉的提卡爾遺址(Tikal),發現了一個具有提奧蒂華甘風格的祭台。這個新聞被許多學術團體、考古學家、粉專轉載。到底厲害的地方在哪裡?馬雅國大使帶你來看門道。 到底發現了什麼? 這幾年,瓜地馬拉的考古團隊利用光達(LiDAR),在提卡爾南邊發現「具有提奧蒂華甘
Thumbnail
2025/04/11
2025年4月,跨國的考古團隊在瓜地馬拉的提卡爾遺址(Tikal),發現了一個具有提奧蒂華甘風格的祭台。這個新聞被許多學術團體、考古學家、粉專轉載。到底厲害的地方在哪裡?馬雅國大使帶你來看門道。 到底發現了什麼? 這幾年,瓜地馬拉的考古團隊利用光達(LiDAR),在提卡爾南邊發現「具有提奧蒂華甘
Thumbnail
2025/02/08
本書從2025年開始編輯,目前先推薦中文的書籍,日後再補充外文書籍 馬雅文化 1.馬雅人,《歡迎光臨古馬雅》,親子天下 我第一本出版品,是一本給小學生閱讀的繪本,介紹古代馬雅文化的天文曆法、文字、藝術、政治等主題。 2. Matthew Restall, Amara Solari,《牛津通識課
Thumbnail
2025/02/08
本書從2025年開始編輯,目前先推薦中文的書籍,日後再補充外文書籍 馬雅文化 1.馬雅人,《歡迎光臨古馬雅》,親子天下 我第一本出版品,是一本給小學生閱讀的繪本,介紹古代馬雅文化的天文曆法、文字、藝術、政治等主題。 2. Matthew Restall, Amara Solari,《牛津通識課
Thumbnail
2024/10/31
最近有一篇關於馬雅城市的新發現。 連結:https://news.pts.org.tw/article/721806 新聞內文是這樣寫的: 美國杜蘭大學博士生奧德湯瑪斯指著在網路上瀏覽到的資料,他藉由先進的光學雷達技術,在墨西哥坎佩切州,發現了一座失落數個世紀的巨大馬雅古城,存在的時間大約在公元
Thumbnail
2024/10/31
最近有一篇關於馬雅城市的新發現。 連結:https://news.pts.org.tw/article/721806 新聞內文是這樣寫的: 美國杜蘭大學博士生奧德湯瑪斯指著在網路上瀏覽到的資料,他藉由先進的光學雷達技術,在墨西哥坎佩切州,發現了一座失落數個世紀的巨大馬雅古城,存在的時間大約在公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貫串一個傑出民族、文明和語言的宏大歷史, 將一千五百年前的沙漠詩歌與今日的國際情勢、戰爭創傷相互串聯── 著名阿拉伯語學者、當代旅行文學名家,旅居阿拉伯世界近40年 提姆•麥金塔―史密斯傾力巨著, 跨越三千年、三大洲,理解中東與阿拉伯世界必讀之作! ◆國立政治大學阿拉伯語文學系退休教授鄭慧慈老師專
Thumbnail
貫串一個傑出民族、文明和語言的宏大歷史, 將一千五百年前的沙漠詩歌與今日的國際情勢、戰爭創傷相互串聯── 著名阿拉伯語學者、當代旅行文學名家,旅居阿拉伯世界近40年 提姆•麥金塔―史密斯傾力巨著, 跨越三千年、三大洲,理解中東與阿拉伯世界必讀之作! ◆國立政治大學阿拉伯語文學系退休教授鄭慧慈老師專
Thumbnail
很久沒有寫【馬雅國圖書館】的單元了!最近David Stuart 與他的學生William Saturno,以及兩位斯德哥爾摩學院的馬雅學者,聯合發表他們在瓜地馬拉 San Bartolo 遺址的新發現。 馬雅曆在西元前 想要看點門道,就要知道: San Bartolo這個中型城邦遺址厲害在哪
Thumbnail
很久沒有寫【馬雅國圖書館】的單元了!最近David Stuart 與他的學生William Saturno,以及兩位斯德哥爾摩學院的馬雅學者,聯合發表他們在瓜地馬拉 San Bartolo 遺址的新發現。 馬雅曆在西元前 想要看點門道,就要知道: San Bartolo這個中型城邦遺址厲害在哪
Thumbnail
墨西加人可說是中部墨西哥的最後一個原住民霸主,了解他們的文字,多少對於理解中美洲古文化有些幫助。大使身為馬雅人,還是決定稍微了解練習一下。至於入門教材,就決定從記載阿茲特克人離開阿茲特蘭,最終建立特諾奇蒂特蘭城過程的古抄本開始。
Thumbnail
墨西加人可說是中部墨西哥的最後一個原住民霸主,了解他們的文字,多少對於理解中美洲古文化有些幫助。大使身為馬雅人,還是決定稍微了解練習一下。至於入門教材,就決定從記載阿茲特克人離開阿茲特蘭,最終建立特諾奇蒂特蘭城過程的古抄本開始。
Thumbnail
相信各位都知道(?),我們馬雅文字是一種象形與語音混合使用的文字型態。同一個字詞,可以有象形、表音、象形表音混合型三種書寫方式。馬雅研究在這四十年來,最巨大的成就之一,就是解讀出馬雅語音的種種規則。這使得我們可以從語音的角度,重建古代馬雅文字的發音。
