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出曙光以後-2018馬來西亞大選回顧與分析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在2018的夏天,馬來西亞的人民歡欣鼓舞地迎來該國脫離殖民後第一次的政黨輪替。原先長期執政的國民陣線(國陣)選前即挟行政資源處處掣肘與其競爭的信心希望聯盟(希盟),包含在選區劃分上採用「傑利蠑螈」制度、藉故解散與希盟關係密切的政黨等,甚至在投票日期的選擇上也選擇與以往不同的週三進行投票,阻饒希盟的意圖明顯。
然而在開票後,在前首相馬哈迪領導下的信心希望聯盟成功凝聚華人與馬來人票源,不但在國會中奪得多數議席,取得執政權,在諸多原先被列為國陣票倉,甚至被稱作「定存州」的地區(沙巴、沙勞越),希盟亦攻城掠地,成功取得席次。對於國陣來說不啻為另一打擊。
這場宛如革命般戲劇化的選戰立刻攻佔了國際媒體版面。然而戲劇化的除了選戰本身,登場人物之間的故事亦引人注目。像是老首相馬哈迪與納吉間的師徒關係(更別提提拔馬哈迪的是納吉的父親敦・拉薩)、希盟中兩大靈魂人物安華與馬哈迪的恩怨更是在選戰中為大家所關注。以下我們將會從了解馬來西亞的政治環境開始,再以事後諸葛的角度去分析這場選戰,並且以此為基底,來推論變天後的馬來西亞可能的未來。

戰場|多元族群與不同區域下的兩線政治

馬來西亞的政治環境其實與台灣有頗多相似之處。兩國同樣擁有殖民背景,同樣擁有多元族群,也同樣曾經擁有一個威權統治的政權,以及其政權遺留下來的政黨。
然而與台灣不同的是,馬來西亞的政治環境發展並不是以黨作為單位,而是以多個黨派所組成的「政黨聯盟」扮演重要角色。這一次大選中的兩大主角,國陣與希盟,乃至於第三大的和諧陣線(和陣),都是這樣的政黨聯盟。這樣的政黨聯盟背後反映的是馬來西亞境內的族群與地區議題。
馬來西亞境內共有三個主要族群,分別是佔全國人口近七成的馬來人、第二大但卻僅有兩成多的華人族群、以及第三大,不到一成的印度人族群。三者的宗教、語言與文化都不同,如何調和族群之間的摩擦在馬來西亞一直是重要的政治議題。而馬來西亞政府在1969年新經濟政策後,長期給予馬來人政治與經濟上的特權。佔人口大多數的馬來人反而可以享有特權,這本身就成為激化摩擦的因子。
除此之外,馬來西亞也有另外一個台灣沒有的政治因素,那就是地區。台灣疆域不大,地區間的差異尚不足以醞釀成政治上的立場分歧。但是大馬國土是台灣的九倍大,中央又有南海分隔,導致大馬不同地區之間的發展出現嚴重落差,主要對立出現在馬來半島(又稱西馬)與婆羅洲北部地區(沙巴、沙勞越,又稱東馬)之間。
政黨聯盟正是在這個背景下,為了能有效調和不同族群與地區間的政治利益,所發展出的制度。先前的執政黨聯盟國民陣線即是由十四個政黨組成,其中,最大黨為馬來人主導的巫統,華人政黨則是馬華公會,印度人政黨則是國大黨,還有來自東馬的其他政黨。
為了與此抗衡。反對黨也開始打團體戰。三大主要反對黨在2008年大選時組成「人民聯盟」(民聯,已於2015年解散)與執政黨對壘。成功削弱執政黨席次至修改憲法所需的三分之二以下。兩大聯盟的競爭形成大馬的兩線政治,使選戰不再一面倒,在2013年的大選更首次獲得總票數過半,雖然在選區劃分的影響下未取得過半席次,為這一次希盟的絕地復仇做了鋪墊。

