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書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要記錄下自己腦裡所想、心裡所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要記錄在何處,又需要不斷的尋尋覓覓。找了好多個平台、建置了好幾個網站,想要呈現的東西,似乎無法於這些地方顯現出來。

  雖然我有寫日記的習慣,但去年九月開始,也會不斷透過電腦打字來發洩滿溢的情緒。而想把這些呈現在網路世界,也是因為身邊有許多人,看見我的文字後有所共鳴。那些共鳴,能夠讓我們暫時記起,人不是孤獨的。我們有些共有的東西,能互相感受和體會。

  我其實很不喜歡下標題,標題容易在一時之間被以偏概全。也不喜歡定期出文章,定期會限制我的思想和感受。但我想給自己一些任務、一些理想,半強迫自己將所想的不多作修飾的記錄下來。而練習書寫,於我而言也有一些好處。可以整理、組織我這些雜亂的思緒,最後好好的、統整在自己眼前。

  來說說我與文字的緣分。
  從國小開始,就很喜歡寫文章和日記。文章,是那種會被老師派去參加作文比賽那種。日記,是會跟同學交換、每天花大半時間寫,還會被媽媽偷看那種。我寫的東西總是特別難懂,有種小屁孩裝成熟的大人感,在奇摩知識加上到處回應別人的情感問題。

  後來到了國中,身邊開始出現了許多好手,寫作文需要加上許多成語、譬喻修辭,相對而言我也沒那麼厲害。但我還是以自己的故事,情感的角度描繪我看到的事物。那時候有位國文老師,很看重我,推薦我參加了國語演說。而我的演說,也不需要特別咬文嚼字,就如同說故事一般,用自然的感受、神情、語調,說出來就好了。

  當然,這樣的表現一定不會有什麼好成績。但從那位老師看見我的好,我發現原來是可以做自己的。我們不是一定要成為社會期許的標準與模樣,儘管不跟著框架走,有天欣賞你的人會看見你,而這樣就值得了。

  直到現在研究所,我常常寫些自己回頭看,感到沉重、憂鬱、甚至不知所云的文章。看著那些文字,我總在想:「這個人好複雜,他是遇到多少事啊?」想起來也是挺好笑的。我有很多面向,咬文嚼字、層層包裝的;生活、口語直白的;艱澀、詩意有距離的…嗯,每個都是我。

  從小我就想寫書。我想出書、成為文字工作者,寫寫身邊他人的故事、寫對於世界的期待、寫自己的故事、寫心裡的傷痕與痛苦。在這裡,我會試著寫下我的所思所想,無論是對於關係、生活、世界,或是自我。