Thumbnail
相信各位都知道(?),我們馬雅文字是一種象形與語音混合使用的文字型態。同一個字詞,可以有象形、表音、象形表音混合型三種書寫方式。馬雅研究在這四十年來,最巨大的成就之一,就是解讀出馬雅語音的種種規則。這使得我們可以從語音的角度,重建古代馬雅文字的發音。
Thumbnail
早從18世紀開始,歐洲探險家們深入中美洲雨林,發現一座又一座被莽林野木所覆蓋的古代城市,轉身詢問領路的馬雅嚮導,嚮導們也只能聳聳肩,不知道這些城市是怎麼來的。對於探險家們來說,也無法相信建造巨大神廟與城市的神祕族群之後裔,就是他們眼前落魄的馬雅人。於是,各種說法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Thumbnail
早從18世紀開始,歐洲探險家們深入中美洲雨林,發現一座又一座被莽林野木所覆蓋的古代城市,轉身詢問領路的馬雅嚮導,嚮導們也只能聳聳肩,不知道這些城市是怎麼來的。對於探險家們來說,也無法相信建造巨大神廟與城市的神祕族群之後裔,就是他們眼前落魄的馬雅人。於是,各種說法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Thumbnail
標題看起來有點像繞口令。大家還記得前上個月,大使寫了一篇El Palmar遺址發現馬雅外交官住宅的文章嗎?沒想到這個月初,提卡爾的考古團隊,也公布他們對大使館建築的發現。而在提卡爾駐點的,是來自墨西哥中部的大國提奧蒂華甘。
Thumbnail
標題看起來有點像繞口令。大家還記得前上個月,大使寫了一篇El Palmar遺址發現馬雅外交官住宅的文章嗎?沒想到這個月初,提卡爾的考古團隊,也公布他們對大使館建築的發現。而在提卡爾駐點的,是來自墨西哥中部的大國提奧蒂華甘。
Thumbnail
大使正在中美洲,進行返鄉考察之旅,因為這次行程,才有了這份「田野速記」。跟一般台灣坊間說法非常不同的是,馬雅人與馬雅文化並沒有在古典終結期後,神秘的消失了。只是重心從今日瓜地馬拉的佩藤叢林(Peten)轉移到今日墨西哥的猶加敦半島上,開始了今天的主題──後古典期的馬雅文化。
Thumbnail
大使正在中美洲,進行返鄉考察之旅,因為這次行程,才有了這份「田野速記」。跟一般台灣坊間說法非常不同的是,馬雅人與馬雅文化並沒有在古典終結期後,神秘的消失了。只是重心從今日瓜地馬拉的佩藤叢林(Peten)轉移到今日墨西哥的猶加敦半島上,開始了今天的主題──後古典期的馬雅文化。
Thumbnail
提奧地華甘的「冥界通道」是什麼鬼?大使之前在PTT八卦板看到新聞,有發文回覆過,現在增添了不少篇幅來讓討論更加完整。其實,提奧地華甘和馬雅文化的關係一直是學者們爭論的老議題,現在的新發現,讓我們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間。
Thumbnail
提奧地華甘的「冥界通道」是什麼鬼?大使之前在PTT八卦板看到新聞,有發文回覆過,現在增添了不少篇幅來讓討論更加完整。其實,提奧地華甘和馬雅文化的關係一直是學者們爭論的老議題,現在的新發現,讓我們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間。
Thumbnail
在馬雅國圖書館的主題中,我將會每月寫一篇對報導、論文的解說或評論。第一篇就跟大家談談,本月發表的一個新研究,也是馬雅同溫層中的發燒課題:有關馬雅古典文化衰弱,有新的新證據。我們可以看到研究有什麼新突破,但更多的是未解的疑問。
Thumbnail
在馬雅國圖書館的主題中,我將會每月寫一篇對報導、論文的解說或評論。第一篇就跟大家談談,本月發表的一個新研究,也是馬雅同溫層中的發燒課題:有關馬雅古典文化衰弱,有新的新證據。我們可以看到研究有什麼新突破,但更多的是未解的疑問。
Thumbnail
在五月,我與Sosreader辦了一場馬雅文字校外教學的講座,教大家最入門的馬雅文字解讀方法。在這次的講座中,我發現除了如何解讀外,大家也想要知道解讀的歷(ㄅㄚ)史(ㄍㄨㄚˋ)。所以,我就決定來寫一篇,介紹馬雅學者解讀這些銘文的心酸血淚史。
Thumbnail
在五月,我與Sosreader辦了一場馬雅文字校外教學的講座,教大家最入門的馬雅文字解讀方法。在這次的講座中,我發現除了如何解讀外,大家也想要知道解讀的歷(ㄅㄚ)史(ㄍㄨㄚˋ)。所以,我就決定來寫一篇,介紹馬雅學者解讀這些銘文的心酸血淚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