布陣|反對黨的發展軌跡與執政黨的崩壞

這一次選戰的勝利並非一朝一夕。早在2008年與2013年的時候,民聯就在兩次大選取得一定的戰果。2008年的大選首次將執政黨的國會席次降低至修憲門檻以下,且與先前的預測大相逕庭,被稱為是「308事件」。2013年的大選則成為國陣第一次在總票數上輸給民聯。
對於這次大選的伏筆,最早可以追溯至1998年,時任副首相安華被革職,引爆了學生與青年的不滿,進而發起了「烈火莫熄」(Reformasi,馬來文)運動,可以說是大馬年輕一代政治工作者的啟蒙。這股青年參政的風氣在之後的大選中逐漸成熟,從進入政治工作、到成為參選人,這股力量一步步的開花結果,也與反對黨的發展軌跡相同。
在反對黨民聯方面,對於新經濟政策,以及其後續政策的不滿,成為凝聚反對陣線的主要力量。大馬政府在1969年開始實施新經濟政策,此政策係為大馬民族問題下的產物。馬來西亞境內華人與馬來人的衝突由來已久,馬來人不滿華人與外國人掌握馬國大部分的資產,於是在1969年衝突達到最高點,甚至爆發了「513事件」(1),其後,政府為了要消弭兩者間的資源落差,推行以種族劃分為主軸的新經濟政策。這個政策本意為給予馬來人發展的契機,透過特權賦予馬來人更多的機會。然而,在實行上的缺失,卻讓這個政策成為裙帶資本主義的溫床,真正獲利的僅有少數的馬來人,而華人與其他少數族群卻成為被政策歧視的對象。不僅在教育等基本權利上受到限制(馬來西亞大學的「固打」制度嚴重限制華人與其他民族學生入學機會),政治領域中主要的角色也都是由馬來人扮演,而這樣的政治環境自然更不可能逆轉新經濟與貪腐,甚至是變本加厲的元兇。
同時,國陣在不得民心的狀況下,並沒有落實改革,而是利用其政治勢力干預選舉,更改選區、打壓反對黨候選人,這些事情在過往大選中層出不窮,並非這一次大選才發生。種種打壓,也成為了反對黨成長茁壯的力量。
其中,2008年的大選在筆者看來算是一個里程碑。透過當時的新聞報導與相關論文分析可以發現,在2008年前一次,2004年的大選中,國陣獲得了國會中90%的席次。在首相阿都拉巴達威(Abdullah Ahmad Badawi) 的領導下,靠著「改革者」的形象,符合馬國人民的開明伊斯蘭政治人物形象,以及其自身的領袖魅力,執政黨成功在國會插滿自己的旗幟。然而四年後,改革並未落實,沉痾依然存在。於是2008年的大選中,選舉結果給了國陣一次重大的打擊,種種表象顯示下一次的大選就是翻轉的時刻。
然而當時間來到2013初夏,雖然人民聯盟(民聯)在總票數上擊敗了國民陣線(國陣),然而在選舉結果上,民聯卻再一次的嚐到敗績。種種的舞弊疑雲,在大馬選民的眼前具體化成選舉結果。「五月五、換政府」的口號成為了諷刺。人民聯盟集滿了換政府所需的點數,但是他們太過小看眼前的國家機器。貪腐、打壓、不平等,種種的憤怒成就了這一次破紀錄的海歸投票人數,但是結果依舊是挫敗。
「民主已死」、「馬來西亞政治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但是黑暗中必有光明。2013年的大選鬆動了國陣的鐵票倉:東馬的墾殖區,雖然沒有拿下預期的戰果,但是對於利用行政資源長期經營該區的國陣來說,已經造成威脅,黑暗後的曙光還要在等一等。

