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反對黨陣營在2008年的第12屆全國大選時是雖沒成功拿下聯邦政府的政權,但卻贏得了自1969年以來最亮眼的成績,不但首次打破國陣(National Front)的三分之二多數國會議席,甚至一舉拿下五州州政權(後來其中一州因議員跳槽而政權再次輪替)。終於贏得更多議席,並開始掌握資源的反對黨陣營,自然要在下一次的選舉前證明自己的實力,一時間也打開了許多的新氣象與可能性。可是,當時最大的阻力是聯邦政府的權限太大,以致州政府無法用有限的稅收大展拳腳。有些議題直到10年後還在原地打轉,跟聯邦政府還是舊政權、貪污腐敗沒有改善的情況,是有密切關係的。
因此,2018年的第14屆全國大選首次發生的政黨輪替,背負了大部分國民的期望,既希望能夠解脫於原有的困境,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可是這樣一來,“政黨輪替“ 這個概念反而會因此被詮釋得太過簡單——彷彿政權輪替局勢就一定能夠看到改變;沒有改變的便是不太可能被改變、或不容易改變的問題;而不容易改變的問題要如何被改變,沒有人知道。
(去年的今天:2018年5月9日舉行的第14屆全國大選是馬來西亞史上首次發生的國會政黨輪替。以上鏈接為當時的選舉成績。)
叫人背椎發涼的是,這樣的想法不只是基層民眾,政治領袖們(不管是執政還是反對黨)似乎也沒有超越這個層次的思考。
舉個超級例子好了。這個國家問題的根源就是被各種語言、文化切割得四分五裂,不同族群間不容易達到共識(我想只有超級精英會不認同這點),比如馬來穆斯林的權益絕對不能被妥協,華文教育與統考的問題被承諾總有一天也要被處理,但卻一直沒有下文。
新政府的政治人物們在選前可以盡情地嘲諷政府的族群政治無法處理成堆的問題——是的。但,國陣政府恐怕並沒有打算處理這個問題。因為從歷史上來看,第一代的國家精英本來就打算以馬來穆斯林的利益為前提,其他族群要留下來的話就得接受總有一天要面對一定程度的“國民化“。
這樣論說聽起來有點太武斷。雖然沒有明文這麼說,但憲法已經透著這樣的氛圍很久了,不修憲把話說得更清楚,這樣的氛圍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即便換了政府。
只是經過常年的爭論,這既是政治又是文化與自身認同的問題,吵起架的時候會變得很個人(比如你會覺得這篇文章絕對是一個焦慮的華人的立場),因為很個人所以可以牽扯到人權而變得理直氣壯,使問題情緒化,甚至後來的前執政黨非馬來成員也開始說著言不由衷的話。又或者可以這麼看:他們對自身的認同也感到茫然,但他們身處的位置使他們的言論聽起來很可笑、也讓人困惑。
歷史上非馬來國陣成員黨的主要角色,幾乎都是在馬國歷史上無數次的族群躁動中跳出來解圍、實行緩兵之計。國陣的執政方式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地一收一放——只要能維持政權,這一收一放就達到目的了。國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真正的狼來了,所以大家都小心翼翼維持著彼此的安全距離,一跨越就可能會有災難,繪聲繪影也足夠讓人覺得可怕了。但是沒有人阻止你埋頭掙錢、過好日子。
選後大家都在斟酌著不要說太傷人的話,畢竟誰也不想回到可以容許前首相納吉污這麼多錢、還大言不慚的國陣時代。但是,選後的一年來,這最根本的原因並沒有被直接提出來,並找尋具體的解決方法。大問題恐怕要循序漸進並照顧所有人的感受,但循序漸進的辦法還是可以以五年計劃(到下屆大選為止)具體被提出來的。
它無法被擬出來的原因是什麼?我國未來的樣貌是一個不能說的秘密?獨立中學和華文學院領到的撥款,算不算是一種緩兵之計?我們還能不能承認獨中與統考?不管承認或不承認,能不能現在就站穩一個立場?連最基礎的語言教育都不能處理,我們到底要型塑什麼樣的國民呢?為了避免狼來而乖乖掙錢的國民嗎?所以我們才會有很多利益至上、自私自利的國民嘛!
509競選期間馬來西亞西海岸主要的高速大道上到處可見的前首長納吉獨自一人的宣傳廣告。
或許有人會苦口婆心地來勸導,說必須體諒現在這個光明磊落的政府,剛上任一年還要拯救國家的財務,很多事不能馬上做到,60年種下來的禍根不是一時之間可以拆解的。
但,國民不也因為平白給了國陣足足60年的信任,才會養出像納吉這樣的經典人物?所以第61年開始,沒有人想要再重蹈覆轍。地球依舊再轉,其他國家的科技與社會發展變化一直在往前推著跑,我們還在推理著明白這個國家的大方向。這不太合理。
當再任首相馬哈迪也對勝選表示詫異,那份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會選上的競選宣言,真的只是一場戲罷了。沒有方向的施政才是最大的問題。偶爾撥撥款當然比過去喊狼來了的施政方式更討喜,只是這樣一來,新的馬來西亞和舊的馬來西亞,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大家依舊是那無法被解放的靈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