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政治屠龍手——馬哈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被稱作「兩位首相對決」的馬來西亞第十四屆國會大選於5月9日落幕,出乎所有專家預料之外,馬國這次大選發生的不只是「馬來海嘯」而是「全民海嘯」,直接吞沒了執政已長達61年的馬國執政聯盟「國民陣線(國陣)」,而即將邁入93高齡的前首相馬哈地所率領、由他從前的政治死敵組成的反對聯盟「希望聯盟(希盟)」贏得國會中的多數,馬哈地也在一波三折之後,於10日晚間9時30分在國家皇宮宣誓就任第七任首相。

馬國看守首相納吉10日晨舉行記者會時,並未直接承認敗選,僅稱他接受大多數選民的決定,也相信這次的選舉過程公平公正,尊重選舉結果。然後他話鋒一轉指出,雖然這次「國陣」失去中央政權,不過「希盟」只是相對多數席次(國會222議席中的104議席),並未達到過半簡單多數,因此希望全民冷靜,應該根據憲法交由最高元首來宣布新任首相人選。

關於席次方面,納吉所提及的「希盟」席次,顯然與「希盟」的計算方式有異。根據馬國選舉委員會10日上午公布的資訊,馬國下議院的222個國會議席中,「希盟」奪下104個議席,親「希盟」的東馬行動黨拿下9席、沙巴民興黨8席、獨立人士1席。很顯然地,「希盟」所說的過半,是「希盟」加上盟友東馬行動黨、沙巴民興黨以及獨立人士的總和共122席。

納吉的說法,顯然為究竟誰可以出任首相投下變數。

國際伊斯蘭大學法律顧問聶阿末就指出,不論誰勝選,都必須先獲得選委會正式宣布。他說,一旦選委會宣布後,勝選一方通常在第二天早上就覲見國家元首,向元首說明他們獲得大多數國會議席。接著元首就會發出委任狀給新任首相,通常首相人選會是這個政黨或聯盟的領袖。

事實上,馬哈地原訂按照慣例於10日晨9時30分前往國家皇宮覲見最高元首蘇丹,並宣誓就任首相,但國家皇宮卻發出聲明指出,暫時無限期延後這個儀式,更增加了事情的懸疑。

馬哈地於是有點「逼宮」態勢地公開宣布將在當天下午5時和「希盟」四黨領袖一同到國家皇宮覲見元首,以宣誓就任馬來西亞第七任首相。國家王宮隨即發出通知,要求媒體準備採訪儀式。

不過,宣誓儀式在原定時間的半小時後仍未開始,隨即現場傳出馬哈地等人只是覲見國家元首,隔日才會宣誓就任。唯之後再有消息傳出,馬哈地在當晚9時30分宣誓就任首相。

國家王宮較後發表文告說,王宮是在下午2時45分收到選舉委員會的第14屆大選成績。而在更早前,即下午1時38分,王宮收到「希盟」成員黨領袖聯署的支持信,支持馬哈地出任馬來西亞第七任首相。文告中指出,國家元首隨後於下午5時召見了人民公正黨主席旺阿茲莎、土著團結主席慕尤丁、民主行動黨秘書長林冠英及國家誠信黨主席莫哈末沙布,在詢問他們的意見後,根據憲法邀馬哈地組織馬來西亞新一屆政府,並同意於晚上9時30分讓馬哈地宣誓就任。

文告也否認國家元首拖延馬哈地宣誓就任,強調元首忠誠地依據憲法履行職責和義務,委任馬哈地成為新任首相,「元首全力支持及尊重國家民主程序,並期待為了國家和人民,與馬哈地及其政府合作」。

「希盟」此次獲勝已創下多重紀錄。首先,這是馬國自1957年獨立以來,第一次政黨輪替。其次,馬哈地將成為史上最高齡出任首相者,也是馬國歷史上首位兩度出任首相者。另外,馬哈地本人也在浮羅交怡國會議席勝出,這意味著他將成為馬國國會中最年長的議員。