決戰|2018的選舉大戲

關於這一次選舉,新聞報導紛雜。本次馬來西亞大選有眾多的因素,其可被拆解成將反對黨推上台的推力,以及讓國民陣線跌落政壇的拉力。
在推力中,應該是馬哈迪脫離國民陣線,自組政黨「公正黨」並加入人民聯盟演變成的希望聯盟(2)。這一個變化讓希望聯盟成功爭取到國陣長期經營的東馬與墾殖區等地的選票,為希盟奪得執政權打下重要的基礎。同時與宿敵安華的握手言和也凝聚了青年選民與反對黨勢力。雖然他加入希盟帶來些許質疑,但是馬哈迪在選前的眾多發言,都顯示出他想與過去的自己切割,從事後諸葛的狀態看來,馬哈迪的確為希盟爭取到不少以往難以爭取的票源,並提高了選舉的議題性,促使更多選民投入這場選戰。而大將的陣前倒戈,同樣也給雙方陣營的士氣帶來影響。在選舉中,這樣的士氣也是決定結果的重要一環。
在反對黨的推力上,筆者認為執政黨領袖納吉的貪腐、新經濟政策背後帶來的不滿、舊票倉的鬆動,加上人民對於國民陣線選舉手段的警覺,都是壓垮駱駝的稻草桿。在2015年爆發的一馬公司貪腐案,其金額之大、規模之廣,政府處理的態度,都讓民眾十分不滿。尤其這件事情牽涉到包含納吉在內的多名政府官員,都讓大馬人民對於國民陣線的印象益加惡化。
同時,這樣的貪腐也與新經濟政策以降的裙帶資本主義傳統相互連結,成為反對黨動員的動能,削弱了執政黨選前利用執政優勢發出的選舉支票。而最買政府帳的東馬地區、墾殖區等地,雖然長期受到政府補助,然而在馬哈迪的遊走下,鐵票倉也開始生鏽褪色。一來一往之下,敗勢開始出現。
最後,在2013年的大選之後,人民對於政府挟國家機器,動用權力干預選舉的手段也終於熟悉。前文所述的青年政治參與者成熟後,運用自身的經驗與從外國獲得的知識與經驗,成功運用輿論與實體操作(例如:參與監票),讓政府的黑手不再容易侵入選舉過程中。對外,除了運用海外馬來西亞人民的影響力,也成功操作議題,引起國際媒體關注。反制了政府的手段。
因此,雖然國陣領導的政府祭出多個打壓政策,甚至以對抗假新聞之名提出媒體監控法案,但是卻沒有應有的結果,有些甚至產生了反效果,譬如假新聞法案,便在通過後不久被政府廢止。
在馬來西亞大選時,筆者正好接待一團來自馬來亞大學法律系學生所組成的參訪團。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在台灣時也不停關注選舉的最新動態,也與我們分享這一次大選的重要性。這算是筆者對於這次大選的第一次深度接觸,是一次特別的經驗。
值得注意的是,臺灣媒體經常討論他國選舉背後的中國因素。在這一次大選中,中國因素也是重要的議題之一。其中,納吉所制定的經濟政策與中國的「一帶一路」接軌,也大力引進中國資金。他甚至為了爭取華裔選民支持,而推行多項與中國企業合作的建設。然而其政策亦被質疑是為了要填補一馬公司弊案背後的貪污坑洞。相比執政黨的大打中國牌,反對黨聯盟僅對於納吉的選戰策略提出質疑,但是並沒有進一步的公開說明自己究竟親中或反中。同時,中國政府亦沒有針對此次選舉做出明顯的干預舉動。有一個比較有趣的點是,反對黨上台後,對於原先前朝留下的,與中國合作的建設並沒有進一步的合作,在鐵路建設上甚至傳出要中止的消息。這個政策走向的背後,也許是呼應近來國際上對於中國的反制,也有可能是希盟內部人士的政治選擇。

戰後|帶來希望,抑或是化為深淵?

選後的馬來西亞,人民歡欣鼓舞,而前朝的諸多官員則成為被問罪的對象。納吉更是在選後第二天就在試圖離開馬來西亞時被攔下來,而後開始接受司法調查。在此之前,依據筆者的朋友對於馬來西亞司法制度的描述,馬來西亞的司法機關受政治力干預至深,而這一次的勝利是否能夠改變這樣的習氣,亦是大家關注的重點。
的確,在勝利的狂喜之後,對於改變能否成真的懷疑開始滋生。尤其選舉後新的首相是馬哈迪,許多民眾仍然對於他的執政感到不安,雖然與安華達成協議,待安華出獄後,將由其接任首相。但是兩人皆已屆高齡,能否開拓出一番新氣象,大家都在揣測著。
而從目前的狀況看來,初得政權的希盟依然面臨諸多挑戰。它必須證明自己可以解決國陣遺留的諸多問題,並且要在下一次大選前取得實績,否則國陣隨時都可以捲土重來。改革的根基要紮實,否則人民會造成更大的反撲。這是在2008年大選早已應驗過的教訓。同時,如何面對政治權力的誘惑,讓自己不會變成下一個國陣,也是希盟要面臨的挑戰。
從最近大馬的地方選舉結果來看,希盟尚未證明自己的價值與能力,而國陣則找到了復甦的機會。可以預期的是這兩個政治結構會繼續纏鬥下去,但是無論如何,第一次的政黨輪替已經為大馬的政治史寫下了里程碑,而如同當今所有民主國家所面臨的挑戰一樣,如何繼續讓國家發展進步並深化民主素養,都是政治人物要面對的課題。馬來西亞在政治環境與選民結構上有諸多獨特之處,但是作為一個新興民主國家,這樣的挑戰依然存在,甚至會因為其民族與地區的差異而變得更為複雜。

備註:

  1. 513事件與新經濟政策:513事件在1969年發生,起因為馬來西亞國內的馬來族群不滿華人與外資長期把持經濟與資產,因而發生的暴亂。其後,馬來西亞政府為了弭平兩者經濟差異,開始推行新經濟政策,以民族來劃分,保障馬來人經濟地位。
  2. 人民聯盟與希望聯盟:人民聯盟係希望聯盟的前身,其前身為替代陣線。人民聯盟在2008選後成立,在2013的大馬大選中皆以反對黨聯盟的角色參加選舉。在2013年敗北後,因為伊斯蘭刑法爭議,成員三黨之一的伊斯蘭黨宣布與另一主要成員,民主行動黨斷交,內部發生分裂因而瓦解。而後,公正黨與民主行動黨和伊斯蘭黨中分離出的國家誠信黨結合,成為新的政黨聯盟「希望聯盟」並參與2018年大馬大選。
  3. 一馬公司(IMDB)弊案:於2015年爆發,一馬公司原先是納吉提出,以新加坡「淡馬錫公司」為藍本的國有投資公司。然而納吉一人身兼首相、財政部長與一馬公司顧問委員會主席,政商重疊的角色讓他捲入貪污疑雲之中,全案目前還在調查。
專題編輯:崔家瑋 核稿編輯:張軒豪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36會員
572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政府介入電視台的編播有這麼嚴重必須要到罷工的地步嗎?罷工與否,對於觀眾有什麼差別? 最近,韓市長國瑜的新聞、中天新聞與NCC的事情,又能如何從南韓的這件事看透呢?
前些日子,我在臉書看到有朋友轉貼管中祥老師訪問巴奈的影片。當時並不知道有這樣的社運,一場攸關於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的社運。影片的下方提到他們歡迎所有關心這個議題的人前來幫忙,不然在一個人數少的情況之下它們有可能會被清場。不知如何,或許是某種使命感使然,所以我去了。
「當分立的三權、五權都不可依靠,我們希望用第四權媒體、第五權公民,來探索真相。」高中生看世界的創立宗旨是這麼描述的,而這一年多來,很榮幸能從高中生的角度,帶著所有支持我們的讀者用赤誠的心看世界。 今天我們想邀請你一起聊聊獨立媒體的前景,和一些做為獨立媒體經常會遇到的困難......
南韓,一個跟台灣一樣同樣位於東亞。然而,他們的升學壓力又是多大呢?一樣填鴨式的教育,然而他們的政府又有何作為呢?願南韓能早日改善教育體系,並讓學生能夠不用再承受那麼大的壓力。
法國高中,是如何教導學生有關哲學呢?給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大人上一堂充滿深度的哲學課,他們又是如何看待這門無聊的課呢?又或者說,他們學到了什麼?點進來,讓高看帶你飛到法國上哲學課!
法國教育,是如何教導高中生追求夢想呢?台灣要上將近21周的課,而法國又是如何安排學生的作息呢?點進來,讓高看待你更認識法國高中教育!
政府介入電視台的編播有這麼嚴重必須要到罷工的地步嗎?罷工與否,對於觀眾有什麼差別? 最近,韓市長國瑜的新聞、中天新聞與NCC的事情,又能如何從南韓的這件事看透呢?
前些日子,我在臉書看到有朋友轉貼管中祥老師訪問巴奈的影片。當時並不知道有這樣的社運,一場攸關於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的社運。影片的下方提到他們歡迎所有關心這個議題的人前來幫忙,不然在一個人數少的情況之下它們有可能會被清場。不知如何,或許是某種使命感使然,所以我去了。
「當分立的三權、五權都不可依靠,我們希望用第四權媒體、第五權公民,來探索真相。」高中生看世界的創立宗旨是這麼描述的,而這一年多來,很榮幸能從高中生的角度,帶著所有支持我們的讀者用赤誠的心看世界。 今天我們想邀請你一起聊聊獨立媒體的前景,和一些做為獨立媒體經常會遇到的困難......
南韓,一個跟台灣一樣同樣位於東亞。然而,他們的升學壓力又是多大呢?一樣填鴨式的教育,然而他們的政府又有何作為呢?願南韓能早日改善教育體系,並讓學生能夠不用再承受那麼大的壓力。
法國高中,是如何教導學生有關哲學呢?給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大人上一堂充滿深度的哲學課,他們又是如何看待這門無聊的課呢?又或者說,他們學到了什麼?點進來,讓高看帶你飛到法國上哲學課!
法國教育,是如何教導高中生追求夢想呢?台灣要上將近21周的課,而法國又是如何安排學生的作息呢?點進來,讓高看待你更認識法國高中教育!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設計不僅僅是外觀和感覺。設計是其運作的方式。」 — Steve Jobs 身為一個獨立文案,許多人會以為我們的生活只需要面對電腦,從無到有,用精巧的文字填滿空白的螢幕,呈現心目中獨具風格的作品。 ——有的時候可以如此,但其實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偶發日常。 更多的時候,白天的工作時間總被各種繁雜