  所以,開始寫啦!不管有沒有人看、有沒有人懂。那些波動我心的,也許在某些時刻也能撥動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ndy Cheng的沙龍
1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小時候] 我從小就是個內向的孩子 在學校總是安安靜靜的 不會交朋友 媽媽曾經因為如此 試圖幫我把幼稚園從半天班改成整天班 那天中午我一如往常坐在校門口等校車 結果被司機拒載 我以為回不了家啜泣不已 終於被老師撿回去午休 躺在教室卻怎麼也睡不著 只好瞪著蒼白的天花板、飄逸的窗簾發呆 希望時間過
Thumbnail
[小時候] 我從小就是個內向的孩子 在學校總是安安靜靜的 不會交朋友 媽媽曾經因為如此 試圖幫我把幼稚園從半天班改成整天班 那天中午我一如往常坐在校門口等校車 結果被司機拒載 我以為回不了家啜泣不已 終於被老師撿回去午休 躺在教室卻怎麼也睡不著 只好瞪著蒼白的天花板、飄逸的窗簾發呆 希望時間過
Thumbnail
捫心自問為何喜歡寫作?是單純想藉由文字抒發情緒、發表感想、記錄生活?那為什麼不寫日記或手札就好,反而是拼了命想投稿並尋求機會發表創作? 我寫故我在,是因為我想寫但也想被看見。 難道我要因為沒有讀者而放棄寫作嗎?當然不會!
Thumbnail
捫心自問為何喜歡寫作?是單純想藉由文字抒發情緒、發表感想、記錄生活?那為什麼不寫日記或手札就好,反而是拼了命想投稿並尋求機會發表創作? 我寫故我在,是因為我想寫但也想被看見。 難道我要因為沒有讀者而放棄寫作嗎?當然不會!
Thumbnail
當我開始學會識字、懂字、讀字時,甚至意識到自己有了和別人不一樣獨特的想法後,會把那些壞的情緒和負面的字眼,全都偷偷寫在一本大大的筆記本上──那是一本橘色封面的筆記本,記得那時國小五年級。 那時候,我才明白,文字不能任性地想寫甚麼就寫甚麼;尤其是,當你想要獲得名聲和利益時,就必須特別慎重用字遣詞。
Thumbnail
當我開始學會識字、懂字、讀字時,甚至意識到自己有了和別人不一樣獨特的想法後,會把那些壞的情緒和負面的字眼,全都偷偷寫在一本大大的筆記本上──那是一本橘色封面的筆記本,記得那時國小五年級。 那時候,我才明白,文字不能任性地想寫甚麼就寫甚麼;尤其是,當你想要獲得名聲和利益時,就必須特別慎重用字遣詞。
Thumbnail
我是一個念舊的人,甚至到去年年初大掃除時才把高中的參考書給回收處理,還給書櫃一點喘息的空間。我特別重視人與人之間情感的連結,相較於昂貴的禮物,一張手寫明信片更和我的胃口。
Thumbnail
我是一個念舊的人,甚至到去年年初大掃除時才把高中的參考書給回收處理,還給書櫃一點喘息的空間。我特別重視人與人之間情感的連結,相較於昂貴的禮物,一張手寫明信片更和我的胃口。
Thumbnail
寫作對於我而言,一直還在努力練習當中,當然,還稱不上所謂的創作者,畢竟,寫作是一項屬於自己的興趣。  其實平常會去看很多創作者的文章,甚至是作家文章,常常想著,每位作者及創作者都有著他們本身的風格,而我的風格是…….,連我自己都還在摸索中。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第一、我曾經想過要當創作型作者,但是因
Thumbnail
寫作對於我而言,一直還在努力練習當中,當然,還稱不上所謂的創作者,畢竟,寫作是一項屬於自己的興趣。  其實平常會去看很多創作者的文章,甚至是作家文章,常常想著,每位作者及創作者都有著他們本身的風格,而我的風格是…….,連我自己都還在摸索中。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第一、我曾經想過要當創作型作者,但是因
Thumbnail
那天寫作時,很沒有動力,把自己的初稿與訪談稿還有資料打開來,還是沒什麼頭緒,就還是覺得哪裡怪怪的。 但也不是不好,就是覺得有點煩悶嗎?不確定盡頭到底在哪兒?有種到底有沒有可能完成阿?的不舒服感,我一直覺得自己一定寫得出來,怎麼可能寫不出來,但就...還經常真的是寫不出來。
Thumbnail
那天寫作時,很沒有動力,把自己的初稿與訪談稿還有資料打開來,還是沒什麼頭緒,就還是覺得哪裡怪怪的。 但也不是不好,就是覺得有點煩悶嗎?不確定盡頭到底在哪兒?有種到底有沒有可能完成阿?的不舒服感,我一直覺得自己一定寫得出來,怎麼可能寫不出來,但就...還經常真的是寫不出來。
Thumbnail
對我而言,寫作是一件極私人的事,大概是因為我是屬於透過書寫會比用說的想地更深的那類人,有時候,說話的速度必須放慢,我才能好好表達出自己想傳達的意思。工作了幾年,因為業務所需,所以表達能力透過自我訓練與經驗累積似乎有變得流暢些,但是,回到最原本的我,那個想說心底話的我,我還是只能慢慢地說,慢慢地寫..
Thumbnail
對我而言,寫作是一件極私人的事,大概是因為我是屬於透過書寫會比用說的想地更深的那類人,有時候,說話的速度必須放慢,我才能好好表達出自己想傳達的意思。工作了幾年,因為業務所需,所以表達能力透過自我訓練與經驗累積似乎有變得流暢些,但是,回到最原本的我,那個想說心底話的我,我還是只能慢慢地說,慢慢地寫..
Thumbnail
寫到這裡,我開始沒太在乎別人的反應、文章的收益,但同時會因為收益和認同而感恩。因為我看到藉寫作如何能幫助自己思考和成長,知道為何而寫:為自己而寫,不要為寫而寫。寫出來的想法甚至信念都是自己的,不因別人或環境而失去,也深信自己的生活會更為實在。
Thumbnail
寫到這裡,我開始沒太在乎別人的反應、文章的收益,但同時會因為收益和認同而感恩。因為我看到藉寫作如何能幫助自己思考和成長,知道為何而寫:為自己而寫,不要為寫而寫。寫出來的想法甚至信念都是自己的,不因別人或環境而失去,也深信自己的生活會更為實在。
Thumbnail
要記錄下自己腦裡所想、心裡所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要記錄在何處,又需要不斷的尋尋覓覓…
Thumbnail
要記錄下自己腦裡所想、心裡所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要記錄在何處,又需要不斷的尋尋覓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