「希盟」是在2015年6月誕生,當時反對黨聯盟「人民聯盟(民聯)」中的民行黨因為不滿伊斯蘭黨力推伊斯蘭刑法而鬧翻,伊斯蘭黨隨即出走造成「民聯」瓦解。「民聯」成員「公正黨」和「民行黨」不久後聯合從伊斯蘭黨分裂出來的「國家誠信黨」,組成了「希盟」。

結果出乎各界專家預料

馬哈地則是在與納吉鬧翻之後退出「巫統」,於2016年11月成立「土著團結黨(土團黨)」並宣布與反對黨陣營合作。2017年3月,「土團黨」正式加入「希盟」成為成員黨,馬哈地本人也被推為「希盟」總主席。馬哈地曾經在受訪時坦言剛開始感覺有點怪,「因為我們過去互相叫囂,但如今卻在同一條船上。他們選我為領袖,也是一種很奇怪的接受方式」。

這次大選投票之前,幾乎所有的政治評論家及媒體都預言「國陣」雖然有可能喪失席次,但不至於失去執政權,納吉也將可以續任首相。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就預言納吉領軍的「國陣」在這此大選中的成績可能欠佳,但還是可以勝出繼續執政。

曾經多次成功預言馬國大選結果的馬來西亞智庫亞洲策略與領導研究所(ASLI)首席執行員楊元慶,也鐵口直斷「國陣」將贏得120至135席繼續執政,而納吉在巫統的地位不會動搖。亞洲政治風險集團(Political Risk Group's Asia)執行長彼得曼富爾說,雖然納吉的人氣比2013年低,但估計他所領導的國陣仍有機會在222國會議席中贏取133席。東南亞政治專家托馬斯佩平斯表示,儘管目前馬國政局表現的緊張,但結局是毋庸置疑的。他解釋,國陣政府的實力不容忽視,它仍保留了法律,基礎設施和資源的掌控,將使他在選舉中佔上風。也有人指出,馬哈地及安華雖然都是魅力型領袖,但是他們要拉下納吉「無疑是天方夜譚」。

馬哈地正式宣誓成為首相後,各方都關注他何時將建議最高元首特赦還在服刑的公正黨顧問安華,然後讓位給對方。

安華曾是馬哈地的副手。馬哈地於1998年革除安華後,安華也因瀆職罪及雞姦罪入獄,進而催生馬來西亞有史以來最大型的街頭政治改革運動「烈火莫熄(Reformasi)」以及後來的公正黨。安華2004年獲釋後,領導反對派希望聯盟在2008年大選掀起「政治海嘯」,首次讓執政聯盟「國陣」失去國會中的三分二多數議席優勢,還贏得了五個州的執政權。

安華在2014年再度因雞姦案入獄,並將於今年6月8日出獄。根據憲法,安華出獄後五年內不得參選,除非國家元首赦免安華免受憲法相關條文約束,安華才能參選國會議員而為出任首相鋪路。

馬哈地則透露,安華和家人花了很長的時間才同意和他並肩作戰,「安華剛開始很難接受我成為反對派主席,更別說是充當首相人選了,但最終他意識到,除了我,沒有人能拿下馬來選票」。

馬哈地先前也明確指出,他只會在安華獲得馬國元首寬赦,再度參選並成為首相之前,暫時擔任首相兩、三年。

「我們不尋求報復而是追求法治」

馬哈地過去成執政長達22年又107天,是馬來西亞史上任期最長的首相,無人料到他重出江湖不但魅力不減,還帶領「希盟」使得馬來西亞變天,讓其政途再次創造了「東方不敗」的神話。馬哈地在競選期間奔波全馬各地演講時,思路依然機靈,不時展現幽默感,證明年紀在他身上不過只是一組數目字而已。

他在十日凌晨宣布勝選之後的記者會上,更是機鋒處處。譬如說被記者問到是否會對納吉施以法律追殺,他說,「我們不尋求報復而是在追求法治」。對於他的年齡,他更是四兩撥千斤地說,「新的內閣是有男有女的組合,也有一個年輕人(指他自己)」。他最後說道,「我希望今天會有首相宣誓就職儀式……是的,是的,我還活著」。

馬哈地是馬國政壇極富爭議性的領袖。他在首相任內毀譽參半。1990年代,他推出「2020年宏願」的政治方針,國家經濟以雙位數增長多年,舉國對前途充滿信心,馬國也被認為是亞洲第五條小龍。