Thumbnail
台股、美股近期明顯回檔,市場敘事發生改變,壞消息一樁接一樁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走呢?本文將探討近期的宏觀經濟事件,並分享個人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老實說,一開始收到皇冠文化的邀稿時,我有點覺得不可思議。我是一個專注在科幻、奇幻領域的業餘愛好者,也是個不稱職的研究者;這樣的我,怎麼會有資格撰寫湊佳苗的作品推薦文呢?我的讀者大多也是科幻、奇幻愛好者,這樣文章有辦法打中他們的心,讓他們也有興趣閱讀那知名的《告白》作者的新書嗎?
Thumbnail
雖然我們的教育體制到整個社會環境中常給我們一些「時程表」,在學校有課表、上下班要打卡,但大部分的時候,除了這些有時程表的時間裡,我們的人生都沒有「節奏」這個東西!因為習慣於「被規定」所以很難在工作或讀書以外的時間,可以替自己找到很順暢的流程,以致於要找出「節奏」就非常的困難!
Thumbnail
《人渣文本 ── 給「露出世代」的特急件》 你要面對社會前,你準備好了嗎? 這本書寫給大學生,希望學生們能夠在步入社會前為自己的未來思考一番。如果對進入社會還感到有些許徬徨的話,那一定要一起來讀這本書!
Thumbnail
台股看關鍵頸線支撐,支撐不破持續震盪反彈! 陸股開低走高,多方力守支撐,多方的一道屬光,走勢還有的瞧!
Thumbnail
近期中資電影逐漸在娛樂主流市場中嶄露頭角,極具野心的娛樂製作如浪潮般襲捲全球。但在商業曝光上的硬性置入,或是不合適的中國演員選角,破壞整體電影走向的毛病,始終是中資電影讓觀眾無法投入的困境。
Thumbnail
<p>「『納粹』是當時做錯事的一群德國人,而之後所有的德國人都為此道歉,付出了代價。我們不恨德國人,也不需要原諒現在的德國人——業不是他們造的。他們承受著先人的惡,也面對、反省著先人的惡!」</p>
Thumbnail
「設計不僅僅是外觀和感覺。設計是其運作的方式。」 — Steve Jobs 身為一個獨立文案,許多人會以為我們的生活只需要面對電腦,從無到有,用精巧的文字填滿空白的螢幕,呈現心目中獨具風格的作品。 ——有的時候可以如此,但其實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偶發日常。 更多的時候,白天的工作時間總被各種繁雜
Thumbnail
台股、美股近期明顯回檔,市場敘事發生改變,壞消息一樁接一樁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走呢?本文將探討近期的宏觀經濟事件,並分享個人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老實說,一開始收到皇冠文化的邀稿時,我有點覺得不可思議。我是一個專注在科幻、奇幻領域的業餘愛好者,也是個不稱職的研究者;這樣的我,怎麼會有資格撰寫湊佳苗的作品推薦文呢?我的讀者大多也是科幻、奇幻愛好者,這樣文章有辦法打中他們的心,讓他們也有興趣閱讀那知名的《告白》作者的新書嗎?
Thumbnail
雖然我們的教育體制到整個社會環境中常給我們一些「時程表」,在學校有課表、上下班要打卡,但大部分的時候,除了這些有時程表的時間裡,我們的人生都沒有「節奏」這個東西!因為習慣於「被規定」所以很難在工作或讀書以外的時間,可以替自己找到很順暢的流程,以致於要找出「節奏」就非常的困難!
Thumbnail
《人渣文本 ── 給「露出世代」的特急件》 你要面對社會前,你準備好了嗎? 這本書寫給大學生,希望學生們能夠在步入社會前為自己的未來思考一番。如果對進入社會還感到有些許徬徨的話,那一定要一起來讀這本書!
Thumbnail
台股看關鍵頸線支撐,支撐不破持續震盪反彈! 陸股開低走高,多方力守支撐,多方的一道屬光,走勢還有的瞧!
Thumbnail
近期中資電影逐漸在娛樂主流市場中嶄露頭角,極具野心的娛樂製作如浪潮般襲捲全球。但在商業曝光上的硬性置入,或是不合適的中國演員選角,破壞整體電影走向的毛病,始終是中資電影讓觀眾無法投入的困境。
Thumbnail
<p>「『納粹』是當時做錯事的一群德國人,而之後所有的德國人都為此道歉,付出了代價。我們不恨德國人,也不需要原諒現在的德國人——業不是他們造的。他們承受著先人的惡,也面對、反省著先人的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