不過,馬哈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背後也存在諸多爭議,包括對巨型工程的追求、銀行和鋼鐵廠虧損、讓全民為國家汽車政策買單等。

從某個角度來說,馬哈地也是一個追求權力的領袖,在任期間滋生金錢政治和裙帶關係,馬國今天猖獗的金錢政治、一馬公司腐敗案等,馬哈地也責無旁貸。

此次大選前,專家預言「國陣」仍然能過關,主要是基於五方面的觀察。亦即:

一、淡化醜聞:納吉拒絕承認在一馬公司事件中犯錯,經過時間的洗禮,人民已經逐漸淡忘一馬公司課題。事實上,馬國在2016年5月舉行的沙磱越州選,同年6月在大港(Sungai Besar)與江沙(Kuala Kangsar)所舉行的補選,「國陣」非但獲勝,而且支持度超過反對黨聯盟甚多,應該也說明了「一馬公司」案殺傷力有限。

二、扭轉選舉制度:3月份的選區重劃,把支持國陣的馬來選民劃入選區當中,以鞏固得票率。

三、大打種族課題:馬來選民是「國陣」的基本選票來源,在3200萬人口當中,有60%的選民為馬來人,大部分獲得「國陣」政府的金援。「國陣」也將反對黨塑造成「分裂種族主義分子」,讓多年來享有特權的馬來人產生一定程度的不安。

四、反對黨內部問題:伊斯蘭黨與「民聯」決裂,此次大選中獨自競選多個議席,將會瓜分「希盟」馬來選票,加上公正黨實權領袖安華仍在服刑,導致希盟的魅力被削弱。

五、強勁的經濟:2017年馬國經濟成長為5.9%,加上近期油價上揚,為國庫增加收入。

只不過,所有的專家都低估了馬哈地的力量。英國利物浦大學社會學、社會政策和犯罪學系研究生研究員沙莉娜。薩利姆就在事後指出,「馬哈地很明顯說服了馬來選民,更影響了那些有所保留的選民下定決心投反對派一票」。

馬哈地政治經驗之豐富在馬國無人可敵,而且在他叱吒政壇其間,曾經多次將對手及副手拉下馬,先後栽在馬哈地手裡的包括馬來西亞國父及首任總理東姑。阿布都拉曼,馬哈地的副手穆沙.希淡、親手指定的接班人安華.依布拉欣,以及他在2013年宣布辭職時「欽點」的接班人阿都拉.巴達威。馬哈地甚至因此而獲得「政治屠龍手」的稱號。


封面圖片來源:網路

編輯:熊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霍尔蒙克斯-avatar-img
2018/05/11
没想到我们都有幸见证一个历史的诞生,因为这一次是所有希望联盟支持者唯一一次拥有足够的力量来推翻国政的机会,而这次大选是向贪污的政治人物证明人民的团结是可以把不可能化为可能。在这里我非常谢谢你的文章,因为我对于政治并不熟悉也不具备成熟的性格来判断一切。谢谢
趙君朔-avatar-img
2018/05/11
寫錯一個年代 馬第一次交棒是2003
avatar-img
梁東屏的沙龍
93會員
207內容數
在台灣,多數人都認為東南亞局勢不明且難以捉摸,而比起其他地區的國際新聞,東南亞相關的議題和版面也少上許多,且大多倚賴外電,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我認為東南亞議題對鄰近的台灣來說,可以借鏡也能作為參考,有其無可取代的重要性。
梁東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8/16
本人梁東屏是「方格子」前身「SOS」創始作者之一,但近半年來未收到「方格子」方面的任何費用,但同一時間還陸續收到來自「方格子」的讀者訂閱通知。 本人在大約一星期前已經通知「方格子」,在這種情況下,我準備再發五至六篇稿子(給已付費者一個交代),就要停止專題,希望「方格子」不要再接受新訂戶,同時協助我關
2019/08/16
本人梁東屏是「方格子」前身「SOS」創始作者之一,但近半年來未收到「方格子」方面的任何費用,但同一時間還陸續收到來自「方格子」的讀者訂閱通知。 本人在大約一星期前已經通知「方格子」,在這種情況下,我準備再發五至六篇稿子(給已付費者一個交代),就要停止專題,希望「方格子」不要再接受新訂戶,同時協助我關
2019/07/21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於二零一八年三月二十二日簽署備忘錄,宣布以「中國偷竊美國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為由,依據一九七四年貿易法第三零一條,指示美國貿易代表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關稅,涉及商品總計達六百億美元。中國商務部其後作出反制措施,向一百二十八種美國進口商品徵稅,其中包括美國向中國出口最多的貨品大
Thumbnail
2019/07/21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於二零一八年三月二十二日簽署備忘錄,宣布以「中國偷竊美國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為由,依據一九七四年貿易法第三零一條,指示美國貿易代表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關稅,涉及商品總計達六百億美元。中國商務部其後作出反制措施,向一百二十八種美國進口商品徵稅,其中包括美國向中國出口最多的貨品大
Thumbnail
2019/07/21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地六月二十二日到泰國首都曼谷出席第三十四屆亞細安峰會期間接受美國財經媒體CNBC訪問,在被問及何時交棒的敏感問題時表示,「我已經承諾將會引退,並讓安華繼任總理」。他接著表示馬國政府需要三年時間,將國債從目前佔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八十減少至百分之五十四。CNBC記者隨即問他是否會繼
Thumbnail
2019/07/21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地六月二十二日到泰國首都曼谷出席第三十四屆亞細安峰會期間接受美國財經媒體CNBC訪問,在被問及何時交棒的敏感問題時表示,「我已經承諾將會引退,並讓安華繼任總理」。他接著表示馬國政府需要三年時間,將國債從目前佔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八十減少至百分之五十四。CNBC記者隨即問他是否會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2018年5月9日,馬來西亞選民用手上神聖的一票,實現了馬來西亞歷史上首次的改朝換代。那一晚,是人民的勝利,我們見證了歷史,見證了人民的力量。 人民,請再次站起來!用你們手中的一票選出能帶大馬進步的州政府吧,我的主觀評論, 不妨閱讀我的文章,一起理性討論吧。        
Thumbnail
2018年5月9日,馬來西亞選民用手上神聖的一票,實現了馬來西亞歷史上首次的改朝換代。那一晚,是人民的勝利,我們見證了歷史,見證了人民的力量。 人民,請再次站起來!用你們手中的一票選出能帶大馬進步的州政府吧,我的主觀評論, 不妨閱讀我的文章,一起理性討論吧。        
Thumbnail
在全球都担心新冠病毒,只有我们毫不防备出现政局不稳、无防护大规模聚集...
Thumbnail
在全球都担心新冠病毒,只有我们毫不防备出现政局不稳、无防护大规模聚集...
Thumbnail
當再任首相馬哈迪也對勝選表示詫異,那份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會選上的競選宣言,真的只是一場戲罷了。沒有方向的施政才是最大的問題。偶爾撥撥款當然比過去喊狼來了的施政方式更討喜,只是這樣一來,新的馬來西亞和舊的馬來西亞,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Thumbnail
當再任首相馬哈迪也對勝選表示詫異,那份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會選上的競選宣言,真的只是一場戲罷了。沒有方向的施政才是最大的問題。偶爾撥撥款當然比過去喊狼來了的施政方式更討喜,只是這樣一來,新的馬來西亞和舊的馬來西亞,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Thumbnail
在2018的夏天,馬來西亞的人民歡欣鼓舞地迎來該國脫離殖民後第一次的政黨輪替。原先長期執政的國民陣線(國陣)選前即挟行政資源處處掣肘與其競爭的信心希望聯盟(希盟),包含在選區劃分上採用「傑利蠑螈」、藉故解散與希盟關係密切的政黨等,甚至在投票日期的選擇上也選擇與以往不同的週三進行投票,阻饒希盟的意圖。
Thumbnail
在2018的夏天,馬來西亞的人民歡欣鼓舞地迎來該國脫離殖民後第一次的政黨輪替。原先長期執政的國民陣線(國陣)選前即挟行政資源處處掣肘與其競爭的信心希望聯盟(希盟),包含在選區劃分上採用「傑利蠑螈」、藉故解散與希盟關係密切的政黨等,甚至在投票日期的選擇上也選擇與以往不同的週三進行投票,阻饒希盟的意圖。
Thumbnail
 泰國大選已經開票完畢,但由於反對黨「為泰黨」雖然在下議院贏得最多議席,但支持軍政府的「公民力量黨」卻贏得多數選票,雙方對於究竟應該由誰出面組成政府相持不下。  與此同時,反對黨及維權團體指選舉過程不公而質疑選委會的公正性,指稱選舉委員會的種種作為向軍政府傾斜,大選投、開票過程亦出現弊端,因此要求
Thumbnail
 泰國大選已經開票完畢,但由於反對黨「為泰黨」雖然在下議院贏得最多議席,但支持軍政府的「公民力量黨」卻贏得多數選票,雙方對於究竟應該由誰出面組成政府相持不下。  與此同時,反對黨及維權團體指選舉過程不公而質疑選委會的公正性,指稱選舉委員會的種種作為向軍政府傾斜,大選投、開票過程亦出現弊端,因此要求
Thumbnail
安華和現任總理馬哈地曾有長達20年的宿怨,雖然兩人今年初因為要拉倒前總理納吉而攜手合作,甚至也有馬哈地之後就將讓位安華的說法,但政治瞬息萬變,誰也說不準。更何況真實的情況是,馬哈地從未承諾兩年之後一定會讓位,這也是為什麼安華現在一定要取得國會議員資格。
Thumbnail
安華和現任總理馬哈地曾有長達20年的宿怨,雖然兩人今年初因為要拉倒前總理納吉而攜手合作,甚至也有馬哈地之後就將讓位安華的說法,但政治瞬息萬變,誰也說不準。更何況真實的情況是,馬哈地從未承諾兩年之後一定會讓位,這也是為什麼安華現在一定要取得國會議員資格。
Thumbnail
東南亞十國當中,絕大多數都已實施、或者號稱實施民主政治。然而在實際操作上,由於個別政治人物或集團的野心以及排壓異己,許多國家的民主已經徒具虛名,甚至是假民主之名而行獨裁之實。
Thumbnail
東南亞十國當中,絕大多數都已實施、或者號稱實施民主政治。然而在實際操作上,由於個別政治人物或集團的野心以及排壓異己,許多國家的民主已經徒具虛名,甚至是假民主之名而行獨裁之實。
Thumbnail
 馬來西亞最近有一個眾所矚目的新聞,就是公正黨準備找一個選區空出位子製造補選,讓該黨實質領袖安華能當選國會議員,進而等待現任總理馬哈地實踐諾言,將總理之位讓與安華。  這個新聞之所以令人矚目,就是因
Thumbnail
 馬來西亞最近有一個眾所矚目的新聞,就是公正黨準備找一個選區空出位子製造補選,讓該黨實質領袖安華能當選國會議員,進而等待現任總理馬哈地實踐諾言,將總理之位讓與安華。  這個新聞之所以令人矚目,就是因
Thumbnail
馬哈地政治經驗之豐富在馬國無人可敵,在他叱吒政壇其間,曾多次將對手及副手拉下馬,先後栽在馬哈地手裡的包括馬來西亞國父及首任總理東姑。阿布都拉曼,馬哈地的副手穆沙.希淡、親手指定的接班人安華.依布拉欣,和他在2013年宣布辭職時「欽點」的接班人阿都拉.巴達威。馬哈地甚至因此而獲得「政治屠龍手」的封號。
Thumbnail
馬哈地政治經驗之豐富在馬國無人可敵,在他叱吒政壇其間,曾多次將對手及副手拉下馬,先後栽在馬哈地手裡的包括馬來西亞國父及首任總理東姑。阿布都拉曼,馬哈地的副手穆沙.希淡、親手指定的接班人安華.依布拉欣,和他在2013年宣布辭職時「欽點」的接班人阿都拉.巴達威。馬哈地甚至因此而獲得「政治屠龍手」的封號。
Thumbnail
马来西亚 新的一天 新的领导 新的开始 905 910 我们将会永远铭记
Thumbnail
马来西亚 新的一天 新的领导 新的开始 905 910 我们将会永远铭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